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8 清華校長力薦的《瓦爾登湖》,究竟蘊藏著怎樣的人生智慧



清華校長力薦的《瓦爾登湖》,究竟蘊藏著怎樣的人生智慧


“梭羅這人有腦子,

梭羅手頭沒有別的,

抓住了一根棒木,

那木棍揍了我,

狠狠揍了我,

像春天揍了我。”


上面這句話是當代青年詩人海子,為梭羅和《瓦爾登湖》發出的讚美。此後,在他25歲臥軌輕生的那一年,陪伴在他身邊的四本書當中,就有一本是梭羅的《瓦爾登湖》。這也可見海子對於這本書的喜愛和仰慕。

海子眼中的《瓦爾登湖》就如同梭羅手中的一根木棒,狠狠地敲醒了他,同時,它也在狠狠地敲醒這百年來的讀者。


清華校長力薦的《瓦爾登湖》,究竟蘊藏著怎樣的人生智慧


《瓦爾登湖》是美國著名作家亨利.戴維.梭羅所著的一本著名散文集。裡面記錄了梭羅在瓦爾登湖畔,兩年間的生活見聞以及人生思考。

《瓦爾登湖》首次出版在1854年,並沒有掀起什麼火花,直到進入20世紀90年代,《瓦爾登湖》才成功跳躍成為著名的暢銷書和長銷書。

在《瓦爾登湖》裡, 我們不僅能夠猶如身臨其境一般置身於森林中,湖畔旁,細看潺潺流水,靜聽蟲鳴鳥語;更是能從梭羅這位先哲身上體會到他的個體覺醒和生命意義。

清華校長力薦的《瓦爾登湖》,究竟蘊藏著怎樣的人生智慧


人真正的名字叫做慾望,戰勝它的人才能獲得純碎的自由

清華校長力薦的《瓦爾登湖》,究竟蘊藏著怎樣的人生智慧


“最富有的時候,你的生活也是最貧窮的。吹毛求疵的人即便在天堂也能挑出瑕疵。一個安心的人在哪都可以過自得其樂的生活,抱著振奮樂觀的思想,如同居住在皇宮一般。——梭羅”


1817年,梭羅出生在波士頓附近的康克德村,那裡是美國超驗主義思想運動的核心地帶。20歲從哈佛大學畢業後,梭羅從事過很多職業。他幫父親在鉛筆廠生產過鉛筆,在校園任職過教師,也從事過各種體力勞動。

在這樣日復一日,年復一年的生產勞動中,梭羅心中的願望不是祈求獲得更好的物質生活。相反地,看著這些和他一樣,被日常勞作填滿生活的勞苦大眾,梭羅開始思考起人類生活的必需品。

史鐵生在他的《我與地壇》中這樣說過,“人為什麼活著?因為人想活著,說到底是這麼回事,人真正的名字叫做:慾望。”



清華校長力薦的《瓦爾登湖》,究竟蘊藏著怎樣的人生智慧


在史鐵生看來,人類就是慾望本身。哪怕這個小小的慾望只是“讓我多活一天。”所以在這樣的原始慾望驅使下,活著就意味著永遠得不到滿足。

像是為了證明什麼,1845年7月4日這一天,梭羅計劃開始為期兩年的實驗。在這兩年裡,他將離群索居,在瓦爾登湖畔過一種隱士生活。他想要通過自己的親身經歷告訴世人,人類生存必需的這些東西,並沒有我們想象中那麼多。他住小木屋,開墾荒地,自給自足,讀書寫作,卻體會到了比世人更多的閒暇和心靈自由。

《瓦爾登湖》產生的背景,代表著時代逐漸覺醒的生態觀


清華校長力薦的《瓦爾登湖》,究竟蘊藏著怎樣的人生智慧


梭羅曾痛心地說,“大多數人,即使是在這個比較自由的國土上,也僅僅因為無知和錯誤,滿載虛構的憂慮,忙不完的粗活,卻不能採集生命的美果。”


