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6 長平之戰中,趙國向齊國借糧,齊國為何不借給趙國?

L雪媛


兩方面原因。一是長平之戰前,秦、趙的實力都遠強於齊國,對於這場龍虎鬥,齊國打心眼裡不想摻和;二是秦國的外交工作做的比較到位。

長平之戰前,齊國因為“五國伐齊”事情,元氣大傷,國力衰退,無力再與秦國相抗衡。

而在這種大背景下,趙國又是當時關東六國中唯一還保存有強大實力,能與秦國在軍事上硬鋼的國家。趙國的這種實力,讓齊國對它很是懷疑——懷疑趙國是不是也有秦國一樣的野心。

所以在這種一個超強(秦國),一個次超強(趙國),五個弱者(齊楚燕韓魏)的前提下,包括齊國在內的“弱者”們,對長平之戰都是抱著看戲的心態對待的。

比如當時的楚國,楚頃襄王重病,太子卻在秦國,若不能回楚,則一旦楚王死,王位必定落於他人。秦昭襄王對放歸楚國太子一事本來有疑慮,但春申君黃歇秘密派人護送太子返回了楚國,再加上範睢在一旁替楚太子說好話,於是秦昭襄王就默認了楚太子歸國一事。

楚太子歸國後,楚頃襄王果然去世,於是太子立即繼位,是為楚考烈王。考烈王考慮到自己新君登基,國內的局勢不太穩定,再加上秦王也沒追自己,默認了自己歸國。因此他也就抱著一種感恩的心態,沒摻和進長平之戰。

還有韓國和魏國。韓國因為被打怕了,整個長平之戰期間都是戰戰兢兢,不敢吭聲。魏國很搞笑,長平之戰期間,魏國國內還舉辦了一場熱烈的廷議——討論長平之戰。

最後這場廷議的結果竟然是秦國伐趙有利於魏國,魏國不摻和長平之戰……

為此有人反問魏王,說秦勝趙敗,我魏國何利之有?魏王大言不慚的說:趙國的羞辱就是我國的福氣啊。(鄰之羞,國之福也)

十足的看熱鬧不嫌事大。



相比於被打怕了的韓國,曖昧的楚國,不要臉的魏國,齊國的態度比較特殊。其實齊國有救趙國的想法,比如長平之戰前,齊國就曾經救援過趙國(中學課本上的《觸龍說趙太后》就是講的這次事件)一次。

但是,還是前面提到的老問題。趙國實力強於齊國,而且趙國不知收斂,經常幹一些讓人懷疑它有野心的事,比如接納齊國叛逃的大將田單(擺火牛陣的那位猛人),還比如趙國主動收了上黨郡十七座城池,這都讓齊國對趙國很不放心。

再加上齊襄王死後,繼任的齊王建(最後一任齊王)年少,國事皆決於君王后,而君王后又是一個很謹慎的人,不想把齊國拖入戰火。因此在長平之戰期間,當秦趙雙方的規模越打越大,君王后害怕了,她怕齊國也捲入大戰。於是她就堅決拒絕了趙國的求援。


當然了,看戲歸看戲,各國也不傻,如果趙國玩完了,各國也要跟著倒黴。所以在長平之戰期間,各國之所以會坐山觀虎鬥,與秦國的外交斡旋以及趙國君主在決策方面的失誤,也有一定的原因。

長平之戰期間,為了斷絕趙國的外援,秦國先是忽悠了趙國,借趙孝成王派來媾和的使臣之嘴,大肆宣揚趙國主動來使,騙得其他諸侯國以為趙國已經和秦國談和,錯失了第一時間援救的時機;緊接著,秦國散盡財寶在各國內部運作,使得各國都有“看戲派”在搖旗吶喊,勸各國國君不要管閒事。

比如這些人就曾經跟齊國君王后說,齊國如果增援,秦國就會撤退。但秦撤軍的後果就是趙國兵不血刃拿下上黨地區,並坐得上黨十七座城。此事對齊國無益,只會白白便宜趙國。齊國君王后就是因此被說動了心,才下定決心不管閒事。

