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7 如何提高水稻的有效分蘖?

WdLsp_缈


这个问题提的很好,有点专业性。水稻的有效分蘖指的是能够成穗的分蘖,关系到水稻的产量构成因素之一。当然有效分蘖的对立面就是无效分蘖,无效分蘖多了消耗过多的营养,使水稻籽粒不饱满,影响产量。

那么怎么提高水稻的有效分蘖呢?

首先移栽的过以后,田间要保持一定的水层,但不能深了。

其次要追肥不仅要追肥,最好追复合肥,每亩10公斤。

最后最关键的是在水稻封行的时候要烤田,烤田能够促进根系的生长从而抑制无效分蘖的发生。还能够增强抗倒伏能力,减少病虫害的发生。

总之注意三点:浅水促蘖~均衡追肥~适时烤田。




潇洒如你们


水稻的分蘖是水稻产量的必要组成因素,平方米有效穗数、穗粒数、结实率是水稻产量的主要组成因子。而这几项都和水稻的有效分蘖有着密切的关系。那么,如何提高水稻的有效分蘖呢?

1、移栽深度。移栽深度一般控制在2厘米左右,移栽过深,秧苗分蘖晚、分蘖速度慢,很难达到有效分蘖数量;移栽过浅,秧苗分蘖较快,分蘖数量多,很容易造成无效分蘖增多的情况发生。



2、移栽密度。机插秧苗,建议采取壮苗稀植、弱苗密植的方式。壮苗的秧苗素质比较好,返青快、分蘖能力强、能够依靠相对少的基本苗数达到理想的分蘖数量,所以建议壮苗稀植;对于弱苗来说,返青慢、移栽后成苗率低、分蘖能力也差,这样的秧苗只能通过增加移栽时的基本苗数来满足最终的有效分蘖数量。


3、孽肥施用。水稻的生长离不开养分的供应,同样分蘖也是需要持续的养分供给才能满足分蘖对养分的需求。所以孽肥可以适当的早施,施足、施匀,对于提高水稻的有效分蘖也是有必要的。同时,也要在移栽之后施用返青肥来加快秧苗的返青速度,让其快速返青进入分蘖阶段,这对于提高水稻的有效分蘖也是很有必要的。

4、水层管理。水,是农作物生长所必须的。特别是水稻种植,在我们黑龙江井灌区,平均每亩水田的用水量在400立方米左右。但是,在水稻移栽之后,并不是需要长期的保持水层的,有的时候长期的保持深水层反而会抑制水稻的分蘖速度和数量。所以,水稻移栽之后除了施肥、施用封闭除草剂期间,保持2-3厘米的浅水层足矣,有利于提高泥温、促进根系的生长,也能减少过量水对根系的胁迫作用。



5、病虫草害。水稻移栽之后病虫草害的发生就会伴随着水稻的生长。除了对水稻的生长有影响之外,对水稻的分蘖影响也是比较重要的。比较典型的的草害防治,如果田面里满是杂草,施用的肥料就会被杂草争抢;除此之外,还会和水稻争抢有限的生长空间,抑制水稻的生长,造成分蘖数量不足而影响有效分蘖数量。虫害和病害也是如此。所以,移栽以后的病虫草害的防治是重中之重。

以上是我对这个问题的一些看法,如有不当之处请海涵。


寒地水稻种植技术


根据水稻分蘖的规律,争取有效分蘖是获得高产的重要措施之一。水稻分蘖好坏与秧苗素质、品种特性、温度、水肥管理等因素有很大关系,因此要提高水稻的有效分蘖,必须根据水稻分蘖的规律进行合理促控调节,重点在于“促早蘖、晒田控蘖”。

首先,选择分蘖能力强的品种,培育壮苗,健壮的秧苗是水稻栽插后快返青、早分蘖的基础。栽插时注意栽植深度,易浅插,深插秧苗返青慢、分蘖少!

第二、施好分蘖肥,从我们的实践经验看,水稻插秧后一个星期后或水稻直播后15-30天追施尿素加云众地硅锌肥,云众地硅锌肥是一款能促进水稻快速分蘖、提高抗倒伏能力的中微肥,水稻根系发达,据统计每穴水稻会增加1-3根有效穗!

第三,合理使用除草剂,避免出现药害伤苗,不管是水稻栽插后还是直播田,分蘖期均是施用除草剂的高峰。当前稻田杂草抗性越来越重,部分农户为了防除恶性杂草,盲目加大药量或混用药剂,轻则禾苗发黄,重则死苗,不利于水稻早发低位分蘖!

