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為海思怎麼樣?

傑娃仔


今天,華為海思總裁給員工的一封公開信刷屏,郵件內容燃爆全國。

在這封信處裡,華為海思的總裁何庭波寫道:

估計您已得知華為被列入美國商務部工業和安全局(BIS)的實體名單(entity list),而在多年前,華為就已經做出了極限生存的假設,預計有一天,所有美國的先進芯片和技術將不可獲得,所以,當時就做了準備,海思走上了芯片研發的道路,為公司的生存打造“備胎”。

而時下,美方做出瘋狂決定,將華為公司放入實體名單,所有曾經打造的備胎,一夜之間全部轉正。多年心血,在一夜之間兌現為公司對於客戶持續服務的承諾。

也就是說,華為海思早年的未雨綢繆,耗時多年研發的芯片,終於派上了用場,將大規模投入使用,進而應對美方禁止從美國企業獲得元器件和相關技術的瘋狂舉動。

這裡面告訴我們一個很陳舊,但是從來不過時的道理,就是”宜未雨而綢繆;毋臨渴而掘井“。

很多事情,早點做準備,沒壞處。就像我們每個人一樣,早年多學點東西,手上有幾種技能,未來總會派上用場,說不準還可能借此改變命運。

01

這封信的原文是這樣的,非常值得認真讀讀。

尊敬的海思全體同事們:

此刻,估計您已得知華為被列入美國商務部工業和安全局(BIS)的實體名單(entity list)。

多年前,還是雲淡風輕的季節,公司做出了極限生存的假設,預計有一天,所有美國的先進芯片和技術將不可獲得,而華為仍將持續為客戶服務。為了這個以為永遠不會發生的假設,數千海思兒女,走上了科技史上最為悲壯的長征,為公司的生存打造“備胎”。

數千個日夜中,我們星夜兼程,艱苦前行。華為的產品領域是如此廣闊,所用技術與器件是如此多元,面對數以千計的科技難題,我們無數次失敗過,困惑過,但是從來沒有放棄過。

後來的年頭裡,當我們逐步走出迷茫,看到希望,又難免一絲絲失落和不甘,擔心許多芯片永遠不會被啟用,成為一直壓在保密櫃裡面的備胎。

今天,命運的年輪轉到這個極限而黑暗的時刻,超級大國毫不留情地中斷全球合作的技術與產業體系,做出了最瘋狂的決定,在毫無依據的條件下,把華為公司放入了實體名單。

今天,是歷史的選擇,所有我們曾經打造的備胎,一夜之間全部轉“正”!多年心血,在一夜之間兌現為公司對於客戶持續服務的承諾。是的,這些努力,已經連成一片,挽狂瀾於既倒,確保了公司大部分產品的戰略安全,大部分產品的連續供應!今天,這個至暗的日子,是每一位海思的平凡兒女成為時代英雄的日子!

華為立志,將數字世界帶給每個人、每個家庭、每個組織,構建萬物互聯的智能世界,我們仍將如此。

今後,為實現這一理想,我們不僅要保持開放創新,更要實現科技自立!今後的路,不會再有另一個十年來打造備胎然後再換胎了,緩衝區已經消失,每一個新產品一出生,將必須同步“科技自立”的方案。

前路更為艱辛,我們將以勇氣、智慧和毅力,在極限施壓下挺直脊樑,奮力前行!滔天巨浪方顯英雄本色,艱難困苦鑄造諾亞方舟。

何庭波

2019年5月17日凌晨

02

整個事情的大背景是,5月15日,美國商務部以國家安全為由,將華為公司及其70家附屬公司列入出口管制“實體名單”,禁止華為在未經美國政府批准的情況下,從美國企業獲得元器件和相關技術。

這意味著,華為在美國的進口與出口都會受阻,比如要想從美國進口零部件與購買技術,都必須先取得工業和安全局的批准。

假如沒有提前部署海思這一步棋,不難想象,華為的境況會極其糟糕,甚至可能遭遇破壞性的打擊,去年中興的遭遇就是典型。

實際上,在這之前,海思早就為華為的市場征伐做出了非常大的貢獻,比如華為手機,核心處理器用的都是來自海思的芯片,而不是來自美國的高通等芯片。

海思的出現,其實是華為著眼長遠戰力的一種思考。2004年獨立組建公司,前身是1991年的華為集成電路設計中心,現任總裁何庭波是1996年加入華為,從一名工程師做到海思的掌門人。

