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09 孩子強身健體按這3步走,寶媽就不擔心孩子瘦弱了!

孩子是每個家庭的心肝寶貝,在孩子成長過程中,寶媽最擔心的是孩子身體健康問題,有些寶媽會發現自家孩子怎麼比起別人家的孩子瘦弱一些?這是什麼原因呢?

孩子強身健體按這3步走,寶媽就不擔心孩子瘦弱了!

孩子瘦弱的常見原因有哪些?

孩子正常的生命活動和生長髮育,依賴於消化系統正常運轉,為身體提供足夠的營養。許多孩子身體瘦弱,主要是因為脾胃功能差,對食物的消化和吸收都有問題。特別腸胃功能較弱,一餐吃得多了往往不能有效吸收,反而會增加腸胃負擔,引起消化不良。

孩子身體不能得到充足的營養供應,體重不增,體質也比較弱。所以,要使孩子變得強壯,首先要調理好他的脾胃。孩子強身健體按這3步走!

孩子強身健體按這3步走,寶媽就不擔心孩子瘦弱了!

第一步:調理脾胃

1、給孩子吃一些具有補脾胃助消化作用的食物,如山藥、茯苓、扁豆、蓮子、山楂等。必要時,也可以在醫生指導下適當用些健脾助消化的中藥,來增強脾胃功能。

2、如果小孩身體很虛弱,應先問好就診中醫,辨證治療。等到身體康復了,再用芡實、幹淮山、白朮、核桃、板栗、蟲草花、五指毛桃、冬蟲草、龍眼肉、紅棗等煲瘦肉、雞或魚湯,讓孩子適當喝一些湯水,吃點湯渣,可以起到調理脾胃、恢復體力、增強體質的作用。

3、白天只要小孩是清醒或在運動狀態,吃飯就要有規律,做到定時不定量,吃頓飯時間要有規律,但是吃飯的量要由小孩自己決定,他不想吃了,就不要逼寶寶吃了,但一頓飯不要吃吃停停,拉得時間太長會影響消化。

4、越小的孩子,寒涼的食物越要少吃。像雪梨、香蕉、西瓜、火龍果、山竹、奇異果、草莓、西紅柿、胡蘿蔔、白蘿蔔、馬蹄、白菜、生菜、油麥菜、菠菜、螃蟹等,吃多了對脾胃有損傷。

孩子強身健體按這3步走,寶媽就不擔心孩子瘦弱了!

但是保護寶寶脾胃,必須注意4大禁忌:

1、塞著孩子吃

“孩子不吃,我還不塞,那不是體質更差?”家長認為孩子多吃點才有營養,卻忽略了小孩能不能承受。小孩能吃多少也是有一定量的。超過這個量,身體不能承受,不但營養過剩,造成虛胖,還會損傷脾胃的收納、運化功能。

所以,小孩吃飯最好是七分飽。如果小孩不想吃,千萬不要硬塞,等到餓了,自然會吃得又多又好。

孩子強身健體按這3步走,寶媽就不擔心孩子瘦弱了!

2、給孩子喝涼茶

有的父母看到孩子便秘、口氣重,就以為是“上火”,喜歡給小孩喝涼茶。七歲以內的小孩發生便秘,大多數是脾胃功能沒發育好,又不節制飲食,因而造成“食滯”,並不是真正的“上火”。

正確的治療方法應該是消食導滯,如果喝涼茶清熱,只會越喝越傷脾胃。

舌苔厚、晚上睡覺不安穩、大便不定時、口氣大均是提示孩子有“食滯”的表現,孩子可能還會挑食,這時應以健脾理氣助消化為主,應減少飲食,讓腸胃休息,儘量多吃蔬菜少吃水果。

孩子強身健體按這3步走,寶媽就不擔心孩子瘦弱了!

