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7 为什么说襄阳隆中是野史作家习凿齿留给襄阳的历史负资产?

行云和尚


习凿齿明确指出了,诸葛亮的躬耕地,也就是家就在隆中,而在三国时期是属于南阳郡邓县,位置在襄阳城西二十里,而后来这个隆中在襄阳,成了襄阳隆中。

这是最早的,关于诸葛亮在荆州家的最明确的表述,也是襄阳隆中说的最有利的证据,那对于南阳说与隆中说,襄阳隆中说的证据是最多的,而南阳说相对来说就比较少,也比较,也比较不符合逻辑。

我们可以简单来说几条。

一般说到诸葛亮的躬耕地,一些人就拿出师表的“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还说诸葛亮说错了,应该是躬耕于襄阳才对嘛。

但其实,襄阳隆中说也认为这句话也是躬耕于南阳的。

此是三国时期躬耕于南阳就意味着,现在还在河南省南阳市吗?这个显然不能,因为这里面的南阳指的是南阳郡,南阳郡与南阳市是不能等同的。

现在的南阳市大概只是南阳郡的一半多一些,而南阳郡在现在的几个市里,比如平顶山市,南阳市,襄阳市等等。

这是一个简单的逻辑,其实并不需要太多的说明,即使南阳郡与南阳市都叫南阳,但是在地理与历史上面并不能等同,不能一看到南阳,就觉得那肯定是南阳市的,这个显然是不对的。

有的人认为南阳郡与南郡是以汉水为界的。可是这个说法也很有问题。

第一,以汉水为界,战国时期的分界,而到了东汉末年,已经过了四百多年,你能拿1600年左右的地图来说现在的地方吗?这个不合适吧。

第二,他们认为隆中在汉水之南,而南阳郡不能跨过汉水来管辖隆中,不知道他们知道不知道,有五个县属于南阳郡,但在汉水南岸,另外长江穿过南郡,难道汉水比长江还宽吗?南郡可以,为什么南阳郡不可以?

所以,还请多拿一些证据来说明吧,至于什么后来的诗词之类的,就不用拿出来了。

值得一说的,第二批的历史文化名城明确说了,襄阳隆中是诸葛亮的故居,而南阳武侯祠堂是纪念诸葛亮的地方。


历史简单说


《元、明、清三代正史均以国家名义认定“亮本布衣,躬耕《元、明、清三代正史均以国家名义认定“亮本布衣,躬耕于南阳(卧龙岗)”》

一、解决诸葛亮躬耕地之争的方法论。

首先将问题简化:

1、诸葛亮说“亮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若无异议,则躬耕地在南阳,即南阳说成立。

2、襄阳说主张躬耕地在今襄阳隆中,而襄阳隆中汉代属南阳,所以与诸葛亮自称躬耕地在南阳不矛盾。当前广泛认同躬耕地在襄阳隆中、南阳卧龙岗二者其一。

3、根据谁主张谁举证的原则,若襄阳说能举出证据以证明隆中汉代属南阳,则襄阳说成立,若襄阳说举证不能,则襄阳说不成立,即南阳说成立。

4、当前襄阳说没有举出确凿证据证明隆中汉代属南阳,即不能证明襄阳说成立。所以目前理论上仍然是南阳说成立。

5、当前许多人有意无意回避上述实质问题,而纠缠于“茅庐对”、“隆中对”、诸葛亮的亲戚朋友……等无法证实的问题上,只能是搅乱一祸浑水,与问题的解决无补。

二、科学认定:诸葛亮躬耕地的“襄阳说”不成立。

1、诸葛亮躬耕地 “襄阳说” 所举证据,根据公认的《无效证据排除法》全部认定为无效证据。所以根据“充分理由律”,诸葛亮躬耕地“襄阳说”因举证不能,而不能成立。

2、按照科学的证明原则,既然没有任何证据可以否定“亮本布衣,躬耕于南阳”,所以诸葛亮躬耕地“南阳说”当然成立。

附:

诸葛亮躬耕地“襄阳说”所举以下5条证据,均重复野史《汉晋春秋》襄阳人习凿齿的话,“诸葛亮躬耕地在襄阳城西20里隆中”,无法证明其真实性。根据 “无效证据排除法”,认定为无效证据。

