03.07 准噶尔与清朝争斗数十年,乾隆是如何将其彻底平定的?

小龙谈历史


清朝初年,准噶尔部不断扩充势力,严重威胁大清安全。康熙曾三征准噶尔,暂时平息边界纷争;雍正曾因准噶尔串通罗卜藏丹津而再起战端,结果铩羽而归,最后合谈收场。

不管是战是和,都没有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准噶尔部始终都是清朝的一大隐患,尤其在噶尔丹死后,策旺阿拉布坦、噶尔丹策零团结厄鲁特蒙古诸部,实力再度增长。乾隆继位之初,因稳固江山以及财政问题,致力于对准噶尔部和平谈判,但父祖未彻底完成的事业一直被他惦记着。

准噶尔出现内部问题,给了乾隆千载良机

乾隆十年,准噶尔发生瘟疫,九月噶尔丹大汗策零又因病去世,汗位继承人出现隐患。噶尔丹策零有三个儿子,长子达尔札系庶子,次子策旺多尔济“因母贵而嗣汗位”,幼子策旺达什也得到部分王公拥护。因此,策旺多尔济虽上位,却争端不断。

乾隆十五年,策旺多尔济因杀戮过重而被兄长达尔札的部下诛杀,达尔札继承汗位。但准噶尔部贵族大策零敦布多对此非常不满,准备拥戴策旺达什。这个计划很快被泄露,达尔札收到消息后,先下手为强,杀死大策零敦布多以及策旺达什等人。

汗位之争并没有随着策旺达什的去世而结束,大策零敦布多的孙子达瓦齐联合辉特部台吉阿睦尔撒纳,于乾隆十九年发动事变,诛杀了达尔札,达瓦齐登上汗位。政变成功后,这两人又发生矛盾,还在伊犁附近兵戎相见。结果,阿睦尔撒纳大败,带着人马投降清朝,还请求乾隆派兵协助。

阿睦尔撒纳是拉藏汗的孙子,策旺阿拉布坦的外孙,在厄鲁特蒙古王公中有相当影响力。乾隆知道他被准噶尔打败,想利用他为指路人,趁机对准噶尔大举进攻。于是,乾隆高规格接待了阿睦尔撒纳,并封他为亲王。

清廷的大臣们鉴于雍正年间的惨痛教训,反对乾隆出兵,只有傅恒一人支持。但乾隆早就将平定准噶尔看做头等大事,现在准噶尔内讧,实力削弱,正是用兵良机。阿睦尔撒纳又上报“伊犁可取状”,请求朝廷尽快出兵,正合乾隆心意。

兵锋所向,剑指准噶尔,顺利进伊犁

乾隆二十年春,准噶尔部的大将玛木特也归顺清朝。就在当月,乾隆任命班第为定北将军,阿睦尔撒纳为定边左将军,率军由乌里雅苏台出北路;又任命陕西总督永常为定西将军,萨拉尔为定边右将军,率军由巴里坤出西路,两路出兵会攻。

左、右两个定边将军本就是原准噶尔大将,这次出兵后,他们依旧打出原有旗帜,在前带路。因此,清军所到之处,准噶尔军纷纷归降,甚至有些地方“各部大者数千户,小者数百户,无不携酒牵羊”迎接清军。两路清军于五月初一在博罗塔拉河会师,五天后到达伊犁。

准噶尔汗达瓦齐的部众土崩瓦解,已经无力阻挡清军,便率一万多人退守格登山一带安营扎寨。清军两路出击,达瓦齐兵败如山倒,被擒获者达六千多人,其中包括雍正年间叛逃的罗卜藏丹津。达瓦齐则带着少数随从逃往南疆。

南疆各部对准噶尔深恶痛绝,纷纷起来响应清军。当达瓦齐逃到乌什时,当地首领早已接到班第的行文,立刻将达瓦齐活捉送至清军行营。达瓦齐与罗卜藏丹津被押送至京城,至此,乾隆一征准噶尔胜利结束。