3、晚上吃東西


半歲以前的嬰兒,一天睡眠時間要十幾到二十個小時。為了保證營養,什麼時候醒來就什麼時候吃,深更半夜餵奶很正常。

可到了半歲以後,孩子白天清醒、活動的時間越來越多,生活作息也越來越正常,如果晚上還給他們吃東西,脾胃得不到休息,也會導致脾胃虛弱,小孩儘量晚上八點以後就不要再進食了。

不少孩子因為偏食、挑食或者吃東西的習慣不好,家長總要在晚上給他們加餐,睡前還得喝牛奶,這種做法在一歲以後是很不恰當的。

孩子強身健體按這3步走,寶媽就不擔心孩子瘦弱了!

4、生病趕緊補營養

每當一看到孩子病蔫蔫的樣子,家長就心疼,於是迫不及待地進補,補品、補湯一起上,結果往往適得其反。只有在脾胃調理好、身體健康的狀態下進補才適合,脾胃差時進補反而更損傷脾胃,病情不輕反重。

第二步:增加熱量與營養供給

孩子的脾胃功能調理好,食慾增加,胃口轉好以後,適當增加食物中魚、禽、肉、蛋等高熱量食物的分量,食物中的蛋、奶、肉、海產品和豆類分別是優質動物蛋白和植物蛋白,是兒童生長期腦發育的基本保障。

另外,首選適當的幼兒配方奶粉,或者強化鐵、維生素A等多種微量營養素的食品。如果不能保證餵奶製品,要通過其他途徑補充優質的蛋白質和鈣質,如用蒸蛋羹等方法代替。

孩子強身健體按這3步走,寶媽就不擔心孩子瘦弱了!

第三步:適當撫觸、適量體操

1、嬰兒撫觸

撫觸可以增加生長激素分泌,促進小兒生長髮育,使寶寶肌肉更健康,關節更靈活之外,還能提高小兒抗病能力、促進疾病兒童的康復,促進食物消化吸收,增進寶寶的體重;促進小兒正常睡眠節律的建立,減少不良睡眠習慣的形成,減少哭鬧。

撫觸過程:

準備開始:讓寶寶舒服地躺在一塊柔軟毛巾上,身上覆蓋一塊毛巾保暖。媽媽要與寶寶有眼神的交流,面帶微笑,取適量嬰兒油倒在掌心裡,雙手揉搓均勻。

孩子強身健體按這3步走,寶媽就不擔心孩子瘦弱了!

1、頭面部(舒緩面部緊繃):

從前額中心處用雙手向外推壓,並在下頜部同樣用雙手拇指向耳前劃出一個微笑狀。手指從頭頂部捋至耳後乳突部,避開囟門。

2、胸部(順暢呼吸):

雙手放在嬰兒兩側肋緣,右手向右斜上方划向寶寶右肩,復原,左手以同樣方法進行。

3、腹部(有助於胃腸循環):

避開臍部,按順時針方向按摩腹部。

4、上肢(增強肢體靈活性):

媽媽用一隻手捏住其中一隻胳膊,從上臂到手腕部輕輕擠捏、揉搓。用四指按摩手背,並用拇指從手掌心按摩至每一根小手指,另一側上肢重複同樣動作。

5、下肢(增強運動協調性):

按摩嬰兒的大腿、膝部、小腿及腳部,擠捏揉搓,反反覆覆,然後用四指按摩腳背,並用拇指從腳後跟按摩足心至腳趾。

6、背部(放鬆背部肌肉):

雙手平放背部,橫向、縱向從頸部向下按摩至骶尾部。

孩子強身健體按這3步走,寶媽就不擔心孩子瘦弱了!

這個運動適合0-5個月的嬰幼兒,每次的時間也不宜過長,每個撫觸動作不能重複太多,建議先從5分鐘開始,然後延長到15-20分鐘。

需要提醒的是,不要在寶寶疲倦、過飽、過餓和煩躁的時候進行撫觸。同時,寶寶到4-7個月大時,開始翻身、坐立或爬行,這時嬰兒有更多的活動,可對寶寶施行運動能力訓練。

2、做做體操

體操是很有益的全身鍛鍊,可促進肌肉、骨骼生長,增強呼吸、心血管功能和新陳代謝,起到增強體質、預防疾病的目的。

1、嬰兒被動操和主動操:被動操適合於2~6個月的小兒,完全在成人幫助下進行。被動操適合於6~12個月小兒,在成人扶持下,有部分主動動作。

孩子強身健體按這3步走,寶媽就不擔心孩子瘦弱了!

