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6 老子《道德經》裡的“虛其心,實其腹,弱其志,強其骨”究竟為何意?

百鍊晴空


這幾句話出現在《道德經》第三章中,是老子“愚民”策略中的“愚民”之法的部分內容。

在這一章中,老子先提出“三不三使”策略,談為什麼要“愚民”:“不尚賢,使民不爭;不貴難得之貨,使民不為盜;不見可欲,使民心不亂。”然後列舉聖人的“愚民”之法,談怎樣“愚民”: “是以聖人之治,虛其心,實其腹;弱其志,強其骨——常使民無知無慾,使夫知者不敢為也。”最後得出“愚民”大治的結論:“為無為,則無不治。”

“是以聖人之治,虛其心,實其腹;弱其志,強其骨——常使民無知無慾,使夫知者不敢為也。”

意思是:

“所以聖人治理國家,讓百姓的思想單純,讓百姓吃飽肚子;讓百姓的志向弱小,讓百姓的體質強健——始終讓百姓保持沒有智謀沒有慾望的狀態,使那有智謀的人不敢妄作。”

“愚民”的思想源自老子——當然,身處統治階層又並非統治者的老子從國家穩定、天下太平的樸素願望出發,提出了“愚民”的治國策略,也就是說,老子的愚民策略不是建立在欺壓人民基礎上,而是為了順應自然,使人民生活更安定。這種策略,恰恰又符合他推崇的“道”。 怎樣“愚民”?老子為統治者支招:一是不推崇有才德的人,不推崇讓人羨慕的比一般人強的榜樣(人或事物),使百姓平平淡淡,沒有什麼追逐效仿乃至攀比的;二是不珍愛難得的財物,使百姓心無旁騖,沒有貴重的概念,不會產生什麼東西非常好,也要得到的想法,就不會去偷竊,當然就沒有盜賊產生了;三是不讓那些容易讓人產生非分之想的事物出現,使百姓保持沒有慾望,心不被迷亂。這三點歸結起來,就是讓百姓保持心無雜念。老子舉聖人治國 “虛其心,實其腹;弱其志,強其骨”的例子,不過是為前面的三點策略張目。“常使民無知無慾,使夫知者不敢為也”是這個策略的目的,終結目的就是“天下太平”。在這裡,老子一方面提出“不尚賢”方針,一方面又極力推崇聖人。 在這裡就老子“不見可欲”的主張稍多談一點兒:不使能引起人們慾望的事物出現,確實可以減少人們的“心亂”,這不只對為政者有意義。比如,俗語說的“露白”,有些讓人眼紅的綁票搶劫,就是太張揚有錢造成的;比如,女人過分顯露的“性感”,確實容易讓人產生非分之想,進而造成他人的犯罪。即使定力比較好的人,在特別有機會時也有心動的時候,如果不造成這樣的機會,避免他人的心動,或許可以避免一場危機。

老子在提出“愚民”之法時拿聖人說事,似乎這就是真實出現過的例子。老子所說的聖人有沒有,不好考證,是堯還是舜,是商湯還是周文周武,好像都沒有達到老子所說的聖人標準。

老子基於當時華夏僅有的範圍提出了三點策略,他沒有料到、也不可能料到人類社會的發展變革,即使在華夏範圍,後代的發展也超出他的想象。“常使民無知無慾”是不可能的。偌大個世界,人類的智慧不可能停留在原始水平上。無智無慾,就會落後;而天下又不可能都保持無智無慾,別人有心智又有慾望,所以誰落後誰就處於劣勢,處於劣勢就會被弱肉強食。愚昧落後不是“處下”,不是“守柔”。

《道德經》主張“無為而治”,這裡的“無為”是通過“愚民”的方式,使智者“不敢弗為”(帛書本第三章)的“無為”。智者“不敢弗為”,統治者當然想怎麼做就怎麼做,所以“無不治”。

再次強調,《道德經》是一篇具有普世價值的文章,這篇文章是基於對實踐的總結基礎上形成的理論認知,對實踐有指導價值,不是“修行”專著,“修行”之說是誤入宗教歧途的歪理邪說。《道德經》也不是“修煉”之書,不是中醫學理論,更不是教化人成仙的天書。


陳廣逵


老子的意思,不過想要得到一個自然、自在、自由的理想社會。這種理想社會的構想,與他對現實社會的認知與反思有關。


一、「亂」之根源

老子認為,世道之亂,起於由人之慾望而引起的各種「有為」。這可從三方面來說。


第一,人之各種慾望,追求感官的刺激,流逸奔競,本身就會給人帶來不好的結果。

「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聾;五味令人口爽;馳騁畋獵,令人心發狂;難得之貨,令人行妨。」《道德經·十二章》

