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17 春捂---中醫養生之道

都說,有一種冷

叫做,你媽覺得你冷

這不,入春這兩天氣溫節節升高

很多小夥伴們

開始不聽媽媽的話了

都迫不及待的

換下冬天厚厚的衣服

清涼上陣

於是,大街上是這樣的

春捂---中醫養生之道

春捂---中醫養生之道

春捂---中醫養生之道

看著就很是涼爽

那麼春天到底要不要聽媽媽的話多穿點呢

春捂---中醫養生之道

其實從中醫養生之道來說是春捂夏凍

民間常常流傳“吃了端午粽,再把棉衣送”,“二月休把棉衣撇,三月還有梨花雪”

春捂

春捂”就是說在春季,氣溫剛轉暖時,不要過早脫掉棉衣,使身體產熱散熱的調節與冬季的環境溫度,處於相對的平衡狀態。

冬去春來,寒氣始退,陽氣升發,而人們的肌體調節功能遠遠跟不上天氣的變化,就會導致抗病能力下降,病邪趁虛而入,易引發各種疾病,如流感、呼吸道感染、哮喘、過敏性鼻炎等。“春捂”的原則是過猶不及,不捂不行,捂過頭也不成,掌握好“春捂”的尺度非常重要。一年之計在於春,只有掌握春季養生法,才能為新一年的健康打好基礎。

因而

此時應注意防寒保暖

使體內陽氣不受寒氣侵害

從而陽氣逐漸得以生長生髮

這便是"春捂"的養生之道

春捂---中醫養生之道

春捂,捂哪裡

春捂講究“上薄下厚”,人體下身血液循環相對上身來說較差,更容易受到寒流的侵襲,所以初春要注意腿部保暖,捂腿、捂腳、時時顧護人體的陽氣。除了要注意腿部和腳部的保暖外,身體還有其他一些部位也需要注意適當保暖。

手腕 在手腕腕橫紋附近有神門穴,本穴因有地部孔隙與心經體內經脈相通,氣血物質為心經體內經脈的外傳之氣,其氣性同心經氣血之本性,為人之神氣這是心經的原穴,心主血脈,氣血運行暢通,利於臟腑功能的正常發揮,因此手腕不能讓它受涼,一定要注意保暖。

春捂---中醫養生之道

腰部 人體陽氣的根在腎,腎是人的先天之本,而腰為腎之府,腎陽虛人就會怕冷、尿頻、腰膝痠軟、精神不振、容易睏倦疲乏,所以不要在這個乍暖還寒的早春裡露著腰,以免著涼。

春捂---中醫養生之道

肚臍 肚臍上有神闕穴,溫暖此處可鼓舞脾胃陽氣,特別是一些胃部怕冷、愛腹瀉的人,要特別注意這個部位的保暖。春捂要捂到什麼時候?厲秀雲告訴大家,一般來說,15℃是春捂的臨界溫度,也就是說,氣溫超過15℃時,即使是老人、孩子也該脫掉厚厚的衣服了,否則就會超出身體的耐熱限度,體溫調節中樞會適應不了,對健康同樣是不利的。

春捂---中醫養生之道

春捂可以吃什麼

“春應肝而養生”。春天陽氣升發,可多食蔥、韭菜、蒜苗等稍帶辛味的食物,還有枸杞子、核桃肉、桂圓肉、山萸肉、大棗等,都是典型的味辛、甘的食物,對於生髮陽氣很有幫助。

要生髮陽氣,就要先清除漫長冬季積存在體內的代謝廢物,飲食要清淡些,味道不要太厚重,多吃新鮮的蔬菜水果通暢腸道。

飲食要減少“酸味”食物,避免肝臟功能亢進,用“甘味”食物(如棗、山藥、大米、小米、薏米、紅薯、黑木耳、香菇、桂圓、栗子等)來增強脾胃功能。

總而言之,

調節自身的陰陽

與自然相應

便是最好的養生之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