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29 鸦片战争前,英国议会多数反对,说服他们的是乾隆做过的这件事

1841年这一天,永远的被记在了历史上,英国人用鸦片打开了中国的国门。

鸦片战争前,英国议会多数反对,说服他们的是乾隆做过的这件事

英国向来自诩为一个绅士国家,在攻打清朝之前在英国的议会中发生了了一场激烈的辩论,辩论的双方分别就该不该出动大英帝国的海军而争论不休。

一方人认为英国向来是一个据有绅士风度的国家,为了几个走私犯而出动帝国海军有些荒谬,在这些人看来,首先“理亏”的是他们。

当然,若是利益足够的情况下,什么绅士风度都是空谈,他们最担心的还是东方的那条巨龙他们是否能够吞的下,那个时期的中国确实还是世界最大的经济体,英国与中国比起来更像是弹丸之地,他们害怕,害怕这次不光荣的战争会为英国带来灾难,这也是大部分人的心声。

鸦片战争前,英国议会多数反对,说服他们的是乾隆做过的这件事

其中有一名议员却力排众议,在这场激烈的争论中舌战群儒,在那个通讯不发达的年代,没人知道中国是什么样子,而这名议员却除外,因为他来过中国。

1793年英国第一批使团到访中国,领头的是马嘎尔尼公爵,而这个时期是乾隆执政时期,可想而知这批被认为外来“蛮族”的人并没有那么轻易就见到皇上,他们首先要经过的是“礼部”,告诉他们见到皇上之后要三拜九叩,这是这些英国人所不能接受的,在他们的礼节中最多只能做到单膝下跪,因为这个原因双方僵持了很长时间,也就是说英国使团在很长一段时间中都没有见到乾隆皇帝。

礼部官员见这群洋人“油盐不进”,便给他们出了个主意,让他们在乾隆出巡狩猎的路上可以单膝跪地,因为当时的礼节中有这么一项,因此这群英国使者总算见到了乾隆。

鸦片战争前,英国议会多数反对,说服他们的是乾隆做过的这件事

不得不说的是英国的使团中有一位孩子,因为很长一段时间都没见到乾隆皇帝,所以这些英国人便住在京城中,众所周知,小孩子学习语言很快,在北京住的这段时间他学了一些汉语,在乾隆接见他们的时候,这个孩子甚至还充当了翻译的角色。

乾隆对这名儿童很好奇,也非常喜爱,甚至还将其抱在自己腿上,并且还赏了对方一些东西,并对底下的大臣说:“你看,我们天朝的文化多有趣?这个蛮夷来的孩子都会说中国话!”。

鸦片战争前,英国议会多数反对,说服他们的是乾隆做过的这件事

后来这名儿童随使团回到了英国,正是议会中主张攻打中国的议员,他认为一个强迫别人下跪的国家,自己下跪也一定很容易,这是一个爱慕虚荣的国家,打败它很容易。

最终这名议员说服了整个议会,英国向中国宣战,一个如此强大,经济如此发达的国家三两下就被打败,从而掀开了中国一段屈辱的历史。

鸦片战争前,英国议会多数反对,说服他们的是乾隆做过的这件事

事实证明,一个国家若想强大,必须站在平等的立场上,中国自古就有“胜不骄败不馁”,翻译过来其实也是一种平等的诠释,做人也是如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