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6 新浪持有微博45.2%股权,微博市值高达112亿,而新浪只有29亿。为什么?

琅琊榜首张大仙


这是股市的一个正常现象!

虽然新浪只有微博的市值比较高,但是为我的增长达到一个瓶颈,在短视频等新浪并没有取得突破,从未来的前景来看,新浪的前景在这些互联网公司当中是比较差的,投资者当然不会给这样的企业一个好的估值。

实际上股市也有一个很奇怪的现象,在宏观经济见底的时候,反而股市开始大涨。而在宏观经济比较好的时候,股市反而出现下跌。

在经济见底的时候,说明经济有可能复苏,企业的盈利状况会向好,基于这种预期,大盘它就会开始上涨。而在经济状况比较好的时候,企业的盈利相对比较平稳,不会给投资者带来更好的预期,大盘就开始保持平稳或者逐步下跌。


老杨会计


新浪持有微博近一半的股权,市值却没有微博高,这个问题实际上涉及的是为什么子公司市值会高于母公司的问题。

微博最新市值110亿美元,新浪最新市值29.30亿美元,微博市值是新浪的近4倍。实际不仅是新浪系如此,搜狐系也是如此。

搜狐分别持有搜狗33%、畅游67.40%的股权,但目前搜狐市值只有4.95亿美元,畅游市值5.26亿美元,搜狗市值18.67亿美元。

对于这个问题,我觉得应该回到一个非常原始的概念问题上来。

市值是指公司上市之后对应的资本市场给的估值,而股权对应的则是股东享有公司净资产的权利,公司以持有股权份额为限分享被投资公司利润。

也就是说,市值和股权是完全不能等同的两个概念,不能混为一谈。

目前最新资产负债表显示,微博拥有21.24亿美元的净资产,新浪拥有40.53亿美元的净资产,其中就包括因长期持有微博45.2%股权所对应的9.6亿美元微博净资产。同时,新浪还持有31%的乐居股权,乐居目前市值3.16亿美元。

在会计上,这部分因持有子公司股权拥有的资产以股权投资和长期投资的形式体现。

那么,到此,我们看到的是新浪显然拥有更多的净资产,但市值却没有微博高,这里面的区别就在于股票二级市场对新浪和微博两家公司资产的估值不同。

很明显,市场给予微博21.24亿净资产更高的估值,用市值除以净资产所得到的市净率为5.17倍,而给予新浪的市净率只有0.72倍,市场给予估值不同就是市值不同的原因所在。

那么问题又来了,为什么给予微博更高的估值,而给予新浪更低的估值?这个问题的答案自然就是市场对两家公司未来前景的看法不同了。

新浪,作为中国第一代互联网企业,与腾讯、网易、搜狐并称四大门户,但是随着中国互联网的发展,目前已经经历从Web1.0到Web2.0,甚至Web3.0,现在已经全面进入移动互联网时代。

也正是因为新浪感觉到自己需要创新了,才在2009年8月在新浪门户首次推出“新浪微博”的内测版,现在来看微博这一产品是成功的。

事物的发展总是动态推进的。微博在经历了前几年的大爆发之后,股价也经历了从不到9美元涨到142美元的暴涨之后,目前正面临抖音等新模式的挑战,股价也从142美元的高位跌至去年8月最低34美元左右。

而在现在的环境下,市值排在微博前面的是拼多多、腾讯音乐、爱奇艺等新产品、新模式。

扯远了,总之,大体来说微博市值高于新浪的原因是因为以前的PC时代已经结束,而移动互联网浪潮正大行其道!

最后,如果您认同笔者的观点,请加关注并点赞。谢谢您的支持!


锐眼财经


要理清这个问题之前首先要明确一个概念,即微博和新浪到底是什么关系。

微博和新浪到底是母子关系还是分家兄弟?

新浪和微博是完完全全的母子公司的关系,而非分拆业务独立上市。下面这张图可以看到,微博的控股股东是Sina Corp.,也就是我们口中的上市公司新浪。很多人都以为微博是新浪分拆上市的,其运作对新浪没有影响,其实不然,时至今日,微博仍是新浪最为重要的子公司。

从利润表其实也可以找到这个答案。翻看新浪的年报就可以发现,新浪的营收主要就是来自于微博,从2018年的年报来看,微博占到了新浪整体营收的80%以上,几乎是一己之力拖着不争气的兄弟姐妹们往前跑。

市值到底是什么?

