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17 把脈中國經濟:仍在可控的區間運行 明年下行幅度或收窄

把脈中國經濟:仍在可控的區間運行 明年下行幅度或收窄

華夏時報(chinatimes.net.cn)記者張智 北京報道

2019年,中國經濟下行壓力加大,但中國經濟仍然交出了亮眼的答卷。

12月16日,國家統計局新聞發言人付凌暉發佈了11月經濟數據。數據顯示,工業增加值增速和市場銷售增速明顯加快。前11個月,城鎮新增就業達1279萬人,提前完成全年預期目標;外貿外資增速始終保持穩定;內需對經濟增長的拉動繼續增強,經濟結構在改善;製造業採購經理指數回升,市場預期在改善。

“在一系列政策的作用下,經濟運行出現了積極變化,經濟運行總體平穩、穩中有進的態勢進一步顯現。”付凌暉說。

《華夏時報》記者從中國宏觀經濟論壇獲悉,12月18日,該論壇將發佈12月宏觀經濟月度數據分析報告,中國人民大學經濟學院教授於澤將代表團隊發佈宏觀報告。同時,多位國內政界、學界、企業界經濟學家將共同把脈中國宏觀經濟走勢。

在中國人民大學副校長、中國宏觀經濟論壇聯合創始人劉元春看來,2019年中國宏觀經濟的彈性和韌性在“六穩”政策的作用下顯示出強大力量,保障了中國經濟在預期、可控的區間運行。而經濟潛在增速下滑是導致當前我國經濟增速下滑的核心原因之一。展望明年,下行的趨勢性力量和結構性力量將持續發力,導致2020年經濟潛在增速或進一步回落,但是部分週期性力量的反轉以及中國製度紅利的持續改善將是2020年最值得關注和期待的變化。

把脈中國經濟

經濟下行壓力加大,把脈更需細微。

中國宏觀經濟論壇往期報告(下稱“報告”)顯示,造成2019年中國經濟增速回落的核心原因在於趨勢性力量、短期週期性因素以及突發事件疊加。而在四大趨勢性因素中,目前只有制度性因素開始築底回升,其所釋放的改革紅利推動了TFP(全要素生產率)的改善,但還沒有承擔起拉動經濟常態化增長的重任。同時,在五大週期性因素中,金融風險的緩釋和中美貿易摩擦的階段性緩和將為明年帶來一個相對穩定的金融環境和外貿環境,為重建市場信心提供了一個有利時點。

按照十九屆四中全會精神,2020年起抓緊部署和落實新一輪改革方案,將會加快培育和釋放更多的制度紅利。包括從所有制、分配製度和運行機制三個層面完善社會主義基本經濟制度,全方位推進市場化、國際化、高標準的制度化開放,以及細化和落實對非公經濟和非公經濟人士的保護。

不過,報告也顯示,在影響我國經濟潛在增速的四大趨勢性力量中,目前除了制度性因素見底回升並帶來TFP改善,全球化紅利、工業化紅利以及人口紅利都在下行甚至有所加速。經濟潛在增速下滑是導致當前我國經濟增速下滑的核心原因之一。

“從總體產業結構調整看,2019年我國工業和服務業的內部結構延續了過去的調整趨勢,但是調整動態出現放緩甚至是逆轉的跡象。在經濟增速總體下滑的同時,製造業和高端服務業增速出現更大幅度的下滑。此外,結構優化調整的動態也出現了逆轉跡象,製造業整體以及高技術製造業投資增速大幅下滑。與服務業投資增速提升形成鮮明對比,消費新增長點和新動能的增速出現更大幅度下滑。導致出現以上現象的原因,我們分析認為有:扶持政策的陸續退出、產業週期的調整、區域與行業分化、貿易摩擦以及內外需求下滑等。中國新動能增速的放緩在2019年下半年加速,加劇了經濟增速下行的壓力,新舊動能轉換步入艱難期。”劉元春表示。

在他看來,其實不僅是結構升級動態出現放緩跡象,當前經濟結構分化現象還表現為:國民儲蓄流向的結構分化、區域經濟分化格局進一步加大、工業與服務業分化達到新高度等。

“中國經濟趨勢性力量當前並沒有步入新的平臺期,依然處於回落階段,經濟增速換擋的強化依然是今明兩年結構調整攻堅期的特徵之一。今明兩年的短週期定位總體處於下行狀態,防止週期效應疊加是加強宏觀政策逆週期調節的重點。”劉元春表示。

政策應更細更精準

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和“十三五”規劃收官之年。

在劉元春看來,2019年導致經濟增速下行的很多週期性力量將在2020年開始出現拐點性變化,隨著制度紅利全面上揚,金融風險趨於收斂、企業庫存週期觸底反彈等一些積極因素的鞏固和培育,宏觀經濟下行將有所緩和,預計下行幅度將較2019年明顯收窄。

報告顯示,相比經濟增速的回落,當前中國宏觀更值得關注的是,在中國經濟結構調整的攻堅期,出現了“蕭條性的結構分化加劇,升級性的結構分化趨於停滯”現象。近年來,中國經濟在不同行業、不同區域、不同規模、不同所有制層面的結構分化現象不僅沒有緩解,反而有所加劇,如果持續忽視可能會達到臨界點,帶來底部效應。

目前中國經濟的制度性紅利已經開始築底回升,同時,近期金融風險的緩釋和中美貿易摩擦的階段性緩和將為明年帶來一個相對穩定的金融市場環境和外貿環境,這對於重建市場信心提供了非常有利的重要時點。新一輪信心構建將從今年四季度全面開始。同時,中期改革方案對十九屆四中全會的快速跟進非常重要。四中全會的精神和藍圖,需要儘快細化和落地,不能流於形式。特別是在四中全會的基礎上,對下階段的收入分配製度和科技創新體系,要有中期規劃和一攬子改革方案。因此,要求相應的政策必須更細、更加精準、更有前瞻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