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6 对荣获乡村从教三十年荣誉证书的老师,建议为他们发乡村教育贡献奖,你觉得呢?

好运150346313


对在边远乡村从教三十年的老教师表达最真诚的敬意!

你们扎根农村,为祖国的基础教育默默奉献了一生,用自己毕生的辛劳诠释了“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教师这一光荣称号!


对一些荣获乡村从教三十年荣誉证书的教师颁发贡献奖,我认为是非常必要的。

扎根农村三十年的乡村教师,多数已经退休了,部分还坚守在工作岗位上,有部分分过早的“为教育事业奉献了生命”。

在乡村从教三十年的教师由几部分组成,大部分是当时正规师范学校毕业的优秀学生外,还有部分是民师转正的,一小部分是高小生经过短期培训加入了教师行业。教师在八十、九十年代算是很有文化的人,部分有远见的经自己的努力和一些优势条件,转行去了其他部门,那个时候的乡镇书记和镇长好多“前身”就是老师;还有的调进了县城,利用县城得天独厚的优势日子也是过得很不错;剩下的就只能呆在农村继续从教直到退休。

在乡村从教三十年的这部分教师,日子过得是相当艰辛的。年轻时候工资收入微薄,连养家糊口都成问题,极大部分除了教书还辛苦务农。尤其是在外出务工兴起的年代,教师收入与务工人员的相差很大,以致教师这个行业社会地位低下,很多人瞧不起。现在教师待遇有了相对的提高,但多数在乡村从教三十年的教师已年越五十,已是一身劳伤病,有些还没翻过这个坎就离开了人世。

国家教育部、人社会部自2016年起对在乡村从教三十年的教师颁发荣誉证书,这是对这部分教师对祖国教育事业所作贡献的极大肯定。


自古以来,教师头上的光环够多的了,有的还成了教师生活和工作的“负担”。对部分荣获乡村从教三十年荣誉证书的老教师和退休教师,除了给予精神上的奖励外,再给以其他什么奖项都不为过!


南轩松1971


荣获乡村从教三十年荣誉证书的老师,确实为农村教育做出了巨大贡献,人生有多少个三十年,所以给他们发乡村教育贡献奖我是举双手赞成的。关键是这个贡献奖是以什么形式发放,放一笔较大数额的奖金,这个挺好的,很实惠,可以改善老师们的生活条件。

一、三十年乡村从教,绝对是对乡村教育做出巨大贡献的。想想看,三十年前就是1989年前,在此之前的老师大都是民办老师或中师毕业的老师,在乡村工作生活条件艰苦的情况下,能够坚守。为提高农村孩子的文化素质,为孩子们成才做出了巨大贡献。从教三十年的老师,大都年纪不少了,最小五十多了,一直没能好好享受生活。对这部分老师,国家给予一定的补偿和奖励,我觉得是非常合理的。


二、这个乡村教育贡献奖证书应赋予一定的功能。如果这个乡村教育贡献奖证书赋予一定的功能,我觉得还是不错的,只要别跟三十年荣誉证书一样才好。比如这个乡村教育贡献奖证书可以在评职称时不受名额限制,可以适当降低标准,这样才体现这个贡献奖的含金量。比如这个乡村教育贡献奖证书像军人的证书一样,可以免费坐车或有绿色通道购票,在某些景点能优惠或免费等,体现这个证书的价值。

以上是我对这个问题的看法,你们觉得应该给乡村从教三十年的老师物质和精神奖励合理吗?期待你们的声音,欢迎大家留言评论。


良心老师


我是一名在农村工作了一辈子的退休教师,从教39年。记得刚参加工作时,学生用的是泥桌子泥櫈子,教室没有顶棚,黑板是我们自己用白灰抹的再刷上墨汁。当时的条件太简陋了,但是我们工作的劲头很足,一个人要担几个科目的教学,晚上在煤油灯下判作业、备课到十点多。时光荏苒,我从一个毛头小伙到年近七旬的老翁。我觉的国家给我们发了三十年从教证书,说明国家没有望记我们,这是我们值得欣慰的。但我觉得还应提高它的含金量。诸如旅游的乘车、船、机、门票的免费或半价,每年的教师节或春节享受一下被慰问的感觉,那就太好了。当然,我们也体谅政府的困难。但我们相信,随着国家经济的发展,国家实力的提升。党和国家不会望记我们的。我们期盼着!


