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17 基督教簡史 07 基督教大分裂

聖索菲亞大教堂,位於今天土耳其的第一大城市伊斯坦布爾,是拜占庭建築的傑作,東西長77米,南北寬71米,希臘十字式集中佈局。中心穹頂直徑32米,距地面高55米,在文藝復興時期,梵蒂岡的聖彼得大教堂建成之前,一直是世界上最高的穹頂。

公元325年,君士坦丁大帝為供奉智慧之神索非亞,建成了第一所索菲亞大教堂,後來歷經戰火,兩度被毀。我們今天看到的大教堂,是拜占庭帝國的創建者查士丁尼,於公元537年建成的,這座屹立了千百年的偉大建築歷盡劫難,閱遍滄桑。但無論是君士坦丁大帝,還是查士丁尼,誰都不會想到,在這座大教堂建成500年後,基督教卻要在這座大教堂的俯瞰之下,經歷基督教歷史上最大的一次分裂。

公元1054年7月16日,在索菲亞大教堂的穹頂大廳裡,有一群人在開會。這是一次級別很高的會議,參加會議的都是各門各派的頭腦人物,其中一位大主教是羅馬教皇利奧九世派來的代表,而主持會議的是君士坦丁堡東正教的大牧首。會議的議題是,以後基督教開大會的時候,誰該坐中間的那個位子。

這位羅馬來的主教大人是個直腸子,一上來就直奔主題:“我認為,這個位子只能是羅馬教皇來坐。因為基督教是從羅馬開始成為國教的,歷史最悠久,群眾基礎最好,耶穌的正宗傳人聖徒彼得至今還埋在羅馬。最重要的是,從兩百多年前開始,在查理曼大帝的極力推廣下,天主教已經成為了歐洲一統天下的宗教。英吉利、法蘭西、德意志地區的神聖羅馬帝國、意大利等這些歐洲強國都已經信奉了天主教,更不用說瑞士、比利時和荷蘭等這些小國家了。”

“這麼說吧,除了歐洲東部少數的斯拉夫地區和俄羅斯地區之外,絕大部分的歐洲地區都已經信仰了拉丁語的天主教。不讓教皇來坐這個位子,於情於理都說不過去,廣大人民群眾也不答應呀”。

主持會議的大牧首心裡咯噔一下,心想壞了:羅馬天主教這些年在歐洲搞得是風風火火,小目標一個接一個地實現,早已經不是羅馬陷落時的那副窮困潦倒的模樣了。而東正教這邊過了五百多年的安生日子,整日裡不思進取,反倒沒有什麼出息。今天這小子跑來踢館、砸場子,顯然是有備而來的,還得小心應付才是。今天最好給他擺箇中國足球常說的532的陣型,打防守反擊,力保球門不失,最終能打個平局就是勝利。

大牧首心裡拿定主意,終於開口了:“小羅同志呀,你的這個看法不大對頭,還需要好好學學歷史哩,怎麼能聽你們體育老師講歷史呢?”大牧首把羅馬主教稱為小羅,就是想倚老賣老,佔據個心理優勢。

大牧首接著說:“從當年君士坦丁大帝遷都到這裡,到現在已經七百多年了,我們今天開會的這座聖索菲亞大教堂,建成已經五百多年了,東正教在人們心裡的影響我就不用多說了。君士坦丁堡地處亞歐大陸橋,向西可以通往歐洲,向東可以聯結中東,西亞,甚至到達遙遠的中國,向北通過黑海可以影響廣大的俄羅斯地區,南下埃及、北非都非常容易,地理位置之重要,這世界上找不出第二個。當年君士坦丁大帝能選定這裡建都,就是希望利用這裡的地理優勢,發展和傳播基督教。”

“四百年以前,我們東正教的一個分支,聶斯托利教派,就已經把基督教傳到了萬里之外的中國。那時他們是唐朝初年,國力世界第一,唐朝皇帝李世民親自接見我們派去的傳教人員,並且親切握手,合影留念。不信你去中國看看,在今天西安碑林裡面,還有一塊“大唐景教流行中國碑”,就是證據”。