1、《汉晋春秋》野史,认定其为无效证据。

2、《魏略》野史,纯属戏说,认定为无效证据。

3、《隆中对》这三个字宋代才出现,不能作为证据。其内容只能说襄阳在南阳之南,与躬耕地无关。认定为无效证据。

4、《元和郡县图志》野史,深受野史《汉晋春秋》影响,以讹传讹。认定为无效证据。

5、明清以后所修地方志,均把《汉晋春秋》野史当正史,以讹传讹。认定为无效证据。

三、正史《大明一统志》早己认定诸葛亮躬耕地在南阳卧龙岗。

《大明一统志》记载:“诸葛亮,本琅琊人,汉未避乱,寓居南阳之西岗,躬耕陇亩。”(即南阳卧龙岗)

这是历史上官方正史即以国家名义对诸葛亮躬耕地在南阳卧龙岗的认定。元朝、清朝正史都有相同记载。

(1)正史《大明一统志》中把宛城和南阳不加区分,即南阳郡治所驻宛城后,宛城亦称南阳。南阳郡则专指下轄37个县组成的行政实体。(类似于,襄阳城原为“昭明镇”,后设立“襄阳行署”,治所驻昭明镇,从此昭明镇改称襄阳城,简称襄城。襄阳行署专指下轄若干县市组成的行政实体)。

(2)由此可知:诸葛亮自称“躬耕南阳”,这里的南阳即是宛城。

(3)所以正史《大明一统志》以国家名义认定诸葛亮躬耕地就在宛城,即今南阳卧龙岗。

(4)所以直至改革开放前各种历史书籍皆称诸葛亮躬耕地在南阳卧龙岗,并无争议。

四、综上所述:

1、无任何有效证据支持诸葛亮躬耕地“襄阳说”,所以认定其不成立。

2、诸葛亮自称“亮本布衣,躬耕于南阳”是“南阳说”最有力的证据,并且元、明、清三代正史皆以国家名义予以认定。

3、如果非要说上述问题存在“争议”的话,那么世界上还有“无争议”的事物吗?

己修改于南阳(卧龙岗)”》

一、解决诸葛亮躬耕地之争的方法论。

首先将问题简化:

1、诸葛亮说“亮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若无异议,则躬耕地在南阳,即南阳说成立。

2、襄阳说主张躬耕地在今襄阳隆中,而襄阳隆中汉代属南阳,所以与诸葛亮自称躬耕地在南阳不矛盾。当前广泛认同躬耕地在襄阳隆中、南阳卧龙岗二者其一。

3、根据谁主张谁举证的原则,若襄阳说能举出证据以证明隆中汉代属南阳,则襄阳说成立,若襄阳说举证不能,则襄阳说不成立,即南阳说成立。

4、当前襄阳说没有举出确凿证据证明隆中汉代属南阳,即不能证明襄阳说成立。所以目前理论上仍然是南阳说成立。

5、当前许多人有意无意回避上述实质问题,而纠缠于“茅庐对”、“隆中对”、诸葛亮的亲戚朋友……等无法证实的问题上,只能是搅乱一祸浑水,与问题的解决无补。

二、科学认定:诸葛亮躬耕地的“襄阳说”不成立。

1、诸葛亮躬耕地 “襄阳说” 所举证据,根据公认的《无效证据排除法》全部认定为无效证据。所以根据“充分理由律”,诸葛亮躬耕地“襄阳说”因举证不能,而不能成立。

2、按照科学的证明原则,既然没有任何证据可以否定“亮本布衣,躬耕于南阳”,所以诸葛亮躬耕地“南阳说”当然成立。

附:

诸葛亮躬耕地“襄阳说”所举以下5条证据,均重复野史《汉晋春秋》襄阳人习凿齿的话,“诸葛亮躬耕地在襄阳城西20里隆中”,无法证明其真实性。根据 “无效证据排除法”,认定为无效证据。

