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27 闽南话俗语拾趣(一)

现在越来越多人日常间都使用普通话多过于母语闽南话了,可又不知不觉会怀念起讲闽南话的那种气韵和归属感来。其实,相较于现在比较通行的一些成语,闽南语的俗语要更具象化有画面感,很容易让人领会其中的意思。所以小编现在越来越喜欢用闽南话,学一些我们称之为“古早话”的俗语,今天挑几则小编觉得很有趣的闽南话俗语分享给大家。

闽南话俗语拾趣(一)

1. 吃饭三战吕布,做穑桃花搭渡。

闽南话把做工、干活叫“做穑”,这大概源于农业社会时期的用法。这句俗语是形容人吃饭的时候好像三英战吕布,场面十分神勇飞舞;而干活的时候就好像桃花汛的时候渡口搭船,闽南境内多溪,每当春天桃花汛来的时候水流一般很急,渡船的时候要十分谨慎一点点慢慢地撑过去。

这句话和成语“好吃懒做”意思相同,可俗语不仅押韵,还有一种动静对比的画面。

2. 掠龟走鳖

抓了龟,结果鳖跑掉了。有些地方说成“摸龟走鳖”,这个会更有那个摸的过程画面感。这话可以对应成语“顾此失彼”,寓意难以顾全。

闽南话俗语拾趣(一)

3. 送番薯回芋

别人送你番薯,你回人芋头,寓意礼尚往来。这句俗语可以对应成语“投桃报李”,但又比它有更高的涵义,因为芋头的价值要比番薯高得多,闽南还有句俗语叫“今冬的番薯不比旧年的芋”。

4. 壁脚草嘛会遇到坦横雨

墙角的草,一来需要从坚硬的土壤长出,二来在背阴处找不到阳光,三来被屋顶遮住难以得到雨水浇灌,可总会碰到斜风细雨,只要能淋到一点点就顽强地生长着。这可以说是一句很励志的俗语话,哪怕出身条件再不好,天无绝人之路,总能得到机会发展的。

5. 三支锄头不堪得一支煎匙

闽南语“煎匙”,即炒菜用的锅铲。古早的农业社会时代,因为物资比较匮乏,炒菜需要用油用盐,是比较费钱的饮食,所以有认为三个劳力耕作,也撑不起整日炒菜吃。这话有入不敷出、劝人量入为出的两重意思,套用在现在大家不敢多生娃担心负担不起的心态其实是很相似的。

闽南话俗语拾趣(一)

6. 水盘过碗会蚀,话盘过嘴会加

这句话的意思比较清楚明了,是说话传话的过程难免会添油加醋变了形。不过前半句很有画面感,以前都是用碗倒水喝,因为水太烫了,总会多拿个碗,两碗把水盘来盘去让它降温。可每次盘的过程中都要洒出来一点,等到水凉些可以喝的时候,一碗水已经少了两三成了。

今天闽南话俗语话就先分享这几句了,喜欢的话可以学起来用,并帮我们转发一波。你日常间还会使用些什么样有趣的俗语话呢?也请留言相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