最後,秦國又派兵守住各國通往趙國的隘口,比如秦軍提前佔領垣雍這個戰略要點,讓魏國無法支援。就這樣,趙國的外援徹底被秦國斷絕。


總的來說,長平之戰期間,如果齊國答應救援趙國,秦國是很有可能退兵的。但是以齊國代表的“五弱國”出於坐視秦趙廝殺,想漁翁得利,並且也不想讓趙國白撿上黨十七座城池的心態,最後都沒有援趙。


Mer86


趙國借糧,齊國拒絕。

表面看來是秦國的策略起了作用,深層次的原因應該有兩點:

一是中國歷史進入戰國時期所出現的必然現象。

為什麼這個時期叫戰國時期?因為周朝已經實際上分崩離析,諸侯國的思維模式就是一個“戰”。這和春秋時期諸侯國君的思維模式是完全不一樣的。那時候,各國雖然打起來不客氣,但打完很快就沒事了,因為大家還要想著維護周天王的名聲,想著同在一個屋簷下。那時候,各諸侯國相互救濟幫助非常普遍。在“戰”的思維定勢下,相互支援的潛在成本就要高多了。

二是在生死存亡的嚴峻形勢重壓之下,為了生存,人們身上自私、膽怯、虛偽、短視等人性的負面要素都被擠壓出來。在這樣的局面下,那些無能的君王的決策必然出現混亂。借與不借都是小事,短見滅國是必然。

戰國時期或許是我國曆史上爾虞我詐現象最普遍的一個階段。在此以前華夏民族積累的守信美德差不多被糟蹋的蕩然無存,後來恢復起來就變得十分困難。還有人還為一些所謂成功的陰謀詭計唱讚歌,其實是很可悲的。

實際上,戰國是我國曆史的一段悲劇,它打開了背信棄義的潘多拉魔盒。這些魔在今天仍沒有滅掉。


原無


原因如下:

其一,秦國相國范雎“遠交近攻”策略的成果。打長平之戰前,范雎逢秦王令帶重金賄賂各國掌權人氏,因而導致齊不援糧於趙也屬正常;

其二,齊王建為報“五國伐齊”時趙國參戰的一箭之仇。五國伐齊差點兒把齊國滅掉,但之前趙國被魏國龐涓率大軍戰於邯鄲,孫臏派軍擊大梁解了邯鄲之圍,所以齊王覺得趙背信棄義不願意救;

其三,齊國君臣戰略眼光短,不明“唇亡齒寒”道理;據《史記.田敬仲完世家》記載,王建立六年,秦攻趙,趙無食,請粟於齊,齊不聽。齊國大臣周子說:不如聽之以退秦兵,不聽則秦兵不卻,是秦之計中而齊楚之計過也。且趙之於齊楚,扞蔽也,猶齒之有唇也,唇亡則齒寒。今日亡趙,明日患及齊楚。這說明齊國有識之士周子看出了秦國逐一擊破的計謀,想要幫助趙國,並給齊王說了唇亡齒寒的道理,但齊國君臣不聽,於是秦破趙於長平四十餘萬,遂圍邯鄲。








北疆刀客


秦趙長平相持三年,消耗甚大,勝負未分,軍事態勢是秦強趙弱。趙國糧草缺乏,向齊國借糧,不料齊王忌當年趙聯合燕,魏,韓,秦五國伐齊之恨,不肯借糧。趙拖耗戰事不能長久,想換將速決,趙王用紙上談兵的趙括換下老成持重的廉頗。對陣百戰名將白起,招致慘敗。


文舀


長平之戰,趙國向齊國借糧,齊國為何不借?因為齊國的末代國君田建即位了。

齊國早已風光不再

樂毅率領六國聯軍討伐齊國,齊國本已奄奄一息,田單又憑藉著他的聰明才智將燕軍逐出齊國,光復齊國的大好河山,並擁立田建的父親齊襄王即位。後來,田單遭到國人排擠,去了趙國。

齊湣王遇害後,齊襄王曾經流落民間,做過一段時間的傭人。從那時起,田齊早已沒有了當年的高貴和霸氣,即便齊襄王被田單迎接回宮後,受過驚嚇的他,稍微有點風吹草動,便夾緊尾巴做人。

齊襄王早逝,其子齊王建繼位時不過16歲。於是,大小事務都由其母君王后代為處理。君王后處理國際關係與齊襄王一般,同樣是謹小慎微。本著不得罪其他各國的原則,加上齊國特殊的地理位置,她只希望齊國能夠長期置身於戰事之外就行了。

