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6 如何看待歷史中杜甫、蒲松齡、李時珍等“落榜生”?是否嫉恨隋文帝?

夜雨朦空


中國古代通過考試選拔官吏的制度叫科舉制,其實就是有點像我們現在的高考,在古代你要想當官就必須通過科舉,在古代最受人尊敬的就是那些考中進士的文人們,其他的行業則相對要“低賤”點,而在古人的眼裡你讀書的文人要是科舉沒有考中,也就是“落榜”,就會讓人所恥笑,或者是瞧不起,可以說諸如杜甫、蒲松齡、李時珍等這些“落榜生”在古代都生活的把並不是那麼的如意,當然在我們現代人眼裡這些人都是大家,都是對我們社會有巨大貢獻的大賢。

首先我們要知道科舉考的都是什麼東西?科舉簡單的來說就是考儒家的四書五經這些儒家經典,唐朝初創科舉的時候還好科舉常設的科目有秀才、明經、進士、俊士、明法、明字、明算等五十多種,這個時候錄取的人才是多種多樣,五花八門的,可以說在唐朝你只要有一技之長,你就有機會當官。但是得到了明清時期,你的科舉能否考中則就取決於你的八股文(制義、制藝、時文、時藝、八比文、四書文)是好是壞,也就是在這個時候,中國的讀書人就只會“死讀書,讀死書”,這些要科舉的讀書人只知道把畢生精力用在八股文上,去研究儒家的那些迂腐的思想,可以說這個時候考中進士的一般都是一些書呆子,或者說是迂腐的儒生,可以想象這樣的進士對國家又有何用。我們想想看看明朝一共出了90位狀元,清朝一共出了114位狀元,這其中又有幾個是我們現在所熟知的,又有幾個是對國家做出貢獻,當然顯然是有,但少之又少,明朝我們所熟知的如戚繼光、張居正、海瑞、李時珍等等這些人可以說都不是狀元出身,有些連進士都不是,但他們卻給我們留下的一大批寶貴的財富,戚家軍抗擊倭寇的事蹟至今讓人難以忘記、海瑞罵嘉靖那個康概赴死的決心至今讓人動容、李時珍所著的《本草綱目》至今還在我們中醫作貢獻,可以說沒有這些人,我們的中華民族就不會變的現在那麼的強大,正是因為有這些人,我們華夏文明才得以繼續傳承下去。

可以說那些考中進士、狀元的那些並不值得讓我們去學習,或者說是關注,反而那些沒有考中進士,但卻在各自領域做出巨大貢獻“落榜生”們更值得我們去學習,諸如詩聖杜甫、文學家蒲松齡、醫學家李時珍、民族英雄戚繼光、自然和技術科學家宋應星、醫學家陳實功、地質學家徐霞客、數學家王文素、植物學家朱橚、農學家徐光啟等等這些人呢,可以說我們中華民族正是有些偉大的先人們才能繼續屹立在世界的東方,才能成為現如今還依然在傳承著的那個古老而又偉大的華夏民族。所以個人覺得“落榜”沒有什麼值得傷心的,正所謂“三百六十行 行行出狀元”,這個世界並不只是只有靠讀書才能活下去的世界,只有你有一技之長就能活下去,也不只是靠讀書才能成為對社會有用之人,只要你有特長就能成為有用之人。


澳古說歷史


英雄無問東西,進階不看出身,歷史上這些名人也是落榜生,也是高考的失敗者。

雖然高考的前身科舉制度起源於隋朝,完善於唐宋,但是當年的科舉制度只考一門語文,也僅限於寫一篇大題,類似論文而已。

杜甫、蒲松齡、李時珍這些文學大家也曾是落榜生,但也不影響他們成為一代大文豪,有實力的人也不一定必須要走科舉這唯一一條路,當然他們的落榜也主要是寫作風格和看法和主流的現狀差別很大,說白了,偏科了,導致失敗落榜,所以想走主流的路線,思想也要主流,不能有偏差。

至於很多人說落榜才讓他們成為大文豪,也只能分兩面看,機遇加實力,很多有實力沒有機遇的人,落榜後也是庸庸碌碌一生,目前的社會看,高考上名牌大學的成材率是其他的無數倍,所以學習是走出來最好的辦法。

