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6 抗日战争时期伪军的战斗力表现如何?

心空明了


图为正在进行训练的伪军

抗日战争时期,日军为了大规模侵略在中国境内投入了数百万的兵力,同时还有数百万的伪军直接听命于日军。在众多的影视剧中,伪军给人的印象就是战斗力低下的卖国贼。伪军也经常充当着日军进攻时的炮灰,当然伪军当中也不乏最后为抗日做出贡献的人,对于伪军的评价不能一棒子打死。

伪军按照势力划分可以分为几百个,因此将伪军按照地域进行划分,伪军大致可以划分为华北伪军、华南伪军和伪满洲国伪军。如果按照战斗力排行的话,伪满洲国的伪军战斗力当属最强,其次就是华北的伪军,最后就是华南的伪军。

图为华南伪军

伪满洲国伪军的人员构成主要为投降的东北军和土匪流寇,并且日军对其也极其重视,因此装备也是最为先进。伪满洲国伪军经常协助日军围剿东北抗日军民。华北伪军主要为投降的地方军阀部队,因为处于与八路军交战的第一线,并且日军一直在华北进行围剿作战,华北伪军也具备一定的战斗力,经常参与日军征讨八路军的战斗。最后就是华南伪军,它的成员主要为国民党溃败军队,抵抗意识基本无,因此它也没有战斗力可言。

图为正在接受检阅的伪军

虽然华南伪军战斗力最低,但是其效忠的汪伪政权首都附近的部队还是拥有一定的战斗力。伪军这一抗日战争时期奇葩的存在,既帮助了日军侵略中国,也发挥了抵抗日本侵略的作用。总的来说,伪军的战斗力低下,因为伪军缺乏军人素养和缺乏精神,不知道为谁而战。这样的军队战斗力自然也好不到哪里去。

图为影视剧中的伪军


兵器次元


首先,抗战没有200万伪军,正规伪军数量没有某些人所说的200-400万那么多。比如在1941年11月,日军所谓第4次强化治安行动。

当时伪山西公署公布,全省有47万自卫团,但是武器就只有3024支步枪,其他都是棍子和长矛。这其实是日军强迫相关地区,平民充数,每家都必须出人,否则就要去东北当劳工,恐吓的结果。没有任何实际战斗力,平均100多人一把枪,能有什么战斗力?

在关内,正规伪军为32.7万,地方伪军29.9万(日军直接控制的各县地方警备队),合计62.7万人。其中华北正规伪军20.9万人,华中正规伪军9.4万人,华南正规伪军2.3万人。这些是伪军当中的主力。

论战斗力,实际上正规伪军也很差,真正有战斗力的部队也没有投降当伪军的。投降当伪军都是些战斗力很弱的部队。比如齐燮元,孙殿英,赵瑞,任援道这些伪军大佬的部队素质都非常差。

真正实力强的反而是地方伪军,因为他们是日军直接控制的。里面有日军指挥官,教官,甚至在中队里还有一个日军步兵班掺入。比较多的铁路警备队,日本人比例达到30%,这些县警备队级伪军的战斗力就要凶恶一点。在日军直接督战下,防御工事还凑合。

总体来看,伪军的特点是番号特别大,人数特别少,如果按番号算,可以算出400万伪军,实际上根本没有多少人。伪军的治安军有12个集团军,总共只有6万人,1个集团军不到5千人。伪军1个师大多都是1千到2千人,就是700人的1个师都有。总体战斗力来说,没有一个具备进攻能力,在日军监督下防御,可以勉强打一下。


深度军事


说到伪军,很多人的脑海里就是电视剧里一些衣冠不整,举止猥琐的兵痞,当然这只是伪军的一种而已。这场全面战争中的伪军五花八门,战斗力是各不相同的。


长期以来,伪军中被忽视的部分是直接编入日军的士兵。兵源地基本是日本殖民地,这些人从小生活在日本的殖民统治之中,接受过日本奴化教育,甚至对日本侵略军有相当的认同感。入伍之后,与日本士兵混编。他们穿着日本侵略军军服,使用日式武器,说日语,所以抗日军民很难从日本士兵中把这种伪军辨认出来。