田齊不敢得罪秦國

《史記·田敬仲完世家》關於齊王建,雖然其在位40多年,然而所記載的事情不過3件。第一件就是長平之戰拒絕向趙國借糧,第二件是去秦國赴酒會,第三件就是向秦國投降。如果將這三件事情連起來看,不難發現齊王建對秦國的態度倒是自始至終的阿諛奉承。

長平之戰爆發,秦、趙兩國對峙兩年多,大量的青、壯勞力被困於前線,使得農田歉收,國力透支,尤其是趙國,糧食供給難以為繼。而由於優越的地理條件,加上置身於戰事之外多年,因此,齊國倒是糧多草廣。此時秦國也在觀望,如果齊國救趙,那麼秦國退兵,不然就進攻。所以,彼時齊國的態度非常重要。


這時,齊國的大夫周子就勸告齊王建,趙國是齊國重要的屏障,一旦趙國滅亡,禍患馬上就到齊國,所謂唇亡齒寒啊!齊王建不聽勸諫,45萬趙軍因此在長平之戰慘遭屠戮。

總的說來,那時還很年輕的齊王建不願借糧食給趙國,想必這也是其母君王后的主張。

  • 一是借糧給趙國就得罪了當時最強大的秦國,相當於引火燒身,萬一趙國失敗,秦國馬上進攻齊國,到那時可真是賠了夫人又折兵;


  • 二是秦國的遠交近攻策略迷惑了這對短視的母子,以為站對隊伍,就能換來齊國長久的平安;

  • 三是六國伐齊的陰影還沒消退,對齊國來說,那六國都不是什麼善茬。齊國更樂意做壁上觀,看著六國互相功伐,也能消除一些往日的心頭之恨。

可是,事實是殘酷的,當其它五國相繼倒下後,秦王政並沒有停下他統一六國的腳步。雖然齊王建因阿諛秦國而享受了40多年的安寧日子,但是當他被迫向秦國投降的那一刻,不知道是否還記得當初長平之戰時齊大夫周子的勸諫呢?



圖片來源於網絡,若有侵權,請通知作者刪除。

讀春秋思無忌


齊王建六年,秦攻趙,齊楚救之。

秦國的戰略是,齊楚救趙,如果他們齊心協力,眾志成城,就相機退兵,再等待機會;如果他們的聯盟並不牢固,就集中力量猛攻,逐個擊破。

戰爭最終打的是後勤。秦國兵精糧足,曠日持久,趙國的糧食不夠用了,向齊國求糧,齊國卻沒答應。

齊國大夫周子說,我們既然是來救援趙國的,現在趙國乏糧,我們就應該儘快借給他糧食,與之齊心協力打退秦兵,如果不這樣,秦兵勢必攻破趙國,這恰好中了秦國的計策。再說趙國對於齊楚來說,具有重要的戰略屏障作用,就好比牙齒有嘴唇的保護才會牢固,唇亡則齒寒。今天趙國滅亡了,明天就該輪到齊楚了。所以我們現在救援趙國,好比捧著一個漏水的水缸往被燒焦的鍋裡倒水一樣,形勢危急,全力以赴都不一定能頂得住,為何還要猶豫呢?總之,救趙,是國際間的道義,是齊國作為一個負責任的大國應盡的國際義務;擊退秦兵,又可以揚威世界,大大提高我國的國際威望。憑正義援救將要滅亡的盟國,揚國威擊退強秦之兵,這是多麼好的戰略機遇呀,如果我們不敢決策,不積極作為,卻斤斤計較一點糧食,就未免太不明智了。

齊王建被秦國嚇破了膽,最終還是沒聽周子的建議。

趙國失去齊楚強大的外援,長平一戰,遭到秦國毀滅性打擊。

四十四年,秦國滅掉了其他五國,集中力量收拾齊國。

大兵壓境,齊王建聽從相國後勝的主意,不戰而降秦。

秦王將王建流放到共城,齊國遂宣告滅亡。

齊國是最後一個滅亡的諸侯國,齊國滅亡後,天下終於歸於一統,秦王政自稱始皇帝。


梅軒速寫課


這要從齊閔王國破身死和齊趙的地緣矛盾兩個方面說起。

齊國在齊閔王時期國力強盛,與秦國並立為雙雄。當時秦國稱“西帝”,齊國稱“東帝”。但是齊閔王並不滿足於此,決意繼續擴張。宋國便成了他下手的目標。

當時的宋國在國力上僅次於七雄,是戰國第八強,國土面積不算小,典型的中等國家,而且這是個商業國家極為富庶。宋國是當時周邊各國眼裡的肥肉。齊閔王狂妄的以為自己哪怕滅了宋國其它國家也不敢反對,於是齊國悍然出兵吞併了宋國,齊國國勢達到巔峰。

