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6 博瑞醫藥信披違規,遭交易所處罰,會成為科創板虛假陳述首案嗎?

琅琊榜首張大仙


博瑞醫藥在新證券法實施的首日被上交所通報批評。博瑞醫藥直接以公告的方式宣佈,公司成功防制瑞德西韋。但是,瑞德西韋並沒有在任何國家獲批上市,其安全性和有效性都沒有被證實。

上交所指出,博瑞醫藥發佈的公告裡存在信息披露不清晰和不準確。博瑞醫藥披露,公司成功開發了瑞德西韋原料藥合成工藝和製藥技術,並已經批量生產出瑞德西韋原料藥。瑞德西韋並沒有批量生產的資質。

瑞德西韋德分子式已經被吉利德公開,因此,仿製難度並不大。博瑞醫藥董秘認為,“批量生產”相關表述是藥品研發註冊領域的術語,這大概率無法影響上交所對於其信息披露不準確的指認。上交所也給博瑞醫藥董秘作出通告批評。

現在最關鍵的是,在上交所給出通報批評後,證監會是否會認定其屬於虛假陳述。一般情況下,公司在交易所作出通報批評後,也隨後會收到證監會的行政處罰。一旦證監會認定博瑞醫藥屬於虛假陳述給而作出行政處罰,投資者則可以向法院進行索賠。博瑞醫藥將成為科創板證券欺詐民事賠償的首案。


願賭服輸論成敗


觀點:博瑞醫藥公告稱已經批量生產出瑞德西韋原料藥,是明顯的虛假披露行為,已被上交所對其予以監管關注,投資者可以向法院提起民事賠償訴訟,因此博瑞醫藥信披違規極有可能成為科創板虛假陳述首案。

一、博瑞醫藥於 2020年 2月 12日披露的《關於抗病毒藥物研製取得進展的公告》稱,公司成功開發了瑞德西韋原料藥合成工藝和製劑技術,並已經批量生產出瑞德西韋原料藥,瑞德西韋製劑批量化生產,正在進行中。

但該公告存在下列虛假披露行為:

1、公司公告中所稱“批量生產”實際為藥品研發中小試、中試等批次的試驗性生產。公司尚未取得藥監部門批准,也未取得專利權人授權,不具備進行藥物商業化批量生產的應有資質。

2、公告未能明確區分相關藥品試驗性生產與商業化生產,所披露的“批量生產”實際屬於藥物研發階段,而非已完成審批並開始正式生產銷售瑞德西韋原料藥和製劑,信息披露不清晰、不準確。

根據上述博瑞醫藥違反了《科創板股票上市規則》有關規定,上交所對其予以監管關注。

二、博瑞醫藥作為科創板的上市公司,與瑞德西韋並沒有關聯,但因為虛假公告誤導投資者,博瑞醫藥股價從2月12日至14日其股價最大漲幅高達66%。而且博瑞醫藥為科創板公司,受到的關注度更高。此次博瑞醫藥以及董秘都受到上交所的處罰,博瑞醫藥有可能成為科創板虛假陳述民事賠償的首家上市公司。

三、《證券法》第八十四條規定,除依法需要披露的信息之外,信息披露義務人可以自願披露與投資者作出價值判斷和投資決策有關的信息,但不得與依法披露的信息相沖突,不得誤導投資者。博瑞醫藥所披露出來的信息,明顯屬於“與投資者作出價值判斷和投資決策有關的信息”,也誤導了投資者,已涉嫌違規。

四、上交所對博瑞醫藥及董秘作出處罰是在3月1日,而當天也是新證券法開始施行的日子。根據新證券法的規定,信息披露義務人披露的信息,應當真實、準確、完整,不得有虛假記載、誤導性陳述或者重大遺漏。上交所認定博瑞醫藥披露的信息存在“不清晰、不準確”的問題,因而其“蹭熱點”的行為涉嫌違規。

五、一旦中國證監會認定博瑞醫藥信息披露違規並作出行政處罰,投資者可向上海金融法院索賠,根據證券市場虛假陳述司法解釋規定,上市公司因虛假陳述受到證監會行政處罰的,權益受損的投資者可以向有管轄權的法院提起民事賠償訴訟。而且博瑞醫藥的違法違規行為,已構成新《證券法》規定的重大性特徵,依據最高人民法院《關於人民法院登記立案若干問題的規定》,投資者是可以考慮直接提起訴訟。在2月12日至3月1日期間,買入博瑞醫藥股票,並在3月2日後賣出或繼續持有該股票的受損投資者,可以提前辦理索賠預登記。


春天201906


瑞康醫藥行為違反了《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管理辦法》第二條的規定,根據《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管理辦法》第五十九條的規定!山東證監局決定對瑞康醫藥採取出具警示函的監管措施。


京津冀M天邁


3月1日開始的新證券法,對公司信息披露更是從嚴,這也是我國證券市場逐步成熟的標誌。博瑞醫藥信披違規,肯定會成為這個新法下第一個懲戒的典型。


阿秉談股論金


3月1日開始的新證券法,對公司信息披露更是從嚴,這也是我國證券市場逐步成熟的標誌。博瑞醫藥信披違規,肯定會成為第一個嚴懲的典型。


鼓界王陽明


誠信和遵守道德底線是每個上市公司最起碼的標準,如果脫離了這個標準,就是垃圾桶裡的一塊垃圾,希望滬深兩個桶裡少一些這樣的垃圾!


Cola001


不會,這是其中之一,還會有個別為了自己的利益,鋌而走險的。但這是少數,隨著制度的籠子越扎越緊,不可能有太多的漏網之魚。讓這害群之馬得不償失。


風吹山間碧水秀


肯定。但我們說了不算的。所以也難說……


用戶2327201426384


按照寬進嚴管的原則,必須受到重罰才行鎮住混水摸魚的企業。


戰略與商業模式專家廖曉


要嚴厲懲罰,並對保薦機構,審核機構一併懲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