中国台湾伪军

比如中国台湾的伪军,日军给他们起了极具欺骗性的名称——“高砂义勇队”。1942年3月这些士兵和日军一起参加了巴丹半岛的战役,重创了美军。后来,他们还参加了菲律宾科雷希岛登陆战,日军后来不无得意地写道,这些士兵夜间视力好,在热带雨林与山地中健步如飞,攀爬悬崖迂回到美军后方,以手榴弹和刺刀与美军展开近战。

中国台湾伪军,军装武器和日军的差别很小


二战后期,日军还使用中国台湾籍士兵组成“薰空挺身队”,以空降方式对海岛上的美军机场发动自杀式进攻,可见对其战斗力的认可。

当然也有资料声称在缅甸战区顽抗中国远征军的日军步兵中也有中国台湾士兵。

更令人愤慨的是中国台湾籍士兵李光辉 (史尼育唔、日本名字中村辉夫) ,1944年,他在摩罗泰岛与日军大部队失散,在深山老林里独自生活了31年,1974年12月才被人发现,这个时间迟于1974年3月被人发现的日本兵小野田宽郎,可见被日本军国主义毒害之深。

身穿日军空降兵军装的中国台湾伪军


朝鲜籍伪军

虽然朝鲜半岛沦为日本殖民地之后,大批朝鲜人投身抗日救亡运动,但是确实也有不少朝鲜人被编入日军或者伪满洲国军队。比如韩国前总统朴槿惠的爸爸朴正熙,日本名字叫高木正雄,上过伪满和日本的军校,在日军中当过军官。

身穿日军军服的朴正熙


再比如韩军退役将军白善烨,他在回忆录中就承认自己在日军“间岛特设队”中曾担任军官,长期在中国东北围剿抗联武装,这支特设队留下了凶残和善战的名声,这样的朝鲜籍伪军和伪警察特务,被中国东北人怒斥为“二鬼子”,可见名声。

抗战末期,间岛特设队又被派到华北,与八路军作战,不过他们意识到日军气数已尽,消极避战,避免了伤亡。


伪满铁石部队

1944年冬,日军组织伪满,伪蒙军队中的精锐组成了铁石部队,下辖铁血部队、铁心部队及直属部队;

铁心部队是骑兵旅,是伪蒙精锐;

铁血部队是步兵旅,为伪满精锐;

直属部队为铁虎部队(装甲车营),铁乘部队(铁路警护队),铁轮部队(辎重团);

总共约1.6万余人,大部分是中国人和朝鲜人,还有少量日本军官指挥。

这支部队的装备相当好,虽然缺少日军甲种师团那样的大型火炮,但是迫击炮、机关枪、掷弹筒、卡车和骡马一应俱全。

身穿礼服的伪满禁卫军


1945年1-8月期间,铁石部队居然还敢主动大举进攻华北根据地,与八路军交战,当然被八路军狠狠地打击。不过,这支部队抗战胜利时投奔了国民党军队,在一年后的四平大战中给解放军留下了深刻印象——在大同广场与解放军打了两个小时近战,据参战者回忆,大同广场上“鲜血没过了脚脖子”。战斗力还是很强的。

老舍先生在抗战初期就对此有所了解,所以在《四世同堂》中不无担忧地写道,这些人从小读日本书,看膏药旗,长大以为自己是日本人,太危险了。


汪伪首都军

汪伪政府在抗战期间组织了“首都警卫军”,下辖3个师,是精锐部队,里面有不少军事素质较高的投降官兵,与国共坚持抵抗的部队在南京附近地区打得有来有回。被日军称为“清乡专家”。

抗战胜利后这支部队基本被国民党收编,也得到了国民党的较高评价,在摩擦战中表现出不俗的战斗力,所以国军王牌整编第七十四师在补充兵员的时候,收编了不少汪伪首都军的士兵。

电影《风声》剧照,张涵予扮演的角色疑似是汪伪精锐


其余部队

下一档次的是齐燮元的华北治安军,向日军成建制投降的国军部队,这些军队还有一定的正规编制、训练和战术,甚至还自己有军校,在伪军里面算比较正规的。

《民兵葛二蛋》剧照,忠实表现了华北治安军的独特军装


再下个档次就是五花八门的地方伪军,原本可能是民团之类的武装,也可能是会道门,军装、武器杂乱,大部分士兵可能只是混口饭吃,士气低落,战斗力较差,这种比较符合影视剧里的形象。所以敌后抗日武装在这种伪军中做敌工工作要相对容易些,通过“红心白心”,“红黑账”发展了不少线人。

