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6 《雍正王朝》科考舞弊案中,李衛作為一個回京述職的地方官,為什麼會派兵去考場抓現行?

武220802037


我們來看看《雍正王朝》為什麼會設計科考舞弊這個劇情,這個其實是埋下伏筆,弘時與隆科多,這次科考是弘時與張廷璐一起把題目洩露出去的,弘時為什麼要這樣做呢?原因很簡單,這次是雍正繼位後的恩科考試。

從這次科舉考試中出來的進士都是天子門生,必然會額外受到雍正的器重,弘時把考題洩露給他們,就是為了拉攏他們,這樣他才能與寶親王弘曆爭奪這個儲君之位,這個也說明弘時一直有奪嫡之心。

另外,也因為這次事情,弘時被老八抓住了把柄,最終老八成功的說服弘時去殺弘曆,乃至後面的八旗王逼宮事件,另外,隆科多的兒子也因為這次的考生劉墨林有矛盾,而劉墨林後來是跟隨弘曆的。

隆科多正因為如此,必須轉向支持弘時,這個也就是講述為什麼隆科多會倒向老八與弘時的原因了,因為他也別無選擇。

那我們再來看看這次科考的過程,李紱買到了考題,他就去找三爺,可是科考還沒開始,李紱並不能就這個考題去向雍正彙報,那樣只能自討沒趣的。

而等到科考開始,李紱發現,考題完全一樣,確定考題確實是洩露了,可是他是副考官,而主考官張廷璐拒絕停止科考,李紱只能再去找三爺,三爺就給他支了個招,讓他去找李衛。

為什麼要找李衛呢?因為這個事情只有李衛才能辦,原因有幾個,第一,李紱是名士,李衛肯定買李紱的面子。第二,李衛忠於雍正,只要對雍正不對的事情,李衛必定會出手。第三,李衛鬼點子多。第四,李衛和十三爺是雍正最信任的人,不管出什麼事,李衛都沒事。

那李衛的兵是哪裡來的呢?因為李衛是準備要去擔任江蘇巡撫的,這時候還不是,所以肯定不是江蘇那邊的撫標(巡撫掌握的綠營兵),他的兵是從陝西一路緝盜過來帶的兵,再加上部份親兵。

另外,十三爺這時候還掌管著兵部、刑部,雍正那邊李衛是不好去說,但是李衛找十三爺說說,調一些兵過來,那肯定也沒啥問題的,畢竟要將整個考場包圍,還是需要不少兵的。


歷史簡單說


就憑劇中李衛說的一句話:

小爺我十一歲就跟著皇上。

關係硬,嫡系,雖然李衛沒有搜查考場的權利,但是京城只有他有這個膽量,而李衛也必然會因為忠於雍正破格出手,他有這個責任和義務。

李衛這一次回京是做什麼的,此時他剛剛被雍正由(應該是)陝西布政使,升為江蘇巡撫。

這個時候,李衛是應該回京彙報工作並謝恩,因此他正好在京裡。

而且跟隨李衛搜查考場的,根本不是從哪裡調的兵,僅僅是李衛的親兵護衛罷了,沒看到電視劇中李衛管這些“兵”叫小兔崽子嘛。

否則就算是雍正的包衣奴才,趕在京城擅自調兵,有幾個腦袋也不夠砍的。

這件事上能看出編劇和導演想表達的東西,李紱是出了名的讀書人,清流領袖,做毫無做事章法,考場出了事,竟然第一想法是去“賣考題的柏倫樓”搜查,簡直是荒唐透頂,反而沒讀過書的李衛一下子就看出問題的關鍵解決點——考場。