2、竹竿操:適用於12~18個月小兒。各節操雖均為主動性動作,但仍需在成人的帶動下進行。對不會走路或剛走還不穩的小兒,主要鍛鍊走、前進、後退、平衡、扶物過障礙等動作。對走路較穩、有一定自主活動能力的小兒,重點鍛鍊跑、攀登和跳躍等動作。

3、幼兒模仿操:適用於1歲半~3歲的幼兒。採用活動性遊戲方式如跑步、扔手榴彈或沙包、滾球、立定跳遠等;還可由老師組織跑、跳、投擲、平衡、攀登、鑽爬等訓練。

4、徒手操、廣播操及各種健美操:適用於3~6歲的兒童,主要增強大肌群、肩胛肌、背及腹肌的運動及手腳動作的協調性。

孩子再大一點了可以讓他跑跑步,爬上爬下,跳跳繩等等能運動到全身的運動。

孩子強身健體按這3步走,寶媽就不擔心孩子瘦弱了!

孩子脾胃虛弱,媽媽最想問的問題有哪些?

1、孩子舌苔黃厚或白厚是怎麼回事?

舌苔變厚主要是絲狀乳頭角化上皮持續生長而不脫落之故。以乳類食品為主的孩子舌面有輕微發白或發黃,孩子吃奶好、大便正常,這是正常現象。

如果孩子患有某些疾病也可引起舌苔增厚,如感冒發熱、胃炎、消化道功能紊亂等亦是引起舌苔增厚的主要原因。 舌苔和脾、胃的關係十分密切,觀察舌苔的變化對臨床辨證治療胃部疾病很有指導和參考作用。

黃苔:主裡證、熱證,多見於發熱、炎症感染或代謝失調,消化功能紊亂及疾病較重時。

白苔:主表證、寒證、疾病初起,多見於一般感染或疾病恢復期。如果孩子舌苔增厚,並出現食慾差、消瘦或有發熱等表現應就醫。

孩子強身健體按這3步走,寶媽就不擔心孩子瘦弱了!

2、寶寶小肚肚“氣鼓鼓”的,就是脹氣麼?

一般來說,剛出生的小寶寶肚子都會是圓圓的。一是因為寶寶的腹腔容量小,內臟都擠在這一個小小的空間裡面,自然會顯得圓一些;二是因為寶寶腹壁肌肉沒有發育好,彈性不如成人,寶寶的胃腸道通常會有100毫升到150毫升的氣體,所以小肚肚會“氣鼓鼓”的,這屬於正常的生理現象。

但如果寶寶大哭大鬧且食慾差,又有肚子突出、鼓鼓的情況時,就有可能是脹氣了,媽媽們也要引起注意。在平時適當的給寶寶按摩,促進腸道的蠕動並排除氣體。可以將掌心搓熱,對準寶寶的肚臍眼處,順時針輕輕按摩,上午下午各一次,每次50下,注意按摩要和餵奶間隔半個小時以上。

孩子強身健體按這3步走,寶媽就不擔心孩子瘦弱了!

3.孩子胃口特別差,體質瘦弱,可以吃點什麼呢?

首先孩子胃口不好,可能是脾胃虛弱,消化不良,一般的建議是服用健胃消食片,這藥可健胃消食。用於脾胃虛弱所致的食積,症見不思飲食、噯腐酸臭、脘腹脹滿;消化不良見上述證候者。

適宜用於脾胃虛弱所致的食積消化不良的兒童。用法用量是口服,可以咀嚼,兒童二歲至四歲一次2片,五歲至八歲一次3片,九歲至十四歲一次4片;一日3次。如果三天後症狀沒改善建議你到醫院就診。

找藥、問藥???

推薦合作小程序:藥顧問!

隨時隨地都用藥顧問,專屬於你的藥顧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