早些年的時候,海思的發展是比較坎坷的,芯片研發的風險大,而且獲得回報的時間很難說。在《華為手機往事:一個硬核直男的崛起故事》中曾提到:

在任正非心中,海思芯片的地位要比手機公司更高,他對海思女掌門何庭波說:“我給你每年 4 億美元的研發費用,給你 2 萬人,一定要站起來,適當減少對美國的依賴。芯片暫時沒有用,也還是要繼續做下去,這是公司的戰略旗幟,不能動掉的。”

從2012年開始,華為在旗艦機上搭載自行研發的麒麟芯片,一度遭受質疑。當年很多人潮笑,覺得東西不行,有現成的不用,卻要自己搞芯片。

很多嘲笑者已不復存在,或者別有用心,而華為,2018的全球銷售收入達到 7212 億元人民幣(約 1069 億美元),而海思做到了芯片前列。今年一季度營收17.55億美元,同比增長41%。

在市場研究機構 DIGITIMES Research 發佈的 2018 年全球前 10 大無晶圓廠 IC 設計公司(Fabless)排名中,海思位列第五名。

03

單就海思本身的戰略佈局,也有它的獨到之處。

在一次採訪中,華為消費者業務首席戰略官邵洋透露了大海思與小海思的概念。

大海思的芯片,由華為自己用,一般不出售或者共享技術。小海思就是給友商研製芯片,專門服務廠家。

現在大海思已經出了很多重磅成果,比如麒麟芯片、巴龍系列基帶芯片、天罡系列基站芯片、鯤鵬系列服務器芯片、達芬奇架構AI芯片等,彙集了華為大多數核心技術。

之前就有信息透露,2019年底,華為芯片自給率將達到65%。

而小海思也有非常大的進步,拉攏了許多生態夥伴,涉及智能醫療、智慧單車、電子支付、智慧鎖、智慧監控等行業,像德州儀器、海康威視、大華股份、宇視科技等,都是海思的客戶,據公開報道,海思芯片佔國內安防監控市場的70%。

目前小海思除了凌霄 Wi-Fi 芯片之外,還包括對外開放的視頻編解碼芯片、華為 Boudica 系列 NB-IoT 芯片等。

之前有一個消息是,今年下半年,華為將發佈麒麟985芯片,即麒麟980和巴龍5000基帶芯片的集成芯片,將是全球首款5G集成芯片。

而IT之家有篇文章介紹,根據臺灣媒體Digitime的報道,半導體封測業者透露,採用7nm加強版製程的華為海思麒麟985,已經在臺積電陸續投產,預計第3季度芯片可準備完畢,第四季度發佈的華為Mate 30系列有望搭載。

04

在何庭波郵件中,還有一句話,我覺得會引發很多關鍵領域深思,她寫道:

不會再有另一個十年來打造備胎然後再換胎了,緩衝區已經消失,每一個新產品一出生,將必須同步“科技自立”的方案。

確實是這樣,在中國崛起、美方反制,以及貿易戰、科技戰不停的情況下,很多核心技術的緩衝區確實已經消失。

核心技術與部件依靠別的國家,關鍵時候擺你一刀,你自己又沒有,怎麼辦?結局就是在更多方面讓步與妥協。

這就跟企業與企業、人與人之間一樣,你自己沒有核心競爭力、沒有獨門秘技,在某些方面必須依靠別人,那就可能被壓制。你如果有核心的東西,別人需要你的,那可以互換,大家誰也離不開誰。

所以,很多工作要做在前面,即使剛開始看的時候,覺得沒有太大的價值,回報週期太長,不划算,但也要在能力範圍內堅定投入。

因為我們所有的付出,只要是推動技術進步或者彌補短板的,它都不可能浪費。關鍵時候,早年的探索與成果,就有可能爆發出能量。

歡迎關注“知本圈”, 獲取商機趨勢、產融謀略、創業智慧,賦能在路上的奮鬥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