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01 无惧风险,不怕困难:湖北省军区官兵和民兵奋战抗疫一线

无惧风险,不怕困难:湖北省军区官兵和民兵奋战抗疫一线

■田国松 中国军网特约记者 何武涛 朱勇

“我是立了军令状的,困难再大也要上!”

疫情紧急,朋友圈里一则则令人揪心的消息,让湖北省仙桃市人武部部长傅志阳彻夜难眠。

傅志阳所在的仙桃市离武汉不足100公里,又是全国重要的无纺布生产基地。根据指挥部的命令,为了给抗疫一线供应防护服,仙桃市立下军令状:1月29日前加紧生产1.2万件医用防护服,2月3日生产3万件。而负责督办落实的,正是“武常委”傅志阳。

军令如山!受领任务后,傅志阳第一时间带领人武部同志直接进驻企业,了解生产经营情况,协调解决原材料调运、产品质量检验等实际问题,并对生产过程进行严格监管。

但问题随之而来,由于承接任务的企业规模短时扩充,贴条机严重不足;再加上正值春节,很多员工都回家过年了,劳动力也严重不足。怎么办?

“我是立了军令状的,困难再大也要上!”车间里,傅志阳把帽子狠狠往桌上一甩。

为帮助企业解决难题,傅志阳协调相关部门和企业,紧急调配112台贴条机;多方协调紧急招聘贴条工人。机器和人员陆续到位,企业马力全开,一批批防护服发往武汉。

与此同时,傅志阳发挥人武部军地协调职能,为各任务部队保障防护物资:1月28日晚,协助省军区保障局筹措调运防护物资13000件,星夜兼程赶赴武汉,为战斗在抗疫一线的中部战区总医院雪中送炭;1月29日,协助中部战区陆军某舟桥旅协调调运口罩10万只;1月30日,协助荆门军分区协调调运口罩10万只、防护服5000件……

无论“国防绿”还是“孔雀蓝”,只有一个共同的身份

这个春节,湖北省军区司令员马涛再次“爽约”:已经连续3年没回家过年的他,原本打算回东北老家与家人团聚。但疫情出现苗头后,他二话不说,立刻把票退了。

“这种时候,儿女情长统统靠边站!”面对家人的不解,马涛态度非常坚决,他预感一场“大仗”就在路上,他和战友将面临一次重大考验。

果不其然,任务纷至沓来。

1月24日,解放军派出3支医疗队分别从上海、重庆、西安三地乘坐军机出发,抵达武汉支援。这是一场与死神争夺生命的赛跑!为确保医疗队迅速就位,省军区立即与军地部门对接,派出车队直接进驻机场,对接医疗队后直抵目的地。

1月26日,陆军军医大学医疗队急需医疗防护用品,省军区命令就近的武汉市东西湖区人武部紧急调拨,协调武汉市被装企业保障供应,以解燃眉之急。

1月28日晚,防护物资告急,省军区安排力量星夜兼程从仙桃市紧急调运支援。

……

同样“爽约”的,还有干休所门诊部护士杜婉婷。

她原本计划在2月1日穿上美丽的婚纱,但突如其来的疫情,让正准备休婚假的她手机都快被亲朋好友打爆了:大家都非常担心她的安全,纷纷劝她利用休婚假的机会,回家里“避一避”。

“我走了,老首长们怎么办?”想想自己加入文职队伍的初衷,杜婉婷把已获批准的婚假报告悄悄地放回抽屉,坚持留在干休所,与大家并肩战斗!

湖北省军区武汉退休干部休养所的两名文职人员毛梦妮和孙镜悦,得知火神山医院即将建成,双双主动写下请战书:“作为曾在三甲医院工作多年的护士,作为国防动员系统的文职人员,我希望能为家乡出一份力,特向组织请战,请安排我到火神山医院、中部战区总医院抗击疫情第一线!”

省军区“90后”战士张杲远,8年来第一次回家陪家人过年。疫情发生后,得知单位防疫工作任务重,他果断放弃休假,向领导主动请缨,要求回到单位加入战斗。抵达武汉后,由于交通管制,他骑着自行车狂奔几十公里,火速赶回岗位。

此刻,不论是将校军官、文职人员,还是普通一兵,只有一个共同的身份:抗疫战士!

“再大的风险,也要冲在一线”

在武汉市江岸区西马街道光荣坊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一名身着防护服的老军医一边给病人测量体温,一边详细登记前来问诊的病人信息。

这名军医叫肖丙彪,是湖北省军区武汉第6干休所一名退休医生。去年,肖丙彪已经达到最高服役年限退休在家,只是还未办理退休移交手续。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爆发后,武汉加强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就诊排查力度,一般病人先由社区医务人员初查,之后再上报大医院安排救治。从除夕开始,每天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查看病情的人明显多了起来。对于只有8名医护人员的光荣坊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来说,工作量陡然增加。

得知情况,肖丙彪主动来到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向工作人员了解社区抗疫情况、掌握普通病人病情、对接医疗服务任务。他坦率地说:“面对这种新型冠状病毒,很多人都担心被感染,但是作为一名军医,哪怕退休了,再大的风险我也要冲在一线。”

“家攀,要不别去了,太危险!再说你走了,你小产的老婆怎么办?”民兵连长王家攀接到人武部集结命令,出动执行城市封控任务时,未知的危险,朋友的劝阻,家庭的困难,一起涌来。但是,这些都没有拦住王家攀前行的脚步。“我要是不去,其他人怎么看?我是党员,也是一名退伍军人,必须到一线。我已安排家人照顾好老婆,相信老婆一定能理解我。”

这些天,王家攀一直坚守在疫情防控最前线。横店街武装部部长熊大坤告诉记者,不少人提出让王家攀回家休息,照顾一下妻子,但他一直坚守着岗位,没有离开过一天。即便换班休息,他也只是喝口水,给家里打个电话,便又回到岗位上。

连续数日的高强度执勤,让王家攀有些憔悴。最初那两天防控压力大,王家攀主动调到工作量最大的岗位,遇到不配合检查的情况,他都耐心劝说,即便口干舌燥也不放松。

有人问他:“当前防护措施有限,坚守岗位时间越长越是危险,你这样做不害怕吗?”

“我是民兵连长,又是这次任务的分队长,必须带好头。”在王家攀看来,现在四面八方都伸出了援助之手,军地医疗队也都增援武汉,作为武汉人更应挺身而出,责无旁贷。

民兵连长职务不大,但只要有任务,就应当做一面旗帜——这是王家攀的原则。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