“況且,這裡離耶路撒冷也很近,不要忘了,那裡可是基督教的誕生之地,那裡還埋著基督耶穌的屍骨呢。雖然如今中東和北非地區伊斯蘭教大行其道,但那裡還有很多古老的正教會在傳教,儘管行政人事上不屬於我們管理,但是對教義的理解卻和我們很相近,同樣也使用希臘語。所以,這個位子除了我之外,恐怕沒人能坐”。

大牧首洋洋灑灑說了一大堆之後,瞄了一眼小羅,看看他有什麼反應。

小羅心想:老東西,還在倚老賣老,守著祖宗留下來的這點家產還不撒嘴,看來今天不給你來點硬的,你就不知道馬王爺有三隻眼!

小羅把臉一沉,冷冷的說:“咱們今天廢話少說,羅馬教皇來坐這頭把交椅,這事你到底認還是不認?”

“不認!”大牧首把心一橫,硬硬地回了一句。

這小羅不但是個直腸子,還是個暴脾氣,“咣噹”一聲,就把椅子踹到一邊去了,站起身來衝著大牧首吼道:“今天你要是不認這事,我就代表羅馬教皇撤了你的大牧首的職位,開除你的教籍,從此以後,教會里就沒有你這號人物”。

在場的所有的人都懵了:不對呀,會議進程裡沒有這一項呀,這算是特別的驚喜麼?

就在大家一臉懵逼的時候,“嘩啦”一聲,開會的桌子被掀翻了,大牧首鐵青著臉站在那裡,指著小羅的鼻子罵道:“小兔崽子,別給臉不要臉!想開除我的教籍,做夢!我現在宣佈:在你開除我的教籍之前,我先開除你和你的羅馬教皇的教籍,而且,永不赦免!”

…………

這是發生在一千年前聖索菲亞大教堂當中的一幕,教皇和牧首相互開除了對方的教籍,從此,東正教和天主教正式分道揚鑣。當然,這不是當時的真實場景,只是我演繹的橋段而已。

關於大分裂的原因有很多,多數學者認為是東正教牧首想竊取教皇的權力,從而導致的結果,而我認為這種說法值得商榷。

任何宗教的發展都離不開權力的支持,特別是像基督教這樣的普世宗教,基督教如此,佛教、伊斯蘭教也是如此。很難想象一個普世宗教能夠離開政權的支持而發展的很好,歷史上的無數次滅佛、滅教運動都已經證明了這個道理。

從君士坦丁大帝遷都拜占庭的時候開始,羅馬就已經開始失寵了,否則,達馬蘇斯一世就不會急赤白臉的宣佈“羅馬第一”了,有實力的那一方往往會保持沉默,今天特朗普整天嚷嚷著“美國第一”,就是心虛的表現。隨著西羅馬帝國的滅亡,羅馬教會的影響力日漸減弱,而東正教一直圍繞在權力中心周圍,幾百年下來,這影響力就不用說了。

誰竊取誰的權力,並不是看誰的頭銜更大,而是看權力到底在誰手裡。

要不是因為查理曼大帝的貢獻,羅馬教會生存都成問題,那裡有底氣跟別人叫板。當然,也正是因為查理曼大帝,羅馬教會浴火重生,影響力突飛猛進,到了公元十一世紀,就有了足夠的實力來爭奪教會的最高權力。這也就是為什麼大分裂會發生在1054年,而不是在這之前。另外,如果是東正教想奪權的話,那還用等到這會兒,早在羅馬陷落的時候就動手了,那多省事呀。

所以,基督教大分裂的根本原因是,當兩邊的實力達到均衡,而且有一方還想吃掉對方,但是又吃不掉的時候,分裂就是必然的了。

大分裂之後,羅馬教會信心爆棚。此時,在羅馬教會眼裡,皇帝和異教徒都成了他們的障礙,隨即他們就整出了更大的動靜——廢掉皇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