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26 覆盤|爭議瑞幸:獲客成本攀升,小鹿茶尚未能複製瑞幸速度

瑞幸咖啡於2019年5月17日登陸納斯達克,此時距其成立僅18個月之久,締造全球最快上市公司的神話。

覆盤|爭議瑞幸:獲客成本攀升,小鹿茶尚未能複製瑞幸速度

來源 | 本文由IPO早知道整理撰寫,文中觀點僅供參考


上市前,瑞幸因燒錢擴張、鉅額虧損等原因為人詬病,下一個ofo的聲音此起彼伏;上市後,瑞幸歷經短暫的陣痛期,股價一度破發,最低至13.71美元,但後續頹勢大幅逆轉。

覆盤|爭議瑞幸:獲客成本攀升,小鹿茶尚未能複製瑞幸速度

瑞幸股價走勢(資料來源:東方財富網)

截至2020年1月18日,瑞幸收報50.02美元,較發行價17美元暴漲194%,同期納斯達克綜合指數僅上漲19%;與此同時,瑞幸市值突破120億美元,一舉超過唯品會、58同城、微博等明星公司。

殺入無人區

1月8日,瑞幸在京發佈智能無人零售戰略,推出無人咖啡機“瑞即購”(luckin coffeeEXPRESS)和無人售賣機“瑞划算”(luckinpopMINI)。謠傳已久的瑞幸無人零售業務落下實錘。

據悉,“瑞即購”可售賣咖啡、小鹿茶、熱巧克力、牛奶等產品,“瑞划算”售賣瑞幸出品的果汁、咖啡、堅果、零食等產品,以及百事、雀巢、路易達孚、卡樂比等品牌商品。根據規劃,“瑞即購”、“瑞划算”旗下的無人零售終端機將覆蓋辦公室、校園、機場、車站、加油站、高速公路服務區和社區等人流量大、人群密集的場所。

覆盤|爭議瑞幸:獲客成本攀升,小鹿茶尚未能複製瑞幸速度

瑞幸無人零售終端覆蓋範圍(資料來源:互聯網)

瑞幸的無人零售宣傳的重點是高品質、智能化。

所謂高品質,“瑞即購”所用器具、用材全部與門店對標:瑞士進口的Schaerer全自動咖啡機、獲得IIAC國際咖啡品鑑大賽金獎的咖啡豆以及與瑞幸密切合作的新西蘭奶企出廠的天然奶品。

所謂智能化,在運營端,“瑞即購”的無人咖啡機同瑞幸APP及門店數據互聯,瑞幸可實時掌握其運行情況,並在發生故障時安排附近門店店員進行維護;在用戶端,用戶可通過瑞幸APP附有“瑞即購”的單獨入口下單,並在無人咖啡機上掃碼領取。

瑞倖進軍無人零售只是或然中的必然。

一方面,瑞幸本身是從渠道的門店做起,“無人零售”無疑可以增加銷售量、降低運營成本。2019年底瑞幸門店數已達4507家,在數量上超越星巴克成為中國最大的咖啡連鎖品牌,同期用戶規模達到4000萬。廣泛的佈局和碩大的用戶體量給予瑞倖進軍無人零售的信心。

覆盤|爭議瑞幸:獲客成本攀升,小鹿茶尚未能複製瑞幸速度

2019年第三季度瑞幸運營情況(資料來源:季報)

另一方面,瑞幸不乏涉足新業務的先例。自成立來,瑞幸的業務形態從到店、外賣切換至如今的無人零售,產品種類從最初的咖啡、輕食向茶飲乃至零食、酸奶、堅果等快消品類延展。

以小鹿茶為例,作為瑞幸跨界史上的重要一筆,小鹿茶於4月試運營、7月正式上線、9月獨立運營,一系列動作凸顯瑞幸對茶飲界的重視。特別是,為了更快搶佔市場份額,瑞幸拋卻慣常的自營模式,推出“新零售合作伙伴”招募計劃,又一次打破自身邊界。

