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6 如何理解《孟子》說的"天下之言,不歸楊,則歸墨”這句話?

十二十頁


墨家思想是兼愛是“大公”,主張完全的平等的愛,愛你的父母妻兒如同我的一般,沒有任何差別。實際上違揹人性,故而無法傳承。

楊朱思想是貴己是“大私”,主張“人人不損一毛,人人不利天下,則天下治也”。世人都認為這是極度自私,是休叫天下人負我。實則不然,如果真的人人都能做好自己,那何需他人幫助?再者“大奸似忠、大偽似真”,任何事情過頭了都會走向反面。“智慧出,有大偽”,你天天談道德仁義禮,實際上也是在成全自己聖賢之名。

總的看孟子說:天下之言,不歸楊,則歸墨。說明墨家和楊朱思想在當時從者甚眾,同時也說明這兩種思想對立的相當嚴重。但孟子本人既反對墨家也反對楊朱:楊氏為我,是無君也;墨氏兼愛,是無父也。無父無君,是禽獸也!兩者皆不可取!

楊朱思想實際上是對老子無為思想的實踐,老子說無為而治,人類並不需要人為的去改變什麼,一切遵從自然之道。楊朱認為人為己做好自己,不去幫助他人不去傷害他人是符合天道的。可是老子還說天之道利而不害。老子的思想,楊朱想實踐,可是背離了宗旨,給出的具體辦法—一毛不拔並不能落地!

雖然他的思想並沒有自私自利那麼膚淺,可是在複雜的社會關係中,同樣和墨家思想一樣成為了空中樓閣,最終都消聲瀝跡!


聖哲同學


我是偷聽制筆的強哥,很高興回答你的問題。

這句話需要聯繫上下文來理解。原句的意思是說楊朱和墨子的學說盛行於天下,但孟子真正想說的意思是後面兩句話:「楊氏為我,是無君也;墨氏兼愛,是無父也。無父無君,是禽獸也」。意思是說天下人都被這種無君無父的學說給毒害了,把百姓教育成了禽獸。


先來了解楊朱學派

楊朱學派是戰國時期道家學派之一。

創始人為楊子,楊子原名楊朱,他本人是位隱士,有關他的生平及著作,已無法詳知,目前都是從其他學派論著裡得知他的主要思想:“貴己”和“為我”。成為中國最早主張個人主義思想的學術宗師。

楊朱認為,必須“知生之暫來,知死之暫往”,從而“樂生”,以“存我為貴”。意思是知道生與死是不斷轉化的,生只是個過程,遲早會死,死也不是終點,遲早轉生,死生皆為自然,不必為生死煩惱後,就會快樂地生活,所以如何存活自己,才是最重要的。只有自己存活著,才能感知這些快樂。

楊朱還認為:既不能“損一毫而利天下”,也不能“悉天下奉一身”,如此“天下治矣”。不能為貪羨“壽”、“名”、“位”、“貨”所累,從而“全生”,使“君臣皆安,物我兼利”(《列子·楊朱篇》)。

意思是既不提倡犧牲自己去拯救天下,也不去強迫天下為你一個人服務。天下人只要每個人都管好自己的事,自己負責好自己,天下自然就大治了。但如果你去貪圖名利、長壽、金錢這些,必然就受制於人,而不能主宰自己的生活,但不去貪圖這些的話,必然就能自由自在,完全掌控自己的人生,這樣天下也就太平無事,各自安好了。

想方設法實現“全性保真,不以物累形”(《淮南子·汜論篇》),這就是是楊朱學派的思想核心。把個人利益看得重於國家利益。是楊朱學派的必修課。

再來了解墨家學派

墨家約產生於戰國時期。創始人為墨翟(墨子)。墨家是一個紀律嚴密的學術團體,其首領稱“鉅子”,其成員到各國為官必須推行墨家主張,所得俸祿亦須向團體奉獻。墨家學派有前後期之分:前期思想主要涉及社會政治、倫理及認識論問題,關注現世戰亂;後期墨家在邏輯學方面有重要貢獻,開始向科學研究領域靠攏。

墨家的主要思想主張是:

1、兼愛(人與人之間平等的相愛,反對儒家的君君臣臣父父子子);

2、非攻(反對一切侵略戰爭,包括以有道伐無道,反映了戰國時期人民渴望和平的願望);