而且通過這件事也能看出三阿哥“讀書人明理”的卓識,聽說了情況,當機立斷就想到了李衛,而且稱“只有李衛才能夠做成這件事”。


史味人生


因為李衛的身份決定了他敢管這件事。



正如他自己所說的那樣:“小爺我十一歲就跟著皇上,現任江蘇巡撫,李衛。”李衛小時候是一個叫花子,蒙當時還是皇子的雍正提拔,進入潛邸為奴,然後一步步地成為雍正身邊的得力干將,外放四川監視年羹堯,後來雍正繼位又讓他做了布政使和巡撫。可以說,如果沒有雍正的提拔,李衛斷不可能有這樣的命運,所以李衛對雍正十分感恩,甚至不惜豁出性命去為雍正做事。而作為雍正潛邸最親近的奴才,雍正與李衛雖名為主奴,但情同父子,二人能在一個炕上吃飯,雍正還親自給他撥飯,別說是什麼一品大員了,就連皇子皇兄弟們也沒有這樣的待遇啊。所以三爺胤祉這話說的對,放眼整個朝野,敢管這糟心事兒的也就李衛了。因為也只有“狗兒”李衛管這事,雍正才不會有任何的疑心。



雍正剛剛繼位,本打算大展宏圖,但接二連三的事故讓他很是窩火,也很丟面子。身邊諸如張廷玉、胤祥等人說話辦事都小心翼翼的,生怕說出真話來觸怒雍正。在這樣的背景下,整個朝廷都萬馬齊喑,不敢觸怒雍正。

所以,當恩科考試出現洩題醜聞時,李紱作為清流肯定是不怕惹惱雍正,更不怕掉腦袋,執意要奏明雍正。但是胤祉怕,張廷玉怕,胤祥怕,很多人都怕,怕一旦把這件事捅出來,雍正為了保全自己的面子,不惜遷怒於他人,更怕萬一捅出來之後沒查到證據,自己就徹底惹禍上身了。



只有李衛沒有這樣的顧慮,他做什麼事只考慮雍正的利益,誰做違背雍正利益的事他都會挺身而出反對。他去查恩科洩題案,無論是查出什麼,還是沒查出什麼,雍正都不會懷疑到他身上,因為他是雍正最忠心的奴才。


達摩說


李衛,清朝的一位官員,歷經康熙,雍正和乾隆三朝,尤其深受雍正皇帝的賞識。他自1717年,也就是康熙五十六年捐官成功,雖然他大字不識幾個,但仍舊無法阻擋他的仕途。


《雍正王朝》李衛大鬧科舉考場

電視劇《雍正王朝》中,李衛油嘴滑舌,但又不乏正義,面對著貪官汙吏總是可以出奇制勝,給人以深刻的印象,對比歷史上的李衛,著實添加了幽默的元素還有誇張的手法了。但是終究還是沒有抹殺了他的正義之氣。




《雍正王朝》中有這樣一段,雍正皇帝剛剛即位不久,朝廷選拔人才,舉行了科舉考試,但是在開考之後,作為副考官的李袚竟然發現考題洩露了。所以才有了後來李衛帶人闖入科考現場這樣的事件了。

科舉可是國家選拔人才的一次考試,對於國家是十分的重要。所以耽誤科舉考試自然而然就是在冒著殺頭的危險。那麼李衛又為何會有著這麼大的膽子去做這麼危險的事呢?難道只是因為莽撞又或一腔熱血,自然是不可能的。



首先,李衛的後臺不是別人,正是當朝的皇帝雍正,而且李衛在雍正家呆了十分長的時間,深得雍正皇帝的信任,所以他有足夠的自信,即使是他將天捅破了,雍正皇帝也不會過重的責備他。

除此之外,李衛還有十足的把握可以抓住那些作弊的,因為消息的來源是十分可靠的,而且這是科舉,是絕對沒有人敢用這個來開玩笑。

除此之外,李衛對於雍正皇帝是絕對的忠心,在劇中,李衛從十一歲就跟在雍正的身邊,出生入死不知道多少次,他與雍正雖然表面上是主僕的關係,但是絕對不止如此,所以雍正對李衛十分相信,而李衛對雍正更是忠心耿耿。所以,就算沒有搜到,雍正又會殺了他嗎?



現實李衛雖然與影視劇不同,但依舊一身正氣

雖然影視劇中,李衛大鬧考場,但是歷史上的李衛卻還是十分的尊敬文人的。根據史書的記載,他曾經自掏腰包修建了書院,還給過士子膏火錢。

雍正還沒即位的時後,就知道李衛的才能和正氣。當他還是一個微不足道的小官的時候,就懂得不畏強權,後來官職越大,他也依舊沒有忘記本心,雍正十一年,李衛彈劾鄂爾奇受雍正嘉獎,乾隆二年,李衛因為秉公執法被賞賜四團龍補服。可見其一身正氣。



我是頭條作者圍知歷史,每天帶你瞭解不一樣的歷史,希望大家給我點個贊,關注一下,路轉粉,不迷路,謝謝各位啦!


