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10 《资治通鉴》里面的仁义观:国以民为本

公元前320年,孟子来到了魏国,此时魏惠王已经80岁,孟子52岁。虽然魏国从盛转衰已是不争的事实,但魏惠王仍怀揣争霸图强的梦想,向孟子请教了如何治国的问题。

《资治通鉴》里面的仁义观:国以民为本

魏惠王

魏惠王问:老先生,您不远千里而来,对我的国家带来了什么利益呢?

《资治通鉴》里面的仁义观:国以民为本

孟子

孟子答:大王为什么一定要讲利益呢?我只是带来了仁义而已。大王说:‘如何给我的国家带来利益?’大夫说:‘如何给我的封邑带来利益?’老百姓说:‘如何给我自身带来利益?’结果上下所有人相互争夺利益,国家就危险了啊!在万乘之国杀害国君的人,一定是千乘之家;在千乘之国杀害国君的人,一定是百乘之家。千乘之家、百乘之家,他们拥有的不可谓不多,但仍贪心不足。如果以利益为先而仁义为后,不夺得国君地位他们是不会满足的。从来没有讲仁的人抛弃亲者,从来没有讲义的人不顾君王。所以大王只讲仁义就行了,为什么一定要讲利益呢?

《资治通鉴》里面的仁义观:国以民为本


关于这段有意思的对话,司马光如此评论:

《资治通鉴》里面的仁义观:国以民为本

子思与孟子的话是一个道理。只有仁义的人才知道仁义是最大的利,不仁义的人是不知道的。所以孟子对魏惠王直接讲仁义而不谈利,这是因为交流的对象不同的原因。

那接下来我们就谈谈《资治通鉴》里面的义利观

《通鉴》记述"孟于师子思",孟子是不是子思的亲弟子,,历来说法不一,照《史记·孟苟列传》"孟啊,邹人也,受业子思之门人"之说,孟子是子思的再传弟子。子思是战国初年的学者,有著作,《汉书·艺文志》著录《子思》二十篇,并注曰:子思"孔子孙,为鲁缪公师。”后来的目录学著作也多著录子思之作,称作《子思子》,清人黄以周占有《子思子》辑本。《通鉴》记载孟子与子思言义利之事,即引自《子思子》。

孟子答魏惠王问"何以利吾国",强调为政以"仁义"为要,不能以利为先。子思答孟子问"牧民之道",强调为政要讲仁义,以利民为大,司马光对此二事的评论,说“子思、孟子之言,一也。”子思、孟子两人之言,因人而有异,而司马光却理解"一也"而不矛盾,其论说很简要:一是"所与言之人异故也”。对好言利之人,应当强调"仁义"的重要性,不能好利而忘义。而探讨施政与牧民的方针时,则要懂得只是宣言仁义是欺世愚民行为,强调"唯仁者为如仁义之为利",意思是,讲仁义就得利民;如果不利民,还有什么仁义可言

生当北宋理学始盛之时,司马光不把董仲舒"正其义不谋其利",理学家"存天理,灭人欲"之说当作口头禅、奉为金科玉律,而认为子思、孟子之言有一致性,提出"唯仁者为知仁义之为利",实在值得重视;这与其关心历史上"生民之休戚"有一定的思想联系。

编者的观点如下,请大家指正:

仁义之为利,早在《管子》等先秦著作里就提到“善为民除害兴利者,天下之民归之”,后世讲的仁义之道,其实就是先秦诸子讲的“为民除害兴利”之利民。

《资治通鉴》里面的仁义观:国以民为本

至于后世统治者满嘴仁义之道,殊不知心中已不知“为民除害兴利就是利民、就是仁义之道”,而成了空谈仁义的伪君子。同时也感慨,儒家之经典学说,到了战国之后却只知其言辞而不知其实。

秦始皇仁义乎?重赋敛、滥用民力,民不聊生,何谈利民;汉高祖刘邦与文景之治,尚能休养生息;汉武帝则好大喜功,滥用民力,征集全国之马匹远征漠北,虽能轮台罪己,国家民众已残;汉宣帝再次休养生息,国内再次升平,可知劳民之易为仁,中华民族之勤劳简朴;奈何汉元帝处于深宫之中,长于妇人之手,从小接受俗儒之洗脑,而不知世间万物之真谛,最后亡于安逸与不明真谛的俗儒思想。

汉室宗亲刘备可谓仁义乎,非也。让跟随自己的民众身死一线,只是为了一己之私,所谓的王业霸业而已,非真心为民也。

两晋空谈之风盛行,更别谈真正的仁义之道。五胡乱华虽有重视农民的,那也是发挥了民众可以增长国力,创收增税而已。非真为利民也。

隋唐能太平盛世,当权者让农民修生养息,发挥民众之力量快速增加了财富,到了唐明皇李隆基安逸之中挥霍民众财富,而不能实施真正的利民之策,以至于安史之乱,唐代盛世从此一蹶不振。

动乱持续几百年到了宋代,诸如司马光从先秦历史中看到了真正的仁义之道。奈何元明清又有哪代真正地实施了仁义利民之道?

非人不知仁义之道,实乃制度之所限制也

仁义之道,除害兴利,利民是也,重民生也,民生艰苦,则非利民。

生老病死,各有所宜,安居乐业,则财富足,而文化兴,则国民强。

感谢大家关注 鸣原堂,欢迎大家交流指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