大清只用了三个月,就平定准噶尔,举朝上下欢呼雀跃,乾隆大封功臣,特赐阿睦尔撒纳亲王双俸。乾隆二十年五月,乾隆命人在伊犁建“平定准噶尔勒铭伊犁之碑”以及“格登山碑”,记载丰功伟绩。十月,达瓦齐等人被押送到京,在午门外举行献俘典礼。

乾隆痛斥达瓦齐的罪行,但考虑到他在准噶尔的影响力,就赦免其罪,还加封他为亲王,嫁其宗室之女,赐第京城,以减少准噶尔与大清的仇恨。

边疆烽火重燃,乾隆再次出兵,一举平息叛乱

准噶尔被平定后,乾隆为了避免西北边疆再次出现强大势力,便采取“众建以分其力”的策略,把厄鲁特四部封为四汗,各管各的地盘。但阿睦尔撒纳想做四部总台吉,独霸西域,因此,对乾隆的做法并不认同。他开始独断专行,烧杀抢掠,不穿清朝的官服,不用清朝的印章,并暗中扩充实力。

乾隆看出了阿睦尔撒纳并非真心归顺清朝,于是,便命令班第杀人灭口。但是,多数清军已经班师回朝,班第手下只有五百人,没敢轻举妄动。

一计不成,再生一计。战胜准噶尔部后,乾隆召见有功人员到避暑山庄觐见,原打算利用这个机会将阿睦尔撒纳调离大本营,以除后患。

阿睦尔撒纳识破了乾隆的意图,出发后在途中故意拖延,走到乌伦河时又趁机逃跑,并公开与朝廷决裂。一时之间,“伊犁诸喇嘛、宰桑劫掠军台,蜂起应之”。当时清军人数很少,也根本没料到阿睦尔撒纳会叛变,结果连统帅班第也被杀害,而在乌鲁木齐的定西将军永常也不敢出兵支援,只好退守巴里坤,天山南北顿时战乱再起。

就在阿睦尔撒纳叛变不久,喀尔喀蒙古也跟着叛乱,将“卡伦、台站兵丁尽行撤回”,使朝廷北路台站全部瘫痪,军情因此传递中断。

针对新的局面,乾隆制订了新的方案。他任命一批武将,同时,调整厄鲁特蒙古四位汗王人选。结果,前线将领轻信敌人谎言,导致阿睦尔撒纳逃脱。乾隆大怒,临阵换帅,任命阿尔党阿为定西将军,任命兆惠为右副将军,同时还任命超勇亲王成衮札布为左副将军,继续追剿阿睦尔撒纳。

乾隆二十二年,乾隆命令兆惠、成衮札布兵分两路出征,随行的绿营兵留在适合农耕的地方屯田,一方面截断敌军后路,一方面还能解决粮草供应问题。就在此时,准噶尔地区“瘟疫流行,死亡相望”,因此,清军进展顺利,阿睦尔撒纳仓皇逃往哈萨克。

清军派人前往哈萨克交涉,哈萨克汗阿布赍已经向清朝“遣使入贡”,答应配合清军捉拿阿睦尔撒纳。等到阿睦尔撒纳一到哈萨克,阿布赍就将其马匹收走。阿睦尔撒纳一看境况不妙,便赶紧带着几名随从逃往俄罗斯。

乾隆对阿睦尔撒纳的叛逃,十分忧虑,他认为:

“游魂远窜,将来必不能久甘穷困,势必滋生事端,为患边境。逆贼一日不获,西路之事一日不能告竣——《清高宗实录》”

因此,乾隆下令理藩院行文与俄国交涉。依据双方缔结条约中的“彼此不允许留逃人”一款,理藩院要求俄国引渡阿睦尔撒纳。俄国推脱,说阿睦尔撒纳已经“落水身死”,实际上是将其安置于俄国境内。后来,阿睦尔撒纳患天花去世,俄国见无利可图,便将其遗体交还清廷。

