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02 “江郎才尽”指的是谁?您知道吗?

“江郎才尽”这一带有贬义色彩的成语大家都听说过,说的是南朝人江淹的事。钟嵘《诗品》:初,淹罢宣城郡,遂宿冶亭。梦一美丈夫,自称郭璞。谓淹曰:‘我有笔在卿处多年矣,可以见还。’淹探怀中,得五色笔授之。而后为诗,不复成语,故世传江淹才尽。

“江郎才尽”指的是谁?您知道吗?

大概意思就是说:有一次江淹在冶亭中睡午觉,梦见一个自称郭璞的人,走到他的身边,向他索笔,对他说:我有一支笔在你那儿已经很久了,应该可以还给我了吧!” 江淹听了,就顺手从怀里取出一支五色笔来还他。据说从此以后,江淹就文思枯竭,再也写不出什么好的文章了。当然了,这只是一个传说,不足为信。

“江郎才尽”指的是谁?您知道吗?

江淹字文通,是南朝著名的文学家、散文家,济阳考城(今河南兰考)人,从小与母亲相依为命,虽然家境贫困,但聪颖好学,追求上进,凭着自身的努力,青年时代的江淹就已写得一手好文章,从而为时人所称,他的《恨赋》和《别赋》至今仍是脍炙人口的佳作。

“江郎才尽”指的是谁?您知道吗?

后来,江淹的才名传到了南朝宋建平王刘景素那里,刘景素很欣赏江淹的才华就提拔江淹做了南兖州的官。没想到有个叫郭彦文的县令犯了罪,为了开脱自己的罪责,竟然诬告江淹接受过他的贿赂,于是江淹和郭彦文二人一起被抓到了监狱里。

为了给自己申辩,江淹便在狱中给刘景素写了一封辞情恳切的长信,在信中江淹慷慨陈词,尽情的抒发内心委屈之情,这封信说它是一篇精美绝伦的好文章也不为过。刘景素看了这封信后,十分感动,便立刻派人把江淹从狱中放了出来。

到齐高帝萧道成辅政时,听别人说江淹非常有才华,便把他召为尚书驾部郎、骠骑参军事。江淹为萧道成分析了天下大势,深合萧道成之意。

“江郎才尽”指的是谁?您知道吗?

齐朝建立后,江淹开始被任命为史官,后又先后兼尚书左丞、御史中丞、秘书监等职务。

梁朝建立后,江淹又先后任散骑常侍、左卫将军、金紫光禄大夫等职。江淹历经三朝,一生可谓占尽高位,尽享荣华。

“江郎才尽”指的是谁?您知道吗?

江淹当了大官以后,过着养尊处优的生活,政务繁忙却也仕途得意,很多事情都不用自己亲自动笔,时间一长,便才思减退,文章逐渐就失去才气了,就再也没有写出为时人称道的名篇佳作了。因此,人们都很惋惜地说:“江郎才尽了。

但还有另一种说法,江郎并没有才尽,而是江淹怕梁武帝嫉妒自己,所以藏拙。

“江郎才尽”指的是谁?您知道吗?

梁武帝重用江淹,使得他权倾朝野,能到这一步,证明他有着过人的政治智慧和才能,怎么也不可能“才尽”,这是功成名就、明哲保身、为了寻求安逸生活的做法,应该称之为“罢笔”。所以,后来才有了梦境中还笔于郭璞的故事。

喜欢就加个关注,点个赞,不妥之处请下方留言批评指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