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12 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却常驻邺城而不在许都盯着汉献帝!为什么?

曹操是三国时期最伟大的政治家军事家诗人,堪称全才,一生威武豪迈,指挥过的大小战役无数,尸山血海杀出来的,一生见过的死人比活人都多,堪称无所畏惧。

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却常驻邺城而不在许都盯着汉献帝!为什么?

但就是这样一个人打着挟天子以令诸侯的旗号却一直在害怕一件事情,说出来大家可能不太信:“他一直害怕汉献帝,”所以他一直在躲,躲汉献帝。大家一定会反驳我,因为根据史料记载或平常的影视剧印象,曹操那是个一直都对汉献帝大不敬的乱臣贼子,比如:《后汉书 献帝伏皇后纪》记载的:蕫承女为贵人,操诛承而求贵人杀之。帝以贵人有妊,累为请,不能得。这段记载说的是衣带诏事件中曹操诛杀董承顺带强行把怀了身孕的董贵人也杀了的故事!这个事情想必大家都有印象,在电视剧《大军师司马懿》第一部第二集里面关于董贵人被杀的剧情是十分符合史实的。

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却常驻邺城而不在许都盯着汉献帝!为什么?

那大家难免郁闷人家曹操把汉献帝怀了皇子的老婆都杀了,你还说曹操怕汉献帝?你怕不是脑壳坏掉了哟!不是我脑壳坏掉了,我的结论来自另一段史料:“操后以事入见殿中,帝不任其愤,因曰:‘君若能相辅,则厚,不尔,幸垂恩相舍。’操失色,俯仰求出。旧仪,三公领兵朝见,令虎贲执刃挟之。操出,顾左右,汗流浃背,自后不敢复朝请”这段话什么意思呢?说的是曹操刚开始挟天子以令诸侯的时候,有次去找汉献帝汇报工作,因为汉朝有个很有意思很有效的规定:能带兵的三公朝见皇帝时是被皇帝的亲近侍卫拿刀架在脖子上去见皇帝的!所以,这次汇报工作曹操被人拿刀架在脖子上面无人色的结结实实到鬼门关走了一遭,从此就有心理阴影了!而在官渡之战后,曹操攻下邺城,于是便自封冀州牧,邺城于是名正言顺的成为了办公地,从此许都他是能不去就不去。怕死啊!!!

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却常驻邺城而不在许都盯着汉献帝!为什么?

大家可能要问,既然这样他还挟天子令诸侯个屁啊?连许都都不敢去!不应该把皇帝身边的侍卫都换成自己人吗?那样不就安心了?但是其实呢,这都是三国演义和电视剧给我们的刻板印象,总觉得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干的很轻松,其实不然,此时的曹操在朝堂的势力远没有我们想的那么强大,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是经过一个漫长且危险的过程的,早期汉献帝身边是有很多自己人的,比如董承,杨奉,韩暹等人,这些人在朝堂势力强大,曹操此时在朝堂上被掣肘的很严重,曹操在朝堂远没有这几个人厉害。而且被人拿刀架了一次之后他不太敢去许都,所以这段时间许都其实是荀彧帮他盯着汉献帝,然后是董承韩暹内讧,曹操帮董承干掉韩暹,然后又用计忽悠杨奉把杨奉踢出局:“车驾之东迁也,杨奉自梁欲邀之,不及。冬,十月,曹操征奉,奉南奔袁术,遂攻其梁屯,拔之。《资治通鉴.汉纪54》”最终在衣带诏事件中诛杀董承才彻底完成挟天子以令诸侯。《三国演义》里董承那是大大的忠臣,一心匡扶汉室,实际怎么样呢?“帝寻而东归,李傕、郭汜等追败乘舆于曹阳,帝乃潜夜度河走,六宫皆步行出营。后手持缣数匹,董承使符节令孙徽以刃胁夺之,杀傍侍者,血溅后衣。”《后汉书.献帝伏皇后纪》兵荒马乱的时候,伏皇后手上的丝绸,就被董承派人抢了。还杀了皇后的侍从,“血溅后衣”。这样的狠角色,如果真干掉了曹操,会把大权还给汉献帝吗?在汉献帝眼中,尤其是在伏皇后眼中,被曹操控制还是被董承控制,真的有本质的区别吗?

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却常驻邺城而不在许都盯着汉献帝!为什么?

曹操和董承等汉室老臣的斗争不是奸臣和忠臣之争,其实都是枭雄之争,曹操在挟天子以令诸侯中干掉了一个又一个枭雄最终胜利。从中可见曹操作为一代枭雄的隐忍和心机之高超。先跑到邺城自动示弱,降低这几个大佬的警惕心,最终利用他们几个自己的矛盾和弱点各个击破,最终彻底完成了自己的目标挟天子以令诸侯。把皇帝身边的侍卫彻底换成了自己人,同时也把皇宫大内变成了自己家的后花园。不容易啊!不过胜利果实太美妙了,那可是龙椅啊!

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却常驻邺城而不在许都盯着汉献帝!为什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