乾隆二十三年,乾隆命兆惠清理叛军残余势力,事后又设置满洲驻防兵,并调来绿营兵屯田。至此,困扰清朝数十年的准噶尔问题得以解决。

秋媚说:乾隆平定准噶尔,巩固了清朝西北边防,也巩固了自己的皇位,是其“十全武功”中的重头戏,标志着乾隆朝进入“全盛”时期。


秋媚读史


准噶尔是一支古老的蒙古部落,长期以来生活在现在的新疆、青海及中亚地区等地。

明崇祯八年(1635年)10月时,卫拉特蒙古的盟主固始汗遣使归顺后金(清朝前身)。顺治年间,
继承准格尔汗位,通过十多年的征战,噶尔丹统一了和硕特、土尔扈特、杜尔伯特西蒙古四部,噶尔丹不仅统辖四部,并控制了天山以南,威胁青海、西藏和东部蒙古,成为雄踞西北,建立准噶尔汗国。然后,野心膨胀的的噶尔丹意图想恢复元朝疆域,攻打归附清朝的喀尔喀蒙古(现外蒙古),和当时清王朝统治者较量一番。

噶尔丹时期,将准噶尔带上了巅峰,最强盛的时候控制超过七百万平方公里的土地。历史上准格尔汗国极盛时期,制霸中亚,威压俄罗斯,兵锋最东逼近到离北京只有400公里(今赤峰市乌兰布统地区)的大帝国。

康熙年间,清朝政府加强了对喀尔喀蒙古部的控制。康熙帝两次亲征,在乌兰布通和昭莫多大败噶尔丹,噶尔丹于康熙三十六年(1697)郁郁而终。

噶尔丹死后,策妄阿拉布坦成了准噶尔部的统治者。随着他的统治地位的巩固又滋长了分裂割据的野心,沙俄也积极支持其叛乱。策妄阿拉布坦在沙俄支持下,不断袭击清军并派兵侵入西藏,进行分裂叛乱活动。由于康熙及时派兵进藏协同藏军进行围剿,才将策妄阿拉布坦叛乱势力赶出西藏。

康熙帝逝世后,雍正帝继续坚持平定准噶尔贵族割据势力的斗争。雍正五年(1727年)冬,策妄阿拉布坦死,其子噶尔丹策零继位后,在沙俄支持下,继续进行叛乱活动。雍正九年(1731年)五至六月,清王朝出兵平定噶尔丹策零叛军,噶尔丹策零引诱清军离开科布多大本营,深入到瀚海中伏,损失惨重。雍正十年(1732年),准噶尔再度内侵,但被喀尔喀蒙古和清军所败。雍正十二年(1734年),噶尔丹策零向清王朝请和罢兵,乾隆帝初年议和告成。

乾隆十年(1745年)噶尔丹策零死后,他的三个儿子争位,导致汗国分裂。策妄阿拉布坦谋臣大策凌敦多布之孙达瓦齐在辉特部台吉,策妄阿拉布坦外孙阿睦尔撒纳的帮助下夺得汗位。得到汗位后达瓦齐和阿睦尔撒纳不和,互相攻伐,阿睦尔撒纳战败,帅残兵两万人降清。乾隆十八年(1745年)达瓦齐讨伐不听指挥的杜尔伯特部,杜尔伯特部的三车凌不得不投靠清政府,这使得乾隆帝知道了准噶尔汗国的虚实,他发现,现在的准噶尔处于最虚弱的时期,于是决定趁机出兵彻底平定准噶尔汗国。

乾隆二十年(1755),在清军大部队前脚刚走没两个月,阿睦尔撒纳就公开反清,袭击伊犁,清朝留下的守将班第、鄂容安兵败自杀,萨喇尔被俘。乾隆帝大怒,于第二年正月,派定西将军策楞和副将哈达哈率军进伊犁平叛。大军兵分两路,西路军由策楞率领,从巴里坤出发,北路军由哈达哈率领,从乌里雅苏台(位于今蒙古国的扎布汗省)出发。玉保率西路先锋中了叛军缓兵之计,阿睦尔撒纳逃往哈萨克,清军得伊犁空城。

阿睦尔撒纳之所以逃亡,是因为乾隆在其反叛之初通过大封特封厄鲁特各部首领,使得叛军内部被分化。不少首领开始倒戈,攻击阿睦尔撒纳。再加上赶来的清军,摆在阿睦尔撒纳面前的只有死路一条,好汉不吃眼前亏,先溜再说。


