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6 汉朝建立后,刘邦的草根家族是怎样一步步变成贵族的?封爵

关于封爵的前言

从早期的国家文明诞生伊始,爵位便出现在人类社会,世界各地出现的国家都有着爵位,这个最明显最直接地区分个人社会地位的象征。在我国五千年历史,爵位是影响最为深远的等级制度,从夏商周建立体系,到晚清民国彻底退出历史舞台,从此中国再无

“贵族”。西方部分国家至今都有着贵族的存在,二只要是君主立宪制的国家都有贵族,为什么呢?因为君主就是贵族中的贵族,是贵族利益集团的代表者首领。上古夏商周三代,爵制逐渐趋于完善完备。尤其是周代,赐爵主要以血缘关系的“亲亲”的主要判别条件,若是与周王室关系很远没什么血缘关系,那么就算你有泼天功劳也没用,爵位高不了。

汉朝建立后,刘邦的草根家族是怎样一步步变成贵族的?封爵


西周初年的楚国正是最佳案例,楚国先王鬻熊被周人用为谋臣、尊为师长、死在伐纣的前进路上,是功劳甚大的开国功臣。可到封爵之时,鬻熊的曾孙熊绎被安排在庭外看火炉,与那些蛮夷戎狄之君并坐,爵位也是第四等的子爵,这事直接让楚国上下对西周的热情降到冰点。西周到东周,春秋战国出现不一样的封爵标准——军功,追根溯源这事从商鞅变法开始的,发展成体系完备、等级分明的二十等爵制,两汉承袭使用着。军功赐爵从原则上是不限于出身的,平民、贵族和奴隶皆可参与,而且这样授予的爵位含金量颇高,对个人及家族社会生活中有极大的好处,例如为官资格、刑罚减免、社会地位、土地田宅等

封爵可以说对维护和巩固社会秩序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统治阶级以此作为自己家族子孙福泽绵延及始终作为统治阶层的保障。汉朝的建立后,刘氏家族可谓“一人得道,鸡犬升天”,只要姓刘与刘邦有血缘关系近,这辈子都不用愁了,捞个侯爵不成问题,最高是裂土封王、执掌一地生死。而刘邦的家族是十足的平民草根阶层,家里除开有点地饿不死外,没有其他的不同之处,与当时的芸芸众生无异。可是在汉朝建立后,刘邦及继任的子孙皇帝们,硬生生通过封爵将本是草根的家族逆转为人前显赫、无人不尊的贵族。还真别说,刘氏贵族的身份,即使是汉朝灭亡数百年依旧有人惦记着觉着好。

汉朝建立后,刘邦的草根家族是怎样一步步变成贵族的?封爵


封爵是一种手段,不能太多,也不能太少,必须有一个尺度,才能在不造成什么大危害下顺利达到自己的目的。且本是布衣之家的刘氏宗亲,如何通过封爵实现昔日数百年才能达到的贵族化。

因局势因功分封的异姓王

刘邦式微三十余年,其父刘太公常称刘邦为“无赖”,什么都不会,比不上哥哥刘仲。刘邦起事之前是秦朝地方官府的泗水亭长,这地位听着不错其实就那样,凭着这官职钱粮养活一家人是不可能的,因而他家还是没有脱离农业生产。陈胜吴广起义之前,刘邦起事之前,刘邦的妻子儿女——吕后、汉惠帝和鲁元公主皆是田间耕作,刘邦兄长刘仲以“能治产业”有些成就(但只是比较起作为泗水亭长的刘邦及其他平民)。这样一个破落且普通的平民家族,却因家族一份子的刘邦起事努力,改变了整个家族的命运。刘邦出身卑微,没有六国贵族的高贵血统,没有名震天下的声望,更不是战国七雄任何一支王室的传统合法性。

汉王朝是刘邦与“天下之豪士贤士大夫”共同努力建立的结果,很多学者都认为刘邦之所以能胜过项羽登上皇帝宝座,其原因就在“于天下功最多且功盛德厚”。意思是刘邦分封王侯的原则是依照“功”“德”,于国于民有利之人皆有封赏,相对而言十分公平,而这个有利又是建立在军功之上。汉元年二月至汉五年八月,刘邦共分封八位异姓王,全是依据军功进行的。即便是与刘邦同里、同日而生、两家关系极好、“俱学书,又相爱也”的卢馆亦是考虑到军功进行地分封,他人说不出闲话。

汉朝建立后,刘邦的草根家族是怎样一步步变成贵族的?封爵


而卢馆的封王有着刘邦投石问路的意思——从因功封王到因亲封王。秦末战争的史实很好说明,以军功封王是极具说服力的。原因无它,枪杆子里面出政权和因亲封王需要一定的法理和传统的支持。那些军功封王之人无一没有手握兵马,因亲封王首先需要分封之人有足够镇压天下不服势力的底气与势力。恰好,楚汉战争中得到许多割据势力帮助才获胜的刘邦不具有这个实力,但这个不具有只是暂时的。汉王朝像是现代的公司,刘邦与功臣将相共同创立(曾有诏书一再强调:“今吾以天之灵,贤士大夫定有天下,以为一家。”),每人手上都有股份和投票权,所以刘邦做一些事必须经过他们的“同意”。

先“共”再“家”的大智慧

汉五年正月,刘邦因“贤”被诸王诸将推上地位,当时大家都认为刘邦是个公平的人,不会像项羽一般只知道分封亲近、排除异己、只顾自己利益。众将言刘邦贤,刘邦也不能立即登上帝位,必须要做足样子,要让这些