至於這些古代落榜生恨不恨隋文帝,這不重要,一個文人和一個帝王,本身不是一個級別,你恨或不恨,我就在那裡,你奈我如何。


答題不易,胖叔還順帶做些網賺兼職,零投資無風險,日入30-100很輕鬆,不影響工作和學習,有興趣的私信我。


愛看球的吃貨胖叔


落榜,對於每一個當事人都是刻骨銘心的傷痛,但對於勵志來說卻是難得的機遇。發奮,就是從挫折中走來的,很難想像一個順風順水的人能夠奮發圖強,他認為一切理所當然,不用那麼拼命,覺得發奮者實在是傻的不可愛。他會認為你前世沒有,爭也白搭。可是,奮發圖強的人不會認輸,相信一分耕耘定有一分收穫,這類人,跌倒了能夠迅速爬起來,而順風順水的人就沒那麼幸運了,一個跟頭就會終結。因為,自然界不會總是晴天,只要你出門就會遇到風雨,即便你不出門,也擋不住地震,你把自己封閉在保險櫃裡,也會有泥石流蓋頂沒過。自然就是這麼任性,不看榜單,不分貴賤,該來的,總會來。

落榜不可怕,可怕的是把上榜作為唯一的選項。全程馬拉松,註定只有一個冠軍,每個參賽者都是候選,比的是實力和耐力,只要沒作弊,冠軍就是一種驕傲,一個榜樣,千千萬萬中的佼佼者。然而,比賽雖然結束了,生活卻依然在繼續,捧得競賽的金盃,並不意味著你是生活成就的擁有者。也許你有了地位,有了金錢,可並不代表著你對社會有什麼貢獻。歷史所能記住的只有那些為了人類的幸福努力和創造過的人們。從這個意義上講,落榜和上榜同樣都是新的開始,只是方向不同罷了。

作為“落榜生”杜甫不滿意、蒲松齡有怨氣、李時珍也很生氣,吃瓜人更是憤憤不平,但和隋文帝有什麼關係呢?到是該感謝大隋,開創了科舉,使得平民百姓有了與官宦子弟一爭高下的平臺,儘管詬病不少,畢竟是開了一扇窗,總算能見到天光了,雖然離普照還差的很遠。


詩畫同源


杜甫,蒲松齡,李時珍的落榜,幹嘛要記恨隋文帝呢?

那照你這麼說,清代的洪秀全,不也是要,記恨隋文帝嗎?

我的老闆經常跟我說,懷才不遇,其實,也是一種缺才。酒香還怕巷子深呢。

再說了,一個人是否成功,也並不是說要看他能做多大的官,能夠科舉中第幾名?現在很多的成功人士也並沒有考上大學,或者說讀書的時候成績並不好呀,但這並不代表他就,混的不好,不能夠成功。

事實上,你說的三個人。雖然落榜了但是,到現在我們還能夠記得他,同時期每年的狀元有那麼多,你又能記得住幾個呢?

隋文帝我認為是最偉大的一個古代帝王之一,就是因為他,創造了科舉制度,讓很多寒門的學子能夠通過讀書,進入仕途。這在隋代以前的那些時代裡面是不可想象的。

當然,他科舉制度的實施也是一種自私的行為,還記得唐太宗說的,天下英雄入吾彀中矣的話嗎?

每年參加科舉的人有很多,但是能夠中狀元的也就那麼幾個。其實科舉考試的目的本身,雖然說是為了,皇帝選拔官員。但是它無形之中也激發了一個全民學習的熱潮,讓很多人通過學習提高自己,無形之中也提高了民智,讓整個社會和時代,不斷的進步。

我覺得這才是科舉最大的作用。

以上謝謝!


流年逝水空餘恨


杜甫、蒲松齡、李時珍是我國古代著名的文化名人,但都不是達官顯貴,幾乎他們都是“落榜生”。為什麼會這樣?難道是科舉制度造成了他們不能入仕為官的嗎?