策楞、玉保因贻误战机被撤职查办,达尔党阿接替策楞为定西将军,兆惠威副将进驻伊犁。和俄国暗中勾结的阿睦尔撒纳在冬天偷偷潜回塔尔巴哈台(今新疆塔城地区),收集党羽、残部自立为汗,并向沙俄求援,条件就是永远臣服沙俄。兆惠在鄂垒扎拉图(今新疆乌苏西)大败叛军宰桑达什策零部。

朝乾隆二十二年(1757),为了彻底平定阿睦尔撒纳叛军,乾隆再次调集七千清军至巴里坤,定边将军成衮扎布、定边右副将军兆惠各领一军,兵分两路杀向伊犁。清军一路追击,阿睦尔撒纳不敌,再次逃往哈萨克。哈萨克汗阿布赉迫于清军的威势,欲擒阿睦尔撒纳献给清军,未能成功。阿睦尔撒纳逃往沙俄,但是过了两三个月就因得天花而病死在沙俄。

在乾隆十年(1745)时,噶尔丹策零死后,准噶尔内部为争夺统治权内乱不止,已经有不少首领不堪忍受率众归附清朝。没有像噶尔丹、噶尔丹策零这种强力的人物,准噶尔已经不是铁板一块。在乾隆二十年(1755)准噶尔达瓦齐叛乱被平定前,准噶尔达什达瓦部宰桑萨喇尔1750年率众投清;乾隆十八年(1753)杜尔伯特部首领策凌、策凌乌巴什、策凌孟克投清;乾隆十九年(1754)噶尔乌梁海库木降清。

照这样的节奏,即使乾隆不对达瓦齐、阿睦尔撒纳穷追猛打,假以时日准噶尔也会不攻自破。不过这样太慢了,乾隆等不起。此时的乾隆帝已经44岁了,也不知道还有多少年活头,而且一旦出现无能的子孙继承了皇位,清朝出现衰弱的迹象,准噶尔绝对不会错过入主中原的良机。

另外,在阿睦尔撒纳死之前,乾隆皇帝曾派使和沙俄交涉,让其交出叛首阿睦尔撒纳,但是被沙俄拒绝。沙俄本就和阿睦尔撒纳一直勾勾搭搭,其目的显然是觊觎我新疆地区的广袤土地。在沙俄看来,阿睦尔撒纳是非常有利用价值的,可以通过他来实现他们侵占新疆的目的,到手的肥鱼怎么可能交给清朝?

当时沙俄征忙于侵占中亚地区,腾不出手来,要不然早就有对新疆所行动了。何况在康熙时期沙俄就曾对我外东北地区进行殖民侵略,为此还和清朝于1685年-1686年打了两次雅克萨之战。和沙俄勾搭的噶尔丹乘机发动叛乱,迫使清朝为避免两线作战不得不和沙俄签订了《尼布楚条约》,暂时稳住沙俄。

乾隆帝是个有作为的帝王,对沙俄的野心非常清楚,为了大清江山社稷,必须以雷霆手段解决准噶尔的问题,若不赶快解决,等沙俄从中亚腾出手来掺和进来,想再要解决就更困难了。

好在阿睦尔撒纳于九月得天花死了,沙俄顺水推舟遂将其尸体运至中俄边界恰克图,交清朝官员验视。清军平定准噶尔贵族分裂叛乱的战争,取得了胜利 。

至此,对清朝造成巨大威胁、困扰康熙、雍正、乾隆三位皇帝长达六十七年的准噶尔部,终于被彻底平定,而后乾隆就命人绘制新疆地区的详细地图,将之纳入帝国掌控之中。可以说,乾隆十大武功里,平定准噶尔具有深远的意义。维护维护祖国统一、反对民族分裂,巩固了清王朝对西北边疆地区的统治,奠定了近代中国的版图。