是阿維啊


李衛大鬧考場的這一段情節非常有意思。

咱們先回顧一下事情的來龍去脈:

雍正登基後的第一次科舉,副主考李紱在考前發現有人在伯倫樓倒賣試題。李紱拿著試題去找故主三爺允祉,允祉說:這是皇上登基後第一次科舉,你現在去向皇上舉報,萬一試題是假的,你不是給皇上添堵嗎?所以你等考試開始看看考題是不是真的再說。

其實這裡就能看出允祉的心機了。如果他在考試前去找雍正,雍正只需把試題換掉,就什麼事也沒有了。但是這麼做存在風險,萬一試題為假,就會惹的雍正不高興。所以他寧願等考試開始,確認試題是真的再讓李紱去揭發,儘管這樣會引出一場驚天大案,讓雍正臉上無光,但畢竟自己沒有風險啊。

等到科舉考試嚴重大了,趕緊再去找三爺允祉。三爺早已成竹在胸,他說:這個時候只有一個人能幫你,那就是李衛。

三爺允祉知道,這個時候去查科舉舞弊案,肯定會掃了雍正的面子,而且擅自查抄考場,事關重大。這事沒人敢幹,只有李衛能做。

果然不出允祉所料,李衛一聽,立刻帶著自己的親兵查抄了考場,搜出許多舞弊的證據。

那麼李衛為什麼敢這麼做呢?

首先,李衛從十一歲就跟著雍正了,為雍正登基立下不少汗馬功勞。他就是雍正的親信、體己人。

李衛小名狗兒,他確實是雍正的忠犬、功狗,忠心耿耿。可以說他心中只有對雍正的忠誠,從沒考慮過個人的安危。

其次,雍正對於李衛也是極為信任的。他知道李衛對自己的感情,知道李衛絕對不會揹著自己玩陰謀。

而且雍正繼承了他爹康熙的優秀傳統,那就是不怕臣子幹錯事,就怕臣子不幹事。只要臣子一心為國為君,哪怕做錯了他也不會太計較。

李衛跟了雍正幾十年,自然知道雍正的處事風格。

最後,李衛信任李紱。李衛是個精明人,他敢搜查考場,肯定是有十足的信心搜出證據。

李衛自己是個大老粗,所以他仰慕讀書人,而李紱是天下清流的領袖。所以李衛自然信任李紱,相信他真的掌握了確鑿的憑據,自己出手查抄考場,一定能搜出證據。



夢露居士


在雍正王朝中有一個搞笑擔當,這個人不是別人,正是鬼靈鬼靈叫花子出身的李衛。

很多人也有疑惑,李衛好像沒有帶過兵,為什麼在雍正朝科場舞弊案時,他竟然有一支兵馬,那麼這到底是怎麼回事呢?

一、

這件事發生在雍正帝剛剛即位不久,朝廷選拔人才,故舉行了科舉考試:

作為副考官的李袚發現試題有洩漏,於是馬上找到了三阿哥胤祉,希望他能出馬制止這場考試的進行。

他為什麼要找胤祉呢?

其實很簡單,在李袚看來,能接觸到考題的人,除了雍正帝以外,就只剩下自己和主考官張廷璐了,可是他能直接質問主考嗎?

當然不能,所以他在跟主考官張廷璐提出要稟明皇帝的時候,張廷璐說他糊塗了,並阻止他告狀,並提出了三點:

第一點,能洩露試題的除了他們兩個,只剩下皇帝身邊的人,一旦查到皇親國戚頭上,怎麼辦?

第二點,證據不足,萬一真是奇人異士算出來的呢,抓不到罪犯,頂缸的就是他們兩個。

第三點,科場舞弊涉及到的人太多,雍正帝又非常重視,一旦捅出去,後果不堪設想,再加上前有諾敏案的例子,所以不能說,要繼續考。

此時的李袚判斷,如果答應繼續考,以後真的出了事,那麼自己就成了共犯,跳到黃河也說不清,所以還得說。

第二,可是如果阻止考試,就得說服張廷璐,甚至彈劾他,可是自己有證據嗎?要知道他的靠山是張廷玉,萬一惹惱了他們,自己不僅告不下來,還有可能被扣一個誣告的罪名。

第三,即使自己告下來了,那一層層審下來得多久,估計進士們都開始當官了,還怎麼查?