3、節用、節葬(推崇節約、反對鋪張浪費,反映了底層人民對貴族官僚奢侈生活的不滿),

4、尚賢(主張用人唯賢。);


5、重視科學技術的研究

墨者多來自社會下層,以“興天下之利,除天下之害”為教育目的,“孔席不暖,墨突不黔”,尤重艱苦實踐,“短褐之衣,藜藿之羹,朝得之,則夕弗得”,“摩頂放踵,利天下,為之”(《孟子·盡心上》)。“以裘褐為衣,以跂蹻(草鞋)為服,日夜不休,以自苦為極”,生活清苦。墨者可以“赴湯蹈刃,死不旋踵”,意思是說至死也不後轉腳跟後退。

墨家學說主要的思想就是“兼相愛,交相利”,主張全天下的人互助互愛,只有天下人互助互愛,才能消除許多矛盾與爭端。所以墨家學派主要是為天下蒼生服務,哪怕是為此付出生命。

孟子為什麼要說這樣的話

戰國時期,諸侯之間的矛盾越來越激化,戰爭越發激烈,社會動盪,諸侯國的數量從春秋時期的幾十個,到戰國已經被兼併為七個。各個學派都為了天下的安定提出了自己的治國思想。其中尤以楊朱與墨翟的學說最受關注和歡迎。這兩個學說各代表了兩個極端,一個是個人主義思想的學派,一個是社會主義思想的學派。一個強調貴己,一個強調奉公,有鮮明的政治立場。也代表了輿論的兩端。而孟子的儒家思想,更適合太平治國之用,在亂世當中,不為諸侯所關注,亂世之人,要麼想著保護自己的利益,要麼想著拯救蒼生。而儒學主要是維護既有的秩序:禮在禮樂崩壞的年代,這未免有些不合時宜。所以孟子在四處遊說碰壁之後,感嘆於世風不濟,才說出了這句:

「楊朱、墨翟之言盈天下。天下之言,不歸楊,則歸墨。楊氏為我,是無君也;墨氏兼愛,是無父也。無父無君,是禽獸也」。


以上是我的回答,歡迎大家指正。


偷聽制筆


楊朱是戰國初期的思想家、哲學家、道家代表性的人物。楊朱學派創始人為楊子、告子、華子等,先秦時期,楊墨顯學之一。

楊子原名楊朱,本是一位隱士,沒有留下他的生平著作。他的言論事蹟,散見於《孟子》之中。但是,楊朱學派闡述的人本發展思想,獨樹一幟,自成一家,對於各個學派很有影響和啟發。楊朱的思想主旨是:從人本出發,提倡“貴已”“為我”,“輕物重生”。視個人感官的物質利益高於一切。

楊朱的“為我”思想,明哲保身,對道德思想有質疑。他認為人性的道德只是外物,一切有利於生存的採納,一切違背生存的都要拋棄。楊朱認為,人應該懂得“知生之暫來,知死之暫往”。從而“樂生”,以“存我為貴。”既不能“損一毫而利天下”,也不能“悉天下奉一身”,如此“天下治矣”。

墨子,戰國時期的思想家、哲學家、科學家,墨家學派的代表人物和開創者。墨子極端的道德主義,超出了人性的極限。孟子以楊、墨作對比:“楊子取為我,取一毛而利天下,不為也;墨子兼愛,摩頂放踵,利天下為之”。抨擊“楊朱為我,是無君也;墨氏兼愛,是無父也;無父無君,是禽獸也”。

楊朱“為我”,自私自利,個人主義。墨子“兼愛”,絕對平等,道德綁架。二者相反,兩個極端,所子遭到了孟子激烈的批評與反對。

2500年前,楊朱的個人主義,墨家的社會主義,互為相反對立。當歷史的時空穿越至今,當今的人類仍然是這樣,不是個人主義,就是社會主義。似乎還是如同孟子所說:“天下之言,不歸楊,則歸墨”。








朱八戒CC


《孟子》說的“天下之言,不歸楊,則歸墨”這句話出自《孟子·滕公下》,原文是:“……楊朱、墨翟之言盈天下,天下之言,不歸楊,則歸墨。楊氏為我,是無君也。墨氏兼愛,是無父也。無父無君,是禽獸也。”其意思是:楊朱、墨翟之言傳滿天下,天下人的言論不是歸向於楊朱一派,就是歸向於墨翟一派。楊朱主張一切為我思想,是沒有為君之心。墨翟倡導平等無差別、不分厚薄親疏的相愛,是沒有父母之心。無父無君之心是禽獸也。