五色、五音、五味等代表多欲之生活,其結果則竟至「目盲」「耳聾」「口爽」「發狂」「行妨」。老子對這種多欲的生活狀態是否定的。


第二,認為追逐慾望,而必然會引起相互爭競。這是社會亂之根源。

「不尚賢,使民不爭;不貴難得之貨,使民不為盜;不見可欲,使民心不亂。」《道德經·三章》

所謂「不爭」「不為盜」「不亂」,皆就取消爭競而言。由此可知,老子認為社會之亂,在於人們相互爭競,而相互爭競,是因為人對慾望的追逐。所以老子就從這個角度立說,如何才能使民不爭呢,使他沒有相應的慾望就好了。「不尚賢」「不貴難得之貨」云云,皆就此而說。


第三。人們對慾望的貪婪和追逐,已經到了不顧生命的地步了。貪名利而不顧危亡。老子就說:

「名與身孰親?身與貨孰多?得與亡孰病?」《道德經·四十四章》

你所貪求的慾望,真的比你的命還重要麼?老子乃於此喚醒世人,貴重自己的身體性命,不要為了慾望而奮不顧身。


基於此,老子對物慾文明是持否定態度的。其雲:

「服文采,帶利劍,厭飲食,財貨有餘;是為盜誇。非道也哉。」《道德經·五十三章》


二、為何要「虛其心,弱其志」

基於對社會現狀的認知以及對物慾文明的否定,老子當然否定多欲的生活。於是他所主張的生活態度,就正與之相反。

「是以聖人為腹不為目,故去彼取此。」《道德經·十二章》

所謂「為腹不為目」,即只求飽,而不求額外的慾望追逐。嚴靈峰說:「腹易厭足,目好無窮」。其言甚是。「目」代表的是外在無窮的追逐,「腹」代表的是內在必要的滿足。所以陳鼓應先生即說:「為腹」,即「實其腹」「強其骨」;「不為目」,即「虛其心」「若其志」。


所謂「虛其心」,即使其心靈寧靜,無憂慮與私慾。「弱其志」,是相對於追逐慾望的強盛之心而言的。弱其志,即使其消除強盛相爭追逐之意志。「虛」和「弱」在老子的語境中,都是正面的意義,是老子所讚許的。比如「致虛極,守靜篤」「柔弱勝剛強」「弱者道之用」等。


老子所肯定的,是諸如「虛」「靜」「無為」「柔弱」「愚」等。這些詞在日常語境中,往往表示消極意義。但老子恰恰是在否定現實種種「作為」的基礎上而建立其理論的,故「剛強」「實」「有為」「智」「仁」等日常表示積極意義的觀念,在老子那裡恰恰是被否定的。瞭然這一層,便不至認為「虛其心,弱其志」是一種否定。正如所有人都知道的,「無為」在老子那裡不是一種否定義。


三、「虛其心,弱其志」會怎樣

「虛其心」這句話,完整的表述是這樣的:「是以聖人之治,虛其心,實其腹,弱其志,強其骨。」


這是聖人治理天下之方法。


首先,這並不僅僅是對百姓的要求,而是聖人也要如此的。上面所引「聖人為腹不為目」,即「虛其心,實其腹,弱其志,強其骨」之意。而《道德經》第二十九章雲:

「是以聖人去甚,去奢,去泰。」

河上公注云:「甚謂貪淫聲音,奢謂服飾飲食,泰謂宮室臺榭。」聖人要去除掉這些,還是「為腹不為目」之意,也即「虛其心,弱其志」。所以這是聖人也要做到的。


老子既然對多欲社會狀態否定,則其所主張的更好的簡單清靜的生活,自然是所有人而言都是好的。不可能讓百姓少欲,而讓君主多欲。不是這樣的。


既然聖人也要「去甚,去奢,去泰」,則聖人之治理國家,自然也要力求其人民「虛心」「弱志」。


在老子的設想中,一個沒有多餘慾望追逐與爭競的社會,是太平安閒的理想社會。大家都不爭,都自然而然,自由自在,無拘無束的生活。


「是以聖人之治,虛其心,實其腹,弱其志,強其骨。」所以,「虛其心」云云,是聖人之治的方法。那麼最終用這種方法治理的結果是怎樣的呢?

