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16 两人中箭:一个不伤装伤,一个受伤假装不伤,都成就了不朽基业

历史证明,历史有着惊人的相似之处:在历史上,有两个著名的君主,他们都创立了不朽的基业,这两个人一个是春秋五霸之首齐桓公姜小白,另一个是汉高祖刘邦。

按说,这两个人生活的年代相距久远,齐桓公在春秋中叶,刘邦在秦朝末年,齐桓公比刘邦早了有400年,两个人当然没有交集。

两人中箭:一个不伤装伤,一个受伤假装不伤,都成就了不朽基业

齐桓公和管仲

不过这两个人却有一点相似之处,就是都曾经被对手射了一箭。两人中箭情况有很大差异,他们反应的反应却同样机智,正是这样的反应不但让他们逃过一劫,骗过对手,并且使得他们有机会成就霸业,走上人生的巅峰。

一、齐桓公不伤装伤,欺骗公子纠和管仲,登上齐国君主宝座

齐桓公名叫姜小白,是姜太公姜子牙的后人。小白和公子纠都是齐襄公的弟弟,齐襄公荒淫无道,国家动荡不安。

小白为了活命就在鲍叔牙的辅佐下逃到了莒国,小白的哥哥公子纠在管仲的帮助下跑到了鲁国。

初,襄公……杀诛数不当,淫於妇人,数欺大臣,群弟恐祸及,故次弟纠奔鲁。其母鲁女也。管仲、召忽傅之。次弟小白奔莒,鲍叔傅之。(《史记·齐太公世家》)

后来齐襄公被公孙无知刺杀,公孙无知当了了国君又被其他大臣刺杀。这时在外流亡的小白和公子纠谁先回到齐国谁就会当上齐国的君主。

鲁国国君安排了军队护送公子纠回国,小白也和鲍叔牙拼命往回赶。结果两支队伍在半路相遇。管仲是个神射手,他张弓搭箭一箭射中小白要害。小白大叫一声,倒在车上。

两人中箭:一个不伤装伤,一个受伤假装不伤,都成就了不朽基业

小白中箭

管仲对自己的箭术很自信,他认为这一箭小白必死无疑,就和公子纠放慢了速度。等他们六天后到达齐国,才发现小白已经当上了齐国的君主,就是齐桓公。

原来当初管仲那一箭射中了小白的衣带钩,机智的小白假装中箭,迷惑了公子纠和管仲,他们日夜兼程赶到了齐国,在齐国大夫高傒的拥护下当了国君。

鲁闻无知死,亦发兵送公子纠,而使管仲别将兵遮莒道,射中小白带钩。小白详死,管仲使人驰报鲁。鲁送纠者行益迟,六日至齐,则小白已入,高傒立之,是为桓公。(《史记·齐太公世家》)

齐桓公当了国君,本来一定要杀死管仲来报仇的,从小跟管仲就是好朋友的鲍叔牙劝谏说:国君您如果只想把齐国治理好,有我和高傒就行了;您如果想要称霸天下,必须要重用管仲。素来心怀大志齐桓公采纳了他的建议。

两人中箭:一个不伤装伤,一个受伤假装不伤,都成就了不朽基业

之后齐桓公就派军队打败了鲁国军队,然后逼迫鲁军杀死了公子纠, 把管仲带到了齐桓公那里。齐桓公不计前嫌重用了管仲。

鲍叔牙曰:“……君将治齐,即高傒与叔牙足也。君且欲霸王,非管夷吾不可。夷吾所居国国重,不可失也。”鲍叔牙迎受管仲,及堂阜而脱桎梏,斋祓而见桓公。桓公厚礼以为大夫,任政。(《史记·齐太公世家

》)

齐桓公在管仲的帮助下,齐国逐渐强盛起来,他打着“尊王攘夷”(尊重周王,攘除夷狄)的口号,把一些入侵中原的野蛮部落赶了出去,保护了中原百姓的安全,并且屡次征伐,打败了许多不服从齐国的国家,九次会盟诸侯,成为春秋五霸之首。

两人中箭:一个不伤装伤,一个受伤假装不伤,都成就了不朽基业

二、汉高祖刘邦受伤假装不伤,骗过项羽,逃过一劫,最终建立汉朝

秦朝末年,天下大乱,诸侯蜂拥而起,楚霸王项羽和汉王刘邦逐渐成为其中势力最大的两支。

不过从军事实力来讲,项羽的军队明显强于刘邦。秦国灭亡后,楚汉开始了四年的拉锯战。

两人中箭:一个不伤装伤,一个受伤假装不伤,都成就了不朽基业

刘邦出身低微,只是个泗水亭亭长,也就事相当于现在的乡长。而项羽是楚国名将项燕的后人。刘邦要成就事业比项羽更难,但他十分机智,并且善于用人,慢慢地把劣势扳平,最终取得胜利。

公元前203年,楚汉相距于广武涧,刘邦数说项羽的十大罪状,激怒了项羽,用弩箭射中了刘邦的胸部,刘邦中箭后,怕影响军心,就弯下腰遮住了箭,用收手摸着脚喊道:敌人射中了我的脚趾头。

两人中箭:一个不伤装伤,一个受伤假装不伤,都成就了不朽基业

刘邦中箭剧照

受伤的刘邦本来只能卧床养病,张良又勉强刘邦起来,慰问军队,安定士卒,不让楚军趁机进攻。随后刘邦找机会率军跑回了成皋。

项羽大怒,伏弩射中汉王。汉王伤匈,乃扪足曰:“虏中吾指!”汉王病创卧,张良彊请汉王起行劳军,以安士卒,毋令楚乘胜于汉。汉王出行军,病甚,因驰入成皋。(《史记·高祖本纪》)

刘邦靠自己的机智,没有让自己的士卒发现自己受了重伤,安定了军心,也没有让敌人有机可乘,终于在第二年,在韩信等人的帮助下,十面埋伏,逼迫项羽霸王别姬、乌江自刎,建立了汉朝,拥有了进400年的天下。

两人中箭:一个不伤装伤,一个受伤假装不伤,都成就了不朽基业

虞姬剧照

齐桓公小白和汉高祖刘邦能在中箭后千钧一发之际,迅速地反应过来,一个假装受伤,一个假装受伤轻微,骗过了对手,成就了伟业,确实是理所应当的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