第四,合理管水,温度是影响水稻分蘖的重要因素,在适宜温度下,栽插后保持田间有1-3厘米的浅水层,利于根系生发、吸收养分,在施足的基肥和分蘖肥基础上能够早发分蘖、多发低位分蘖,若遇低温天气应夜间灌深水护苗,避免水淹没稻心,气温升高后回归浅水层。

第五,晒田控蘖,在水稻秧苗达到预期有效穗 70%-80%时开始露田,达到有效分蘖临界期时晒田,叶色浓绿、长势过旺的田块适当重晒田,控制无效分蘖,但有时受天气条件(连续阴雨)、环境条件(排水不便)等因素影响,缺乏晒田的条件,可采取灌深水控蘖。

第六,防好病虫害,水稻分蘖期常发的病虫害有二化螟、稻纵卷叶螟(中晚稻多)、叶瘟、潜叶蝇等,会导致禾苗发黄,甚至枯死,影响禾苗正常生长。

能做好以上6点管理措施,保证水稻能早发分蘖,有效分蘖每穴提高1-3根;晒田控好蘖、施用云众地硅锌肥,能保障有效分蘖转化成结实率高的有效穗,从而获得高产!

云众地服务宗旨:帮助农民科普种植技术知识,解决农民种植的难题。更多种植技术知识,欢迎关注【云众地】


云众地


主要从如下方法来提高有效穗

1、增加种植用的水稻种子数量,增加种植过程的基础数量,使用早龄健壮秧苗,提高成穗

2、及时晒田,控制幼苗,注重肥料营养集中,施足氮肥、增加磷钾肥、

3、早插(增加吸收面积改善通风透光,延长营养生长期)、浅插(表土层通气良好,泥温能保持适中增加水稻有效分蘖,合理使用细胞分裂素,促进分化和发育,提高穗形成率、

4、适量增厚锌肥,

5、浅水灌溉

6、早追促蘖肥,确保分蘖时养分充足

7、及时中耕除草,中耕能疏松土壤,提高泥温,加速肥料分解、排除田间有害物质,促进根系发育

综合以上几点:早分蘖是促进水稻营养生长的关键,水稻只有早完成营养生长,才有足够的时间孕穗,好的分蘖才能增加有效穗,提高产量


农二代阿根


一、早施促蘖肥、酌施保蘖肥

氮素营养对水稻分蘖起着主导作用,水稻分蘖期的施肥量是全生育期的20%-30%,所以早施速效性氮素促蘖肥,使叶色迅速转黑,是促进前期分蘖的主要措施。早品种分蘖期短,促蘖肥必须在插秧后7-10天内一次施足。而中晚熟品种,一般在插秧后15天左右施足蘖肥,到了有效分蘖期末,若有效茎数明显少于预期的适宜穗数时,宜酌量施用保蘖肥,促进分蘖平稳生长。

二、寸水活棵

浅水缓苗水稻插秧时为了便于浅插,一般实行薄水插秧。插秧后便适当加深水层,减少叶面蒸发,减轻植伤,以利反青成活。但也不宜过深,以免淹死下部叶片,,降低水温、影响生根。一般1-1.5寸为宜,所谓的“寸水活棵”。在秧苗反青后,要立即把水层放浅到0.5-1.0寸,以利分蘖和发根。。因为分蘖的发生和根系的生长和温度有密切关系。分蘖期一面要求浅灌,但绝不能断水受旱,必须做到浅水勤灌。


鸿洋浩瀚


有效分蘖才能形成有效穗,那么水稻如何提高有效分蘖率呢?主要取决以下几个因素:

1、选种。目前市场上的稻种品种特别多,有些一味地追求高产而忽略了种子对环境的适应能力,有些种子在此地成活率高,而在别的地方就不一定。要综合分析气候、环境和土壤等因素后对种子进行选择。

2、育种。对种子进行消毒,是非常有必要的。消毒时一般是先用链霉素清洗,再用多托灵浸种消毒。种子消毒主要是防止育苗时出现病苗烂苗。

3、育苗。现在很多地方的农民,在种子发芽后直接播种,这样做的唯一优点是省去很多人工成本,但会直接影响产量。如果条件允许的话,最好是先育苗后再移栽,这样就能做到行、间距合理,光照充足,有效分蘖率更高,同时更有利于后期的科学管理。

4、栽苗。摈弃病弱秧苗,选用粗壮秧苗,早栽浅插。现在杂交水稻大都是一株一栽,每株之间行间距要合理均匀,控制在7寸左右,这样秧苗对养分的吸收和光照都会很充分,非常有利于秧苗的分蘖且有效分蘖更高。

