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6 為什麼美國的兩棲攻擊艦都沒裝備滑躍起飛甲板呢?

富3



聯合防務


我是薩沙,我來回答。

因為不實用唄。

其實美國也曾長期測試過滑躍起飛的甲板,但結論是沒有太大意義。

採用滑躍起飛,要求甲板不能短,軍艦比較大。

目前印度的維克拉瑪蒂亞號已經算是滑躍起飛航母中很小的,排水量也高達4萬噸。

美國那些2萬噸的兩棲攻擊艦,肯定是裝備不了這種甲板的。

另外,滑躍起飛對付飛機自身要求較高,飛機不能負重較大,不然起飛就很容易有危險。這種飛機即便滑躍起飛,因為裝彈量少,持續作戰能力弱,效率比較低,不符合美國的要求。

還有,滑躍起飛具有比較大的危險性。敘利亞內戰期間,俄羅斯曾經派航母到地中海,但很短時間就有多架戰機失事,被迫將飛機全部撤離。

滑躍起飛的老祖宗國家尚且如此,其他國家可想而知。

總之,滑躍起飛是不得已而為之。

蘇聯當時是沒有成熟的彈射技術,才被迫使用滑躍起飛應急而已。

隨後的蘇聯航母,也就是使用蒸汽彈射技術了,不再是滑躍起飛。

我國未來的新式航母,肯定會安裝蒸汽或者電磁彈射器,也是這個道理。

而且美軍的兩棲攻擊艦,並不是航母。

兩棲攻擊艦的首要目的,是掩護兩棲登陸作戰,包括直升機垂直登陸和船隻兩棲登陸。

而艦載機的主要作用,只是掩護登陸,為登陸提供必要的空中掩護,同時對敵人目標進行打擊。

所以,兩棲攻擊艦不會當做航母那樣用,多用於航母戰鬥群已經掌握制空權的戰區,或者就是低強度戰區,地方沒有什麼力量,使用兩棲攻擊艦也就足夠了。

那麼,以往的兩棲攻擊艦使用垂直起降戰機就足夠了。

馬島海戰也表明,英軍的海鷂垂直起降戰鬥機可以勝任這個任務,並不亞於阿根廷的戰機。

隨著科技的發展,F35B的出現,又大大增強了兩棲攻擊艦的作戰能力。

可以這麼說,美軍兩棲登陸艦裝備F35B,足以應付目前所有挑戰,甚至可以充當輕型航母掌握部分戰區的制空權。

既然性能已經如此優秀,為什麼還要倒退回去搞滑躍起飛呢?

沒有這個必要。


薩沙


兩棲攻擊艦和航母的定位不同,兩棲攻擊艦需要搭載足夠多的飛機、坦克、登陸部隊等,因此它的內部設計上用更多的空間用於裝備登陸力量。同時它可以在敵方沿海地區進行兩棲作戰時,提供空中和水面支援,包括很重要的出動艦載機支援,在海軍中的地位僅次於航空母艦。

美國人在兩棲攻擊艦上方面以大噸位為主,包括:美國級兩棲攻擊艦,屬直升機登陸突擊艦,標準排水量約45722噸。黃蜂級兩棲攻擊艦,標準排水量40500噸,滿載排水量41150噸。

這種排水量已經相當於中型航母,有別於其他國家將兩棲攻擊艦做為輕型準航母使用,大家都知道,美國是世界上航母最多的國家,而且都是超級航母。兩棲攻擊艦則有其專屬任務,以兩棲登陸作戰為主,因此,在兩棲攻擊艦上大量裝備的是垂直/短矩起降飛機。

直通甲板可以停放更多戰機,而採用滑躍起飛甲板將需要地空間上做出犧牲。更何況美國人擁有最好的飛機,或者乾脆說是最好的發動機,發動機給力板磚都能上天的條件下,完全沒有必要採用滑躍起飛模式。

F-35B的短矩起飛不需要滑躍甲板一樣可以實現。

還有運力超大的魚鷹運輸機,完全實現垂直起降。


河東三叔


因為沒必要!

滑越甲板的作用就是縮短固定翼飛機的起飛距離,讓航母在沒有彈射器的情況下也能起降戰鬥機/攻擊機等飛機。

然而滑越甲板會佔用寶貴的甲板面積,降低航母的載機數量。如果有的選,各國海軍都更願意使用彈射器。

而對於美國海軍的兩棲攻擊艦來說,它們的任務是攜帶更多的登陸兵力,並且給登陸提供火力支援。在這個前提下,美國海軍的兩棲攻堅一般攜帶的都是運輸直升機、武裝直升機以及MV-22魚鷹這種旋轉翼直升機。

就算是攜帶固定翼飛機,比如早之前的AV-8B,現在的F-35B,那也可以選擇垂直起降的方式。

因為美國海軍的強大力量,有把握奪取制空權和制海權,兩棲攻擊艦離敵方海岸通常會很近,垂直起降帶來的航程縮短問題對它們來說問題不大。倒是直通式甲板帶來的載機數量多的優勢對他們而言更有利。


林哥講武堂


滑躍起飛的目的是增加載彈量或者燃油量,增加航程。

美國的兩棲攻擊艦都是在航母掩護下實施登陸作戰的,主要進行前線近距離打擊任務。作戰半徑幾十公里。沒必要滑躍起飛。

滑躍甲板減少了甲板上的停機位,削弱了艦載機的出動數量。得不償失。

不論AV8B還是F35,都可以短距起飛,比我垂直起飛的載重量大很多,已經夠用了。


一葉楓流O靈似舞妖


兩棲攻擊艦鎖定的主要作戰任務是垂直登陸,主要裝備是直升機,垂直起飛戰鬥機和武裝直升機圍繞登陸後的作戰任務展開,這就要求作戰支援飛機火力打擊為第一位,而飛機航程不是最重要的。坡道起飛有力於增加固定翼飛機的航程,但佔用寶貴的飛行甲板多,這對主要以直升機為主的作戰平臺而言是不合理的,因此兩棲攻擊艦的飛行甲板大都是平坦的。


瑞比亞


短距起飛垂直降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