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5 陳寅恪的爺爺:打敗過石達開,被慈禧“革職永不敘用”

陳寅恪的爺爺:打敗過石達開,被慈禧“革職永不敘用”

陳家在長沙湘江東岸城北通泰街居住多年,1890年7月3日,陳寅恪出生在通泰街的“蛻園”。

“我叔公(陳寅恪)跟我父親(陳寅恪侄子陳封懷)在一起時,說的是長沙話。”如今在中科院華南植物研究所工作的陳貽竹向筆者回憶。

長沙只是這個四處奔波的家族暫時的居處。他們最早的家,在江西修水竹塅——贛北幕阜山腹地的一處山村。修水古稱義寧,所以陳家被稱為“義寧陳氏”。

“最近忙的是陳家大屋的保護。”陳貽竹說。竹塅村陳家祖輩居住之所歷史已超過兩百年。陳家大屋門前的場地上,豎著用紫紅麻石條砌就的旗杆石和旗石墩,頂部正中鑿有豎旗杆用的圓孔。旗杆石為陳寶箴中舉時所豎,刻著“清咸豐元年辛亥陳寶箴中舉豎”;旗石墩是陳寶箴之子陳三立中進士時所豎,刻著“光緒己丑年主政陳三立”。

義寧陳氏為客家人,在竹塅已經住了幾代,承續著耕讀傳統,但一直未有人考取功名。直到咸豐元年(1851年)八月,年方二十的陳寶箴中了舉人。

陳寅恪的爺爺:打敗過石達開,被慈禧“革職永不敘用”

▲陳寶箴

陳寶箴中舉時,滿清王朝的統治正面臨巨大威脅。1851年,在廣西桂平金田村,另一位客家人的後裔洪秀全建立太平天國。咸豐帝詔令各地創辦團練以御太平軍。陳寶箴的父親陳偉琳創辦義寧州團練,陳寶箴協助其父幫辦團練。

1854年春,一支太平軍進攻義寧泰鄉。陳偉琳率泰鄉團練拼死相抵,勞累過度,病倒不起,於八月去世,給陳寶箴留下的遺訓是:成德起自困窮,敗身多因得志。

1860年,陳寶箴進京會試落第。他並未馬上返鄉,而是與各地應試的舉子切磨道義,結交了眾多“雋異方雅之士”。其中,他與易佩紳、羅亨奎尤為要好,被稱為“三君子”。

這一年,京城發生了一件大事——英法聯軍火燒圓明園。國難當頭之際,陳寶箴無心在京等待三年後的考試,趕赴湖南投入軍營。他到湖南之前,好友易佩紳、羅亨奎已奉湖南巡撫駱秉章之命,招募了一支千人義勇軍“果健營”,駐守湘西,配合清軍抵禦太平軍的來襲。

不久,翼王石達開率領十萬太平軍猛攻“果健營”,義勇軍累月死守,糧草行將耗盡。陳寶箴冒死雪夜從小道潛行至永順求援,並馬不停蹄押運糧草返回軍中。“果健營”鞏固了防守,太平軍久攻不下,退兵而去。陳寶箴與“果健營”自此揚名。

1863年,陳寶箴來到兩江總督曾國藩安慶駐地。此前,曾國藩已對義寧團練大為激賞,對陳寶箴也有耳聞,數次邀他加入幕府,並贈其一副對聯:“萬戶春風為子壽;半杯濁酒待君溫。”進入曾幕的陳寶箴如魚得水,被譽為“海內奇士”。

幾年後,曾國藩調任直隸總督,督辦直隸、山東、河南三省軍務。陳寶箴隨後也入京覲見,“以知府發湖南候補”。不久,他將家眷從江西竹塅接到了湖南長沙。

“陳寶箴是這個家族走向全國的關鍵人物,他是一個轉折點。在江西,土客矛盾使得客家人只能在偏遠的地方生存,種的是最差的田,常年吃的是紅薯。作為客家人,他們只能靠個人奮鬥,沒有其他根基。義寧陳氏的歷次遷徙中,恐怕這一次遷移意義最為重大。陳姓歷代先人為之奮鬥上百年的家族崛起,最終通過陳寶箴的走出竹塅得到了實現。”對義寧陳氏頗有研究的學者張求會為筆者分析。