1、《汉晋春秋》野史,认定其为无效证据。

2、《魏略》野史,纯属戏说,认定为无效证据。

3、《隆中对》这三个字宋代才出现,不能作为证据。其内容只能说襄阳在南阳之南,与躬耕地无关。认定为无效证据。

4、《元和郡县图志》野史,深受野史《汉晋春秋》影响,以讹传讹。认定为无效证据。

5、明清以后所修地方志,均把《汉晋春秋》野史当正史,以讹传讹。认定为无效证据。

三、正史《大明一统志》早己认定诸葛亮躬耕地在南阳卧龙岗。

《大明一统志》记载:“诸葛亮,本琅琊人,汉未避乱,寓居南阳之西岗,躬耕陇亩。”(即南阳卧龙岗)

这是历史上官方正史即以国家名义对诸葛亮躬耕地在南阳卧龙岗的认定。元朝、清朝正史都有相同记载。

(1)正史《大明一统志》中把宛城和南阳不加区分,即南阳郡治所驻宛城后,宛城亦称南阳。南阳郡则专指下轄37个县组成的行政实体。(类似于,襄阳城原为“昭明镇”,后设立“襄阳行署”,治所驻昭明镇,从此昭明镇改称襄阳城,简称襄城。襄阳行署专指下轄若干县市组成的行政实体)。

(2)由此可知:诸葛亮自称“躬耕南阳”,这里的南阳即是宛城。

(3)所以正史《大明一统志》以国家名义认定诸葛亮躬耕地就在宛城,即今南阳卧龙岗。

(4)所以直至改革开放前各种历史书籍皆称诸葛亮躬耕地在南阳卧龙岗,并无争议。

四、综上所述:

1、无任何有效证据支持诸葛亮躬耕地“襄阳说”,所以认定其不成立。

2、诸葛亮自称“亮本布衣,躬耕于南阳”是“南阳说”最有力的证据,并且元、明、清三代正史皆以国家名义予以认定。

3、如果非要说上述问题存在“争议”的话,那么世界上还有“无争议”的事物吗?

4、官方偏修的史书即为正史,私人编写的书即为野史。象网友们叙述的历史,若无正史依据则为野史、戏说。

己修改


高A山


躬耕地研究现状投射到中学教育领域,现行两种版本的中学语文教材,‘’两地说(即争议说)‘’和‘’南阳说‘’分庭抗礼,‘’襄阳‘’说销声匿迹:

一、北师大版《出师表》‘’南阳‘’:‘’地名,今河南南阳‘’——躬耕地‘’南阳说‘’。

二、人教社版①《出师表》‘’南阳‘’:‘’郡名。诸葛亮隐居的隆中古属南阳郡‘’;②人教社版《隆中对》‘’隆中‘’:‘’地名,一说在湖北襄阳,一说在河南南阳。‘’——躬耕地‘’两地说‘’。

‘’两地说‘’的症结在于古隆中归属争议,如果我们把古隆中的源头——习凿齿‘’南阳之邓县隆中‘’看做是一种文化重构,争议将迎刃而解。当‘’隆中‘’倾向被证实为一种泛文化符号时,古隆中做为诸葛故居的唯一性和真实性将大打折扣(详见微头条文章:【此隆中非彼隆中:隆中是一种现象级文化重构】)。

襄阳是东汉襄阳侯习郁封邑。刘表荆州牧所(军事作用远大于行政,相当于今天大军区司令部)189~208年由汉寿迁襄阳,几十万荆州军随之驻扎襄阳周围,拟备战北方诸侯,刘备驻扎的新野相当于荆州军北方前线司令部,防区在新野至叶县(昆阳)之间的南阳郡广袤地区,其间除了先后发生过曹操与张绣、张绣与刘表之间的短暂合纵连横,大部分时间南阳郡都在刘表控制之下(202年曹操南下侵叶,表使刘备北拒,203年发生博望坡之战,曹军战败战线回缩,专心对付北方诸侯),直到208年曹操平定北方,再次南下收荆州。诸葛亮做为一介布衣‘’躬耕于南阳‘’,审时度势隐居待主,而刘备在自己的防区内,是有充裕的时间和耐心到南阳卧龙岗‘’三顾茅庐‘’请孔明出山的。诸葛亮选择在207年出山辅佐刘备,也是经过缜密研判,断定曹操初定北方之后即将大举南下,刘表荆州危在旦夕;此时出山辅佐明主刘备,足以施展自己平生抱负,三分天下而徐图中原。

