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04 走进乌拉盖大草原的知青文化

“知青”是一个带有时代印记的词语,泛指有知识的青年,也就是受过一定教育的年轻人。在上世纪五十年代至七十年代,到农村做农民的青年。这些青年大多只接受过初中或者高中教育,在农村的广阔天地里度过了自己的青春岁月。“知青”也成为了那一代人不可磨灭的印象。知青是一段忘不掉的梦,是一个解不开的结,是一场没有放完的电影。光阴似箭,日月如梭,尽管已经过去了将近50多个春秋,但那段难忘的生活对于任何一个知青来说都将是刻骨铭心和无法抛弃的。

走进乌拉盖大草原的知青文化

1969年3月25日,经国务院、中央军委批准,来自四个军区和军区直属队后勤部等八个单位组建了中国人民解放军北京军区内蒙古生产建设兵团第六师,并接收了内蒙古五七干校第五分校,与此同时,接收了哈拉盖图农牧场、乌拉盖牧场、贺斯格乌拉合营牧场,分别成立51团、52团、53团,这基本形成了乌拉盖管理区的前身。在时代大趋势下,天津、北京、唐山、山海关、秦皇岛、保定、呼和浩特、集宁、白城、乌兰浩特、阿尔山等城市知识青年陆续赶往乌拉盖支援建设,截止到1971年,总共接收知青8209人,到1975年,兵团所属六师又发展了54团(满都宝力格公私合营牧场)、55团(东乌珠穆沁旗宝格达山林场)和57团(五七镇)以及乌拉盖和呼热图两个公社。兵团时期(1963年——1975年)是开发区经济、社会发展的一个高峰期。这是乌拉盖经济发展的一个辉煌时期,也是国家投入基本建设资金的高峰期。直到1975年12月,兵团体制撤销。

走进乌拉盖大草原的知青文化

兵团体制虽然撤销了,但广大知青留在乌拉盖的印记却是永远也抹除不掉的。时间回到五十年前,只要提起那段知青岁月,便能唤起知青们对广阔草原的回忆。

位于醉人的乌拉盖河畔的知青小镇,其前身是北京军区内蒙古生产建设兵团六师51团一连的营房,当年也正是在这个地方,知青们生活和工作,现如今依然可以瞥见当年知青们生活的场景。

走进乌拉盖大草原的知青文化

随着火车的突突声,一群满怀着炽热鲜血的年轻人来到了乌拉盖草原,在经历了火车到汽车再到牛车的一路的辛苦奔波后,知青们终于来到了乌拉盖草原。从以前的城市生活瞬间转为了牧区生活,从肩不能挑、不能扛的小姑娘、小伙子,成长为了下地劳作、放牧的农牧民。每天的清晨,伴随着起床号和一曲曲高亢的红歌,知青们从睡梦中醒来,到食堂吃早饭,随后便投入到一天的劳作中,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寒夜里,乌拉盖草原上的风让人战栗;暴雪中,草原的羊群面临着粮食短缺却无计可施的惆怅;日落时,疲乏的身体累成一滩软泥;转场时,跟随勒勒车行走的脚步。可知青生活远不止这些辛苦。因为下乡,成就了多少对伉俪情深的恋人?那是一种生死相依的情意;因为下乡,丰富了多少人的生活,成就了一个又一个好作家?知青生活成为了他们笔下的焦点,如今,我们依然能够从《狼图腾》小说中看出知青生活对一代年轻人的影响;因为下乡,让更多的人认清了人生的价值,恢复高考后,更多的人选择了回城市参加考试,我们有理由相信,这一代人便是扛起祖国改革开放大旗的先锋队。

走进乌拉盖大草原的知青文化

如今,乌拉盖的知青文化依然在流淌。每年乌拉盖会举办知青文化周,邀请当年插队的知青返乡,再来看一看乌拉盖。近几年随着旅游的发展,乌拉盖的知青文化之旅也成为了拿得出手的特色旅游项目,广受欢迎。经过复原修建的兵团旧址、体育馆、营房、活动中心、舞台等等,都让你能亲近知青文化,触摸一代人的记忆。将农牧民闲置的住房充分利用,有效结合兵团文化,把旧村落规划建设为集餐饮、住宿、观光、休闲、娱乐、军垦文化体验于一体的功能性旅游区, 在保护原生态草原的前提下,构建以兵团文化为主题、功能设施完备的原生态草原休闲度假村,也作为乌拉盖草原一处独具特色的旅游接待综合体项目。以实物、图片、史料文字为主,利用声光电等特效手法,展现了兵团人乐观、向上的精神面貌,更充分展示了兵团战士用青春、热血和生命书写的“热爱祖国、艰苦奋斗、无私奉献、开拓进取”的兵团精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