陳寅恪的爺爺:打敗過石達開,被慈禧“革職永不敘用”

1898年,同樣是在長沙,陳寅恪與幾位兄弟留下了一張合影。他們身後的背景板是手繪的湖山,悠遠寧靜。照片上的幾個人,神色多少有些冷峻。這一年的長沙各種思潮湧動,山水之間並不平靜。對這個家族和這個國家來說,是波詭雲譎的一年。

這一年的戊戌變法運動,全國十八行省的督撫,最有力推行的是湖南巡撫陳寶箴。他推行新政之舉,其子陳三立曾概括為六項:董吏治、闢利源、變士習、開民智、敕軍政、公官權。希圖有一番作為的光緒帝對陳寶箴倍加賞識,於“百日維新”中的8月5日、10日連下兩道諭旨嘉獎他。

早在1897年,湖南學政江標改革校經書院,陳寶箴就大力扶持:“為士子群聚講習,以開拓心胸,講求實學,造成遠大之器,用意甚美。”校經書院創辦的《湘學報》,為湖南首創的新報,為湖南維新搖旗吶喊,以大量篇幅介紹資本主義國家的政治、經濟、文化等諸多新知。

陳寶箴十分推崇《湘學報》,讚譽其“指事類情,洵足開拓心胸,為學者明理達用之助”,“為湘中承學有德之言,於本省人士啟發尤為親切”。他通令全省各州縣訂閱,“分送書院肄業及城鄉向學士子一併批閱;勸告紳商自行購買”。此外他還撥款購買梁啟超等人創辦的以“變法圖存”為宗旨的《時務報》,分發各府廳、州縣書院。

在他倡導下,湖南成立了南學會——以行民權、立議會、促地方自治為宗旨的政治團體。光緒二十四年二月初一,南學會創辦時,會長皮錫瑞首先講“立學會講學宗旨”;黃遵憲講“政體公私人必自任其事”;喬樹楠講“公利私利之見”,譚嗣同講“中國情形危急”;陳寶箴講“為學必先立志”。

隨著湖南新政進入深水區,尤其是梁啟超等人的到來,新政發生改變,從單一的洋務實業朝關涉民族、民權等方向轉化。時務學堂培養了一批新學子,蔡鍔便是其中代表。外人則將湖南稱為中國最富朝氣的省份,甚至比作日本維新時期的薩摩和長州。

湖南新政迅猛展開之時,京城裡帝后兩黨的爭鬥也已水火不容。光緒帝命各省督撫網羅“通達時務、勤政愛民之員”隨時推薦進京。陳寶箴舉薦了17名維新人才,其中譚嗣同、楊銳、劉光第三人被光緒帝委以重任。

陳寶箴父子施行的是一條不傷國體、穩健漸變的改革之路。“其實,陳寶箴父子在當時的改革中是很孤立的,守舊派認為他們亂來,激進派認為他們步子太小,各方矛盾聚集在他們身上。湖南開始辦礦務總局,譚嗣同跟陳氏父子的觀點就不一樣,到底官辦、官商合辦、官督商辦,還是商辦?

民族工業的滋生、蔓延和發展,問題非常複雜。陳家父子不像我們想象的那麼理想化,而是非常務實,有時還要顧及人情世故。他們感受到的痛苦和難堪很真實。”張求會說。

1898年八月初六,光緒被囚,慈禧垂簾聽政,除了京師大學堂,所有新政俱被廢止。戊戌變法失敗,“六君子”被殺,陳寶箴父子因“濫保匪人”,被“革職永不敘用”。

九月十七日,陳寶箴將巡撫印信移交給了新任巡撫俞廉三。陳氏父子的政治抱負就此終結。

“憑欄一片風雲氣,來作神州袖手人”,陳三立光緒二十一年春所作的兩句詩,不幸成讖。

陳寅恪的爺爺:打敗過石達開,被慈禧“革職永不敘用”

1899年,9歲的陳寅恪再次面對鏡頭已無驚惶之色,這幾年他已習慣了照相。這是陳寶箴與孫子及重孫的合影。陳方恪、陳寅恪、陳覃恪、陳封可、陳衡恪、陳隆恪都在鏡頭裡,坐在最中間的陳寶箴神色平靜而落寞。拍攝地點已移至江西南昌。

