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6 西安为什么被叫做西安?

张镡月


西安为什么被叫西安? 西安之前叫做长安,为什么改名叫了西安?

长安的来源

西安在西周时期被称为“丰镐”。“丰镐”是周文王和周武王分别修建的丰京和镐京的合称。至西汉初年,刘邦定都关中,去当地长安乡之含意,立名“长安”,意为“长治久安”。

西安的来源

明太祖洪武二年(1369年)三月,大将军徐达进兵奉元路后,改奉元路为西安府,取义“安定西北”。西安之名由此而来。

为什么长安改名西安?

长安最终被更名为西安,是因为自唐朝以后,我国政治、经济中心彻底东移、南移,关中之地不再作为帝国王朝的中心。


心系西安


1、西安在历史上是非常有名的,大家都是知道西安是十三朝古都。早在西周时期,西安那个时候叫丰镐,是当时周文王和周武王分别建的都城丰京、镐京的合称。到了西汉时期,汉高祖刘邦定都在此,以当时长安乡命名都城长安,取义长治久安。

2、到了隋朝,隋文帝杨坚在西汉时期被封为“大兴都公”,所以隋文帝就以自己的封号将长安改名为大兴城。现在的西安市不是还有大兴新区吗,应该就是从这里取名的。

3、唐朝时期,大兴城又改回长安之名。唐朝时期长安的名号在全世界还是很响亮的,这个大家应该都很清楚。丝绸之路开通以后,长安城成为东方文明的中心,当时就有东有罗马、西有长安之称。可想而知当时长安在那个年代的地位。

4、到了元代,长安再次被改名为“奉元城”。明朝时期,洪武二年,又将奉元改名为长安,寓意当时明朝要安定西北,自此,西安这个名字最终确定,一直沿用至今。

以上就是我查阅资料后的一些认知,不到之处,敬请谅解。

您对西安有什么认知吗,欢迎在评论区留言讨论!谢谢大家


壮哉大西安


西安被称为十三朝古都,建都朝代依次是: 西周(前363年)、秦(统一后15年)、西汉(前202年)、王莽建立的新朝(前15年)、东汉(献帝6年)、西晋(愍帝4年)、前赵(11年)、前秦(33年)、后秦(34年)、西魏(22年)、北周(25年)、隋(38年)、唐(273年),时间跨度1200年左右。

西安虽然做了十三朝都城,但是各个都城并不在一个地点。西周丰镐遗址在长安县马王、斗门镇一带的沣河两岸。秦咸阳城遗址在咸阳市东15公里的咸阳塬上,处渭河的北岸。汉长安城遗址在渭河南岸,与秦咸阳城相对。这个城址延续到隋。隋开始兴建的大兴城,在唐为长安城,这才是延续至今的西安市。西安市的由来1928年,国民政府将长安县城及城关一带划出,设立西安市。1930年,撤销西安市。民国21年(1933年)西安改名西京,被定为中华民国陪都。1943年,再次设立西安市。1949年5月20日,中国人民解放军攻占西安。5月25日,西安市人民政府成立。


寻找老西安


西安,四大古都之一,自古就是中华文明的发祥地。

提到西安,就不得不说它的另一个名字“长安”,在长安之前也被称为丰镐,到西汉刘邦时,取名“长安”,寓意为“长治久安”,直到现在,大多数人的心中都更愿意称它为“长安”!

在历史的长河中,长安又多次作为陪都,被称为西京,以至于后来民间有人认为西安就是从西京和长安中演化而来的……

明朝时,朱元璋改长安为西安,寓意是“安定西北”,一直沿用至今!

但在民国初年之前,人们仍习惯把西安城叫做长安城,直到西安和长安被行政划分为西安市和长安县,西安才慢慢被人们所接受,成为陕西的省会城市来对外宣传!