本來齊國就是一流強國,各國內心已是忌憚不已,現在齊國又吞併了宋國,引起了周邊各國的恐慌。於是與齊國有世仇的燕國聯合各國一起討伐齊國。燕趙韓魏秦楚各國從不同方向出兵攻齊,齊國哪裡招架得住。沒多久,齊國便山河破碎,一代霸主齊閔王被身邊人殺死,齊國絕大多數領土也被瓜分,幾乎走到了亡國的邊緣。後來很僥倖才得以復國。自那以後,齊國便與各國產生了深深地隔閡。一蹶不振的齊國變得越發保守,經常坐視各國互鬥而置身事外。

再者,齊趙兩國是鄰國,在黃河以北有著漫長的邊境線。五國伐齊時趙國侵佔了不少齊國領土。而且趙國實力很強,多次與齊國發生戰爭,不斷蠶食齊國領土。所以齊趙兩國有著不小的地緣矛盾。

在長平之戰時,秦趙兩國是當時最強大的國家,齊國樂的看兩強互相殘殺,這樣齊國才能過安穩日子(當時各國普遍這種心態)。所以齊國拒絕了趙國的糧食請求。



臨瀛殿


長平之戰我國曆史上一次大規模戰役,當時秦國大將白起,坑殺了40萬的趙國軍隊,秦國和趙國都傾盡了全國之力,就在他們打到白熱化的時候,趙國派出使者,像齊國借糧食。齊國當時就拒絕了,為什麼齊國不願幫助趙國呢?當時很多的齊國大臣都不理解,其中有位大臣叫周子,他就建議齊王借糧食給趙國,他的理由是趙國是齊國西方的屏障,兩國應該是唇亡齒寒的關係,一旦趙國被秦國滅了,下一個滅亡的國家就該是齊國了。而且在這個時候幫助趙國,趙國一定會對齊國感恩戴德,也會在眾多諸侯國中留下一個好的名聲,一舉三得。這個糧食應該借。但是呢,齊王建就是不聽。任由你老周唾沫星子亂飛,就是鐵了心的倆字“沒門”。

眾所周知,趙國國力不如秦國強盛,在秦國的猛烈攻勢之下,趙國已經支撐不住,在趙國尋求其他諸侯國的幫助時,首先距離趙國最近的是韓國與魏國,但是這兩國在秦國的打擊下,只能勉強自保,已經無力救援趙國;附近的燕國曾與趙國關係親密,但是自從邯鄲之戰後,燕國偷襲趙國,兩國反目成仇自然不會再相互幫助;楚國也是極為強大,但是畢竟距離趙國太遠,無法及時送糧;只剩下齊國有條件幫助趙國,但最後齊國坐視不理,他們拒絕趙國的求援,主要分為以下幾種原因。

第一,齊國為了報一箭之仇

在戰國中期,齊國極為強大,西秦東齊都是各自區域內最為強盛的國家,齊國擊敗了楚國之後,又趁熱打鐵擊垮了魏國與趙國,隨後又銳不可當地攻下秦國函谷關;另外齊國還拿下了宋國,附帶一千多里的肥沃土地,要錢有錢要兵又兵,齊國一時氣焰滔天,大有一統天下的趨勢;這時其他五國感受到了深深的危機,隨後秦、魏、韓、燕、趙五國聯手攻打齊國,齊國一時難以招架,雖然最後齊國靠著豐厚家底得以自保,但國力也因此大大受損;趙國在此次事件中沒少坑害齊國,在其他三國退兵後,趙國依然聯手燕國痛打落水狗齊國,大有把齊國趕盡殺絕之勢;因此受到傷害的齊國,在趙國遭難之時,齊國不乘火打劫已經算厚道了,拒絕趙國的借糧,就是為了報當年趙國傷害齊國的仇。