一个人的夜晚n思索


从清朝康熙皇帝在位的中期开始计算,清朝开始了与准噶尔部的战争,历经雍正皇帝时期,直到乾隆在位的中期,才最终平定了准噶尔部。也就是说,准噶尔部与清朝对抗了将近70年。


认真的说,准噶尔部的军队战斗力强悍。当年,乾隆皇帝的大将兆惠最终平定了准噶尔部。那么,兆惠当时率领了多少军队,为何康熙和雍正都做不到。 准噶尔部其实是蒙古部落的一部分,由于主要盘踞西北地区,所以被称为准噶尔部。


准噶尔部的总人口只有60多万,部落的常备军4万多人。就是这么一个部落,搞得清朝疲于应付。准噶尔部虽然只有4万多军队,但是清一色的起步,机动性是清朝军队无法做到的。即便是战败也能迅速撤退,清朝军队根本追不上。准噶尔部军队装备了大量的火器,都是从沙俄购买的。根据统计,有超过2万军队都使用火器。 从使用火器的密度上,准噶尔部远远超过了清朝。所以在对抗准噶尔部的过程中,清朝都是调集10多万军队迎战。


西北地区比较贫瘠,清朝军队的后勤需要中原地区来供给。但是在康熙、雍正时期,清朝的国力有限,无法支撑长期的战争。所以说在康熙和雍正时期,一直是准噶尔部主动进攻,清朝军队反击,然后各回各家的模式。归根结底,清朝无力支撑长期的战争。雍正皇帝曾经说过,西北的战争其实打的就是钱粮。



在康熙皇帝去世的那年,国库储银只有700万两,根本没有打仗的资本。但是到了13年之后,也就是雍正皇帝去世的那年,国库的储银已经超过了5000万两。雍正皇帝13年的日积月累,为儿子乾隆积攒了不错的资本。到了乾隆皇帝在位时期,清朝国库是真的很有钱。也就是在这样的情况下,乾隆皇帝开始稳扎稳打,逐步对准噶尔部形成的合围。到了这个地步,乾隆皇帝一点也不急,打算与准噶尔部拼消耗,草原部落当然拼不过大清国。



其实准噶尔部自己也有问题,如果准噶尔部铁板一块,或许还能多撑几年。但是在首领去世之后,几个贵族为了争夺首领的位置,开始相互打内战。对于清朝来说,这是一个千载难逢的好机会。乾隆皇帝派遣爱将兆惠率领5万军队西征,将准噶尔部部落各个击破。公元1755年,兆惠率领军队进攻准噶尔部。当年,雍正皇帝出动23万大军都没有做到的事情,乾隆皇帝派遣5万军队就成功了。

不得不说,乾隆皇帝一直很幸运。 当时发生了这样的一个故事:兆惠平定西北归来,乾隆皇帝为兆惠庆功。有一个汉臣拍马屁,说了一句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渡阴山。这是把乾隆皇帝比喻为汉武帝,把兆惠比喻成飞将军李广。这句话本来没问题,可是乾隆皇帝勃然大怒。不得不说,这个官员的历史水平不到家,他也不想想清朝的前身。平定了西北地区之后,清朝设立了伊犁将军管理西北地区。但是伊犁将军不喜欢边疆,一年大部分时间都在兰州。


马克李吖


乾隆自诩的“十全武功”中,平定准噶尔占其二,虽然乾隆的“十全武功”不免有自我陶醉的嫌疑,但是完成了爷爷和父亲未竟的事业,其得意之情溢于言表,倒也不足为怪,总的来说,平定准噶尔的大业,还是体现了乾隆宏图大志的抱负,说他是一代有为明君也不算过分吹捧他。

准噶尔部与大清王朝的纷争,从康熙开始,经过雍正时期,直到乾隆这里才算是彻底被平定。康熙曾三次亲征准噶尔,虽然使之沉寂一时,但不久死灰复燃,继续作乱,到雍正时也曾派大军前去围剿,但也没有取得效果,准噶尔部落间歇性的发作,也着实让大清王朝为之头痛。