我没有具体到某一年来说明西安的变迁,我只是想用一种更简单的说法来给大家叙述








大鱼小鱼cc


现在的西安明城墙东西南北四个城门。东为长乐门,西为安定门,南为永宁门,北为安远门,寓意“长安永定”。

“长安自古帝王都”,中国历史上的四个鼎盛的朝代——周、秦、汉、唐均在此建都。她是中国历史上建都时间最长、建都朝代最多、影响力最大的都城,是中华文明的代表。

西安

从古到今曾用名有酆京、镐京、长安、京兆、大兴、西京等,以“长安”最

为著名,“长安”取“长治久安”之意。

明洪武二年明政府改奉元路为西安府,取义“安定西北”,西安之名由此而来。


在西周时称“丰镐”。“丰镐”是周文王和周武王分别修建的丰京和镐京的合称。西汉初年,刘邦定都关中,取当地乡之含意,立名“”,意即“长治久安”。丝绸之路开通后,长安成为东方文明的中心。史称“西有罗马,东有长安”。

隋时,隋文帝杨坚曾被周明帝封为“大行都公”,因为将新都命名为“大兴城”,长安作隋时也被称作为“大兴城”。唐时,又恢复长安之名。元代易名为“奉元城”。明洪武二年明政府改奉元路为西安府,取义“安定西北”,西安之名由此而来。

勺布斯基


西安:在西周时称为“丰镐”。“丰镐”,是周文王和周武王分别修建的丰京和镐京的合称。西汉初年,刘邦定都关中,取当地长安乡之含意,立名“长安”,意即“长治久安”。丝绸之路开通后,长安成为东方文明的中心。史称“西有罗马,东有长安”。隋时,隋文帝杨坚曾被周明帝封为“大兴都公”,因而将新都命名为“大兴城”,长安作隋时也被称为“大兴城”。唐朝时,又恢复长安之名。元代,易名为“奉元城”。明洪武二年(1369年),明政府改奉元路为西安府,取义“安定西北”,西安之名由此而来。



大秦古都01


西安之所以被称为西安,是有着这一名称由来的历史的。

在鼎盛的西汉王朝和大唐王朝时期,这两个王朝的国都“京号”一直叫作长安,蕴含着长治久安之意。那么长安何时变成了西安,这也不得不提到另外一个叫法,西京。

也许西京这个叫法,从一定意义上得以让西字渗入了这座古都的地名,成了这座十三朝古都后世命名之必选的字。而且西京这个叫法,都是在长安不再是国家的都城时被设为陪都时候叫的。隋唐时期,西安作为京师首都就被叫作西京。公元25千,西汉的汉室宗亲光武帝刘秀称帝,建都洛阳,由于刘秀以西汉继承人的身份自居(事实上就是),在洛阳为国都的情况下,西汉旧都长安就叫作西京,西都。到民国21年(1933年),国民政府也将西安设为西京,作为南京的陪都。


可以说,西是最早被嵌入到西安里去的。西京,更是西安作为陪都的必选地名。那么,真正把西安这两个字都嵌入到这座古都的地名,或者说,西安是怎样被叫称西安的?这就不得不提到元朝和明朝了。

元朝初期,陕西属于中书省,元初,长安城的范围依然沿用韩建“新城”,并使用京兆府作为名称。至元九年(1272),成吉思汗的孙子也就是元太祖忽必烈,在元军攻克四川以后,封赏了自己的的三儿子忙哥剌为安西王,建安西王府,镇守京兆地。7年以后,正式用安西路这个名称代替京兆府,作为这座都成的正式名称。

安西一词,有着什么重大的意义?元朝攻克南宋时期的四川用了六年时间,非常艰难。安西王,安西路,军政意义可见一斑,都是要安定西北疆土,稳固政权的意思。这是第一次西和安两个字合在一起以安西的名称出现在了历史舞台。

历史依然在演进,元仁宗皇庆元年(1312年),安西路被元廷改为奉元路(因为安西王叛乱),奉元路也就是要遵奉元朝之意,统治加强意义可见一斑。

57年以后,明太祖洪武2年 (1369年),明朝大将军徐达北伐攻克陕西,元将李思齐退甘肃后投降。朱元璋将奉元路为西安府,取义“安定西北”,西安这个名称从此真正登上历史舞台。

