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7.10 陝西:品味老街風情—寶雞高新區石鼓·陳倉老街即將迎客

MC中文網-西部觀察(記者 李彥平 通訊員 都亞敏)

“咦!這是什麼地方? 這些仿古建築房屋好漂亮!”

“不對,有的房子還有點西洋建築的味兒呢,這些更像40年代寶雞繁華街道的建築。”

陝西:品味老街風情—寶雞高新區石鼓·陳倉老街即將迎客

近日,位於陝西寶雞高新區的石鼓·陳倉老街項目施工圍欄逐漸拆除,一排排兩層高的青磚、紅磚小樓房清晰地呈現在大家面前,中西結合的建築風格、栩栩如生的牆體雕花、古香古色的紅木門窗……路過此處的市民無不充滿疑惑和期待。記者瞭解到,該項目整體基本完工,預計今年暑假開街迎客。

1:1 還原古陳倉建築

在商業文明迅速發展的今天,放眼天下,眾多成功的、讓人流連忘返的項目,幾乎都與文化主題相關。可以看到,將文化旅遊作為建設熱點,以文化旅遊為主打的城市營銷,在全國各地非常火爆。

陝西:品味老街風情—寶雞高新區石鼓·陳倉老街即將迎客

寶雞是歷史悠久的文明古城,雖然擁有很多優美的自然景觀和歷史人文景觀,但休閒旅遊業態仍然缺乏。作為全市經濟發展的“火車頭”,寶雞高新區在工業、科技、經濟等方面邁入發展快車道的同時,又將目光轉向了接地氣、有特色的文旅項目,而石鼓· 陳倉老街,正是在這樣的背景中“應運而生”。

石鼓·陳倉老街地處石鼓文化廊橋南端,位於濱河大道東段與高新大道交會處,是連接新城區和老城區的咽喉要地。6 月15 日上午,記者在石鼓· 陳倉老街項目現場看到,陽光下, 一排排造型獨特的青磚、紅磚仿古房屋靜靜地佇立著,非常引人注目。“這個項目整體基本完工了,正在進行內部裝修,所以從外面看好像很安靜。”該項目工程部經理高紅剛一邊說著,一邊帶領記者走進項目內街。

陝西:品味老街風情—寶雞高新區石鼓·陳倉老街即將迎客

越往裡走,耳邊不斷傳來叮叮咚咚的裝修聲,還有人們說話的迴音,顯得異常熱鬧。據高紅剛介紹,石鼓· 陳倉老街佔地86 畝,建築面積約5 萬平方米, 一共有11 幢樓,其中1 號樓還原了1941 年的寶雞火車站,有“寶雞站”候車亭、站臺、老火車頭等;2、3、4 號樓是陳倉西府院落,即寶雞九個縣的九個院子,一街一景,將完整呈現油坊、皮影、鳳翔泥塑、隴縣隴州社火等各個縣非物質文化遺產;5、6、7 號樓是1941 風情體驗街,通過陳倉公寓、山西會館、人民電影院等標誌性建築物及雕塑, 再現1941 年的寶雞中山路繁華熱鬧的街景。

“當然,陳倉老街不只是回望過去,正如高新區一樣,它也有很多現代化、時尚元素。”高紅剛說,8、9、10 號樓融入了很多現代建築的元素,有中西結合的感覺,將匯聚各地的特色餐飲和名小吃。現代感十足的11 號樓則是一個大型遊客集散中心,裡面不僅有大劇院、大型會議中心、“西北最大兒童嘉年華”,還有流行、前衛的樓頂草坪婚禮場地。

一磚一瓦彰顯文化魅力

採訪中記者瞭解到,石鼓· 陳倉老街既不是刻板的購物街,也不是千篇一律的鄉村遊, 更不需要長途奔波和高價消費,它更多的是對歷史的追溯和對未來商業模式的展望。而這些“ 條件”背後,要花費比其他項目更多的精力和心思。

陝西:品味老街風情—寶雞高新區石鼓·陳倉老街即將迎客

踩著不平整的青石街道,從陳倉老街內街慢慢穿過,周圍全是古香古色的建築物,牆壁上分佈著各種獨特精美的雕花,街邊“站著”、“坐著”或“蹲著”40 年代寶雞人不同造型的雕塑,讓人瞬間有一種錯覺,好像穿越到了1941 年的寶雞街道。

“這條走起來不太平整的街道,費了不少工夫呢。”高紅剛說, 為了建出仿古老街道,他們多次尋找、考察,最後從河北、山東等地購買了很多以前從古街道拆除下來的青石老料,並且花大價錢將這些“寶貝”運回了寶雞。就連所有房屋外牆的紅磚、青磚、屋頂青瓦等,也都是從外地專門定製的。

景觀在建築群中也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當然,如此追求“完美”的陳倉老街在建設過程中,也尤其重視各種景觀的選擇和配置。

陳倉老街西側是緩緩流淌的茵香河,沿河邊打造了漕運碼頭、渭水古渡、漁船趣事等“濱河十景”,這裡既有一座象徵著碼頭的亭子,有從江蘇運回來的畫舫,有能夠與河水近距離接觸的親水棧道,還有供大人和孩子一起嬉戲玩耍的巨型“海盜船”。河邊種植著柳樹、海棠樹、桂花樹等各種形態獨特的綠植,河裡是荷花、旱傘草、蒲葦等水生植物,人們無論是沿著河邊逛,還是親水玩耍,都能看到滿眼綠色、到處開花。據高紅剛介紹, 目前項目整體基本完工,各種景觀、外部裝飾也已經基本完成,正在加班加點進行最後的內部裝修,預計今年暑假,陳倉老街將正式開街迎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