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28 投资分析|眼下P2P还能不能上车?

2018年注定是P2P网贷的坎坷年,进入5月以来,问题平台多发,到了6月,似乎一发不可收拾,一周42家平台暴雷。这其中难免有大环境恶化的影响,但究其根本,还是平台没能恪守本分,逾期、清盘、挤兑、经侦介入,无论哪一条背后都是平台风控和运营的缺失,带来的不良影响不仅仅是平台自身投资人,还挑起整个网贷行业的涟漪,搞得人心惶惶。眼下P2P还能不能上车?

投资分析|眼下P2P还能不能上车?

A:我暂停投资,雷潮太可怕了。

B:最近我也退出了很多。

C:P2P不敢再玩儿了,宁可错失暴富的机会,也要确保本金相对的安全。

D:昨天刚上车XX(平台),我只投一类和二类平台。

显然,面对行业现状,投资人的态度和做法不尽相同。大致分三类:一是暂停投资,静待持有项目到期;二是能债转就转让,全线撤出,不再投;三是继续投,不过会挑选数一数二的平台。

这种心态和做法完全可以理解,对于风险承受能力弱的投资人来讲,暂停投资是最好的投资决策,毕竟投资理财为的是保本基础上的收益,倘若不能获取收益,还有可能损失本金,倒不如暂时停下来。对于有一定风险承受能力的投资人来讲,保持在车上是最好的选择,并且还要上对车,控制好上车比例,适时下车,有效止损。三益宝总经理胡红利说:“平台和投资人之间也是一场博弈,每个平台都希望投资人选择自己,投资人都希望平台能够在保本的基础上使收益最大化。事实又怎样?事实是没有一个真正的P2P平台敢承诺百分百本息保障,能做的只是秉着职业操守,坚持合规运营,将风险控制到最小,剩下的交给时间和交给投资人。”

所以,眼下P2P当然还能上车,只不过需要调整好上车姿势。

1.选合规运营平台。头部平台,基本上是坚持合规运营的平台,而且合规步伐较快,在监管政策要求下,积极整改,调整资产端类型,如大额转小额;申请获取必要的安全合规执照,如ICP许可证、网络安全三级认证、资金银行存管等。除了头部平台,还有一些排名不太靠前,坚持合规运营的二、三类平台,也可以适当投资。

2.协调持仓比例。仓位调整不仅是分散投资在不同平台,更重要的是不同平台的资金占比、周期分配、收益配置。头部平台可以降低收益率,拉长投资周期,提升投资占比,合规运营的二三类平台,可以适当降低入仓比例,缩短周期,提升投资收益率。

3.掌握实时动态。上车之后,还要实时掌握行业趋势和投资平台的动态。三平新金融研究院研究员分析,行业动态侧重国家监管层面的政策导向和行业大环境走向,如备案要求、截止时间,验收方式,行业二八效应,多数平台的业务方向等。监管政策决定了行业发展的大方向,直接关系到投资人的切身利益,而行业大环境的发展变化可以映射或者影响到自身投资平台,进而为个人投资做判断。

行业雷潮不断,未必是件坏事,也正是加速洗牌的结果,清除那些不合规的问题平台和打着P2P幌子的非法集资、自融平台,留下踏实做普惠金融的真P2P平台,才能给借贷双方提供更安全可靠的选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