思前考後,李袚決定找自己的靠山三阿哥胤祉!

二、

而三阿哥胤祉為什麼也不找雍正帝,而是找的李衛呢?

其實三阿哥胤祉面臨同樣的問題,既然李袚是自己的門人,自然百分百信任,但是自己信任不管用,還得想法讓雍正帝信任。

以他多年的經驗判斷,雍正帝性格多疑,並不一定會信任他,畢竟是雍正朝第一次科舉考試,雍正帝非常重視,在把考題交到主副考官手裡時就說了,不希望有洩漏考題的事情發生。

三阿哥胤祉思考一番後,決定去找李衛,為什麼是李衛呢?

李衛是雍正府邸的奴才,雍正帝對他有知遇之恩,而且最重要的是,絕對信任他,可以說,整個雍正朝,除了老十三胤祥以外,雍正帝最信任的就是李衛!

李衛這個人小名是狗兒,一看這名字,就知道他有多忠誠了,因為忠誠,所以雍正帝對他的所作所為會有所包容。

另外,李衛是一個不怎麼識字的官,他做事有自己的一套,一般不按套路出牌,如果是別的官員敢這樣做,肯定玩不下去,但是李衛可以。

楊角風在企業中也多次跟大家講過,一個年輕的小夥子犯了低級錯誤,教育一下就好了,不用上綱上線。可是一個做了多年的老幹部也犯這麼低級的錯誤,這就非常不應該了,可以說同樣的一件事,因為人不同,容忍度也不同!

三阿哥胤祉最後也說了,這件事只有李衛去辦,才能在皇上那過關!換別人一是沒有那膽子,二是皇上也不會認可別人的這種行為。

當然,最關鍵的是,他手裡有兵,而且這群兵還受李衛隨意調遣,這裡就有疑問了,李衛什麼時候有兵權了?

三、

李衛在雍正王朝中一共做過六種職務:

最早他被年羹堯帶到了四川,不久後出任了知縣,這個信息在李衛寫給老四胤禛的信中有體現,當時看信時鄔思道還有年秋月以及老四胤禛等人笑得前仰後合。

後來是做了糧道,當時帶著老婆孩子進京,老四胤禛還說他都做糧道了還小氣的不坐轎子。

再後來是布政使,這個話是從半隱在李衛那的鄔思道口中說的,可以肯定的是,這三個官職都沒有兵權,可能衙門裡有些衙役,但都不是傳統意義上的兵。

不過當初田文鏡是借的布政使李衛的兵封的諾敏的銀庫,可見那時候的李衛就有兵。

翻了一下歷史書,李衛在江南當官的時候,就緝拿過私鹽,還抓獲並策反了大俠甘鳳池,抓了很多反對清的人。可見李衛一直就是特殊的存在,也是受雍正帝信任的緣故。

以上三個職務都是康熙帝賜給的,等到了雍正朝李衛的官可是越做越大了。

先後做過江蘇巡撫、兩江總督和直隸總督。

總督就不用說了,基本上一個省的兵馬都可以調動,我們再看巡撫:

巡撫,從二品。掌宣佈德意,撫安齊民,修明政刑,興革利弊,考核群吏,會總督以詔廢置。標下有參將、遊擊等官。

而科場舞弊案時,李衛的官職是布政使,正打算去江蘇巡撫的任上,所以,他帶的兵並不是江蘇巡撫帶來的兵。

四、

李衛為什麼敢帶兵包圍考場?