「故聖人云:我無為,而民自化;我好靜,而民自正;我無事,而民自富;我無慾,而民自樸。」《道德經·五十七章》

這是老子所構想的理想社會。


所以「虛其心,實其腹,弱其志,強其骨」云云,是老子認為通往理想社會的方法,而與我們普通所謂「愚民」無干。


孫虛白


把【虛其心,實其腹,弱其志,強其骨】理解為愚民弱民的人,顯然並未讀懂老聃的聖人之治。


老聃曰:聖人居無為之事,行不言之教。又豈會對民眾的精神與身體(心、腹、志、骨)指手畫腳,更不用說愚民弱民了。


所以,老聃之【虛其心,實其腹,弱其志,強其骨】,講的乃是——聖人對於自身的治理。然後才能無為而治,不言而喻,使民眾無知於所謂的聖賢禮教,無慾於所謂的富貴名利。


虛其心——老聃曰:聖人恆無心,以百姓心為心。


實其腹——老聃曰:聖人之治也,為腹不為目。


弱其志——老聃曰:塞其悶,閉其門,終身不堇。


強其骨——老聃曰:自勝者強,……守柔曰強。


老聃的思想體系,始終是統一的,循環的,易知的,易行的,而莫能知,莫能行。


所謂弱民之策、愚民之術,根本就是後世之偽學!帝制之下,御用文人向皇權獻媚,為名利折腰,故而想盡辦法雌黃文字,賣弄筆法,終而得以篡奪老聃之原旨。


其偽道欺世,亂典害民,真可謂無恥之尤也!


老聃之原旨,於今日,當大明於天下矣!


葉培盛


在下認為這不是愚民政策,而是強民至理。老子是何許人也,需要愚弄人民來顯示自己的厲害嗎?雖然我沒有認真讀過《道德經》,在之前我也不知道“虛其心,實其腹,弱其志,強其骨”這句話,但是從我此時看到這句話的第一感覺,絕對不是愚民的,。



“需其心”,意思就是要做到心如止水、心如死灰。為什麼要這樣做?“靜以修身”,“寧靜致遠”,當一個人內心足夠平靜的時候,他就能更為樂觀公正地悟到事物的本質,而不是隻止於其表面。可以發現,影視中那些厲害的人,哪個不是遇事內心平靜,眼神炯炯有神?這就是氣場!要化有形於無形,內心平靜,才能容納萬物,與萬物相通。

“實其腹”,意思就是要學習足夠的知識和技能,“腹有詩書氣自華”嘛,物質上得到基本滿足後,精神上也不能丟下。井底之蛙是沒多大眼界的,一定見一些東西,經歷一些事情,並且能一以貫之,觀世界,通宇宙。因為有前面的“虛其心”做基礎,如果自己一以貫之得出的判斷與事實不吻合,也不會頑固不化、不知變通。那麼如何實其腹?好像這個問題不必在這裡回答,就不說了,自己悟吧。

“弱其志”,意思就是傾己所能,不必對其結果太過強求。無為而為,只不過是懂得順應天道罷了。生活太強求結果的人,如何嘛?自己活得累不說,有些脾氣也大,情緒汙染,弄得身邊的人不高興。人要寬恕自己,但寬恕不是自甘墮落、放縱自己,相反,這其實是在更高的要求自己。


“強其骨”,這個不用說了吧,身體好了,才能辦事嘛,更何況是在那個年代,身體不好如何征戰沙場、保家衛國、挖土種田?身體不好,是拖了後腿,在那個物質貧乏的年代,拖不起呀。經濟都搞不上去,吃不上飯,怎麼能有個好國家,怎麼談安居樂業,怎麼談修行?


你好,我是文海浪子,。希望我的回答能夠幫到你,。


文海浪子


把《道德經》理解為“愚民政策”,是最大的誤讀,也是一種根深蒂固的偏見。

道德經第三章

不尚賢,使民不爭;不貴難得之貨,使民不為盜;不見可欲,使民心不亂。是以聖人之治,虛其心,實其腹,弱其志,強其骨。常使民無知無慾。使夫智者不敢為也。為無為,則無不治。

在這裡老子提出了一連串的“反主流價值觀”言論,包括:

  • 不尚賢

  • 弱其志

  • 使民無知無慾

這和大家心目中治世正道的儒家“尚賢”、“尚功”、“開民智”的思想似乎是完全背道而馳的,老子是真的覺得大家應該跟白痴一樣渾渾噩噩的度過一生嗎?