很多人可能隐隐约约知道市值是一个比较主观的东西,那么市值到底是什么?有一种理解,市值是未来现金流的折现,简单说就是这个公司如果一直存在下去,总共能赚多少钱,这笔钱放到现在能值多少。一家公司未来十年,每年能赚一个亿,并不代表这家公司的市值是10亿,因为需要折现。举个例子,今年给我一个亿,和明年给我一个亿,两者的价值是不一样的。因为我如果需要明年有一个亿,我今年只需要有9500多万,然后把它存进银行,银行给我500万利息,那么我明年就可以拿到一个亿,换句话说,明年的一个亿,在按照银行利率折现的情况下,现在就只值9500万。因此,我把这个公司未来盈利所能够赚到的所有现金都折现到今天,再加上这个公司账面上的资产,这个和就是公司的价值。这种估值法叫现金流折现法(DCF)。

现金流折现法的弊端也很明显,一是计算复杂,二是对未来五年十年的预估肯定不会太准确。因此,还有一种更简便,也是大家更能理解的方法,也就是相对估值法,最为大家熟悉的一个参数就是市盈率(PE)。市盈率简单说就是公司的利润和市值的比值,比如公司盈利1亿,市盈率60,那么公司市值就是60亿。但是相对估值的弊端也很明显,这个市盈率到底应该给多少?通常来说是按照同行业公司的平均来给,不同行业的市盈率有高有低,这也就是为什么茅台和平安利润差了好几倍,但是市值又差不多的原因。但总的来说,因为市盈率的选择十分主观,市值大体上也只能表现为公众认为你的公司值多少。

新浪的市值为什么和微博相差这么多?

首先来看两家公司的盈利能力。新浪2018年营收21.08亿,归母净利润1.26亿;微博营收17.19亿,归母净利润5.72亿。当然了,并不代表新浪其他业务就亏损了4个亿,实际上,因为新浪只持有微博42.5%的股权,所以虽然微博的营收全部计入新浪的营收,但是净利润却只有42.5%算作新浪的净利润,剩余的57.5%会计入到少数股东权益中,这一部分在合并利润表的时候会扣除。在扣除了3亿的少数股东权益之后,新浪的归母净利润就少得可怜了。从除税前利润来看,新浪5.55亿,微博6.69亿,新浪其他那些不争气的业务亏损大约在1.1亿左右。

从最后的结果来看,新浪的归母净利润是微博的四到五分之一,也就不难理解为什么新浪的市值也只有微博的四分之一左右了。但其实还有一个很有意思的现象,对比新浪和微博的市盈率可以发现,新浪的滚动市盈率甚至是高于微博的(新浪24.53,微博19.93)!所以换句话说,新浪非但没有被低估,甚至与微博相比,还有些被高估了。

我有29亿就可以买下新浪,然后把微博的股票卖了套现吗?

说到这里可能还会有人不理解,那我用29亿买下新浪,再把持有的微博股票卖了,不就可以套利了吗?其实不然。前面已经提到了,市值是一个比较主观的东西,之所以新浪的市值还不及他持有的微博股票的市值,是因为新浪其他的亏损业务不值钱,估值的时候成了负价值资产,所以拉低了新浪整体的市值。换句话说,如果今天真的所有的新浪股东都愿意把股票按原价卖给你,你确实是可以买到微博42.5%的股票,但那些亏损的业务也归你了,而你卖微博股票套的那些利基本也都要填进去。

如果直接剥离那些亏损业务,就只图这些股票呢?你能想到的别的股东也能想到,所以真正卖的时候人家肯定不会愿意按原价卖给你,到时候的成本肯定也就不止29亿这么少了。所以,直到今天,也没有人干出收购新浪卖微博股票这档子事。


勤劳的金融民工


自从阿里巴巴入股微博之后,在很多人的眼中,微博差不多已经是阿里的子公司了。然而,根据微博日前向美国SEC递交的文件显示,截至2019年3月31日,新浪持有微博45.2%股权,仍然为第一大股东,拥有71.2%的投票权,这个“家”还是新浪说了算。

