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6 產業轉型的關鍵時期,產業互聯網的發展方向,你如何思考?

一零哥


經過多年的產業佈局和供應鏈的生產配套,中國形成了完整的產供銷的一套供應鏈體系,那麼接下來,整個產業的升級,核心應該還是圍繞高精尖和柔性這個關鍵詞來去升級,

高精尖的角度來講呢,從整個產業的基礎層面,我們需要更深入的提升我們芯片和核心設計和製造的能力,只有芯片技術尖端製造能真正突破,我們才能成為擁有完整產業鏈的一個國家生態。

從柔性的角度來講呢,我們的產業製造在某種程度上還有很大的欠缺,我們已經逐漸走到了整個產業消費的一個前端,引領了一部分產業的消費升級的一些趨勢,接下來需要通過柔性能力的提升提供更精細的產業服務,對產業的不同行業,不同場景,不同需求提供靈活的解決方案。

以上兩點跟我們整個國家2025和物聯網是緊密結合的。


小象AI


產業互聯網已來,產業互聯網為一二三產業賦能

2019年如期而至,過去的一年發生了很多事情,同樣,在新的一年即將發生很多事情。有一個名詞在2018年的下半年開始,被大家提及得越來越多,就是“產業互聯網”, BAT把產業互聯網稱為互聯網的下半場。得幸,和很多夥伴們一直圍繞著產業化和產業互聯網做著實踐探索。

1、消費互聯網是產業互聯網的前奏

產業互聯網是相對於消費互聯網而言,消費互聯網是面向C端個人,現在已經發展的相對成熟,資本熱度在減弱。產業互聯網是面向B端企業級服務,產業化之下的某個產業鏈很長,處在高速發展資本關注的階段。阿里早就提出這樣的理念:消費互聯網是產業互聯網的前奏,兩者並不是取代關係。“C端市場為B端市場培養了用戶,沉澱了技術。未來C端和B端會進一步打通。

2、產業互聯網的本質是整合

產業互聯網的本質:“產業鏈的全要素”通過信息和產業鏈服務整合,從而降本增效。某個具體的產業鏈很長,我們把一個產業鏈切上幾刀後,拆分為幾個核心環節:產品設計、原料採購、生產加工、倉儲物流、訂單管理、經銷批發、終端零售。每個環節都有各自的痛點,如,產品設計同質化嚴重,原料採購產能過剩,生產加工人力成本高,倉儲物流產品損耗、庫存率高,訂單不成體系、經銷批發大量加價、零售找不到客戶等等。通過產業互聯網來解決產業鏈的整理痛點,助力產業升級。在這個過程帶來的不僅僅是經濟效益,還有社會效益。

舉個例子,國家提出要1000萬農民脫貧,扶貧是各地都在做的大事情,因為利國利民,現在農業部也在大力發展和推動農業產業化進程,為什麼?因為,從產業互聯網的模式角度去做是一個非常好的角度去落地扶貧,跳出某一個具體的環節,從整個產業去做,當農業產業提升,生產端的農民就得到了長久受益。當然,做產業化的模式要有門檻和持續做下去的決心才行,不是一天兩天的速成,是需要持久戰的。

3、產業互聯網影響終端零售

我們再聚焦一下產業鏈面向市場的一個重要環節“終端零售”。現在的消費者已經從有無的需求,到好壞的需求了,越來越多的人要有品質保障的好東西,價格已經不是最優先考慮的了。因為市場的需求改變,所以終端零售的環節也要隨之而變。很多朋友都在研究如何去獲客,如果從一個企業的角度來說,2C,現在最有效的方法是社群營銷,要構建全場景的體驗式營銷體系,來支撐社群營銷。2B,也要參考2C的邏輯,因為企業的決策人員也是人,但是更重要的是,夠持續的提供高品質的供應鏈服務。新零售就是應對市場變化而生的,同時考慮到產業的上下游關係而形成的高效的新零售體系。產業互聯網已經開始影響了我們的生活,只不過很多人並沒有感知到是產業互聯網的模式帶來的改變。

4、產業互聯網已來,應敞開懷抱迎接

對於一個企業來說,要想持續發展,做大做強,除了具體的關注某一個環節,還要找到在產業鏈的定位,然後,如果想要發展,一定要向上遊或下游延伸,這樣,才能夠整合產業鏈的優勢進而增加自身的競爭力。如果企業規模有限,就要專注自身的核心優勢,從產業的視角去看,某一個企業只是一個點,靠自身的力量進行轉型會很累,一定要充分擁抱產業互聯網的到來,這樣就能夠不斷的整合資源,改變自身在產業的位置和放大自身在產業的優勢。


一零哥


1.有破釜沉舟的決心,敢於革命到底

在轉型過程中,有兩種選擇:一種是建立一個互聯網部門,一種是直接成立一個子公司運作。前者往往會因為公司內部鬥爭而被越來越弱化,最終成為公司內部服務的IT部門,而大多數老闆也預知了這種情形,因此往往會選擇第二種方式,成立獨立子公司運作。

但成立了獨立子公司,也往往因為初創期投入太大,而讓老闆對公司的發展猶豫不決。因此建議即使依仗原有公司的資源資金建立的獨立子公司,也最好在初期就有獨立造血功能(盈利能力),或者獨自融資的計劃,這樣才能在關鍵時刻,不被掣肘。

2.不要輕易改變用戶的習慣

很多傳統企業轉型希望一步到位,完全按照互聯網的思路來顛覆整個行業習慣,夢想很美好,但是實際操作中難度非常大,常常不了了之。



深二少


產業互聯網的發展方向,一句話就是:長江後浪推前浪,把你拍在沙灘上。

且不說老的互聯網公司怎麼沒落的,新的怎麼崛起的,起起伏伏其實是正常。我們只往後看,看看下一個發展方向和風口在哪裡。

首先我個人認為,輕內容一定是主流,也就是說只做‘搬運工’。

誰做互聯網產品以自己生產內容為主,肯定不是初創企業能做的,成本太大,只有大公司才做的起。在細分領域裡搭建平臺,才是互聯網的發展方向。

其次,一定要抓住普眾的社會痛點來下功夫。

舉個例子,我在家裡想租用一把電轉用下,找熟人沒有,用半天的時間,請問我去哪裡租?如果有這樣的平臺假設我花個10-20元錢租用一下是不是很方便?如果能提供送貨上門更好。買一個首先需要時間,其次我以後用的幾率很小。這就是普眾的問題。

互聯網產業這麼些年,其實能想到的,社會有需求的已經幾乎都有了,下一個方向,不談技術的創新,只能是變革。


老趙不打誑語


互聯網發展是基於實體經濟

一:互聯網經濟的命脈在實體經濟,人的生存在實體經濟,這個根本不能動搖

二:產業轉型是實體經濟發展的一個產物,互聯網需要介入是為實體經濟服務

三:產業互聯網,需要做的是將產業的信息、互動、發佈等非生產性領域進行搬運,從而節省企業的成本,這是產業互聯網的發展方向

四:從業人員在計算機領域等方向是大有可為


伊人水芳


思路清晰,應更新,以新的未來路上走下去,創意更好,更新,喜聞樂見互聯網會好上加好,更加豐富網絡……


勇勇90749


現在是科技信息技術化時代,全世界都認可的,我堅信認可未來發展前途無量,會更好


永立高手


互聯網方向眾多,關鍵是你看好哪一行,或者說你感覺自己對哪方面特別感興趣,互聯網水特別深幾乎都是九死一生,需要特別雄厚的資金鍊支撐,三思而後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