用户7012598619843


这个建议有意思!

现在教龄满三十年的教师有一张国家级荣誉证书——从教三十年荣誉证书。但是,这张证书没有任何实在意思,纯精神鼓励。网友戏称:相当于幼儿园的小红花!更有网友一针见血的指出:我们为祖国的教育事业奉献了一辈子,拿了一辈子的超低工资,没有职称、没有高退休金。临了还要用一张废纸来骗我们?

所以,应该来点实惠的!

假如能够每年给乡村退休教师发5万元补助,那么何愁没人做乡村教师?何愁乡村教育不振兴?

笔者以前还曾经建议:

给退休乡村教师全国景点免费游礼遇。

免费乘坐各种公共交通工具。

……


姑苏讲堂


一个教师扎根农村30多年,把自己毕生的精力奉献给了教育,奉献给了学生,为振兴乡村尽了自己的心力。他们的工资微薄,生活清贫,工作条件艰苦,师资匮乏,通常一个老师要教好几个科目,工作量很大,但他们毫无怨言,兢兢业业地工作,为国家培养了许多人才。

我认识一个老教师老陈,他坚守在一个自然村的教学点,那个小山村只有几十户人家,那个教学点只有一到三年级,每个年级就三五个学生。全校就一个老师,所以老陈身兼数职,既是校长,也是授课老师、生管,还是炊事员,要负责给几个路远寄午的煮午饭。每天他按复式班授课的方式,安排一个年级上课,另外两个年级做作业,练习提纲都是他自己用钢板蜡纸一笔一画刻好,亲自油印好,再发给学生做。就这样从青丝到白头,整整四十年。现在老陈马上要退休了,没有老师愿意去,那个村的教学点就要倒了,一年级的孩子都得去乡镇中心小学上学了,村民感觉很不便。想想,有多少像老陈这样的老师,他们立足普通的岗位上,默默工作着,把一生最好的青春年华献给了教育事业,给村民带来了方便,为改变山村落后面貌做出了自己的贡献。

这些从教30年的老教师,现在他们年纪大了,因为长期的艰苦生活,大部分人身体不好,每个月花费在寻医问药上的钱就是一笔很大的开支,他们的生活水平还是不高的。建议政府给他们颁发乡村教育贡献奖,不仅从精神方面褒奖,也要给予物质上的奖励,让这个奖项不仅仅只是一张纸,而有一定的含金量,能赋予“它”一点“特权”,让这些老教师感受到政府的温暖,也让他们能够改善一下生活条件。

在国家困难的时候,这些老教师不计报酬,不提条件,哪里需要就往哪里去,30年如一日,坚守教育岗位,着实不容易啊!现在我们的国家强盛了,人民的生活富裕了,理应不忘这些“教育的功臣”,给他们颁发证书和一定的奖品,回馈他们的无私付出。这也是一个正确的舆论导向,引导全社会尊重知识尊重教师,让尊师重教蔚然成风。


我是华老师,很高兴与朋友们相识于头条,相遇在悟空问答。以上是本人的一点粗浅看法,朋友们如果有什么更好的建议,欢迎留言讨论。


华老师聊教育


荣获乡村从教三十年荣誉证书的老师,发给乡村教育贡献奖,笔者坚决支持。

乡村教师,在艰苦的条件下,坚守乡村学校三尺讲台,为乡村教育默默奉献,三十年,可以说是奉献了一生。从教三十年,也就是终生从教了,不可能改变了。

而且,从教三十年了,离退休也已经不远了,给这些临近退休的老教师一个乡村教育贡献奖,完全可以,不会引起任何的不和谐。

笔者觉得,三十年荣誉证书,不能是纯粹的荣誉,只发一张荣誉证书,然后什么也没有了。教育部门应该多做工作,赋予这张荣誉证书以更多的内容,让这张证书真正具有一定的“含金量”。