在小說中,倒是提了一句,說李衛的兵是回京路上剿匪用的,這也跟歷史上說的他剿私鹽,抓甘鳳池對的上。

而且李衛不僅僅帶兵包圍過考場,他還帶兵查抄了江寧織造府(曹府),在推行攤丁入畝新政時,他還找人貼了告示:

“你們有銀,老子有兵,老子就把朝廷養的兵和差役都派到你們家去吃飯。”

所以說李衛就是個愣頭青,其實三阿哥胤祉也明白得很,抓這個案子,按照正常的程序走,鐵定沒戲。只能出奇招,所以李衛可不管什麼伯倫樓,直接帶兵封了考場,既然洩題了,肯定有人帶小抄進來抄啊,李衛的思想就是這麼幹脆明瞭。

而且李袚可是知識分子,突然來求幾乎文盲的李衛,李衛心中很高興,這麼好的機會,不施展一下本領怎麼行?所以一看李袚來了,李衛驚喜的都語無倫次了。

換別人肯定會瞻前顧後的,萬一在考場上查不出問題怎麼辦?

李衛出馬,怎麼會查不出問題呢?

其實就像我剛才提的那樣,李衛的出發點是好的,即使沒有查出來問題,頂多被雍正帝訓一頓,還不至於丟官丟命,最多對他的兵權加以限制。

但是李衛是什麼出身?

小混混啊,你們那些作弊的劑量,小爺早就不玩的了,就這本事還想騙他?

張廷璐還一直威脅那些兵,亂闖考場是要殺頭的,李衛嘿嘿一笑,哎吆,嚇死我咯:

“什麼都別想,給我好好地搜!”

其實李衛調兵也需要經過兵部的,只不過那時候的兵部是老十三胤祥把控,兩個人關係好的就差穿一條褲子了,所以,報不報,也沒有什麼關係了。

倒是這個主考張廷璐比較悲催了,他的原型是俞鴻圖,也是一個悲劇人物,被小妾出賣的,最終被腰斬,腰斬後連寫七個“慘”字,再後來,雍正帝就廢除了腰斬。

我叫楊角風,換種視角解析《雍正王朝》,原創作品,不喜勿噴!


楊角風發作


李衛是雍正的家奴兼心腹近臣,他敢於派兵進考場,是因為他明白剛登基的雍正需要震懾群臣、整肅吏治的機會。

雍正登基後的第一次科舉,官員們仍然上下其手大發其敗,同時更成為八爺黨蓄意破壞的目標。這一點,從主考官的人選就能看出端倪。


八爺推舉張廷玉的弟弟張廷璐做主考官,而身為上書房大臣的張廷玉馬上敏感地認識到,八爺此舉不懷好意,他立刻站出來推舉清流領袖李紱做副主考!

張廷璐雖然是張廷玉的弟弟,但他卻是老三弘時的人,而且弘時因為經常出入大內能夠偷得考題,早已和張廷璐想好了發財的大計!

這一切,八爺自然是心知肚明,他推舉張廷璐的意圖也已經十分明顯:你做主考和弘時發財,我能安插私人,如果事情敗露也是張廷璐和弘時背鍋,正好看他們父子相殘;如果沒事自然天下太平,手裡還落下了弘時的把柄,可謂是一舉數得!


張廷玉明知道八爺不懷好意,也清楚其中的來龍去脈,畢竟他在早朝時遇到過弘時和張廷璐在一起,心中自然明白了幾分!推薦李紱,也提現了他的老謀深算:不出事最好,出了事也提現自己的大公無私!

這裡面,只有李紱是個書呆子,他先是在伯倫樓發展有人賣考題,後來進了科場發展居然和真正的考題一模一樣,當時就要上奏!張廷璐心知肚明,自然不肯讓他把事情鬧大,結果李紱不管不顧直接摔了官帽跑出了科場!


他先去找自己的靠山三爺胤祉,結果胤祉一聽就明白了其中的貓膩,直接說李紱糊塗,做事太草率!但畢竟李紱是他的人,如果這時候把李紱推出去,會讓其他跟隨者寒心,胤祉在權衡利弊之後,讓李紱去找李衛!

李衛二話不說,帶兵封了科場,搜出了眾多考生作弊的真憑實據,從而揭開了雍正頭次科舉考試的大弊案,張廷璐等人丟了性命!

李衛此舉看起來莽撞,其實是十分了解雍正心思才有的舉動!