乾隆继位之初,准噶尔又开始做乱,但此时国内有贵州苗人起义,乾隆吸取父亲雍正的经验,认为准噶尔内部稳定,此时出兵攻打,短时间必定难以取胜,便决定对其暂时用怀柔策略,罢兵议和,采取守势,先保持稳定的局面,从而集中力量,完成对贵州苗人起义的镇压。

乾隆十八年,他所盼望的机会终于出现,准噶尔内部因为争夺汗位,出现了互相残杀,各自为政的乱象,部落之间分崩离析,四分五裂,而且不时有弱小的部落前来依附大清。


乾隆十九年,准噶尔的一部落首领阿睦尔撤纳率部落万余人投降大清,乾隆特意在承德亲自接见了他,详细的问清了准噶尔整个内部的具体情况,阿睦尔撒纳还讨好乾隆,表示如果大清发兵征讨准噶尔,他愿意为前导带路,乾隆听了非常高兴,册封阿睦尔撤纳为亲王。

通过阿睦尔撤纳,乾隆对准噶尔的情况已基本清楚,他经过认真考虑,认认为解决准噶尔叛乱的时机已经成熟,此时大清国库充实,内部形势安定,如果集中力量,计划周密,定能彻底荡平搅得大清数十年不得安宁的准噶尔分割势力。


可乾隆的想法却遭到了多数大臣的反对,他们都认为准噶尔作乱由来已久,很难在短时间内平定,但乾隆力排众议,决心已定,计划第二年春天,兵分两路出兵伊犁,对准噶尔部实行毁灭性的打击。

乾隆二十年二月,清军分西北两路,出兵伊犁。两路大军长驱直入,势不可挡,准噶尔由于内部分裂,战斗力急剧下降,根本挡不住清军的猛烈攻击,稍作抵抗后便溃不成军,最终被清军消灭,准噶尔被平定,乾隆完成了“十全武功”之一。


清军凯旋而归时,乾隆在京城午门举行了盛大的仪式,接受献俘,对将士们论功行赏。

可是不久,因平定准噶尔有功,而被封为双亲王、并拿双俸的阿睦尔撤纳,因为乾隆未满足其当四部落大首领愿望,重新聚众叛乱,乾隆随即派大军征讨,并在乾隆二十二年,将其打败。

阿睦尔撤纳逃亡沙俄境内,清廷据理索人,但沙俄却执意不交,直到最后阿睦尔撤纳因天花死去,沙俄才将尸体交出。乾隆二十三年,困扰清廷近七十年的准噶尔叛乱被彻底平定,乾隆也完成了“十全武功”其二。

准噶尔被平定后,这片长期处于割据状态的土地,从此牢牢掌握在清廷的管辖之内,也为我国版图的最后确定,各族人民经济文化的紧密联系,起到了重要作用,这也是乾隆个人的历史功绩。

历史微点与您共同学习,感谢您的关注与支持!


历史微点


准噶尔民族作为一个曾经在西北大漠里叱咤风云的族群已经成为过眼云烟,只有准噶尔盆地上空呼啸而过的大风似乎在诉说着准噶尔民族过去的辉煌。准噶尔汗国和大清王朝七十载的恩恩怨怨最终被“十全老人”的乾隆皇帝画上了句号,他一劳永逸地解决了大清王朝的心腹大患:准噶尔民族被乾隆皇帝彻底干净地消灭了!