这个含金量可以从多方面体现,所以应该是政府行为,而不是单独的教育部门的行为。比如,以政府名义召开表彰奖励大会,给予荣誉证书持有者一定的物质奖励。

不过,笔者觉得这种一次性奖励的含金量不高,一次性释放,以后就没有了,奖励了一定金额的金钱,用了,也就完了。再说,这一类教师数量很大,奖励的金额是不可能很大的,只能是象征性的。如果这样,老教师是不会满意的。

笔者觉得,应该赋予这张证书证书的永久性含金量,比如,凭这张证书,乘坐民航客机、高铁、地铁、公交等,可以免费或者半票。比如,老教师凭这张证书可以免费游览全国各地风景区景点。比如,凭这张证书,可以优先就医,优先到各类窗口办事。

这样,这张证书的荣誉,会伴随老教师终生,就变成了终生荣誉,这种荣誉,对提高乡村教师地位,吸引优秀人才到乡村任教,鼓励教师终生在乡村从教,都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朋友们,你对这个问题的看法是怎么样的呢?欢迎大家留言,跟大家一起交流。


当代师说


这个建议不错!30年的乡村教育生涯,没有功劳也有苦劳,为他们颁发乡村教师教育教学贡献奖,可以调动农村教师工作积极性,也可以鼓励更多教师到乡村任教,帮助乡村教育快速发展,实现教育资源均衡化。

春节期间回老家,去看望了我们读初中时的班主任,那时他是一位年轻英俊的小伙子,工作热情高涨,课堂上肢体语言丰富,幽默且生动形象,深受学生喜欢。课后与我们打成一片,一起欢呼,一起歌唱,并随时关注我们家庭情况,并对家庭经济条件差的学生施以援助之手,可当时老师的工资也不高啊,他对学生倾注的是关心和爱,温暖着每个学生的心,学生私底下都亲切叫他为"蒋大哥"。



而如今的"蒋大哥",从教刚好三十年,满头银发,深深的皱纹镶嵌在脸颊,一看就是经过岁月无情洗礼的人。后来在聊天中得知,"蒋大哥"疾病缠身,西南医院初步诊断为胃癌,目前处于中期阶段。这样一位好大哥,命运为什么要与他开玩笑?

他把青春与热血浇灌在乡镇教育的这片热土上,帮助无数孩子实现了人生梦想,为党的教育事业呕心沥血,党和人民不会忘记你。

我们经常把老师的无私奉献比喻成像蜡烛,用自己的一生来照亮别人,我们也要看到,蜡烛也有流泪的时候,请关注乡村教师吧,他们的一生的确不容易!

我举双手赞成,为在乡村从教30年的老师,颁发教育教学贡献奖!大家觉得如何呢?


Lance课堂


为从教三十年的教师发放从教三十年荣誉证书,这绝对是对长期坚守在教育一线老教师的肯定与尊重。截止目前,已经有多数达到发放标准的教师已经领取到了从教三十年荣誉证书,很多老教师在净精神层面也算收获了一丝的安慰。

但是从目前从教三十年教师的生存现状来看,仅仅给他们提供如此精神上的奖励显然是不够的。近来有人提出,应该为从教三十年的教师发放乡村教育贡献奖。对于这个建议应该是给予认可与点赞的,为长期坚守在教育战线上的老教师发放贡献奖既是对他们的肯定,也是对他们工作及付出的认可。

