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6 10版“黛玉之死”的臨終造型真的是由馬拉之“坐”變成的黛玉之“臥”嗎?

阿丹151014015


我認為10版紅樓夢的“黛玉之死”很明顯是借鑑了法國名畫《 馬拉之死》。10版是李少紅執導的版本,黛玉的扮演者是蔣夢婕。這個版本的“黛玉之死”的處理畫面很唯美、朦朧、悽美,很有視覺衝擊力。

  • 《馬拉之死》1793年,布面油畫,法國新古典主義繪畫大師大衛的代表作之一,這幅畫被收藏在法國布魯塞爾皇家藝術博物館


與《馬拉之死》比對一下,二者相似度非常高:



①同樣的主題:《馬拉之死》同樣是以死亡為主題,畫中主角“馬拉”被暗殺在浴缸之中,即使不知道馬拉的身份,不知道這幅畫背後的故事,依然會覺得畫面整體有種莊嚴、崇高之美,馬拉的死是為革命獻身,而黛玉的死也是帶有昇華色彩的。

②構圖相似:《馬拉之死》的畫面頂部用深色反襯主角,黛玉所處的背景也是深色的,浴缸和床在畫面上佔的比例也很像,還有二人下垂的胳膊。

③二人幾乎都是赤身的。這也是新版《紅樓夢》比較有爭議的一個點。難道“質本潔來還潔去”就是要赤條條的去嗎?

面對網友的質疑,李少紅也曾公開回應說:“裸一隻胳膊是不是裸?這個概念被網民放大了。主流媒體應該客觀的報導。”李少紅還說“歡迎質量高的板磚!”。



這是裸一隻胳膊嗎?我覺得不是。新版的“黛玉之死”畫面確實很震撼,《馬拉之死》也是世界名畫,名著致敬名畫倒也沒什麼,只是一定要選對名畫!否則可能會“東施效顰”。

另外,我覺得名著之所以為為名著就是因為它經典!經得住時間的考驗,經得起細細的推敲,所以,拍名著只要做到儘可能的還原原著就好了。而要想做到真正還原,必須從名著本身入手,從當時的時代背景入手,而不是從外部借鑑。


文物考古聊歷史


很顯然,在10版紅樓夢中,最為廣大觀眾所津津樂道的經典畫面便要數“黛玉之死”了。可謂相當的唯美。

10版紅樓夢“黛玉之死”的畫風與以往各版不同,以往各版紅樓夢的“黛玉之死”主要是體現一種中國風的悽美,而這版紅樓夢的黛玉之死則開創性的借鑑了西方人的審美方式,用女人的裸體來表現“質本潔來還潔去”的東方含蓄的悲劇之美,所以才會顯得有些不倫不類

而且觀眾看了覺得,這個畫面非常眼熟 好像在哪見過
……

它像極了著名的畫家達維特的名作《馬拉之死》
很顯然,

這是東西方藝術的粗暴嫁接。

這是對經典油畫的滑稽模仿,

同時也是對中國古典名著《紅樓夢》的惡搞!

林黛玉就這麼被你們編排上了!

看看這最經典的對比圖

記得中學的美術課上還臨摹過,你以為觀眾都沒見過《馬拉之死》,都是文盲啊?你以為觀眾都是這麼好糊弄的嗎?

10版紅樓夢的創作團隊,要致敬西方的油畫藝術,可你們也犯不著拿玉潔冰清的林黛玉開涮哇,老曹的棺材板子,真的要蓋不住了
饒這樣,李少紅還說:“你們觀眾不覺得很現代很震撼嗎”?

而且“不就是隻露了一個膀子而已嘛”?

“如果滿分是10分,我給12分”!


瀟湘窩心腳


馬拉很顯然是坐著的,正在寫著文稿的整個身體位置和姿態還都還沒有變,只是垂下來了一隻右臂。

馬拉半祼的坐姿在白色織物的印襯之下,一臉憂鬱苦悶的樣子。

陳曉旭的坐姿和馬拉何其相似,低垂著右臂、抬起來的左臂、偏著的頭、憂鬱苦悶的臉、白色的織物和印襯遮擋。

10版的“黛玉之後”的臨終造型,與其說是來自馬拉之“坐”變成的黛玉之“臥”,不如說是來源於先一位林黛玉扮演者陳曉旭所模仿的馬拉之“坐”吧?
此時,陳曉旭的馬拉之“坐”已經徹底放平了下來,成為了下一位黛玉扮演者的黛玉之臥了。

這個被封建大家族包辦婚姻所“謀殺”的花季少女林妹妹,終於實現了她對自己“質本潔來還潔去”的人生預言,在同樣白色織物的印襯和覆蓋之下“離魂”~與她喜愛的《牡丹亭》中的杜麗娘一樣,在中秋節淒涼的雨夜“冷月葬花魂”。


阿丹151014015


你大爺,說的居然是一〇版,能™寫清楚點嗎。我還在想是哪十版紅樓夢呢,紅樓夢拍過十版那麼多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