总的来说,伪军五花八门,战斗力也是和他们各自的兵源、编制、训练体系和武器装备有很大的关系。

阅读更多军事内容,请关注 近卫步兵师


近卫步兵师


1941年9月,汉奸熊剑东率领他的“黄卫军”四千余人在湖北监利一带的杨林山驻扎,协防白螺机场。驻朱河的国军53军116师周福成部夜袭杨林山,但没想到的是,这群伪军甚是凶悍,凭借着日军补给的重武器顽强抵抗,双方激战一夜,在日军的策应下,国军损失大量人马,被迫撤退。半个月后,53军再次进攻杨林山,还是败在了“黄卫军”手里。这还不算什么,在同年冬季,熊剑东居然率领他的队伍主动向53军发起进攻,双方展开激战,最后在日军的配合下,国军吃了点亏,丢了聂家河阵地。

众所周知,抗战时期伪军的战斗力并不强,因为他们大部分都是为了混口饭吃,保存实力。但是像“黄卫军”这样为日军卖命的军队还是挺少的,为什么“黄卫军”会如此强悍,居然连东北军53军都降服不了它呢?原来这支部队的骨干大部分都是投降日军的黄埔生和军统特工,而且在此之前熊剑东因为战斗负伤,居然受到日军“重用”,为此日军拨给他了一批轻重武器,熊剑东也就率部死心塌地跟着日本人干了。所以说,伪军战斗力的强弱,关键在于他们对待战争的态度。

抗战时期有两百多万伪军,其实有六成都是国军叛国投敌的,这些伪军多少还些战斗力的,如华北的伪军大部分都是投降的地方军阀部队,他们经常参与日军围剿八路军的作战,给八路军造成了不少麻烦。剩下的伪军就是日军通过收编土匪、强行抓人获得,他们主要就是帮助日军维持一下地方秩序。

到了抗战末期,日军已经快穷途末路了,所以这些伪军大部分消极作战,战斗力当然就变差了。抗战结束后,大量的伪军都被国府收编,投入内战。值得提及的是,吴化文率部投汪、投蒋后又投共,他的部队在渡江战役中居然第一个攻占“南京总统府”,所以说任何部队都是有战斗力的,但前提是不能与人民为敌。


兵说


抗日剧里面往往伪军比日军可恨的多,可能是因为叛徒、汉奸要用自己对待同胞的凶狠向主子表忠心的缘故吧。据统计整个抗日战争中伪军数量在150万到200万之间,因为很多伪军是墙头草,经常变换阵营,很难统计。

伪军主要分为三个部分汪精卫的伪国民政府的部队、华北自治政府等汉奸组织的队伍、伪“满洲国”的队伍。汪精卫的伪国民政府的部队和伪“满洲国”的队伍战斗力还是很强的。

首先汪精卫的伪国民政府的部队基本上都是由原来国民党的军队组成,受过专业训练,很多士兵都是经过战火的老兵,很多人原本还是抗日英雄。只不过因为汪精卫的政治诱降以及蒋介石的“消极抗日、积极反共”影响而大量投敌。这些人在进攻抗日根据地的战斗中还是很凶悍的,其中还有不少伪军参与了对平民的大屠杀活动。

伪“满洲国”的部队主要由受到洗脑的东北人和朝鲜籍日本兵组成,军官都由日本人担任,武器装备能和日本正规军相媲美,因此很有战斗力。一般情况下调入关内都做特务武装和主力使用。

而齐燮元、孙良诚、吴化文、庞炳勋、孙殿英等人所统率的伪军战斗力是比较拔尖的,作战能力和武器装备能和国民党正规军持平。


当狗容易做人难


1成建制的部队投敌,例如吴化文的鲁苏战区新4师、荣子桓的第334旅一部、孙殿英的新5军、李守信的东北军骑17旅……

2被俘的国军官兵,例如中条山会战,有数万国军被俘。其中许多人,后来成为伪军,例如刘明夏、公秉藩……

3流氓、地痞、无赖、混混、土匪之类,被日伪军收编。

4伪军招新,许多农民、小市民、小知识分子……为了生存,或者为了所谓的前途,成为伪军……

…………………………………………………………………………

至于战斗力,相当烂。毕竟,大多伪军没有信仰,纪律也差,待遇也不咋地。为了生存,为了养家糊口,出工不出力,混日子,太常见。也有部分部队,有一定的“节操”,有一定的战斗力,有所谓的“上进心”。就随便列举一些事例,来介绍下伪军的表现吧。

