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4 居然有人以為房價上漲是因為限購?

經常留意房產或者財經領域的都聽說過一、二線城市限購,相反一、二線城市房價會非常高,由此造成一種錯誤的觀念:

有人以為房價上漲是因為限購?所以那些房子不值錢的地方,只要限購,房價就會上升了?你們能理解這種邏輯嗎?

“限購令”是指政府出臺的房屋限購政策,出自2010年4月30日北京出臺的“國十條實施細則”,從2010年5月1日起,北京家庭只能新購一套商品房,購房人在購買房屋時,還需要如實填寫一份《家庭成員情況申報表》,如果被發現提供虛假信息騙購住房的,將不予辦理房產證。這是全國首次提出的家庭購房套數“限購令”。此後,相繼有49個地級以上城市實施“限購令”。

居然有人以為房價上漲是因為限購?

為什麼要限購呢?

1、房子太少,想買的人太多

出臺“限購令”的城市,人口上漲的很快,需求不斷加大,資源有限,導致供不應求,提高准入門檻也就變得理所當然了。

2、房價上漲太快

房價上漲過程中,有些有錢人炒房。低價買進、高價賣出獲利。一個人可能在低價時買進幾十套房產,然後在這個小區房價上漲時賣出去。過去的十幾年,房價成倍的上漲,很多炒房人因此發財。但為社會帶來的負面影響更大。首先真正買房的人,買到的房是高價房。另外因為房源都被炒房者買走,整體市場的房子感覺上少了。更增加了房價的惡性上漲。所以採用限購政策。

那麼會在哪些城市需要限購?基本是一二線城市,限購會改變房價的趨勢嗎?不會,限購會延緩房價上漲的趨勢,但是無法改變這個趨勢。

居然有人以為房價上漲是因為限購?

人往高處走,水往低處流。曾經我高中老師說過一句話,他是縣城的,所以他兒子一定要在綿陽紮根。時段的不同,年齡段的不同,追求的生活也就不同。選擇城市居住和個人的職業規劃有著莫大的關係。比如你從事互聯網行業,你畢業後會回到縣城?你只能選擇綿陽,成都,甚至北京。因為只有這些地方你才能找到自己對應的工作。俗話說的好,城市越大,機會越多。

2016年三線城市房子賣不動,政府加大力度去庫存,2017年一線城市樓市火爆,清明期間雄縣投資客的蜂擁而至導致該區域房價的暴漲,隨即政府又出臺了“限購令”。從城市規劃的角度來看,未來城市一定是城鎮一體化,不再是城鎮包圍城市。也避免了大城市的集中發展,城市之間發展不均勻的問題。實施限購令正是將一二線城市中多餘的需求向三四線城市轉移,不僅有利於穩定一二線城市的房價,也有利於三四線城市的去庫存工作的進行。

居然有人以為房價上漲是因為限購?

但是如果在鶴崗這樣的地方搞限購,搞飢餓營銷,房價會上漲嗎?顯然不會,所以限購併不是房價上漲的原因

限購其實有兩個作用:一是威懾買家,把短期炒買炒賣的投機者趕出市場;二是減少二手房供應,引導市場向一手房傾斜。

玩過把籃球按到水下去的遊戲嗎?限購就是把一個充滿氣的籃球按到水下去的過程,只要力氣夠大,你肯定可以把一個籃球按到水下去。但是,在水下僵持的時間越長,消耗你的力氣就越多。只要你一鬆手,這個籃球就會加速反彈出水面。比你按下去的高度更高,這就是限購的全過程。

限購可能會使大家恐慌性的搶購,但是不是房價上漲的原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