其實不然,《道德經》的文字不能脫離當時的背景去理解,老子生活在春秋末期,此時禮崩樂壞,西周森嚴等級的分邦建國制度遭受諸侯征戰日漸崩壞,社會秩序混亂,有一句話大家應該能記住“春秋無義戰”。

這句話是孟子說的。指春秋時代沒有正義的戰爭。也泛指非正義戰爭。因為儒家認為,“禮樂征伐自天子出”,這才是合乎義的,而春秋時代則是“禮崩樂壞”,“禮樂征伐自諸侯出”,所以沒有合乎義的戰爭。

在這種諸侯互相攻伐,民不聊生的情況下,所謂的“尚賢”、“尚功”只不過是諸侯為了一己之私,網羅人才,讓民眾在戰爭中充當炮灰做為犧牲品的一種藉口罷了,這和諸侯口中高喊的“仁義”一樣,一片虛偽。

諸侯的戰爭,並沒有帶來社會的進步,那這樣的“仁義”、“尚賢”、“尚功”,又有什麼用呢?只不過是肉弱強食罷了!

大道廢,有仁義;慧智出,有大偽

大道廢,有仁義;慧智出,有大偽;六親不和,有孝慈;國家昏亂,有忠臣。

這是道德經第十八章,從老子的觀察來看,所謂“仁義”,一旦被宣傳就會變成“假仁假義”,所謂“智慧”,一經頌揚就會誕生“大偽”,所謂“孝慈”,是因為太多六親不和,才會有人拿來宣傳、表彰;所謂“忠臣”,其實是因為國家昏亂才會出現。

治理國家根本的“道”已經毀壞了,才會有這些“仁義”、“智慧”、“孝慈”和“忠臣”出現,而眾人所津津樂道的“仁義”、“智慧”、“孝慈”和“忠臣”,只不過是掩蓋國家治理越來越差,民風日見墮落的幌子而已。

老子說了:“故失道而後德。失德而後仁。失仁而後義。失義而後禮。夫禮者忠信之薄而亂之首。”

治理國家,最重要的是依照“道”來治理,如果失去了對“道”的把握,那麼只能依照之前的“德”來治理(祖宗的法度、祖宗的功德),如果連“德”都失去了,那麼只能依照“仁”,以君主的仁愛之心來治理國家,如果連“仁”都失去了,那麼只能依照君主、臣下之間“信義”來治理國家,如果連“信義”都喪失了,那麼只能按照上下尊卑的“禮儀”規矩來勉強維持國家的治理。所以試圖依靠禮儀這些東西治國安邦,其實那隻不過是忠信最微薄的一面,而恰恰是禍亂開始的前奏。

對現代人的啟示

一個公司、一個家族、一個國家,如果拼命的“尚賢”、“尚功”,以“狼性文化”做為企業的追求,一切以業績、數字為方向,會帶來的就是社會責任感的降低、整體道德水平的下滑和“大多數人被剝削掠奪”的結果。

畢竟,一將功成萬骨枯,一個人的成功,下面累累的是千軍萬馬的白骨。對於家世平平、資質平平、能力平平的普通人來說,這種肉弱強食,充滿叢林法則的社會,也太殘酷了吧!

“使夫智者不敢為也”,並不是說讓那些真正的智者不敢有所做為,二是說如果整個國家社會不搞叢林法則,就不會出現那種操弄人心、人性的詭計多端之輩,這裡的“智”,並不是褒義詞!

什麼才是真正的“尚賢”、“尚功”和“無不治”

這就回到老子說的“不尚賢,使民不爭;不貴難得之貨,使民不為盜;不見可欲,使民心不亂。是以聖人之治,虛其心,實其腹,弱其志,強其骨。常使民無知無慾。”

領導人不去以功績為誘餌,民眾就不會心生惡念去互相爭奪;

領導人不以奇珍異寶為貴,民眾就不會丟失淳樸之心也不會去盜取搶奪;

領導人不去顯耀足以引起貪心的事物,民心就不被迷亂;

所以聖人統治百姓,讓百姓內心的慾望減少,而讓其五臟充盈而身體健康,讓百姓心中的不當之志削弱,而讓其追求根本的大道。經常的民眾處於不用詭計、不用智謀而沒有不正當的慾望的狀態之中。


這樣子無為而治,那麼天下即將大治。

這樣深刻的道理,有人能理解嗎?


談者無語


對“虛其心,實其腹,弱其志,強其骨”這句話,有人說是道家的修身養性,有人說老子在搞愚民主義,到底誰對誰錯,莫衷一是!

