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23 事業單位改革,轉業士官應看好方向,找準對象

我們從一個懵懂少年,選擇了軍旅人生,幾經猶豫和抉擇我們在人生的黃金時期再一次打穩基礎提升素質充實自己,軍旅生涯我們經歷了風吹雨打,使我們體驗到人生不一般的經歷。兩年、五年、八年、十二年的軍旅生活塑造了我們堅強的意志,牢固的信念。我們在酸甜苦辣中成長,面對軍旗我們又一次面臨了抉擇,脫離社會已久的轉業士官在安置中能否在新的人生路上再一次找準方向?面對擇業中的困惑和迷茫,相信此文對大家有所幫助。

事業單位改革,轉業士官應看好方向,找準對象

一、 做好政策功課,標定擇業方向

士官轉業安置工作本身是指令性的,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兵役法》、《中華人民共和國退伍軍人安置工作條例(試行)》規定,享有相應的編制待遇,安置的方向,分別是:國有企業、集體企業、事業單位工人。2018年3月4日,《中共中央關於深化黨和國家機構改革的決定》將牽扯到事業單位改革的前途和命運。

事業單位改革,轉業士官應看好方向,找準對象

1.行政類事業單位改革去向。這類單位承擔行政決策、行政執行、行政監督等職能的事業單位。其完全或者主要承擔行政職能,不發生業務往來的非贏利單位。比如人事部門隸屬的事業單位登記管理局、就業局、勞動仲裁機構;漁政、鹽政、路政、海事管理;動物衛生監督、市政管理、環境監察等。改革後將撤銷行政類事業單位,職能人員由相應的行政機關承擔,編制置換為行政編制。從目前實際情況來看,由於基層行政機關單位數額限制較死,行政編制只減不增,本來行政編制就少,這幾年還因為機構改革和控編減編取消了不少,因而這類事業單位改革的最終去向,是基本保持不變,只是今後不再增批該類事業單位。

2.公益一類事業單位。承擔義務教育、基礎性科研、公共文化、公共衛生及基層基本醫療服務等基本公益服務,不能或不宜由市場配置資源的事業單位。這類單位的特點是由國家確定的不開展經營活動和收取服務費用。主要是小學中學、基層衛生院、環保安全、農林執法、國土旅遊、投訴舉報、食藥監督、質量技術、資源保護、公共設施維護管理等。改革後剝離行政職能,交由行政單位承擔,保留的事業機構與編制,明確公益服務職能,優化突出服務保障。這類事業單位改革的去向是基本保持不變,是事業單位改革過程中影響最小的類型

事業單位改革,轉業士官應看好方向,找準對象

3.公益二類事業單位。這部分是指承擔高等教育、非營利醫療等公益服務,可部分由市場配置資源的事業單位。這類單位的特點是有收費權力、財政差額供給。這類單位主要有職專職高普高高等教育、科研推廣、報刊電臺、社科研究、體育設施管理、公證鑑定、測繪勘探、人才交流、物資儲備等。部分改制到位,比如公證、律師等,各地進展不同。改制方法是剝離收費職能,改製為企業經營,自負盈虧,行政管理和公益服務職能由其它單位承擔。人員按具體情況對待,可自主擇業,也可隨職能劃轉,保留事業編制,編隨事走,人隨編走。公益二類是事業單位分類改革過程中影響最大,也最難確定最終歸屬的單位,有保留的,有合併的,有整合的,有剝離的,有直接改企的。

4.生產經營類事業單位。所提供的產品或服務可以由市場配置資源、不承擔公益服務的事業單位。這類事業單位要改製為企業或者撤銷。這類單位主要有:技術開發、科研設計、中介服務、出版印刷、廣告傳媒、諮詢服務、招待培訓、設備維修、物業管理、良種畜牧等。這類事業單位的人員,在改革過程中,除部分管理人員因身份問題,會調整到其它事業單位任職外,其他人員會隨單位改革全面推向市場。截止目前已經基本改革到位,其使用的自收自支事業編制全部撤銷,人員改製為企業員工或自主擇業。

二、定崗決定了你的定位

事業單位改革,轉業士官應看好方向,找準對象

事業單位崗位分為管理崗位、專業技術崗位和工勤技能崗位三種類別。這裡面有幹部有工人。幹部的崗位分為管理崗位和專業技術崗位,工人的叫做工勤崗位。管理崗位就是單位提拔,提拔你是科長,你就拿科長的錢,一輩子沒被提拔,一輩子都是科員的錢。專業技術人員可以通過職稱考試取得正高,副高職稱,那對應的工資,工勤人員可以參加考試去的技師職稱,拿對應技師的工資。

從2012年開始,事業單位實行了崗位設置管理後,事業單位身份管理已經轉為崗位管理,不再以身份管理了,三類崗位(管理崗位、專業技術崗位、工勤崗位)之間,在崗位有空缺的情況下,可以互轉崗聘用,就是說不管身份了,工勤崗位人員可以轉崗到管理崗位,管理崗位也可以轉崗到工勤崗位,如果轉崗到專業技術崗位需要具有還崗位的技術資格證書,當然專業技術崗位人員也可以轉崗到管理崗位或者工勤崗位。

先說管理崗,事業單位管理崗職員一般應具有中專以上文化程度,其中六級以上職員崗位,一般應具有大學專科以上文化程度,四級以上職員崗位一般應具有大學本科以上文化程度;管理崗的設置類似於公務員,從辦事員到科員,副科,正科和副處正處,一般管理崗到了副處就有機會轉為行政編制,當有很多條件,並不是人人能夠如願。

事業單位專業技術崗位分為13個等級,即高級崗位、中級崗位和初級崗位。高級崗位為一至七級共7個等級;中級崗位八至十級共3個等級;初級崗位十一至十三級共3個等級。實施意見規定,高級專業技術職務正高級的崗位包括一至四級,副高級的崗位包括五至七級。一般分為經濟類和工程類,取得了職稱資格並不意味著能夠拿到相應的待遇,還要看本單位有沒有缺口的崗位,被單位聘用才行,專業技術的晉升是通過考試和考評獲得。

工勤技能崗位包括技術工崗位和普通工崗位,其中技術工崗位一至五級共5個等級。普通工崗位不分等級。事業單位中的高級技師、技師、高級工、中級工、初級工,依次分別對應一至五級工勤技能崗位。對工勤技能崗位基本任職條件也有相應的規定:一級、二級工勤技能崗位,須在本工種下一級崗位工作滿5年,並分別通過高級技師、技師技術等級考評;三級、四級工勤技能崗位,須在本工種下一級崗位工作滿5年,並分別通過高級工、中級工技術等級考核;學徒(培訓生)學習期滿和工人見習、試用期滿,通過初級工技術等級考核後,可確定為五級工勤技能崗位。

士官轉業到地方事業單位,一般都會是事業單位裡的工勤編,對於工勤人員來說,想要在單位內有一個好的發展或進步,最好的辦法是增加知識和技能的儲備,找準時機通過競聘的方式,聘用到專技崗和管理崗,可以在工資收入有一定提升。通過這種辦法,雖然工勤身份原則上不能改變,如遇時機屆時也許就有機會轉幹了。

事業單位改革,轉業士官應看好方向,找準對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