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10 个人与群体

个人与群体从出生到辞世,人这一生不可能如真空般存在,与几多人相聚、相交、相识、相知​​、相爱、相恨、相忆、相忘、相守、相弃,可能屈指可数,也可能多不可计,到头来,在你心头有份量、占据中心位置的就那么寥寥几个。

同学、朋友、战友、同事、亲戚、家人以及陌生人,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大抵几类,你也许会说还有敌人、对手,其实你的敌人和对手往往来自上述几类“熟人”中,所以上面讲的关系构成了我们的世界,摆不脱也逃不掉。随着年龄、时间、环境的变化,我们世界的几类关系不会变,但其中具体的组成个体会变化,如一列火车,总有人上下。

在临时组成的阶段性团体中,大家都知道任务一完成或时间一到就会“鸟兽散",相处时彼此尽量客气,求得相安无事、合作愉快,日后若再见,也有应景的谈资,求得一个“美好回忆”,那些精英荟萃的各类学习班里的商界奇才见识更远些,他们寻求的是日后开疆拓土的人脉资源。凭心而论,功利或功害的动机下,即使交换名片、互留电话、建群加微信,人与人间还不是“相识不识均一样”?

既然如此,不管在哪,保持“人畜无害”的心是必须的,同时,秉持“人敬我一尺我敬人一丈,人犯我一寸我让人一尺、再犯我一尺弄到他身上”的处世哲学也是必要的,大多时候,一个团体里,大家都还是能互相平淡相处。

当然,也有一些人,在团体里既不守约定俗成的公德良俗,也有违团体开展活动的公平公正,让守规遵纪的成员心生不满,导至团队价值取向出现偏差,个体之间离心离德。如若至此,良禽择木而栖,贤臣择主而侍,古今皆然。

人是社会性的、狼是社会性的、许多动物也是社会性的,但除人以外的社会性动物在保障群体成员的生存的前提下,关系简单、明了,通过争斗、角力确定地位后便各安其位,人与人却要复杂得多,小团体不是一个人赖以生存的必须,所以有“此地不留爷,自有留爷处”的豪迈,更有“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的洒脱。人来源于动物也高于动物,我们真的不一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