荣子恒带着第334旅一部以及鲁南地方游击部队,合计约2万人,在鲁南投敌。所部被汪伪政府军委会改编为一个军,荣子恒担任军长。八路军鲁南军区集中了两个团和八个独立营,于1944,05开始讨伐荣子恒。打了五天,荣子恒的部队全线溃退,最后收缩到泗县附近。1945年2月3日夜7时,八路军鲁南军区第3团、费县独立营、尼山独立营在鲁中第3军分区一部和地方民兵的配合下,对盘踞泗县的第10军残部发起进攻。很快,这股伪军被歼灭,荣军长被击毙。

冈村宁次于1941年4月向熊剑东补给800支三八式步枪, 20余挺轻机枪,以土匪、地痞、溃兵为基础组建的“黄卫军”正式挂牌成立,熊剑东自立为军长。该伪军建立时下辖3个团,1个特务营,由于人数不多,团以下不设营一级编制,直接由团管辖到连。1941年9月,熊剑东率领部队返回监利,驻扎于杨林山,充实新堤至白螺矶一带防线。

由于伪军普遍战斗力弱,当时的国军也未将其放在眼里,得知守卫是“黄卫军”后,驻朱河的国军第116师万福麟部在一个风雪之夜对杨林山发起袭击。令国军万万没想到的是,经过整编的“黄卫军”战斗力已大幅度提升,不仅拥有大量重武器,又有日军策应,更为重要的是这支部队似乎很为“皇军”卖命,对付起自己祖国的军队来毫不手软。经过一夜激战,国军万福麟部死伤惨重,被迫撤离。半个月后,万福麟部再度进攻杨林山,与“黄卫军”激战数小时后不支撤退。

吴化文本来是鲁苏战区的一个师长,因为被东北军排挤,加上生存艰难,率部投敌。到了1944年,所部已经发展到两万人上下。无论是和国军作战,还是围剿八路军,该部都特别卖力。何应钦在分析形势的公开报道中称:“吴逆化文籍敌之攻势,亦乘机进据山区,目下除吴逆化文部乃拒守山区与我对峙外,已无敌军部队。”






铁亲王


谈起伪军,脑海中第一映像就是抗日剧中穿着军装,拿枪跟在日本人后面点头哈腰,经常欺负欺负老百姓的形象


抗日战争时期伪军最多时数量达到200万余人,基本上都是吃不起饭的老百姓和国军败阵下来的士兵组成,受日军训练。我们看电视剧中,伪军好像都是不堪一击,打战时放两枪就跑,感觉战斗力很差。其实不是这样的。



1、根据史料显示,有相当部分的伪军战斗力还是很强的,尤其是东北和华北地区的伪军,以凶悍著称,敢于和八路军硬碰硬进行白刃战,八路军正规军在他们手里都吃过很多亏。毕竟很多伪军原来都是国军正规军,基本的军事素质还是有的。

2、即使是战斗力较差的伪军,也不是白耗粮食,维护地方治安,打一打游击队,他们还是很在行的。有这些伪军的存在,日军可以抽调部队集中作战,没有后顾之忧。

3.最重要一点,不管伪军战斗力如何,我们宁死不能当卖国贼。


星星读历史


说起伪军,大家的印象会想起电视剧的那些伪军,一般都是些胆小怕死,战斗力极差的军队,但真实历史上伪军战斗力真的是这样吗?我们不妨仔细分析一下。

抗日战争时期有组织的伪军主要是四大部分:伪满、伪蒙、华北临时、南京汪伪。先来说一下伪满的伪军,伪满洲国伪军兵力高达20万,一边协助关东军多次扫荡抗联、义勇军等抗日武装,一边又协助日军防御苏联,在诺门坎战役中也曾有伪满伪军的身影。

伪华北临时政府的伪军叫“华北治安军”,俗称:皇协军。是日军为了应对华北地区兵力不足的场面,专门设立的亲日武装。皇协军多次跟随日军对根据地进行扫荡,并对八路军造成重大伤亡。