不上賢,使民不爭。不貴難得之貨,使民不為盜。不見可欲,使民不亂。是以聖人之治也,虛其心,實其腹;弱其志,強其骨。恆使民無知無慾也,使夫智不敢,弗為而已,則無不治矣。(本章講述了上行下效的道理,指出“亂”的根源是統治者自身,進而得出聖人治世的方法是:虛其心,實其腹;弱其志,強其骨。通過這種做法,民復歸質樸,聖人弗為,而天下大治。)

結合原文,我們可以看出分歧主要出現在“其”字到底代指的是誰:如果理解為“聖人”,則是修身;如果理解為“民”,就是愚民。我個人認為應選前者,原因有三:

其一、從語法上講,“其”字應代指前文提到的事物“聖人”,而不是後文提及的事物“民”。

其二、從上下文的邏輯結構上講,前文“不上賢”“不貴難得之貨”“不見可欲”,都是說統治者該怎麼做,緊接著一個“是以”得出後面的結論,聖人應當怎麼做怎麼做。從這種意義上講,“其”字也應當代指“聖人”。

其三、從老子思想角度講,若“其”代指“民”,那麼“虛、實、弱、強”四個行為就是“有為”的範疇,跟老子的無為思想相悖。

搞明白了“其”字指的是“聖人”,那麼“虛其心,實其腹;弱其志,強其骨”這句話的意思就呼之欲出了:懂得多卻非常虛心;自身強大卻不左右別人。這正是老子無為思想的本質,即聖人自治而民自化。



思思思行行


老子的《道德經》裡的〞虛其心,實其腹,弱其志,強其骨〞究競為何意?

老子的《道德經》幾千年經過無數學者的解讀,註釋,各有個的理解,為什麼會出現這種現象呢,這就是陰學的哲理。陰陽學的哲理可以運用到各個領域,包括天文、地理、政治、經濟、醫學、農學、水利,工業,物理、化學、教育,法律、社會道德、風土人情、安邦治國等無所不能。

〞虛其心,實其腹〞是道家修真築基功。而〞弱其志,強其骨〞是道家的養生之道。原意只有成道之人一目瞭然,沒有第二種解釋,老子為什麼把它寫進《道德經》裡呢?用在這裡究經是何用意呢?老子把修真和養生放在一起,修真就是為了養生,修真是陰性鍛鍊,告訴人們靠陰性鍛鍊還不行,還要靠陽性鍛鍊。陰性和陽性都具備了還不行,還要從調解情緒方面下功夫,養生情緒方面內容包括那些呢:心要寬,宰相肚裡好盛船,也有說宰相肚裡渡舟船。心不僅寬而大度,能裝天下大事。反之,調解情緒不能小心眼,遇事不能想不開,有些人遇到想不開的事,巡短見,跳樓自殺,還有些開悟之人,認為好死不如劣活著,有些人為什麼減不了肥,就是考慮不周全,〞弱不了志,〞要想一想今天我少吃一口,身上沒病沒災,長命百歲,以後要多吃多少口,今曰不吃是為了將來多吃,想明白了,何樂而不為呢。


弘陽真人


中國土生土長的經典文化,即是儒家、道家。而在孔子,老子年代是一家。所以,要把儒家,道家統一後,你就能學到傳統文化的精髓了。

儒家治世,主要是講入世法,就是有為。道家主要以養生,就以出世法為主,就是無為。

無為而不為。說個比喻吧!你想練拳,先要練習蹲馬步等基本功,不能剛開始就練套路,就上擂臺。孔子是誰的弟子,莊子是誰的弟子,一個人老子。那為什麼莊子和老子都罵孔子的仁義。為什麼《論語》有:夫子之文章可得而讀也,夫子之言性與天道不可得而聞也。留給老子、莊子的。一個人想成為聖賢,要先學無為,然後再想孔子的有為(仁義等)。幾千年只有王陽明先生看透了其中的玄機。有了以上基礎,我們再來學習老子的這幾句話。

是以聖人之治。就是成為聖人的辦法。

虛其心和孟子的不動心的意思一樣。虛:就如你牽著一條狗去遛彎,那個繩子彎彎的,沒有力量,你自由,狗也自由。就如水中之月亮,不相離又互不影響。就如你現在很生氣,但是你的心和那個氣能和平相處,也就是孟子的:勿忘勿助。