雍正登基之初,既有得位不正的流言,又有八爺黨的擾亂,更有文武百官的拭目以待。在這種情況下,如果不能震懾百官,打擊八爺黨的氣焰,接下來的整頓吏治推行新政,都是一句空話。而科舉弊案既涉及到皇子,又涉及到中堂的弟弟,更涉及成千上萬的士人,無疑是震懾百官、收攏人心的絕佳機會!

李衛是雍正的心腹,深知主子的心思,自然是看準了機會才果斷出手的!


李飛叨


其實大家最關心的事並不是因為李衛有這麼大的膽子,管起科考的事情來,因為這個大家都知道,誰叫他是雍正的心腹呢?

最關心的是為什麼一個回京的地方官會有兵?

這是關鍵問題。那,有人從督撫制度出發,說巡撫有權帶兵,這話沒錯。

如果你是清朝巡撫,帶兵入京,我看你是死定了。知道不,莫說是督撫,就是大將軍大元帥帶兵進京,沒有皇帝的許可,就是謀反,以謀反論處。這完全是不懂歷史啊。

還有人說,人家李衛的長處就是帶兵緝匪,也沒錯,李衛還就有這幾把刷子,歷史上的他就靠緝拿盜匪揚名。但是再怎麼會緝盜,帶上一大批官兵進京也是不行的,管你李衛是不是皇帝心腹,要真那樣,心腹立馬成漿糊。

所以,《雍正王朝》裡李衛帶兵這茬,還真是不一般。那麼,這些兵從哪裡來的呢?

很顯然,電視劇作為藝術作品,不會對這個背景進行描述,如果那樣細緻的話,《雍正王朝》不拍出個200集絕對不會煞尾。

我來給您還原一下,以了卻心中的迷惑。

事情應該是這樣的:李紱在三爺胤祉的指點下,找到李衛幫忙。李衛是雍正的紅人,天不怕地不怕,所以他敢去趟科考舞弊這個渾水區。李紱是個書呆子,但李衛就不同了,摸爬滾打出來的實幹派,就想著先去考場搜查證據,但是依李衛一個回京述職的地方官,在一塊磚掉下來就能砸到好幾個朝廷大員頭上的京城,他和李紱兩人也沒有辦法啊。怎麼辦?

在這裡必須要明白,任何人回京述職,都不可能自帶兵馬,這是鐵的紀律。

除非手裡有能使喚的傢伙什,比如說兵力。對,只有兵力才能對主考大人形成威懾,才能直搗黃龍,搜查考場。不然,除非皇帝聖旨,只要張廷璐反咬一口,李衛就算是心腹,也難辭其咎。

可是兵從何來呢?您以為借兵和借錢一樣說個話就行了,就算京城有兵,誰敢隨便給你借啊?隆科多幾萬人馬呢,他會因為你李衛一句話就借給你,腦袋進水了吧。

所以,這兵並不好借。如果硬要說有人可以借,那只有兩人,一個是雍正皇帝,一個是十三爺。但是十三爺也只可能借你少量的兵,最終還要稟奏雍正同意。

繼續還原事實:李衛於是和李紱往十三爺那裡跑,去借兵。為什麼不往雍正那裡跑呢?因為這會兒雍正指望著科考的功績呢,怎麼能隨便掃他的興,加上這只是李紱一面之詞,誰知道是不是真的,只有借用十三爺,先把事情弄清楚了,再稟報雍正皇帝,才是正常辦事的邏輯。

十三爺聽了李衛和李紱的彙報,當然也會考慮一番,然後就答應了李衛,你先去找隆科多借點兵吧,把事兒先弄清楚再說。為什麼要找隆科多,他的兵最近啊。

於是,李衛和李紱在隆科多手裡借了幾隊兵,抄張廷璐的考場去了。這頭,十三爺再等等消息,證據確鑿了,即向雍正報告。


青燈問史


李衛徹查考場是有雍正授意的!在雍正即位之初,雍正最大的問題是沒人可用!這主要是康熙造成的。康熙本來是把他當成太子胤礽的左膀右臂來培養,康熙擔心胤禛權力過大會影響胤礽的皇位穩定。所以才會要他當孤臣,禁止胤禛過多接觸大臣,禁止培養自己的小班子。這直接造成雍正繼位之初,心腹不多,只有李衛,田文靜,年羹堯等人。其他的大部分已經被八爺網羅走了。所以,他想要藉助於科舉選拔人才,更要把這些人剝離八爺黨。假如這些人考試中舉以後又投身八爺黨,那麼反而是障礙。李衛是雍正的絕對心腹,自然知道主子想什麼,需要什麼。

