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29 此女德才兼备,被雍正一眼看中,乾隆为她败家到难以想象的地步

导读:公元1748年(乾隆十三年),一个对于乾隆来说最为重要的女人去世,打乱了他此后所有的计划,为了这个女人他不惜动用全国之力来为她送行,甚至为此做了很多世人想都不敢想的事情,也为此有很多稍有差错的大臣被杀被流放、被降职的不计其数,那么到底是怎样的女子会让乾隆如此看重?想必大家看到此处应该就大概知道了,没错,她就是乾隆的发妻孝贤纯皇后富察氏,也是整个清朝唯一的一位姓富察的皇后。那么是什么原因让富察氏可以独得乾隆如此多的宠爱呢?下面百晓生就带领大家来具体看一下。

此女德才兼备,被雍正一眼看中,乾隆为她败家到难以想象的地步

富察皇后剧照

一、雍正看中+自我优势

富察家族早在后金时期便由先祖旺吉努率领部落归附了努尔哈赤,皇太极、顺治时期的哈什屯、康熙时期的米思翰、雍正时期的马齐、马武和李荣保都是富察家的杰出人才,为清朝的定鼎中原立下了不世功勋。而富察氏正是官居察哈尔总管的李荣保的千金,虽是显赫家族的千金,但从小接受了良好教育的富察氏温婉贤淑。

此女德才兼备,被雍正一眼看中,乾隆为她败家到难以想象的地步

雍正帝画像

根据官史记载,在1727年(雍正五年)的一次例行选秀上,富察氏便被雍正帝一眼看中并且将之许配给了自己早已属意的继承人弘历。其实根据富察家族后人回忆录中的描述得知,早在雍正还是雍亲王的时候,有一次去李荣保家串门的时候,就看到了当时尚未出阁的富察氏所写的墨宝,当得知是9岁时富察氏所写便大为赞赏,并且还把富察氏的墨宝拿回去以激励他的三个儿子(弘时、弘历、弘昼)。

此女德才兼备,被雍正一眼看中,乾隆为她败家到难以想象的地步

乾隆画像

而嫁入宝亲王府的富察氏身为弘历的嫡福晋,也是以身作则,给乾隆的其他侧室格格们做了很好的榜样作用。夫妻二人虽身为帝王之家,但二人的小生活却过得有滋有味的,就连寻常百姓都会羡慕他们这样的生活。

此女德才兼备,被雍正一眼看中,乾隆为她败家到难以想象的地步

富察皇后剧照

二、敬老抚下+以身作则

公元1735年,58岁的雍正皇帝猝然崩逝,皇四子宝亲王弘历得以继承大统,是为乾隆皇帝。在雍正去世的当天,富察氏便被册立为了中宫皇后。身为皇后的富察氏丝毫不以自己六宫之主的尊贵地位而欺凌其余妃嫔,对待嫔妃们就和自己的亲姐妹一般,所以她在世的时候受到了众妃嫔们的一致爱戴。就是对待宫中奴婢的态度她也很和蔼,很少严词批评,在宫中倡导吃穿用度应节俭,并且从自己做起,在宫中刮起了一阵节俭之风。

此女德才兼备,被雍正一眼看中,乾隆为她败家到难以想象的地步

富察皇后画像

而对待继位为帝的乾隆,她依旧和从前一样只当是自己的夫君服侍。乾隆曾经患过一次疥疮很严重,大家知道这个病是极易传染的,这会儿其他妃嫔们躲都来不及,只有富察皇后在这样极其危险的情况下执意要留在乾隆寝殿内照顾,因为在她看来,乾隆的第一个身份是她的丈夫,自己应该尽一个妻子的本分。最终乾隆得以恢复良好,这也是乾隆为什么会风流但又专情的原因。富察皇后对婆婆孝圣宪皇后也是十分尊敬的,这使得乾隆本以为会发愁的婆媳问题得以迎刃而解。

此女德才兼备,被雍正一眼看中,乾隆为她败家到难以想象的地步

乾隆剧照

而乾隆对于富察皇后的宠爱又体现在什么地方呢?乾隆自号“长春居士”,富察皇后所居宫殿为“长春宫”,其圆明园的别所叫“长春仙馆”,都以乾隆的号来命名,其在乾隆心中的地位可见一斑。富察氏一生共有二子二女,嫡长子的名字“永琏”都是雍正皇帝亲自起的,寓意继承宗器,乾隆刚继位就立其为太子,可惜这个嫡长子在乾隆三年的时候就去世了,年仅9岁,富察的第二个儿子永琮都未来的及让乾隆立为太子就去世了,年仅2岁。连失两子的富察接受不了打击,在一年后的东巡回程的游船上猝然崩逝,享年37岁。

此女德才兼备,被雍正一眼看中,乾隆为她败家到难以想象的地步

乾隆画像

乾隆皇帝悲痛欲绝,特赐富察“孝贤”的谥号,以彰显其生前的贤名,接下来的几件事就令大家意想不到了。第一件,当年富察皇后所崩逝的那条游船“青雀舫”被乾隆专门从山东德州耗费大量人力物力拉回了北京城,任务之艰巨可想而知,乾隆甚至一度要将城门拆除以方便其进入。第二件,为办富察皇后的丧事,乾隆命人向户部调出三十万两白银,作为临时停放帝后棺椁的观德殿和静安庄,乾隆嫌之前的地方太小,命人扩建,共计耗费人力18000余人、财力10万余两白银;第三件,因大臣们对皇后丧仪的一些小差错,乾隆皇帝大怒,前后惩罚了大臣几十人,其中还包括他的亲弟弟和亲王弘昼,还有军功赫赫的大将军兆惠。

此女德才兼备,被雍正一眼看中,乾隆为她败家到难以想象的地步

富察皇后剧照

种种迹象皆可表明,乾隆一生都以风流著称,但对孝贤纯皇后富察氏的钟情却也是史学界不可否认的,不然也不会为其举全国之力败家至此,不过如果富察氏泉下有知的话,生前一向节俭的她对乾隆的做法不知会不会有所责备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