(附图:襄阳学者陈家驹先生根据考古资料推测,位于北津襄阳古城以南三十公里处的欧庙邹家湾遗址为东汉襄阳城,并绘制《古襄阳城遗址城示意图;如果此说成立,则证明襄阳说的源头——习凿齿‘’南阳之邓县隆中‘’为空穴来风。)



望峰鸢


提问者活了这么多年,不成南阳喷子就不错了,恐怕远不及习凿齿之万一。起码人家是公认的大史家。醒醒吧,习凿齿作为诸葛亮“异代相知”,千余年前就被列入成都武侯祠,与诸葛丞相千秋同祀!

在有南阳诸葛庙之前,诸葛亮荆州隐居地,《汉晋春秋》《襄阳耆旧传》《南雍州记》《晋书》《水经注》《元和郡县图志》《太平寰宇记》《文选》李善注等传世文献就已定板了,这是任何历史学者都会尊重的原因。搞民科,当喷子,诋毁前贤,自说自话,永远上不了台面。

因而诸葛亮早年“隐居于襄阳城西二十里的邓县隆中”,是中国教育界的共识,也是每个接受过义务教育公民的基本常识。七弯八绕地提写无聊问题,通过诋毁习大史家来否定“隆中的躬耕地”地位,不过是在与民族共识、文化常识作对,只能证明自己还不是个合格的初中生。




我们说,习凿齿不仅不是襄阳负资产,而是南朝时襄阳仍为中国文化高地之一的标杆,最起码中国最早的方志之一《襄阳耆旧传》由他而作,里面襄阳乡贤多是蜀汉中坚;其故居习家池作为中国田园园林建筑的代表,仍保存完好至今。恰恰康熙年修的南阳武祠祠是南阳民科的负资产,一句“躬耕于南阳”让好多人黑发变白头,仍然在《大清一统志》勘定的“传说”中不能自拔,仍然在今日头条发问。




“史才不常”的习凿齿,晚年被东晋征为国史编修,他辞官归隐江西白梅。说他是野史作家,提问者读过晋书习凿齿传吗?

为了自己的迷信和利益,公然否认历史文献,而且诋毁其作者,其行何其卑也!


嘉会天下


透过现象看本质:隆中之争无非还是两个地方目前都想消费名人文化,搞旅游产业发展当地经济。也说明两个城市目前都没有拿得出手面向全国能吹的产业项目。与其嘴炮翻书,不如静下心为自己的家乡做点实事,天天挑事的永远都是无所事事的,真正干事的,谁有时间关注这些呢? 最后说一点,如果非要佐证,不如查离三国时期最近的史书,越靠后模糊的越,至少三国志写的时候陈寿还是见过活的诸葛亮。


乎乎又要


建安六年(201年),刘备被刘表派往新野驻守。实际上,刘表处处防备刘备,让他在前面挡枪当炮灰,防曹操。公元207年冬至公元208年春,刘备三顾茅庐请诸葛亮出山,若诸葛亮当时在宛城,那里是曹操的势力范围,深入敌境是非常危险的。而且诸葛亮和他叔父投奔的是刘表不是曹操,对于想干一番事业的诸葛亮来说,远离刘表的权力中枢,跑到曹操的地盘上种田,显得有些不合情理。


sorry331


转发:

吹吹水吐吐槽 2018年12月25日

南阳说:最充分依据是诸葛亮《出师表》自述: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

襄阳说:主要靠《隆中对》,因为隆中在襄阳,对话发生在隆中,所以诸葛亮住在隆中?

隆中属于襄阳,而诸葛亮自述自己是南阳人,这就出现了矛盾!

这也就是南阳襄阳争端的本质,但真相只有一个,问题出在哪里?!😎

先说一下争端的现状:

首先,诸葛亮自述肯定没错,除非有病谁也不会把自己家说错!这个是顶级实锤,不接受任何反驳!南阳说立于不败之地,襄阳说被一票否决!

为解决这一困境,襄阳说提了一个观点,即隆中古代属于南阳管辖,现在归襄阳管辖。这样一下子就把诸葛亮自述“躬耕于南阳”的实锤给化解了!

