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7.06 遠程接訪:信息科技架起公平正義的橋樑

遠程接訪:信息科技架起公平正義的橋樑

日前,天津市河東區人民檢察院利用遠程視頻接訪系統,向遠在貴州省六盤水市的一名申訴人就其申訴事項的辦理結果進行答覆。

远程接访:信息科技架起公平正义的桥梁

跨越半個中國的申訴

2018年5月底,河東區檢察院控告申訴檢察部收到一封來自兩千多公里外的申訴信件。

远程接访:信息科技架起公平正义的桥梁

這封申訴信來自貴州省六盤水市

案情提要

申訴人吳某去年8月受犯罪嫌疑人劉某妻子的委託,從自己的銀行賬戶為在押的劉某支付了5000元生活費。公安機關在對劉某的犯罪活動進行偵查的過程中發現了這筆資金往來,因懷疑可能與劉某的犯罪活動有關,於2017年11月將吳某的銀行賬戶凍結。吳某向公安機關遞交申訴材料說明其賬戶內資金的合法性,但沒有得到相關答覆。焦急萬分的吳某便向河東區檢察院寄出了這封申訴信。

2018年6月中旬,經過河東區檢察院辦案人員20多天的不懈努力,審查證實了吳某所申訴的情況屬實。河東區檢察院向公安機關提出了糾正意見,問題得到了解決,吳某的申訴終於得到了令人滿意的辦理結果。

远程接访:信息科技架起公平正义的桥梁

然而,接下來的法定答覆程序卻面臨著一個難題。

按規定,控告申訴檢察部應在得到案件辦理結果三日內完成對當事人的書面答覆。然而吳某距天津市路途遙遠,加之工作繁忙,來檢察院要耗費巨大的時間成本和經濟成本。如果採用信件答覆的話,又缺少與當事人的面對面交流,無法有效開展對當事人的釋法說理工作。

“面對面”線上溝通,遠程變身零距離

河東區檢察院辦案人決定通過遠程視頻接訪系統與吳某“面對面”答覆案件辦理的結果。在最高人民檢察院、天津市人民檢察院和貴州省人民檢察院的密切配合下,7月4日,吳某走進了六盤水市檢察院的遠程視頻接訪室,在屏幕的另一端,是河東區檢察院的辦案人員。

远程接访:信息科技架起公平正义的桥梁

河東區檢察院副檢察長田偉向吳某通報了案件辦理結果,做了相關法律說明,並詢問當事人對案件辦理結果是否滿意。

远程接访:信息科技架起公平正义的桥梁

聽到結果後,吳某當即表示非常滿意。通過遠程視頻大屏幕,吳某向河東區檢察院的辦案人員再三表示了感謝。

數據多跑路,群眾少跑腿

远程接访:信息科技架起公平正义的桥梁

河東區檢察院的遠程視頻接訪系統配備了視頻接訪終端、音視頻採集、舉證材料採集、身份信息採集確認等多項設備,在信訪接待的過程中不僅可以實現“面對面”交流,還可以實現遠程呈現證據材料、同步生成電子筆錄等多種功能,從而使接訪工作更加規範、高效。

天津檢察機關遠程高清視頻接訪系統不僅能夠實現音視頻互聯,而且具有物證展示、電子數據展示、遠程法律文書打印等功能。目前建設規模覆蓋全市各級檢察機關,能夠實現與最高人民檢察院和全國所有已建成遠程高清視頻接訪系統的人民檢察院互聯。

远程接访:信息科技架起公平正义的桥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