一年後,陳寶箴突然去世。他的死至今成謎,一說是病死,一說是慈禧賜死。他去世時,至親子孫都不在身邊,兒子陳三立日夜兼程,從南京趕到南昌奔喪。

陳三立是陳寶箴任湖南巡撫時最為得力的助手。“三立”之名典出“太上有立德,其次有立言,其次有立功”的古訓。他是名副其實的實踐者。

咸豐三年(1853)九月二十一日,陳三立出生於江西修水竹塅。年少時,他與弟弟陳三畏就讀於陳寶箴創辦的四覺草堂,受中國傳統文化的薰陶,打下良好的詩文基礎。

陳三立的書法,深受鄉賢黃庭堅影響,質樸古拙。然而,彼時殿試流行館閣體,他的書法風格並不合潮流。他回鄉苦練了三年書法之後,才於光緒十五年(1889)成為進士。

中進士後,陳三立被授吏部主事考功司行走。其時他父親陳寶箴正在武昌任湖北布政使,襄助湖廣總督張之洞推行洋務實業。張之洞提出了中國工業化的構想。受此吸引,陳三立離開吏部衙門,來到湖北任事。

陳寶箴任湖南巡撫時,新政急需人才,求賢若渴。為此陳三立多方結交有識之士,梁啟超、譚嗣同、唐才常、皮錫瑞、熊希齡等一時齊聚湖南。陳府名士薈萃嘉賓雲集,陳三立則成為名士中的名士。賓主時常聚集在他的書房中,“相與剖析世界形勢,抨擊腐朽吏治,貢獻新猷,切磋詩文,樂則嘯歌,憤則痛哭,聲聞里巷,時人稱之為:義寧陳氏開名士行”。

陳家父子的改革思路有一脈相承之處。

“所謂的革命、守舊、維新是很複雜的,除了觀念和思想,路徑的取向,具體的實踐差異,還有一箇中國特色:人際關係。陳寶箴父子交往的對象是不分新舊的,他們一直強調沒有黨派、新舊之爭,思想根源還是在於務實,在於家國情懷,骨子裡還是有士的觀念、風範、價值取向。晚清以來,士有清流、濁流之分,陳家兼具清流和濁流的優點,一方面崇尚氣節,另一方面又懂得務實。借用陳寅恪的話說,這個家族始終有一種‘預流’的意識,要積極參與,又不是為了跟別人盲目競爭,他們是把民族國家的憂患跟自身的路徑選擇結合在一起。”張求會告訴筆者。

陳三立對陳寶箴幫助極大。時務學堂開學時,陳寶箴原打算聘用康有為任中文總教習。陳三立卻向父親推薦了康的學生梁啟超。他認為梁已經超過其老師。

梁啟超曾說:“陳伯嚴(陳三立)吏部,義寧撫軍之公子也,與譚瀏陽(譚嗣同)齊名,有兩公子之目。義寧湘中治跡,多其所贊畫。”

退出政壇後,47歲的陳三立依父親長眠的散原山(西山古名散原山),以地名為號,自稱“散原”。

清末民初的詩壇,曾出現繁盛局面,各方流派皆標新立異,對詩歌的發展進行了探索與實踐。陳三立被公認為這一時期同光體詩派的領袖。錢鍾書曾說,唐以下的大詩人可以用一個地理詞語來概括:“陵谷山原”。“陵”是杜少陵,“谷”是黃山谷,“山”是李義山,“原”即陳散原也。

陳三立與續配夫人俞明詩多數時候住在南京。俞明詩是浙江紹興人,其父俞文葆曾任湖南知府。之後俞氏家族在紹興興旺起來。俞文葆的孫子俞大維是後輩中的佼佼者。

俞大維在德國留學時曾與一德國女子相愛,並生下一子,取名俞揚和。回國之後,他與表妹陳新午結婚。陳新午是俞大維姑姑俞明詩的女兒。義寧陳氏與紹興俞氏兩個家族,成為兩代姻親。這兩個家族的交往還可上溯到陳寶箴。

陳寶箴曾入曾國藩幕府,而俞大維的母親又是曾國藩的孫女。俞揚和長大成人後,娶蔣經國的女兒蔣孝章為妻。這樣,陳、俞、曾、蔣這四個中國近現代史上的著名家族就有了姻親關係,形成一張極具中國特色的人情關係網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