很巧妙吧!😏

但事实是这样的吗?我们先看一幅Google地图:

1.南阳距离隆中直线距离250里(红线),襄阳距隆中不到10里(黄线),隆中为何要舍近求远归南阳管理?你不会把离天安门10里远的三里屯划归天津管辖吧?😂

2.汉江是天险,古代交通不便很难渡过,即便是在现代行政区划分也多以高山大河为界。而以汉江为界(图中蓝色线条水域),南阳在江北,襄阳、隆中都在江南,南阳如何跨江管理隆中一小片山地?为何相距250里远的南阳,还要跨江去管理一小片山地;而相距仅10里陆地相连的襄阳又为何不就近管理?设计这个行政区划分方案的人脑回路似乎过于清奇!

3.襄阳是荆州治所,地位很重要,三国时期战乱频繁,卧榻之侧岂容他人安眠?襄阳如何敢让北方政权跨江管理眼皮子底下,距离首府10余里的地方?把天险拱手相让,难道不怕军事威胁?

从地理、经济、军事的常识上分析,这都是不解之处!

当然以上只是“据常识分析”,以下是史料记载:

《史记》曰:秦昭襄王三十五年“初置南阳郡”。 注释引《正义》曰:“秦置南阳郡,在汉水之北。”

《资治通鉴》:“秦置南阳郡,以南山之南,汉水之北也。”

《晋书·地理志》:“汉水以北为南阳郡。

《南都赋》(东汉):“陪京之南,居汉之阳”;“流沧浪而为隍,廓方城而为墉”。

(注:南都赋作于130年以后,诸葛亮大约195年迁于南襄,时间只差60年,是最有参考价值的!北边以方城为城墙,南边以沧浪(汉江)为护城河!这说的已经非常精确了!)

当然包括东晋·习凿齿都曾在《襄阳记》中自己说过:“秦兼天下,自汉以南为南郡。” (这个人专门提一下,是因为争端和他关系很大,后面会细说。)

以上前四部全是正史名篇,从秦至汉到晋记得明明白白:南阳、襄阳分界线就是汉江!

这和我们的常识分析是一致的!所以从史料记载和常识分析都可以得出,不存在隆中古代属于南阳的问题,那么再根据《出师表》躬耕于南阳的自述,诸葛亮不可能躬耕于隆中,《隆中对》撒了慌!

那难道诸葛亮和刘备分析三分天下的事是子虚乌有?非也! 这件事从很多史料都可以看出其真实性没有问题,真正的问题出现在《隆中对》这个“名字”上!

为何这么说?因为这一篇对话记载本不叫《隆中对》,三国志作者陈寿记载的时候甚至没有名字,后来叫《草庐对》。甚至在三国时期连“隆中”这个地名都不存在,从汉代到西晋的史料中,这个地方被称为“阿头山”,隆中这个名字直到东晋才开始出现在习凿齿的《汉晋春秋》中!三国时期压根没有隆中什么事,那怎么可能会有《隆中对》这个名字?!

这就要说上面多次提到的那个人:习凿齿!

这个人是三国以后、西晋以后、东晋时期的,距离诸葛亮时代100多年后的一个流行作家,在当时有一定的影响力!

1.他很崇拜诸葛亮。

2.他是襄阳人。

3.他编造了很多“故事”混入史籍。他的主要理念叫“史为今用,以今观史”,意思就是历史应该是任人打扮的小姑娘,为当今的政治需要服务。他在这个理念下杜撰了很多东西,给后世的历史考证带来很多麻烦!这个观点被后来很多著名历史学家,比如裴松之、刘知己所批判!他杜撰的很多“故事”也被后世用其他实锤史料证伪!最可怕的是他记录的东西真真假假,九真一假,掺杂一起很难分辨,有很强的欺骗性!

而仅就其对于诸葛亮的一些记载来看,比如收录《后出师表》。这一篇一直被认为是伪作,三国志并未收录入诸葛亮名下。其行文风格迥异,里面一些内容也与史实不符!比如陈寿三国志记载赵云卒于229年春,相信一国史官对于自己国家的柱国大将的生死应该不至于弄错吧!然而在228年做的后表中却说赵云已经死了!😂 习凿齿治史不谨可见一斑!