“合伙人”知道自己对他们的尊重和在意。史书记曰:吾闻帝贤者有也,空言虚语,非所守也,吾不敢当帝位。群臣皆曰:“大王起微细,诛暴逆,平定四海,有功者辄裂地而封为王侯。大王不尊号,皆疑不信。臣等以死守之。”汉王三让,不得已,曰:“诸君必以为便,便国家。”乃即皇帝位氾水之阳。”

汉朝建立后,刘邦的草根家族是怎样一步步变成贵族的?封爵


刘邦因功封王,更是透露出这天下不是刘邦一人的家天下,是大家的天下,因为刘邦赏罚公平啊,不会因为关系远近有太多不同做法。其实这事我们都懂,表面说着这是共天下、当因功封王,但作为后的我们都清楚,民国之前的中国一直都是一人一家一姓的家天下。《吕氏春秋·贵公》有言:“天下非一人之天下也,天下之天下也。”这话在战国时代是极有市场和影响力的,符合绝大多数人的利益,也是那些非统治阶级的利益,有了上升阶层的渠道。而在周代以亲亲之义实行的“家天下”,过于注重血缘,不符合绝大多数人的利益。况且楚汉争霸和西汉初年,那些执掌大权和才具出众的往往是非原先统治阶级,而是“血统低贱,出身平凡”的普通人。

从上古以来看,权力和利益的分配都是经历了“共天下”,再到“家天下”。刘邦用分封诸将和功臣的方式分配了秦末战争的所有胜利果实,

“与天下同利”的刘邦得到诸将功臣的拥戴,得到主宰天下的权力及无上的声誉,这才换来刘氏家天下的特权与机会。不要觉得这没必要,其实这是很有必要的缓冲措施,无功无业的刘氏宗亲刚开始就攀上高位,这会令那些刀山火海闯出来的功臣诸将们寒心啊,所以刘邦要让刘氏宗族从草根到贵族,必须要经过分封有功之人这一步。“亲亲”分封虽说有人许多人对其不满,但它的思想已经深入人心,当诸将功臣们的利益需求得到满足了,刘邦也能实现自己的利益。也变得顺理成章、无人反对、情理之中的事。

汉朝建立后,刘邦的草根家族是怎样一步步变成贵族的?封爵


应群臣要求分封的刘氏宗族

刘邦分封子弟是必然的,是受着周代以来近千年的宗法观念影响。当亲信卢馆被封为燕王及原为齐王后徙楚王的韩信被废不久后,大夫田肯上书皇帝刘邦分封子弟于齐。之后“始剖符封功臣曹参等为通侯”,共天下和群体利益要求得到满足,群臣认同的家天下要开始了。高祖六年正月,韩王信等功臣诸侯王联名上奏请求分封刘氏子弟为王。即便到这时候,分封子弟为王是板上钉钉的事,刘邦表现得依旧小心谨慎,先封从父兄刘贾、弟弟刘交为楚王、荆王,后封兄长刘喜、长子刘肥为代王、齐王,时间相隔七天,前后分封顺序不是主要依据血缘关系,而是其对汉王朝立下的功绩,刘贾、刘交正是当时呼声最高的。

到这一步,就再无什么后顾之忧地大肆分封子弟了。高祖十二年二月左右,汉高祖刘邦与诸大臣刑白马(当时的马颇为珍贵,更别说白马)申之以盟约,即后世的白马之盟,曰:

“非刘氏不得王,非有功不得侯,不如约,天下共击之。”其实白马之盟是一个契约和规定,有着三个要求,其一是诸侯王只能说刘氏宗亲(当时异姓诸侯王被铲除得干干净净);其二是封列侯需以军功为标准;其三是违背以上任意一条天下人都有责任杀之(也就是杀了不犯法)。这差不多是将“公天下”“私天下”融合在一起,除了那些死去的异姓诸侯王们,大家都十分满意。

汉朝建立后,刘邦的草根家族是怎样一步步变成贵族的?封爵


此次盟会,也让同姓诸侯王的分封成为法理,分封诸侯王及封诸侯王之子侯爵位,是提升刘氏宗族整个宗族地位的关键手段,这用了近百年时间方完成,贵族化进程到此完成。早在汉初就有贵族一赐,当时是指战国时期的六国公室(少了个秦公室,因为全被项羽杀光了)。刘氏宗族从草根到贵族,正是凭借着诸侯王、王子侯等爵位来实现的,刘邦的小心翼翼,后来历代天子“大手大脚”,近百年之间的分封,这才使其真正贵族化,不再是名义上的贵族化。

封爵是主要手段,而封爵带来的一切起着辅助推动作用,首先是身份高贵,其次是文化素质提高,再其次是有衣食租税,最后是各种社会特权,这才变为真正意义上的贵族,才算是与战国王族无异的贵族

汉朝建立后,刘邦的草根家族是怎样一步步变成贵族的?封爵


结语

刘邦鉴于秦朝之亡的教训:“子弟为匹夫,内亡骨肉根本之辅,外无尺土藩翼之卫”,刘邦“于是裂疆土,立二等之爵”,先是维护这个王朝的中央皇帝的统治秩序,还起着令刘邦这个昔日的草根家族脱胎换骨成为永垂不朽的贵族的目的,从此不会被史书和历史所遗忘和淘汰。不信你看那六国贵族,国家已亡汉朝建立,其贵族子弟日子过得还是很不错。而刘氏宗族是作为大一统王朝的皇室贵族,时代无论怎么变,待遇也会比他们好。个人以为,直至今天,刘邦的刘氏宗族依然还在,有着族谱证明,传承不熄,没有彻底泯然世人、与当年的普通百姓一样。

刘氏宗族的贵族化是经过数代人的努力,而刘邦的举措是至关重要的一环。

参考文献:《汉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