汪伪政府的伪军叫:和平建国军。分布于江苏、浙江、安徽、河南及山东等省的敌占区,受汪伪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管辖。1940年,汪军总数8.8万人,到1945年春已扩大到40余万人。至日本投降时,汪精卫政权所统领的南京和平建国军直辖6个方面军及4个绥靖公署,华北治安军则最高曾辖有14个集团军,蒙疆的蒙古军最高曾辖有10个师。汪伪政府所有的伪军统计起来,对外号称兵力百万,实际上大约只有六十万人。

说起和平建国军的战斗力也是参差不齐,不过有三个首都师战斗力很强,抗战结束后被国民党整编七十四军收编。这个七十四军就是孟良崮被全歼的那个。

伪蒙就是蒙疆联合自治政府的伪军,其战斗力非常渣了,也就数个骑兵师,打打顺风仗还行,遇到强烈抵抗就不行了。


云中书翁


伪军总共分为三等不同等级的伪军战斗力不一样。一种是由韩朝及某湾等早期日占区人组成的,这类人把自己当成日本人,而日本本土也对他们非常信任,比如韩国就派了29万多人参加日军。这些人被日本编入丙级兵团,直接列入日军的作战序列。由于武器的无差别使用使得这类日伪军的战斗力还是非常强的。在日军开战太平洋以后,大量甲级兵团被派到太平洋打美军,剩下的大部分就是乙级兵团跟丙级兵团。

第二种日伪军是由伪满洲国提供的伪军部队,这支部队的总额非常多,大约有80万人左右。这些人对于日军来说其实算是盟友,日军对待这些人其实还是比较尊重的,并没有像电视剧里那样的当成狗。这类军队采用日军的训练方式,装备日军的武器,总体战斗力来说,对正规日军肯定是会弱一些,但是仍然比国军精锐得多,战斗力上我们单挑赢不了。

第三种伪军是由类似汪伪政权提供的部队,这种伪军实际上不能算部队,只是治安队而已,相当于警察,这批人大约有210万左右,这批部队从装备上面并不是使用日军的制式武器,大部分还是使用汉阳造,中正式等等国产武器。装备差,又没有专业性训练,肯定战斗力不行了。我们所说的打伪军实际上打的是这种,但是打这些伪军没有什么赚头,他们的装备次得一逼,靠缴获肯定是打不了仗的。


优己


抗战时期的伪军,又被老百姓称为二狗子,专门协助日军欺压中国人。至于伪军到底有多少人、战斗力如何?听我慢慢分析。

伪军是二狗子的统称,主要构成有:汪伪政府的和平建国军、华北治安军、伪蒙的蒙疆政府军、伪满洲国国防军。这基本是伪军的主力部队,这部分兵力大概在60万左右。

伪军还有部分是地方警备部队、伪警察、地主民团武装、地痞无赖组成的特务队等。这类没有编制,具体数目不详,据说以百万计。

如果要说战斗力,大概这些伪军要分5类来分析。第一类是地方宪兵队,头目都是东北及中国台湾的铁杆汉奸,成员主要是收编的罪大恶极的大土匪。

他们受日军管理,由日军直接发放军饷、武器装备,这些都是铁杆汉奸,所以是伪军中战斗力最强。他们的主要任务是在伪军部队督战。


第2类是伪满洲国国防军、蒙疆政府军、地方警备部队。前两种因为受妄图独立的势力控制,中高层军官基本都是顽固分子,第三种是由日军直接管理,所以这类伪军战斗力不弱。

第3类是隶属汪伪政府管理的部队,这类都是正规军成建制的投诚部队,但根据汪、蒋协议,他们一般不主动出击,只能防御,属于留后路型的,所以谈不上战斗力,基本一触即溃。

第4类地痞无赖组成的特务队,他们是铁杆汉奸,但由于人数少,缺少重武器,所以战斗力一般,只能欺负老百姓和小股抗日力量。


第5类是地主组织的民团、伪警察。这些人主要都是被裹挟或是为了有口饭吃生存下来。

他们武器低劣,绝大部分都是普通老百姓,所以他们不是真正意义的伪军,也根本没有战斗力。只要有部队来,基本只有逃命的份。

总的来说,中国战区的伪军数量及战斗力都不高,远远不及欧洲的伪军。比如德国的伪军战斗力比德军还要强,特别是苏联和波兰,人多武器好,给盟军造成了很大的伤亡。

不过汉奸都没有好下场,二战结束后,各个国家都对伪军进行了追责,最后他们都为可耻的卖国行为,付出了应有的代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