微博

阿里巴巴持股高达30.2%,是微博第二大股东,但是仅仅拥有15.8%的投票权。对比微博2018年、2017年年报,能够看出微博的股权结构变化并不大。新浪董事长、CEO曹国伟同时是微博董事长,新浪总裁、COO杜红为董事,王高飞为微博CEO,管理层持股合计仅1%。

微博股票

目前微博市值达154.52亿美元,相比2018年市值最高点跌幅已经超过了50%。但与新浪44.94亿的市值相比,仍然高出了一大截。非常像当初的雅虎与阿里巴巴,雅虎作为阿里巴巴的最大股东,最有价值的资产居然是阿里巴巴的股票,如今的新浪恐怕也是如此。


财经鸠摩智


题主发现的问题其实很有意义,其实个人认为新浪的确具备私有化的潜力。曹国伟在09年入主成为新浪第一大股东的时候,就有这种猜想。但是,实际上新浪股权过于分散,所谓圆桌会议的新浪,不是浪得虚名。另外,还有就是历史上遭遇盛大“恶意收购”之时,新浪曾启动“毒丸计划”,这进一步分散了新浪的股权。也就是说,新浪如今的问题是,其本身价值的确值得私有化,或者通过收购新浪来得到微博这个好东西,因为新浪持有微博45.2%的股权,却有77%的表决权,是绝对控制方。

新浪对盛大的毒丸计划

2005年2月10日,盛大收购新浪股份达到股份的19.5%,当时新浪总股本5048万股,大约1000万股的样子,当时新浪董事会成员加总的股份是10%。要不怎么说新浪是圆桌会议,松散的很。

投资人看好这轮并购,盛大和新浪股价双双上升。当时也很难说微博这种好东西,就几大门户网站的噱头都是十分响亮的。但是,新浪不乐意野蛮人接管。我这里圆桌会议好好的,你那里来个一言堂算怎么回事。因为盛大股权相对比较集中。

毒丸计划也就在美国可以实施,具体就是:如果盛大继续收购0.5%的股权,达到20%,那么其他4000万股的股东,不包括盛大,可以半价购买新浪的股票。这便宜谁不不想啊?这样盛大收购的控制权比例就会被稀释。后来盛大知难而退。

新浪大约就私有化一途

一个公司,并购方和财务方的价值是不同的,如果这家公司值100万,控制人占了50%的股份,那么控制人的价值打个比方可能是70万,而其他小股东的价值只有30万。这就是为什么很多无法被收购企业一直股价不高。因为控制人可以动用公司的资源,而小股东只能指望公司盈利理想,还要指望上市公司发善心给予分红。要知道股权是可以不给股利的。

所以,对收购抵触的新浪就无人敢于收购,大家认为并购无望的情况下,就只能惦记股息来实现收益,美股是很客观的市场。当然,这种低价持续下去,有可能促使新浪CEO曹国伟逐步实现股权收集,并实现私有化。私有化之后,来国内上市,溢价那就好很多。


财经纸老虎


首先,微博并非新浪的全资子公司

很多人会认为,既然微博市值112亿,45.2%就是50.6亿了,难道新浪其他的资产都是负资产么?逻辑没有错,但问题在于这50.6亿只是名义资产,本身市场估值就是波动的,甚至是大幅高估的,你想要变现没那么容易的,而且往往也不大会去全部变现,另外一点就是除了新浪之外,微博的其他股东(比如阿里巴巴)还合计持有近55%的股权。

其次,传统的门户网站正走向衰落,新浪也不例外

最近几年来,随着社交媒体网络的崛起,传统门户网站包括搜狐、新浪都已风光不再,像网易还好,有网游、电商的业务支撑,在资本市场的表现也是如此,投资人都是喜新厌旧的,你越传统,市场越低看你,所以新浪的市值也是不断走低。

微博虽然现在面临头条系、B站、豆瓣甚至陌陌等公司的挑战,市场空间其实也不断收到挤压,但毕竟算是国内社交媒体的的先行者之一,因此他的估值还是不错的,因为业绩持续走高。