那么,准噶尔汗国与大清王朝有什么样的恩怨?乾隆皇帝为什么下决心把准噶尔民族全都咔嚓了呢?今天,我们一起来探讨这个问题。

一,大清王朝与准噶尔汗国的恩怨情仇。

清朝前期,北边的蒙古族分裂为漠西蒙古,漠北蒙古和漠南蒙古三个部落,准噶尔部的前身就是漠西蒙古。自从朱元璋建立了大明王朝以后,蒙古族就一直在北边喝着西北风过活,这样的日子真的不是人过的,他们一直都想重新回到蒙元时期的辉煌。此时,漠西蒙古的一个重要节点来临了!公元1670年,葛尔丹成功夺取了汗位。这个粗犷豪放的蒙古汉子开始了他的雄图伟业,他要重塑蒙元帝国的辉煌。于是乎,他四面出击,最后于1678年统一了漠西蒙古,建立了准噶尔汗国。1688年,葛尔丹亲率大军攻击漠北蒙古,然后又侵入青海。葛尔丹又联络了西藏的上层人物,控制了西藏的和硕特部。世界之大,葛尔丹的大军已然打到了大清朝的家门口了;世界太小了,葛尔丹已经把刀架在了康熙大帝的脖子上了!康熙大帝何许人也,这位千古一帝可不是一个任人宰割的主子,他实行的是“攘外必先安内”的战略。康熙大帝在平三藩和收复台湾之后,三次亲征葛尔丹,最终把葛尔丹弄死了。虽然葛尔丹的美梦成了泡影,可是,准噶尔汗国和大清王朝的梁子从此开始结下了!

二,乾隆皇帝不世之功:灭了准噶尔族,一个不留!

葛尔丹死后,他的儿子和孙子都臣服于清王朝。不过,好战的准噶尔部还真没闲着,他们多次击败俄罗斯人,占领了西伯利亚南部的地区。这个汗国一度控制的国土面积达到500多万平方公里,也就是说,虽然它表面上臣服于大清王朝,可是,准噶尔汗国始终是高悬在清王朝头上的一把达摩克里斯之剑。或者说,大清王朝的卧榻之侧,岂容他人安睡?

消灭准噶尔汗国的机会终于到了!

公元1745年,准噶尔汗国的大汗葛尔丹策零病死,准噶尔汗国内部因为争夺汗位而发生了内讧,大贵族阿睦尔撒纳因为争夺汗位失败而归顺清朝。此时,准噶尔汗国的内部分崩离析,大清王朝消灭准噶尔汗国的绝佳机会来了,而这个使命恰好落在了乾隆皇帝的肩上。

乾隆二十年即公元1755年,清军在阿睦尔撒纳的带领下大举进攻准噶尔汗国,灭了达瓦齐这一派。然后,乾隆皇帝把准噶尔汗国一分为二,并任命阿睦尔撒纳为双亲王!然而,这个准噶尔汗国的大贵族阿睦尔撒纳是一个野心家,他根本不想做大清朝的劳什子双亲王,他要做准噶尔汗国的土皇帝!他在几次向大清索要无果后,1755年8月,阿睦尔撒纳露出了本来的面目,他起兵反叛了!

乾隆皇帝这个时候才如梦方醒,原来自己被阿睦尔撒纳当枪使,当猴耍了,这还了得!不过,要我说,这个阿睦尔撒纳也是往死里作的一个人,你用脚趾头想想,准噶尔汗国还是以前的准噶尔汗国吗,你的家里有矿还是手里有枪呢?乾隆二十二年,乾隆皇帝命令大将军成兖扎布和兆惠率军平叛。或许,这就是准噶尔民族的宿命,恰逢此时,准噶尔民族竟然流行起了天花这种传染病!阿睦尔撒纳战败之后逃亡到了沙皇俄国,他却躲不过天花的袭击,他死在了俄国。清朝政府向俄罗斯提出了严正交涉:要么交还阿睦尔撒纳的尸体,要么开战!俄罗斯乖乖地交还了这个梦想家的尸体。自此,天山南北皆纳入了大清朝的版图。

然而,故事至此还没有结束呢!准噶尔民族的血管里流着蒙古族群的血,这是一个不愿居于人下的民族,虽然阿睦尔撒纳死了,可是,剩下的人继续和大清朝缠斗!乾隆皇帝被这种锲而不舍的反抗精神所感动,干脆一不做二不休,下令:灭了他们!于是乎,准噶尔民族作为一个族群永远地被定格在历史中了……

总结:准噶尔汗国于公元1678年由第一任大汗葛尔丹建立,于公元1757年被大清团灭,存在了将近一个世纪。准噶尔民族之所以被乾隆皇帝灭族并不是因为弘历的心肠有多狠,而是这是一场你死我活的斗争,谁都输不起,输了的人就要退出历史舞台。所以,乾隆皇帝的这个活做得有点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