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28 中國水書,活著的“甲骨文”,全世界能讀懂的水書先生僅存200人

在中國56個民族大家庭成員中,有17個民族有自己傳統的文字,水書即為其中一種。水書是水族的古文字、水族書籍的通稱。它是一種與甲骨文和金文同源異種的古老文字符號,是世界上除東巴文之外又一存活的象形文字,被譽為活著的“象形文字活化石”,也是水族歷史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絕大多數水族人不懂水書,懂水書文化的人被尊稱為“水書先生”。目前,貴州省三都縣僅剩下200餘位,且多已年逾古稀,水書搶救保護迫在眉睫。

中國水書,活著的“甲骨文”,全世界能讀懂的水書先生僅存200人


中國水書,活著的“甲骨文”,全世界能讀懂的水書先生僅存200人

水族自稱“睢”,發祥於睢水流域,地處殷商文化圈之中。殷商亡國,水族先民舉族南遷,逐步融入百越族群。秦定鼎中原,發兵征討嶺南,水族先民舉族溯流進入都柳江、龍江上游的黔桂邊境地帶生息。唐代在此設置撫水州,安撫自稱“睢”為主體對象的人類群體,並從此以“水”代“睢”,這是確認水族的開始,也是水族演化為單一民族並有自己語言文字的歷史見證。水族人口發展至今也不過40多萬,其中 20 多萬居住在中國唯一的水族自治縣三都縣境內,佔全國水族總人口的52%,是古老象形文字水書傳承保護的主要“陣地”之一。

中國水書,活著的“甲骨文”,全世界能讀懂的水書先生僅存200人


水書是水族文化的精髓,是中國乃至世界民族文化寶庫中罕見的一份遺產,記載著千百年來水族人民在社會生活實踐中創造出的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成果。其內容博大精深,涵蓋哲學、天文、地理、歷史、語言、美術、法學、社會學、人類學等科學知識,以及民族宗教、民族習俗、倫理道德、傳統醫學等涉及水族人民生產生活各個層面的智慧結晶,堪稱“水族百科全書”。這種涉及生產生活各個層面的應用,實際上就是水書得以在水族民間傳承至今的方式和緣故。

中國水書,活著的“甲骨文”,全世界能讀懂的水書先生僅存200人

水書之所以得以長久流傳,還得益於其自有的獨立而縝密的文字體系:其載體主要包含紙張手抄、口傳、刺繡、碑雕、骨刻、木刻、陶瓷鍛造等;其結構表現為象形、會意、指事、假借、音義、反書、圖畫等。其中荔波縣檔案館從館藏1萬餘冊水書典籍中統計確認有635個單字、314個雙字,異體字1399個單字、85個雙字;水書文字的運用,有著一個共同的特點,即一字多義,一字多音——同樣的字運用在不同的語境中,其讀音和含義都會有所不同,這種運用方法的掌握,必須通過口傳心授。

中國水書,活著的“甲骨文”,全世界能讀懂的水書先生僅存200人

早在20世紀初,水族古文字就引起了人們的關注和研究。1943年,曾在嶺南大學、中山大學執教的著名社會學家岑家梧教授,首開水族古文字系統研究的先河。他認為,水書與殷商甲骨文有姻緣關係,其創始地在西北,後輾轉遷徙而傳入黔。1983年,吳支賢、石尚昭撰文指出,水族古文字是屬於表意體系的古文字,是中華民族悠久的歷史遺產之一。1999年,王品魁破譯了三都自治縣拉下村水文字墓碑上的水族文字,並推算出墓主死於明孝宗弘治十三年(1500年),這是目前發現的最早用水族古文字書寫的墓碑。

中國水書,活著的“甲骨文”,全世界能讀懂的水書先生僅存200人

1959年及1963年,在山東莒縣和諸縣分別各出土一具陶尊,據考古學家考證和分析,這兩具陶尊距今已有4000至5000年的歷史。陶尊上所刻的圖像極為端正規整,類似後來的青銅銘文,能夠按照一定的規律釋讀。在研究水書的時候,竟然發現“大汶口文化陶尊”上所刻的圖像就是水書中的“日、月、山”的組合體。另外,在郭沫若全集《考古篇》卷第11頁,有殷商甲骨文的拓片及郭沫若用漢字翻譯出來的“六十甲子”。經對照,甲骨文的“六十甲子”與水書的“六十甲子”內容完全一致。翻開夏、商兩個王朝的歷史,可以看出:在夏朝的16個帝王中有3個帝王(帝孔甲、帝胤甲、帝履癸)的王號都有天干字;在商朝從湯王算起的31個帝王中,就有30個帝王的王號都用天干字;在現在已經出土收藏的數千塊甲骨文卜辭中,80%以上的甲骨文都刻有干支字;而現在還在流行的水書所有卷本的條目中都是以干支字符號為條目之首進行記載。

中國水書,活著的“甲骨文”,全世界能讀懂的水書先生僅存200人

前些年,在河南省偃師縣發現的夏朝古都陶瓷碎片上24個符號一直難以破譯,然而黔南“水書先生”卻全部能識讀和辯認,其中有22個與水書文字完全相同;同時,他們還破譯了河北省唐山市文化孤竹國遺址所發現的殷商玉圭、玉璋、玉鉞等器物上的文字符號;此後,荔波、三都兩縣檔案館,亦用各自館藏水書典籍,破譯解讀了廣西平果縣挖掘出土的,距今已有3800多年曆史的石器上所刻制的文字符號。自此,水書文字的產生,基本界定在夏商周時期。這也足以說明水族在夏商時期,曾與漢民族共存於中原大地。水族有些與古漢語發音相似的語音,比如筷子的水語發音是“箸”;古稱新年首月為端月,端月首日為端日,水語至今把過水族新年稱為過“端”。

中國水書,活著的“甲骨文”,全世界能讀懂的水書先生僅存200人

中國的水書卷本目前集中在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和黔東南苗族侗州自治州境內,約4萬冊,目前中國館藏的水書卷本有2萬多冊,其中三都縣檔案館館藏水書卷本1萬餘冊,還有1萬多冊水書卷本分散在民間。為保護水書,三都水族自治縣採取了包括徵集、翻譯水書,為“水書先生”錄音,水書文化進校園等多項措施加以傳承保護。

中國水書,活著的“甲骨文”,全世界能讀懂的水書先生僅存200人

水書是通向水族遠古文明的一座寶庫,而“水書先生”則是那把無比珍貴的鑰匙。在水族地區,只有極少數上了年紀的人能看懂水書,被人們稱為“水書先生”。 除他們外,哪怕是語言文字學家,也是“水書盲”。“水書先生”不光懂得書本知識,有相當的知識還在他們的口頭流傳著,每一位“水書先生”的頭腦就是一座水族文化知識的活寶庫。如今,200餘名“水書先生”都已60歲以上,如果不抓緊搶救“水書先生”口頭文化,如果“水書先生”無法得到相應的傳承,這些古代文明的信息將無人能破譯。

中國水書,活著的“甲骨文”,全世界能讀懂的水書先生僅存200人

中國水書,活著的“甲骨文”,全世界能讀懂的水書先生僅存200人

【作者】王成,中國走遍56民族及吃遍56民族總策劃總領隊,中國探險傢俱樂部人文領域特別顧問。媒體撰稿人,樂途旅遊網超級靈感旅行家。工農商學兵貌似佔全,能朝九晚五,也有詩和遠方。惟願我們在行走中永遠年輕,永遠熱淚盈眶。本文所有權歸作者所有,轉載請署名,未經許可請勿用於商業用途。如有其他需求請與作者聯繫。(微信:18612630430)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