梭羅實行為期兩年的瓦爾登湖實驗,走出這對他生命中至關重要的一步,也並不是毫無來由。梭羅所處的時代,正是一個百廢待興,從農業時代轉向工業時代的轉折點。

19世紀上半葉的美國,資本主義正在緊鑼密鼓地席捲著這片新興土地。美國經濟迅猛發展,社會和人類的生活也在不斷進步。然而,這同時帶來的還有上流社會日漸濃郁的拜金主義和享樂主義思潮。

拜這樣的社會風潮所賜,許多普通民眾也開始沒日沒夜地勞作,希望能夠獲取更多的錢財來滿足自己對於美好生活的嚮往。但現實卻是,大多數人被勞動所束縛,被金錢所左右,喪失了生活原本的樂趣。

再加之,工業生產中,無可避免的環境破壞和資源犧牲,讓一些超前的美國青年人開始擔憂,“我們賴以生存的自然環境,正在被自己親手破壞。”

也是在這一時期,愛默生作為超驗主義的倡導者,開始尋求無知生活的解放,並不遺餘力地探索在精神和自然萬物中,能夠汲取的營養。


清華校長力薦的《瓦爾登湖》,究竟蘊藏著怎樣的人生智慧


“超驗主義者”主張人們迴歸自然,獲得精神上的富足。他們認為大自然所賦予的生機能夠淨化人類的心靈。這一文學思潮的產生,不僅僅是時代對於現狀的突破和需求,也真正把眼光開始轉向人類獨一無二的自然與生態。

而梭羅作為愛默生的好友,以及超驗主義運動的支持者,更是認為:“直觀的自然經歷可以產生實實在在的智慧。”

為此,梭羅願意放棄幾乎世人所追求的一切——財富、地位、名利,來到瓦爾登湖,在原始的生態中,掌握人最基本,最深刻的智慧。

《瓦爾登湖》的現實意義,自然教給我們的那些生態智慧和生命真諦


清華校長力薦的《瓦爾登湖》,究竟蘊藏著怎樣的人生智慧


“ 我到林中去, 因為我希望謹慎的生活, 只需面對生活的基本事實, 看看我是否學得到生活要教給我的東西, 免得到了臨死的時候, 才發現我根本就沒有生活過。”


這是梭羅在《瓦爾登湖》的第二章“我生活的地方, 我為何生活”的一句話,也是集中體現他人生價值觀的一句話。在瓦爾登湖畔,梭羅遠離塵囂,把目光聚焦到了心靈的深處。


對比,現如今人類馬不停蹄的工作,梭羅指出,他只需工作一個月就可將剩下時日的生活必需品補充完整。而其餘的時間,他都可以利用來讀書,寫字,做自己愛做的事。

面對工業化進程的森林砍伐和大肆汙染,梭羅也同樣尖銳地指出,工業和自然之間的矛盾,根本上就是人類不斷髮展的慾望。

有人說,梭羅的避世是一種消極和退步,但我認為,梭羅提倡簡單的生活,是一種超越人類的智慧。在他看來:“只有在荒野中才能保護這個世界”。


清華校長力薦的《瓦爾登湖》,究竟蘊藏著怎樣的人生智慧


看著現代的環境汙染和大量被荼毒的生命,不得不說,梭羅的預言是具有前瞻性的。他的呼喊,並不是讓我們回到原始社會,而是想讓人從無限制的慾望中得到解脫。

就如同梭羅在《瓦爾登湖》中告誡我們的一樣“人,花了他們生命中最寶貴的一部分來賺錢,為了在最不寶貴的一部分時間裡享受一點可疑的自由。”

在生命中,嘗試著拋棄一些東西,把眼光聚焦在平靜,安寧的自然中,想必,這就是梭羅給予我們後世的啟示吧。

清華校長力薦的《瓦爾登湖》,究竟蘊藏著怎樣的人生智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