帶著13個村民起義,打家劫舍攻佔縣城,堅持反清22年

李文彩原名李七,本來是村裡的剃頭匠。此人雖然在歷史上沒有留下多少記載,但他確實是一個膽大包天的人,別人想都不敢想的事,他就做了,下面就給大家講一講。

帶著13個村民起義,打家劫舍攻佔縣城,堅持反清22年

李文彩,廣西永淳平郎獅子堂村人,壯族人。1850年廣西大旱,加上清政府也不作為,貪官汙吏橫行,百姓民不聊生。李文彩,作為一個土生土長的廣西人,李文彩看著身邊的鄉親,每天飯都吃不上,樹葉甚至都被吃淨了。

1851年,無奈之下,李文彩率眾起義於永淳平朗村,當時加上自己僅僅13個人。兩年後,起義隊伍越來越大,李文彩等人以平朗圩為起義軍大本營,不到半月,就先後攻佔了附近的鄉鎮,起義軍頓時聲勢浩大。所到之處,打擊豪門,公分富戶財物,深得當地群眾擁護,永淳方圓200裡起義軍,紛紛響應,聽其指揮,短短時間內起義軍就發展到兩萬多人。

帶著13個村民起義,打家劫舍攻佔縣城,堅持反清22年

1857年,李文彩帶兵回到永淳縣,攻佔所有村落和鄉鎮,帶兵向縣城進發,知縣和各級官員得到消息後紛紛出逃,知縣刁汝元逃至那檀村,被包圍之後,竟生生鬱悶吐血而亡。

李文彩又糾集同夥,又揮師東下,包圍衡州城,相持幾個月後,起義軍用大炮轟崩城牆汛,擊敗守城官兵的反抗,佔領了橫州城。

帶著13個村民起義,打家劫舍攻佔縣城,堅持反清22年

1859年,李文彩因為敬佩石達開,遇到石達開之後,一直跟著石達開南征北戰。石達開對李文彩是非常的欣賞,把自己最精銳的部隊都交給了李文彩。

帶著13個村民起義,打家劫舍攻佔縣城,堅持反清22年

咸豐十一年(1861年),李文彩起義軍被清軍所敗,被迫北上,後由遷江、懷遠退入貴州。轉戰南方六省,與清軍作戰22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