第二,秦國遠交近攻計策奏效

範睢對秦昭王獻計,採取遠交近攻的戰略,此戰略也是秦國一統天下的基礎;當時秦國奉行此戰略的主要目的,是為了打擊魏、韓兩國,對於齊國與燕國則是百般拉攏交好;在五國伐齊之後,齊國國力一落千丈,周邊國家紛紛落井下石,楚國趁機吞併了魯國,魏國攻佔了齊國的領地平陸,趙國霸佔了齊國的土地昔陽,一時戰國各國局勢重新洗牌;齊國為了不被吞併,抱上了秦國的大腿,加入了秦國“遠交”的戰略成員國內,既然鐵了心與秦國修好,自然不敢再給秦國的敵人趙國借糧。

第三,齊國君臣目光短淺

在五國伐齊之後,戰國七雄中數秦國最為強大,秦國有統一天下的野心與實力,其他六國勢必會遭到秦國的吞併;趙國地處秦、齊之間,可謂是齊國的緩衝屏障,如果秦滅了趙國後,齊國就將赤裸裸地暴露在秦國的利器之下,唇亡齒寒,趙國滅國後,齊國再也不會安穩度日;而當時齊國若借糧給趙國,不僅是幫助了趙國,也算是保護了自己;可齊國人目光短淺,只顧眼前的利益,放任了秦國擊敗了趙國;果然在秦國滅趙之後,就正式開始了統一天下的進程,公元前221年秦國攻臨沂,齊國亡,而這一切都是齊國拒絕借糧給趙國,自取滅亡的後果。

綜上所述,齊國拒絕借糧給趙國的原因複雜,主要就是為了報當年趙國傷害齊國之仇,也有秦國戰略奏效的因素在內,而且齊國君臣目光短淺,無視唇亡齒寒的道理,拒絕對趙國伸出援手;根據蝴蝶效應原理,趙國糧草不濟被秦國打敗,秦國開始踏上統一天下的進程,齊國也因此失去外部屏障,最終被秦國所滅。


真一個人的江湖


長平之戰秦趙近百萬大軍對峙相持,糧草成為了重中之重。趙國國內糧草短缺,曾向齊國借糧,被齊所拒絕,從而破使趙國不得不與秦國進行決戰。

可以說,趙國在長平之戰中戰敗,齊國的拒絕借糧也是重要原因之一。那麼齊國為何不借糧給趙國呢?


其一,歷史恩怨。

眾所周知,樂毅率五國伐齊名動天下,致使齊國險些滅國,實力一落千丈,輝煌不再。而聯軍中除燕國外,最賣力的莫過於趙國了,而樂毅離開燕國後也是投奔了趙國。不僅如此,在長平之戰前趙國還攻佔過齊國的領土,齊國恨得咬牙切齒,又怎麼借糧給趙國呢?

其二,齊國昏昧。

齊復國以後輝煌不再,朝廷軟弱無能,只知固守偏安,對各國之事通常置身事外,不予理會。就連秦滅各國之時,也是無動於衷。


其三,外交政策。

秦國奉行遠交近攻的外交政策,交好拉攏齊國。此時齊國與秦國的關係要遠好於趙國,又怎會借糧幫助趙國呢?

其四,坐觀成敗。

長平之戰前,秦趙為當時最強大的兩個諸侯國。此時尚未分出勝負,而兩虎相爭必有一傷,讓秦趙相互消耗更有利於齊國。


首席水軍大都督


原因有四:

一、秦國遠交近攻的策略起到了作用。“王不如遠交而近攻,得寸則王之寸,得尺亦王之尺也。”

二、齊國對趙國有怨,魏國攻打趙國時,齊國派出孫臏圍魏救趙,經過馬陵之戰和桂陵之戰,打垮了魏國,使得趙國免於滅國,但是趙國卻恩將仇報,參加五國伐齊,把齊國的錢糧珍寶洗劫一空。

三、五國伐齊,使得齊國元氣大傷,無力救援。

四、齊想讓趙與秦進一步消耗,想重複曾經圍魏救韓的計策,讓趙消耗殆盡,而秦也損失嚴重,自己坐收漁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