投资和理财那些事儿


这其实很简单,就是资产质量差异。

新浪持有微博45.2%的股权,微博最新市值为112.8亿美元,归母净利润为5.72亿美元,对应的市盈率估值为19.7倍,再看下公司的股东情况,第一大股东即公司的实控人,确实是新浪,持股10177.9万股,持股比例为45.2%。

因为微博和新浪都同时在美股上市,所以我们再看看新浪的情况,新浪2019年归母净利润为1.26亿美元,而新浪的最新市值为29.75亿美元,对应的市盈率为23.61倍,估值水平略高于微博。

既然微博是新浪的子公司,那么按持股比例算,112.8亿美元的45.2%,至少也有50.98亿美元以上,为什么只有29.75亿美元呢?

这是因为微博只是新浪的部分资产,除了微博外,新浪还有其他资产,资产质量有差异,拉高扯低,形成了抵消的结果。我们做一个理想假设,2018年微博净利润5.72亿美元,按照45.2%算其为新浪贡献的净利润就是2.58亿美元,但是新浪2018年的净利润只有1.26亿美元,说明新浪除了微博外的其他业务,一共造成了1.32亿美元的亏损。

也就是说,如果新浪除了微博外,其他业务全部停止取消,净利润为0,那么如果市场给予新浪和微博一样的估值,理论上市值确实会是50.98亿美元,但是新浪还有很多业务,这些业务造成了大量的亏损,吞食掉了新浪的估值空间,造成母公司市值低于子公司的情况。

这种情况在资本市场其实并不奇怪,除了像新浪依赖微博盈利这样的情况外,还有子公司与母公司估值差异带来的市值差别,比如说在A股上市的工业富联,总市值为3556亿,2018年净利润为169.02亿元,市盈率为21倍。

工业富联的母公司是富士康,也就是鸿海精密,作为工业富联的母公司,鸿海精密的最新市值为468.09亿美元,按照7的汇率来简单换算,大概为3276.3亿元人民币,在2018年工业富联在A股上市时市值高达5200亿元,达到了母公司市值的两倍,这是因为两家公司在不同地方上市,估值体系差异,工业富联作为新股受到市值追捧估值高企推升市值,而母公司在成熟市场交易,估值并未得到提升。


财经宋建文


微博的市值112亿美金,持有微博45.2%股权的新浪只有29亿亿美金,按照持股45.2%持股比例算,新浪的市值最少要50亿美金,不是这样计算,这种情况和软银和阿里巴巴很相似,软银的市值大概在800亿美金左右,软银持有阿里巴巴25.9%的股份,把最新市值5800亿美金按照25.9%计算,软银的市值应该达到1500亿美元,但是软银的市值只有800亿美金左右。

所以一个公司的市值和它只有持有其他公司股份的市值大小关联关系不大,市值的大小和自身的业绩相关,新浪门户早已经是过去时,在门户时代。新浪、搜狐、网易是并列的三大门户。现情况不一样了,现在是自媒体的时代、微博这种短内容的时代。自媒体平台包括百度的百家号、字节跳动的头条号和其他的一些自媒体平台。

所以像搜狐、新浪这种门户时代的大佬已经是昨日黄花了,搜狐的市值不到5亿美金,其投资的搜狗的市值达到18亿美金;网易成功转型其他业务,门户业务只是网易很小的一部分业务。所以网易是三大门户当中转型最成功的。


互金圈


出现这个情况,我认为是正常的。

1、公司的市值并非以市价计算

这个好比国内股票中的定向增发操作一样,发行价不得低于市价的90%并不是指执行定增日的市价作为参考标准,市场上公认的价格是不得低于公告前20个交易日市价均价的90%。

假如按国内标准的会计准则估算,微博实际上的价值只有90%*(110*46/49)=93亿,新浪的45.2%股权实际市值只有42亿。

2、投资者对公司的不同预期

从美股市场的估值,微博的净资产是9.44,市净率是5.22,属于一个很正常的科技股,而新浪的净资产是40.35,市净率是1.05。可能大家不知道这是什么概念。我们可以在国内MSCI成份的股票池中找出对比:

市净率为5.22的是东方财富,一家互联网金融+券商的上市公司,属于高成长型企业,市场估值较一般的券商股要高。同是券商股,光大证券的市净率在1.29,市场并没有结出一个很高的估值,为什么会这样?