如今有资格领取到从教三十年荣誉证书的教师,一般都是经历过国家教育困难时期,他们曾经一人承担着多个班级的教学任务,每天面对着沉重的教学任务,但是他们的工资待遇却是很低的,每月的薪资水平还无法满足自身家庭生活的需要,尤其是男性教师的处境更为尴尬。在基层的老教师,他们曾经经历过原本工资待遇就低,但是每月所领取到的工资实发额仅有百分之六七十,这种处境曾经持续过很长时间。

在那样沉重教学任务和低工资待遇的环境下,他们依然能坚守在一线教学岗位上,我们不得不说如此的付出精神与爱岗敬业的职业道德,是值得我们给予充分肯定的。

其实,对于是否为任教三十年的教师发放乡村教育奖,这种讨论是必须提上议事日程的。我们至少应该赋予从教三十年荣誉证书一定的社会功能,让任教三十年的老教师可以从这份证书中获得实实在在的益处。比如:给予获得证书的教师在职称竞聘上“开绿灯”,自动晋升为高级职称;可以在社会活动中享受一定的优惠,在乘坐公交车、乘坐火车等方面有绿色通道等,让从教三十年荣誉证书真正成为有益于老教师的重要因素。

综合来讲,我们必须将任教三十年荣誉证书的作用发挥到实际中,让教师们在实际的工作、生活中得到一定的红利,真正让他们对这份荣誉感到珍视,从这份荣誉中拥有更多的获得感、幸福感、荣誉感。


东爱雨小公


就在今天,我校接到通知,要对“从教三十年”的退休教师”落实“退休时工资百分之百的退休金待遇。”部分文字如下:

为做好2014年10月1日后退休教师退待遇计发工作,相关通知如下:

一、各单位要认真学习郑人社〔2018〕11号文件

符合条件的教师是指符合《河南省实施办法(2010年修正本)》第二十五条第一、二款规定,2014年10月1日后办理退休手续的教师。

河南省实施办法(2010年修正本)》第二十五条第一、二款规定:

第二十五条 在农村乡(镇)及其以下中小学校从事教育教学工作,累计男满三十年、女满二十五年教龄的教师,退休后享受其退休时工资百分之百的退休金待遇。本办法施行之前已退休的教师,凡符合上述条件的,自本办法施行之月起,享受其退休时工资百分之百的退休金待遇。

获得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或省辖市以上教育行政部门表彰的优秀教师,累计男满三十年、女满二十五年教龄,退休后享受其退休时工资百分之百的退休金待遇。

这是从10月初拿到乡村从教三十年荣誉证书之后第一个好消息。第二第三个好消息,您可以拭目以待。

至于给这样的教师“颁发贡献奖”,这当然是可行的。他们薪资待遇不高,长期在艰苦的环境中坚守,为农村的教育事业贡献出了一份力量。国家对其给予奖励,公众能够理解和支持。

但是,同为乡村从教满三十年的教师,我也要再次奉劝其心殷殷其情切切的同仁们:该得到的,终会得到;不属于自己的咱也不勉强。咱们就且安心教书或者安享退休后的平静生活吧。知足常乐,不要奢望太多。好吗?


花眼看花


从20岁起我在东北东村一个偏僻的小山沟教了三十六年学,开始的时候学校的校舍是用石头垒的房子,墙很厚,但很冷,不管怎么烧,不管用。因为石头散热快,窗子少又小,教室无比的黑暗,前面有几块玻璃,玻璃得割成小块,中间还要割几刀,不然就让不富裕的村民拿走,多数窗户用塑料布,老师不在的时候,孩子用手抠窟窿。后面的窗户是用向日葵秆儿堵的,再抹上泥。你说屋里有多黑。房顶上露天,火炉烧点儿热气全从上面跑了。学生围在火炉四圈儿,也不热,老师在黑板前冻的手脚像猫咬的,那苦就别提了,现在想起来,眼泪哗哗地。我觉得发什么奖都不为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