正是这个人,在经过一番“考察”之后,认为诸葛亮是自己老乡,隐居在隆中,所以把这篇《草庐对》改名叫《隆中对》!而后郦道元引用了习凿齿的说法,记载在水经注中,又由于郦道元的影响力,很少人会去深入考证这个说法的真实性,错误就此埋下!

由于原文没有正式名字不方便记忆,习凿齿加了名字,并通过自己影响力让《隆中对》这个名字流行起来!关于动机自己脑补!😏

《隆中对》这个名字流行起来之后,就逐渐出现了争议!

而由于南北朝期间,南阳被北方政权控制,襄阳属于南方,南方汉人政权对于诸葛亮的祭祀活动也就从南阳转移到了临近的隆中进行!随着时间的推移,隆中也就越来越成了一个古迹……

补充部分:

1.有人说汉江不是天险是小河

想以此推翻高山大河作为分界线的常理分析。

这是用Google earth测量的隆中附近江面的宽度……为了防止有人说这不是汉江,还选在旁边有个大桥的参照物!

想想你们在学校跑1000米或800米的感受吧!

我承认我跑步不行,没见过什么世面……😂

2.关于“隆中”地名

史籍上可查到的这个地方本叫“阿头山”,直至100多年后,东晋习凿齿在《汉晋春秋》中为其改名为“隆中”!

也就是三国时代压根没有隆中这个地方,怎么会有《隆中对》?所以《隆中对》这个名字才是后人篡改的!😂

3.关于诸葛玄

有人提到诸葛亮投奔在襄阳做官的叔父诸葛玄,因此诸葛亮必须在襄阳躬耕。这个推论成立吗?

诸葛亮投奔诸葛玄,和诸葛玄曾在刘表手下做官都是史实。可是他们避而不谈的是:

①诸葛玄是195年带诸葛亮投奔荆州,随后即被派遣去豫章做太守,并于197年死于战乱;期间总共仅2年时间,在襄阳怕是1年都不到;

②诸葛玄的墓在今平顶山市境内,与南阳北部邻接;落叶归根,这说明诸葛玄是在平顶山安家而非襄阳;而诸葛亮要么应该在诸葛玄家中,要么应该随他去豫章,唯一不可能长期住在亲戚不在的襄阳!

4.关于黄月英

诸葛亮娶了襄阳人黄承彦的女儿,所以诸葛亮一定在襄阳隐居?

他们避而不提的是诸葛亮弟诸葛均,根据《诸葛氏谱》记载“亮为弟均,取南阳林氏女为妇,期年生子旺”。

诸葛两兄弟是住在一起的,襄阳根据诸葛亮岳父是襄阳人就认定诸葛亮隐居襄阳;那么南阳人是否可以根据诸葛均娶了南阳林氏而认定诸葛亮隐居于南阳呢?!

5.关于司马徽

有些人信口雌黄说司马徽、徐元直、孟公威、石广元是襄阳人,是诸葛亮的师友,所以诸葛亮隐居在襄阳!

请问颍川人同意吗?这些人都是颍川名仕,颍川在南阳东北部邻接!曾在襄阳附近游学,知道什么叫“游”吗?这是不是自己打自己脸?

要怪就怪大部分河南人嘴笨,守着老祖宗留下的灿烂文化却说不出来!别人拿本没什么公信力野史小记都可以口吐莲花,你们放着二十四史的皇皇巨著却百口莫辩!😴

如果不赌气客观来说,南阳和襄阳是同属南襄盆地的两座历史名城,距离相对也比较近。直到今天虽然分属两省,但风俗方言都基本相同,襄阳也说的河南话,两地民间交往频繁!那么可以相见,历史上很多两城的著名人物也免不了会两地流动!就诸葛亮而言,你不能以在襄阳生活过,就否定他在南阳生活过,相反依然成立!我比较反感的是,什么都想争,都想吃独食!诸葛亮出师表上自述一个躬耕于南阳,你就得赶快跳出来,拼了老命证明他没在南阳躬耕过,都是襄阳的!这就是典型的地方利己主义在作祟!

希望多一点理智,少一点信口雌黄、胡说八道!