實其腹和孟子的吾善養我浩然之氣一樣。你只要做到虛其心,那個浩然之氣就自然發生,就充實在你的下丹田。

弱其志:就如佛家的去掉淨相的意思。方法如虛其心。

強其骨。骨就是氣。浩然之氣有了,骨自然就強了。

《道德經》是講性的,是人內部的。因此,這裡的民和國都是比喻。國一般指身體,民一般指各種欲,或氣等。

常使民無知無慾,如《中庸》的喜怒哀樂未發或發而中節。

使夫智者不敢為也。所有人的內部,要以性為君,一切有性帶頭。心不要為,因為平常人的心都是妄為,人心惟危嗎!智一般指心。

為無為,則無不治。只要你 能做到以上各條,那你內部的造化就你使你成聖成賢!

以上僅僅是個人實修的體會,如果和你的有衝突。全部以你的為正確!祝一切想學習傳統文化的朋友都能有悟!


微塵石強


虛其心是要想法讓百姓心思簡單,不要太複雜!老子的方法是塞其兌,閉其門,不見可欲,使民心不亂!

實其腹比較易懂,就是儘量讓百姓能填飽肚子(但老子同時反對奢侈,應該是達到溫飽線最好)。

弱其志就是民眾最好不要有太高的志向與奢求!老子的辦法是不尚賢,使民不爭!絕聖棄智,為奇者殺!

強其骨好理解,要讓百姓身體健康!











離相如如


章老師非常樂意為您解答關於中國古典文學的相關問題。

《道德經》又稱《老子》,老子著書上下篇,言道德之意五千餘言而去。老子所謂的“道德”並非“仁義道德”,而是其思想和智慧的凝結,是其價值觀的體現。老子價值觀的研究對於探究宏觀世界和微觀世界、拓展人的思維空間、提高人的辯證思維能力、培養人的博大胸懷,都具有重要的啟迪作用。



老子說:“吾言甚易知,甚易行。天下莫能知,莫能行。”正如老子所言,其價值觀並不是虛無臆測的,它有著明確的內在系統和現實的外化表現,所以它不僅有實現的可能性,而且在當今社會更具有實現的必要性。儘管其價值觀同樣存在落後性、保守性等種種侷限性,但對於正逐漸迷失於高度發達的物質世界的現代人而言,老子的價值觀正如照亮人們心靈的一輪明月,使迷失的人們重新找回自我,認清世界。


“虛其心,實其腹,弱其志,強其骨”語出《道德經》第三章,這裡論述的是聖人治理百姓的原則。“虛其心”是指排空百姓的心機和慾望;“實其腹”是指填飽百姓的肚子,讓他們擁有一定的物質基礎;“弱其志”是指減弱百姓的競爭思想,使其歸於平靜。“強其骨”是指增強百姓的筋骨體魄。虛其心與實其腹是相對的,這兩句說出了修行的重點。一個是心的位置,而一個是腹的位置,即物質與精神的圓融合一。

這句話也從側面表現了老子的人生觀。他強調人應該順應自然,返回自然,在自然中得到人生的真諦,借用莊子的話可以將這一人生真諦概括為:“天地與我共生,而萬物與我為一。” 返璞歸真並不是很容易就能夠做到的,所以老子在第十六章中強調:“夫物芸芸,各復歸其根。歸根曰靜,是謂覆命。覆命曰常,知常曰明。”想要使內心虛無達到頂點,就要切實不移地守護清淨。萬物紛繁眾多,都要重返他們的本源,返回本源就是虛靜,這就是迴歸於性命本源。而回歸於性命本源就是順乎自然,只有認識自然規律才能獲得人生真諦。

虛靜,本是一個很大的概念,然而老子卻在第三十七章給出了“致靜”的根本方法,“無名之樸,夫亦將不欲。不欲以靜,天下將自定。”無名的樸實狀態,就是要使人不起慾望,不起慾望而趨於靜止,天下就會自己安定。老子輕鬆地將空大的虛靜轉化為與每個人息息相關的不欲,從而找到了返璞歸真的明路。接著老子又零散地在各章中進一步給出了達到“無慾”的幾個標準,即不好食色、不貪威權、不念榮辱、不揚兵威和不爭剛強。


或許老子的人生觀並不是簡單意義上的人生觀,它已然上升為一種人生哲學,一種使人返璞歸真、獲得人生真諦的人生哲學。

不知道章老師的解釋是否解答了您的疑惑呢!如果您還有類似問題,歡迎關注並詢問章老師,我會在第一時間為您解答!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