因此,可以這麼理解!就是這些人的政治身份有問題。李衛帶兵攪亂考場主要是針對這些人的政治立場,杜絕舞弊是為了杜絕政治不忠。

至於說李衛的兵馬,他帶的不是兵,是警察跟武警部隊。當時的清庭駐軍有兩種,一種是駐防兵也稱綠營,歸總兵管,總兵又歸提督管;一種是府衙兵,也就是武警部隊,歸鎳臺管,鎳臺又歸巡撫管。兩支軍隊的編制不同,裝備不同,用途不同。按著職權,李衛能夠調動的是府衙兵,比如田文靜在山西查諾敏也是向李衛借兵,借的也是府衙兵。


優己


《雍正王朝》可以說是近些年來少有的歷史良心劇,劇情更是環環相扣,處處陷阱,每個劇中人都是高手,要是你不仔細品賞,估計都很難發現其中的奧妙之處,而這正是令我們觀眾大呼過癮的地方。劇中有這麼一幕:雍正繼位後的第一次京城會試中,副主考李袚發現考題洩露,卻沒人敢出面停止考試。為什麼李衛敢帶兵進考場?他的兵是哪裡來的?

科考舞弊案常有,而李衛不常有,正如我們常說的“忠犬護家,有功無過”。“恩科”,就是指在正常的科舉考試之外額外加考了一次,給了讀書人增加了一次入仕的機會,通常這種情況是皇帝在培養“自己人”的做法,歷史上雍正繼位元年確實舉行了一次恩科。

照例先講述事情的經過

雍正恩科的主考官和副主考分別是張廷璐和李紱。在恩科開考前不久,李紱無意間在伯倫樓買到了一份洩露出來的考題,由於真假難辨李紱並沒有聲張,只是將事情稟告了舊主三阿哥胤祉。

待到考試那天,當考題拆封,李紱發現自己說買考題竟然與真正的考題完全一樣,預感大事不妙,於是建議停考,可是主考張廷璐也是幕後參與者,利用主考的身份壓制李紱隱匿不報,李紱無奈只得求助於成親王胤祉。於是胤祉想到了李衛,只有他辦了這件事才能在皇帝那裡過關,於是李紱去求助於李衛,李衛帶領親兵保衛考場,搜查了眾多舞弊的證據。

為什麼李衛敢帶兵進考場

擾亂科考屬於重罪,李衛為什麼這麼大膽子,我認為有三點。

1、李衛對於李紱的信任

李紱是當世名士,文人學子的楷模和偶像,沒什麼文化的李衛對於李紱這樣的大學子心存敬仰,他信任李紱的為人,所以才敢憑藉他的一面之詞前去包圍考場。

2、是皇帝的“家人”

不同於歷史上的李衛,在《雍正王朝》這部電視劇中,李衛是四爺府上的奴才,從小跟著四爺長大,可以說是心腹,在劇中李衛就好比四爺的家人一樣,舉個不太恰當的例子,李衛“忠犬護家,有功無過”。

3、事關重大

科場舞弊雖然不是什麼新鮮事,但是依舊是大事,尤其是在雍正登基開恩科選拔天子門生的考試中發生舞弊,完全違背了新朝新氣象,選材用人的理念,對於這種事李衛寧可信其有也要做到萬無一失。

李衛怎麼會有兵

李衛當時正準備就任浙江巡撫,雖然是文官,但是李大人可是出了名的喜歡帶兵,在地方任上時兼管鹽政,親自帶兵緝盜,打擊走私,升任浙江巡撫之後仍舊兼管兩折的鹽政,這些大鬧考場的所謂親兵,應該就是李衛準備帶到浙江鹽政去的一批精銳緝私力量。

正是因為以上原因,李衛敢於大鬧考場,即便是出了差錯,李衛受到的責罰也比一般人輕,如果真的查到舞弊則是大功一件,這個盤口李衛佔便宜,再加上他對雍正的忠心耿耿,所以這個事只能李衛去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