…………………………………………

另外,南阳自古以来都是大市,秦朝建立南阳郡,汉延秦治,现南阳市为治所。而襄阳直至三国时期还是一个小县城,隶属于南郡!

转机出现在刘表身上,190年大将军何进(南阳人)委派刘表为荆州刺史,管理荆州。那时荆州包括南阳、南郡、江夏、武陵、长沙等七郡,大概相当于现在的大军区概念。然而荆州被军阀割据,被边南阳是袁术,南边长沙是苏代,而当时的襄阳县夹在几大势力中间,被土匪盘踞,相互攻伐。刘表无法上任,于是便服入宜城求助当地土豪蒯家,又联合襄阳县蔡瑁家族,从襄阳剿匪开始,逐渐平定荆州,也因此把荆州临时治所驻扎在襄阳。

到208年,诸葛亮出山,曹操南征吞并刘表。划南阳郡南部的樊城、枣阳等地和江南的襄阳、宜城等地,组建襄阳郡!以上都是有详实史料可查的,不是我瞎说。

你能想象在战乱频发的动乱时期,短短的十几年间,一个偏僻小县城能孕育出灿烂的文明?什么都是他的,旁边的秦汉大郡、东汉陪都、大汉两大功臣张骞、霍去病封地,曾培养出五羖大夫百里奚、商圣范蠡、科圣张衡、医生张仲景、光武帝刘秀、云台二十八宿、何进、邓艾、黄忠、魏延、许攸等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科技大师的南阳郡,到了三国襄阳一出突然变得一无是处了?罗马不是一日建成的,襄阳更不是!如果你是诸葛亮,你是倾向于到一个有着灿烂经济文化底蕴的城市游学,还是到一个刚从土匪手中抢回来的偏僻的小县城游学?你去哪能学什么?😂所以我看不是南阳变了,是突然冒出来一些人恶意掠夺文化资源,肆意抹黑原产地!😂

退一步说,襄阳的文化是继承自南阳的文明!今天的襄阳,有一半土地,就是江北的樊城枣阳等地是南阳培育出的(但不包括江南岸襄阳城西十几里的阿头山)!这也是为什么现在的襄阳还是说的河南话而非湖北话!

诸葛亮在228年,也就是襄阳郡正式成立20年后,刘表迁襄阳38年后,仍然在出师表中说:“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这一方面是从地理上明确指出他是在南阳躬耕,另一方面也是从文化上明确了,他是南阳文化培养出来的!不是南郡,更不是襄阳郡,因为那时的襄阳还没有自己的文化,不可能影响到他!

襄阳如果知恩图报应该感谢南阳,而非诋毁南阳才对!

………………

说到这里再说一下气度!

成都武侯祠借用了岳飞手书于南阳卧龙岗的《出师表》碑刻,并一字不改的展示了岳飞跋文:

“绍兴戊午秋八月望前,过南阳,谒武侯祠。

遇雨,遂宿于祠内。更深秉烛,细观壁间昔贤所赞先生文祠、诗赋及祠前石刻二表,不觉泪下如雨。是夜,竟不成眠,坐以待旦。道士献茶毕,出纸索字,挥涕走笔,不计工拙,稍舒胸中抑郁耳。”

反观隆中,也复刻了南阳卧龙岗的岳飞手书,却把原文的 “过 南 阳” 等字人为的抹掉!😂 其心胸气度可见一斑,心虚怕是主要原因!

襄阳人如果不认清史实,襄阳隆中终会成为历史的笑柄!


行云和尚


不奇怪!诸葛先在南阳卧龙岗种田。后来在襄阳娶了老婆,就搬到老婆娘家附近。


林下美人来


诸葛亮应该是有个人生轨迹的,难道就只是写了个“躬耕于南阳”?!他之前在干什么,刘备三顾茅庐后他又干了什么?难道为了一句“躬耕于南阳”他特意跑到宛城去应这个景?如果他一直在宛城,那他是怎么去的?在那里的生活轨迹是什么?又怎么娶的黄月英为妻?请现在南阳的朋友解答!


生死攸关岂论道德


听说历史上,襄阳归南阳郡管,因此南阳的诸葛卧龙就是如今襄阳的诸葛卧龙!不矛盾。只是感到南阳郡的人眼光有待提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