杜甫的科舉之路

杜甫(公元712-公元770年),字子美,唐代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杜甫出生在一個名門望族,青少年生活優越。他自幼好學,七歲能詩,“七齡思即壯,開口詠鳳凰”,一直懷有“致君堯舜上,再使風俗淳”的政治抱負。開元二十三年,回鄉應試“鄉貢”。開元二十四年在洛陽參加進士考試,結果落第。天寶六年,參加唐玄宗詔天下的“通一藝者”的考試,由於奸相李林甫的舞弊,落第。之後一直仕途不順。大曆五年冬,杜甫死在了由潭州到岳陽的小船上,時年五十九歲。可以說杜甫在科舉上是一個失敗者。

李時珍的科舉之路

李時珍,明武宗正德十三年農曆五月二十六日(1518年7月3日)生於湖北薊春縣一箇中醫世家。幼時,李時珍父親希望他能走科舉道路,考取功名。李時珍,十四歲就考取了秀才,然而,之後的三次大考都是“落第”。第三次落第後,大病一場。經此一病,本來對科舉仕途感到乏味的李時珍,徹底放棄了科舉,開始學醫之路。

蒲松齡的科舉之路

蒲松齡(1640-1715),字留仙。他19歲初應童子試,以縣、府、道三試第一,考中秀才。然此後屢試不第,直到年逾古稀,方才的一個“貢生”,不久就離世了。可謂是仕途坎。

杜甫、李時珍、蒲松齡懷才不遇究竟為那般?

在他們身上可以看到,他們應該都是滿腹經綸,很有才華的,這一點是肯定的。為何都是屢試不第?我覺得有幾點原因可以參考:其一,就是科舉制度本身存在的缺陷。科舉制度雖然改變了隋唐以前的以門第取仕的不足,但從誕生以來,制度逐步的固話,可以說格式千篇一律。不得創新,而杜甫、李時珍、蒲松林都是懷才傲物,沒把考試規矩當做規矩,自然不能被劃到“取仕”的範圍裡。特別是到了明清之後,科舉取八股,完全固封了人才的思維和創造力。這樣象杜甫、李時珍、蒲松林這樣的人物,和應試就格格不入了。失敗也就沒有懸念。其二,科舉制度中人為因素太多,徇私舞弊,每朝都有。其三,術業有專攻,不是能寫文章或者能看病就一定能考取功名的。


總的來說,杜甫、李時珍、蒲松齡只適合做自己的分內的事,出仕不適合他們這些只有傲骨不懂迴旋的真“文人”。沒有及第才造就了三位傳奇的人生。科舉不適合他們,沒必要要恨制度,更扯不上制度的創建人——楊堅。

不過儘管沒有當官,卻各自做出了成績,這也是千古佳話,正如蒲松林的一副對聯:

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關終屬楚;

苦心人,天不負,臥薪嚐膽,三千越甲可吞吳。

杜甫成為中國詩聖;李時珍編撰了《本草綱目》;蒲松齡寫出了《聊齋志異》,各自成為千古大家。


拓跋飛翼


【1】

很多年前,網上流傳這麼一個段子:

有這樣兩份名單:

第一份是狀元名單:付以漸、王式丹、畢沅、林稃堂、幹雲錦、劉子壯、陳沅、劉福姚、劉春霖。

第二份是落榜者名單:李漁、洪昇、顧炎武、金聖嘆、黃宗羲、吳敬梓、蒲松齡、洪秀全、袁世凱。

這份名單給人一種感覺,那就是,當時的狀元在後世的影響力,大多不如這些落榜生。

這算是一則給失敗者激勵的段子,乍看上去,很多人會熱血沸騰:原來很多事情,並不能真的以一時成敗論英雄。

但其實,這裡面有兩處經不起推敲的地方。

【2】

先說第一處。

第一處,網上有別的網友說了,統計樣板的問題。

落榜生的基數有多大?對後世產生影響力,又佔多少個百分點?

這就好比初中小學沒讀完當大老闆一樣,這樣的情況確實有,但是,比例上少之又少。

而第二處,則要看看落榜者的生平了,不說全部,就挑幾個重點的說:

1、金聖嘆。被處決於清朝初年。這個金聖嘆,可謂一生不得志,窮困潦倒——活著的時候飢寒交迫,死後有名有啥用呢?

2、吳敬梓。吳敬梓是《儒林外史》作者,一輩子靠借債度日為生,可以說是典型的吃了上頓愁下頓,甚至臨終之前,都沒錢把《儒林外史》出版了,死後僥倖混了個虛名,可是又有啥用呢?試問哪個讀書人樂意過這樣的人生?