始於咖啡,而不止於咖啡。從目前的產品結構和佈局來看,瑞幸明顯在朝平臺型公司轉型。

資本側目

瑞幸的發家史,由神州系一手推動。從創始人到實控人再到前期融資,無一例外帶有神州系的身影。

瑞幸創始人錢治亞,系原神州優車創始成員、COO;瑞幸實控人正是神州租車掌門人陸正耀,其為瑞幸IPO前第一大股東,持股比例30.53%;除錢、陸二人之外,剩下兩大股東大徵資本和愉悅資本都同神州系關係尋常。

覆盤|爭議瑞幸:獲客成本攀升,小鹿茶尚未能複製瑞幸速度

上市前瑞幸融資情況(資料來源:互聯網)

如果說此前是瑞幸的孤芳自賞,那麼此後則是眾多玩家矚目的對象。

先是貝萊德領投瑞幸的B+輪融資,將瑞幸的估值推至29億美元,而貝萊德正是星巴克的最大主動投資人,這無形增加瑞幸信用背書。1月9日,美國著名的對沖基金孤松資本(LonePine)也舉牌了瑞幸,資本再次為其未來買單。

就在無人零售戰略公佈的當天,瑞幸透露出最新募資計劃,其表示將通過配股和發行可轉換債券籌資超過8億美元。就在1月15日,瑞幸發佈公告稱,已成功發行4億美元的可轉換優先債券。

近日知名投資機構克班資本(KeyBanc Capital Markets)重申瑞幸咖啡增持評級,將目標價由32美元上調至56美元。這一誘因激發瑞幸股價連日上漲,以當前價計,瑞幸尚有12%的溢價空間。甚至有分析師直言,瑞幸當前的股價較其增長潛力仍屬低估,預計第四季度瑞幸將出現“強勁的活躍用戶增長和留存”。

進一步數據顯示,目前瑞幸有6個買進評級,1個持有評級,0個賣出評級。

不同的聲音

一千個讀者就有一千個哈爾雷特。當不少人對瑞幸刮目相看的時候,坊間仍有不少對瑞幸持謹慎的看法。

尚未盈利是質疑者的首要武器。因為大額補貼,前期瑞幸已耗費數十億資金,最近的2019年三季報顯示,該期瑞幸淨虧損5.319億元,相比去年虧損擴大9.7%。而錢治亞曾在公開場合表示,瑞幸將在未來3-5年持續補貼,暫時不考慮盈利問題。

儘管瑞幸標榜線下咖啡店在第三季度挺過盈虧平衡點,實現盈利1.86億元,利潤率達到12.5%。但該利潤並不包含銷售和營銷費用,而這兩項費用在該季度營收中所佔比例為36%。

獲客難度增大也是瑞幸繞不開的彎。2019年三季度報顯示,瑞幸新客獲取成本正從2019年一季度低點向上攀升,於第三季度達到48.7元,這在瑞幸的過往經營中明顯居高。

覆盤|爭議瑞幸:獲客成本攀升,小鹿茶尚未能複製瑞幸速度

瑞幸的復購率相對不錯,2018年這一數值為54%。隨著瑞幸在補貼方面的減少,瑞幸能夠保持如此高的復購率尚存疑。

由於是資本造出的產物,瑞幸的護城河並不深。東興證券認為,瑞幸的商業模式,並不存在突破某個臨界點就可以競爭對手。

瑞幸涉足的領域,都存在或多或少的強有力對手。咖啡領域的星巴克、各種便利店,茶飲領域的喜茶、奈雪等,均在各自領域建立品牌優勢,或是依靠低價取勝,後輩瑞幸想從虎口奪食也並不是那麼容易。

以小鹿茶來看,其獨立運營已逾三個月,截至2019年年底門店數大致為204家,相當於一天開店一家的樣子;而瑞幸門店從2018年的2073家到2019年的4507家,一年的時間增加1804家,相當於每天開店5家。以此來看,小鹿茶的開店速度遠不及瑞幸咖啡,也從側面反映小鹿茶推進並不是那麼順暢。

回看至無人零售,這並不是一個新概念。此前阿里、京東為代表的巨頭都為之瘋狂押注,更早一批做無人售賣機和無人便利店的創業者已經銷聲匿跡,就是成立9年的友寶至今還要不停靠融資輸血。瑞幸還需考慮的一個問題是,無人售賣終端亦會擠佔部分門店的資源,從而降低單店的運營績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