就算是一般投资者,在同一板块的东方财富与光大证券选择时,一般都会投资东方财富,而不是光大证券,原因是东方财富的成长性,空间想像力远强于传统的老牌券商。

反映到新浪与微博的关系,也就很容易理清了:

新浪市净率低,说明公司并没有多大的成长性与想像空间;微博的高市净说明其有一定的成长性和想像空间,市场愿意对其未来的价值进行透支,目前的股价已经包含未来的预期,即微博110亿的市值已经兑现了未来数年的价格预期!

总结:

首先,企业目前的价格并非一级市场上真实的交易价格,会出现合适的折算;其次,每个公司的都有其价值与成长性,成长性较佳的公司市场上愿意以未来的估值对公司进行估算,一些缺乏成长空间的公司市场只能以其最合理的价格进行交易,所以会出现新浪拥有42亿市值的股权而只有29亿的估值。


风雨顺德人


新浪、网易以及搜狐,曾经的三大门户网站,在市场上也风光过一段时间,不过随着互联网的发展以及网民的成长,三大门户网站逐渐成为昔日黄花。网易转型靠游戏支撑,所以网易过得还不错;新浪则因为当年微博侥幸没被腾讯干掉,转而依靠微博,也还能过得下去;唯有搜狐,没有可以依靠的产品支撑(搜狗输入法还不足以撑起一片天,且被腾讯收购了,搜狐视频也没做起来),所以日渐西下。

但是相信有不少人都会发现一个很奇怪的现象,新浪目前仍然持有微博42.5%的股权,为微博绝对大股东,微博目前的市值高达112亿美元,按照42.5%的股权最少价值也有47.6亿美元的价值,但是新浪当前的市值却只有29亿美元,何其怪哉?

市值的来源

大家都知道市值是指一家上市公司的发行股份按市场价格计算出来的股票总价值,其计算方法为每股股票的市场价格乘以发行总股数。但是这个股价又是如何得出来的呢?其实股价也是从总市值反倒推出来的。这就好比要上市之前的企业,总要先预估一个它的大概市值,再来定发行的股价,那么这个市值是怎么估算的呢?市值的估算方法有很多种,比如贴现现金流、相对估值、VC、第一芝加哥等等方法。

当然最为简单的还是相对估值法,也就是说市盈率乘以利润。用相对估值法你就会理解为什么新浪的市值会低于微博了。如下图所示,图一是新浪的利润表,新浪最近三年的净利润仅有1亿多美元,且一直不断在下降;与之相反,微博的利润一直在增长,且最近年度的利润达到了5亿多美元(就算按照45.2%分配,新浪最少都能拿到2亿多的利润,为什么总的利润反而只有1亿多呢?证明新浪的其他业务板块一直在亏钱,拿微博的利润填窟窿,如果失去了微博,新浪基本就是一文不值了)。利润比微博低,两者的行业的市盈率相差不大的情况下,被市值被微博超过也就不足为奇了。况且市场上对企业的市值判断,除了简单的计算方法之外,还会考虑企业的未来的成长性,行业的前景等等,新浪的成长性显然远远不如微博。


买新浪卖微博?

新浪持有微博45.2%股权,微博市值高达112亿美元,而新浪只有29亿美元;或许有人就在想,我可不可以花29个亿把新浪买了,然后再把微博的股权卖出去呢?这样我还净赚112*45.2%-29=18.6亿美元。理想很美满,现实很骨感,你能想到的,别人子肯定也能想到,那为什么没人这么操作呢?

本身市值就是比较虚的东西,而新浪的市值偏低主要是它其他业务板块利润为负,市场对它的估值为负的资产,这才会导致出现目前的市值,还不如持有微博45.2%的市值。你如果要想买这部份股票,你就要相应的把这些负资产吃进来,你从微博赚的钱,甚至可能还不够填这些窟窿。

那把微博从新浪剥离出来呢?单独买45.2%的股权,不要劣质的资产呢?如果要这样,你就不可能按照29亿美元买到微博这部分资产了,最少你要买的价格是按照微博的45.2%的市值来,而且微博未来还有成长空间,你没有溢价别人根本不可能卖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