3、蒲松齡。蒲松齡的情況和吳敬梓差不多,也是一輩子活的不理想的文人;

4、 洪秀全。如果洪秀全不是生在道光年間,那麼,也許他這輩子的知名度,比起吳敬梓、蒲松齡尚且不如。

【3】

很多人需要勵志的段子來激勵。

但是,有時候,毒雞湯真的喝不得。

要知道,毒雞湯喝多了,是會害了自己的。


人文之光


過去的杜甫,等人是人文學科人士,是以意識形態,思想,精神,價值主張為表達的言論人士,但他們又不是思想家,更不是戰略家,更不是能設計社會的規劃師,是社會的非主流人士,更不是主流文化一一沒有哪個社會可以靠寫詩詞,畫畫,吹彈,唱歌跳舞,嬉戲,八卦等就可以支撐整個社會發展的,它們是生活元素,但並不是主要元素!不是以社會生產力,勞動價值力對社會直接有交換價值的人士,不適合當下社會主流的需要!所以非主流與非體制的只能自我發展了。這也正是他們在沒有體制圈套受限的情況下,盡情釋放了自己的才華,開放了理想的花朵,成其一代豪人!他們如果生活在今天也最多不過是網紅!一樣進入不了體制內的主流!枝葉可以豐滿,但主幹,主骨,主根,主經絡,主血氣,…等才是社會生存生態系統的根本啊!


王氏易學創始人王小平


關於這個問題,換個角度看,也許正是落榜,才導致他們成了被後人讚頌前篇的大文豪,醫學家。

其實歷史上還有一個最最著名的落榜生,題主沒說,那就是李白,李白因為他的父親是商人,但是唐朝政府規定商人之子不能夠考科舉,因為覺得你一定會貪汙腐敗,導致李白名落松山,最終成了一名藝術家。


自古以來中國的殿堂級的藝術家並不多,因為什麼,我覺得就是因為中國的科舉制度,禁錮了人的思想,看看西方,各種大師輩出,因為什麼,人家沒有科舉制度限制啊,思想自由啊,創作出來的都是直指人心的藝術。在梵高眼裡,星星就和碗口那麼大。而中國自古以來奉行儒家的中庸之道,這種不偏不倚,調和折中的生活態度,很難出像西方那種大的藝術家,知識分子的言行,思想都被禁錮在一種通用的規則中了。


就連盜墓的也都很喜歡盜漢代早期的、春秋時期的墓,因為那個年代出來的東西,都是那種龍飛鳳舞的,很飄逸,很有一種自由的感覺。再後來的東西都是方方正正的,講究左右對稱的,特別嚴謹的,這種的一般都是漢代以後的,因為漢武帝時期的董仲舒罷黜百家,獨尊儒術之後,所有的東西都被儒家所控制,最重要的手段就是科舉,從小四書五經就給你洗腦了,認為十年寒窗苦讀,認為知識分子就應該報效國家,居廟堂之高則憂其民,處江湖之遠則憂其君,應該將江山社稷負為己任,寫詩也必須文以載道,寫個花間一壺酒,那不行,給你弄個鴛鴦蝴蝶派,寫江山社稷才會被世人真正尊敬。


李白之所以成為李白,我覺得就是因為沒考上科舉。這之後才有了他後來那麼那麼奔放的文風,那麼那麼詩情畫意的文采,有了千金散盡還復來的豁達,有了天子呼來不上船,自稱臣是酒中仙的自由。如果李白當年考上科舉,也許在今天就沒有詩仙李白了。

僅代表個人觀點,有不足之處,大家可以在評論中指出。


惠代州


在那種社會,諸如杜甫,李時珍,蒲松林這等真才實學者落榜的事屢見不鮮,這一方面與當時的政治腐敗有關,另一方面就是他們沒遇到與其才識相當或較高的伯樂,還有一個原因,就是在那種社會制度或文化環境中,教育者和受教者都有聽天由命的思想,再加上那種社會大環境給他們灌輸的難以抵制的遷腐,以及他們被書中薰陶的正義感同時代的格格不入,其厄運就難以逃避,若不是他們那金子般的才學流傳世上,恐怕我們都不知道他們的名字,不少佳作傳世而不知其著者的事不也是彼彼皆是嗎?只要社會制度不民主不完善,政治不清明,教育不進步,人們的思想觀念還沒與時代同步更新,這種人才失用或流於外國的現象將難以避免。另一問題與該題無關,本人對隨文帝瞭解不全面周詳,難以評價,更無愛恨可言。筆名杜鵬黃即孤雁長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