5、施肥。切记不能盲目施肥,一定要弄清自家稻田土壤养分含量及酸碱度,按需施肥,一般来说施氮肥、磷钾肥。尤其磷肥对促进水稻早期分蘖起着十分重要作用。要对量进行控制,不然会出现分蘖过早过多,起到适得其反的作用。

6、后期管理。浅水勤灌;及时追施叶肥、促蘖肥等;做好防病虫害工作等。

总之,合理的选种育种,科学的田间管理是增加有效穗的关键。


随缘随袁662


你好!农村老俗话来说说提高水稻有效分蘖的话题,俗话说“民以食为天”,水稻有效分蘖多自然产量高。

我国人口较多对于水稻的产量和品质是非常重要,当农业发展没有这么迅速的时候温饱都是很难解决,不过经过我国专业研究员努力之下水稻的产量是非常高,很好的满足了我国对于水稻量。

水稻在生长期间分蘖是非常重要,这样才可以使得产量和品质上一层楼,今天我们来学习下哪些因素可以保证水稻有效分蘖?

提前施孽肥对于水稻分蘖起着非常重要作用,这个时期的需肥量占全年肥量的百分之三十左右,所以一定提前使用含氮元素肥料进行促进生长,促使叶片颜色转变为黑色,是促进水稻在前期进行分蘖的主要措施。


对于早熟品种的水稻来说,它的分蘖期是非常短,这个时期的肥料是在插秧之后一个星期之后施肥。对于晚熟品质要适当推迟一个星期左右进行施肥,到了分蘖后期的时候数量不足够的话要使用保蘖肥料,可以促进其稳定生长。

水稻插秧的时候一定要浅插,因为它的根系是比较小,太深的话是不易成活,对于分蘖期也会受到影响。在插秧的时候尽量保证水的深度比较浅,完成插秧之后要进行加水,这样可以减少叶片蒸发,便于成活。

但是加水量一定要控制好,千万不要太深,避免淹没下面的叶片导致枯萎。一寸左右是最适宜的水的深度,待秧苗成活之后要将水层适当下降是有利于分蘖和生根。分蘖的生长和温度有着很重要关系,尽量控制在二十度左右,太冷或者太热的话是不易成活,灌水方式分为多次,每次要少量。

在秧苗进行缓苗期的时候要进行锄草,因为杂草太多的话很容易和植株进行竞争养分,极大的影响根系生长,杂草太多的话要配合除草剂进行,药剂浓度一定要严格要求,防止对水稻根系造成伤害,不太多的话可以进行人工拔除,对应不同情况使用不同方式即可。

晒田对于水稻分蘖也是非常重要,要结合时间和水稻生长状况进行。第一点是根据发蘖的生长情况,待水稻苗百分之九十成活之后在进行晒田。第二点是生长势,如果生长比较快,颜色比较浓重发生徒长的时候要进行重晒,对于生长较慢的话可以适当推迟。


第三点根据土壤状况进行,如果土壤质地不太好的话要进行早晒,晒田的时间要适当延迟。在比较寒冷的地区种植水稻的话要进行深水淹没水稻,深度在十厘米左右,时间控制是八天到十天左右,避免植株的节间生长太快、太长,这样的话很容易导致植株倒伏,生长状况不好。

好了,以上就是农村老俗话对如何提高水稻的有效分蘖的一些见解。如有不同的看法可以交流沟通,我会及时的修正完善。


农村老俗话


首先是选苗,选一些健壮的苗。最好选择旱育的壮苗,这种苗一般比较矮健壮,根系发达,白根多,抗性强,吸收营养强,更重要的是移栽后它返青早,发根快,分蘖也早,成穗率高,增产比较明显。

之后就是追施用分蘖肥,并促使分蘖尽早抽穗。施足氮肥,曾施磷钾肥。一亩施过磷酸钙40-50公斤,硫酸钾10-15公斤。

然后就是及时晒田控制田间幼苗,大概种植15-20天后水稻中的分蘖大多是有效的穗,因此种植后20-25天应减少无效的分蘖,促进营养物集中提供有效分蘖,以及促进大穗形成。





菜鸟园艺


采用水稻机械化覆膜方式种植是水稻根系发达的保证,从而使秧苗有效分蘖粗壮养分吸收好,稻穗颗粒比传统方式种植的多10%且饱满,达到了增产目的






太阳1373


答、首先是合理密值,如人插秧苗在三十天己内,培育壮秧,秧田播种亩二十五斤内,均匀插秧,不插孤秧。机插秧苗在二粒谷己上,人工补齐秧苗,早施返青肥加多效唑。亩用尿素十公斤左右,在兜十七八根时晒好田复水。谢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