1949年5月20日,人民解放军攻占西安,5天以后,西安市人民政府成立,西安这个名称从明洪武2年,到今,已经有648年的历史,这无疑更是夯实了西安这个城市名存在的历史基础。不过和作为汉唐盛世的国都长安这一名称比起来,西安就显得颇为落寞和沉寂,毕竟它经历过的可是璀璨的文化和发达的文明的洗礼,十三个朝代曾经在这片废墟上兴衰和更替。


出路研习社


看到很多人百度一下,长篇累牍往上一贴就算回答问题,实在毫无意义。古代,现代的地名变化有的确让人痛心疾首,西安就是这么一个历史的受害者。

毫无疑问,西安就是长安,就是闻名世界的四大古都,就是礼周、雄秦、强汉和盛唐的都城。这样一个历史韵味如此厚重的名城被好事者改来改去,实在愤懑,难道我们就不能尊重一下城市的奠基者。欧洲很多城市也非常悠久,但却几乎没有改名的,这是对历史的尊重,对创制者的尊重。而我们毫无敬畏,历史中出现的众多城市,一头雾水。取而代之的是一些俗的掉渣的名词,西安、宝鸡、驻马店、石家庄、合肥等。

我们都知道,西安即古长安的创建者是汉高祖刘邦,其实历史的说是商鞅倒也无妨。毕竟长安乃是咸阳的映像,莽夫项羽一把大火将咸阳灰飞烟灭,刘邦只能渭河南岸另建新都,要不然长安就是今咸阳,今长安就是西安-咸阳。

长安乃是取长久安宁之意,是统治者希冀这片大地永久和平兴旺,而改为常安略显狭隘,改为西安后就掉渣了。


白云山


元朝初期,陕西属于中书省,元初,长安城的范围依然沿用韩建“新城”,并使用京兆府作为名称。至元九年(1272),成吉思汗的孙子也就是元太祖忽必烈,在元军攻克四川以后,封赏了自己的的三儿子忙哥剌为安西王,建安西王府,镇守京兆地。7年以后,正式用安西路这个名称代替京兆府,作为这座都成的正式名称。

安西一词,有着什么重大的意义?元朝攻克南宋时期的四川用了六年时间,非常艰难。安西王,安西路,军政意义可见一斑,都是要安定西北疆土,稳固政权的意思。这是第一次西和安两个字合在一起以安西的名称出现在了历史舞台。

历史依然在演进,元仁宗皇庆元年(1312年),安西路被元廷改为奉元路(因为安西王叛乱),奉元路也就是要遵奉元朝之意,统治加强意义可见一斑。

57年以后,明太祖洪武2年 (1369年),明朝大将军徐达北伐攻克陕西,元将李思齐退甘肃后投降。朱元璋将奉元路为西安府,取义“安定西北”,西安这个名称从此真正登上历史舞台。

西安市的由来1928年,国民政府将长安县城及城关一带划出,设立西安市。1930年,撤销西安市。民国21年(1933年)西安改名西京,被定为中华民国陪都。1943年,再次设立西安市。1949年5月20日,中国人民解放军攻占西安。5月25日,西安市人民政府成立。


中华国学


西安之前称“长安”,明朝时期改为“西安”并一直沿用至今,别名也有“镐京、大兴、西京”等。

小编给大家讲一下“西安”这个名称的历史变革:西安在西周时称为“丰镐”。“丰镐”,是周文王和周武王分别修建的丰京和镐京的合称。

公元前202年,刘邦取得政权,在长安(今西安城西北郊汉城)建立西汉王朝。刘邦定都关中,立名“长安”,意即“长治久安”。


新朝始建国元年(公元9年),大司马王莽正式称帝,曾改都城长安为“常安”。

隋文帝时期长安改名“大兴”。

唐朝定都长安后,改隋大兴城为长安城,并进行了增修和扩建。


元初,长安城的范围依然沿用韩建“新城”,并使用京兆府的名称。

明代形成了西安的格局,西安的名称也源于明代。明洪武二年(1369年)三月,大将军徐达进兵奉元路,明朝政府即改奉元路为西安府。太子朱标曾经提议建都西安,后未果。自此这个名称一直沿用至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