根據以上所述,“天下之言,不歸楊,則歸墨”這句話,應該從三個方面來理解:⑴楊朱提倡“為我”思想,缺少兼愛,不利於社會的發展。至於“無君”,要看什麼樣的君,是有道、還是無道,不能一概而論。⑵墨翟倡導兼愛,是一種泛愛思想,沒有敵我之分,又缺少父愛、母愛之心,不完整。⑶由於二者都存在問題,所以《孟子》所說的“天下之言”無論是歸向於楊朱一派,還是歸向於墨翟一派,都不能真正達到有利於社會進步發展的目的。這就是我對題主問題的理解。

 

 

注:①楊朱,戰國初期思想家,主張“為我”,與墨翟倡導“兼愛”思想相反。②墨翟(約前468~前376),戰國初期思想家、墨家學派創始人。倡導“兼愛”、“非攻”、“尚賢”、“尚同”、“節用”,認為“官無常貴,民無終賤”,以“興天下之利,除天下之害”為目的。


微道助您創造終生價值


天下之言論,不是歸屬於道家,就是歸屬於墨家。然後儒家的代表人物孟子出來參乎了一句:“楊朱、墨翟之言盈天下,天下之言不歸楊即歸墨”。春秋中後期,道家崛起。道家創始人老子被許多人拜訪過,比如孔子。孔子雖汲取了道家的部分觀點,但是講究的是不利己,不利眾的觀點,這個被孟子學去了。先介紹一下楊、墨二人吧。

楊子,本名楊朱,字子居,魏國人,中國戰國初期偉大的思想家、哲學家,道家學派代表人物,傳承的是老子之道,傳揚的是為己主義。

墨子,本名墨翟,被譽為科聖”,戰國初期偉大的思想家、哲學家,墨家學派創始人物,中國墨家的思想有利益性、科學性、仁義性、哲學性、進步性,崇尚平等、和平、節約、學習。

為什麼孟子一輩子都在罵楊朱和墨子?

墨子和楊朱,則分別代表著利己(無政府主義),兼愛(社會主義)的觀點,和孔孟之道秉持的仁愛(封建主義)不相匹,這是孟子罵他倆的第一點。

其次,墨子出於儒家,而儒家講究的是:誒,你在我這學了你就別跑,可是墨子走了之後,建立了墨家學派,還在《墨子》裡立了幾章,叫非儒。孟子說:這離經叛道的傢伙,還罵我們儒家,我也要罵你。

再者,儒家的分裂是孔子後學逐步造成的,孟子在早期改變不了局面,儒學脫離了顯學的地位,都被楊朱學派(道家)和墨家佔啦,讓傳承於孔子的孟子不開心惹。



高山流水gyj


“天下之言,不歸楊,則歸墨。”語出《孟子·滕文公》。

孟子將這兩個學派提出來,其實是為了加以反對,藉以提出自己的主張。

所以,如果想要了解這句話背後的含義,就需要知道孟子、楊朱、墨子三方是在何種領域有了什麼樣的分歧,三人所持的觀點分別是什麼。

楊朱:歷來認為是道家分支,其實頗有爭議

提到道家學派,我想很多人第一時間想到的就是老莊,但或許還有另一個分支,叫做楊朱學派。

這個學派在後世的影響微乎其微,文人多不屑於去研究它,是因為它的主張與整個社會的價值觀格格不入。

楊朱是一個“利己”之人,他最重要的主張就是“為我”和“貴生”。

這種主張出現得很奇怪,也很有意思。

有這樣一個故事:

墨子的弟子禽滑釐問楊朱:“如果拔掉您身上的一根汗毛,對社會有非常大的益處,您同意嗎?”

楊朱回答:“不行。”

這就是成語“一毛不拔”的由來。

這種主張也體現了楊朱對於自己利益的維護,天下利益是天下的,自己利益是自己的,兩者同樣重要,沒有道理因為天下利益就要犧牲個人。

也許看到這裡,很多人會感覺這個楊朱很自私,但其實不是,他還有另一個主張“貴生”。

利己主義者往往為達目的不擇手段,所以“損人利己”的事情他們做起來沒有多大的愧疚感,所以經常把“人不為己天誅地滅”當做藉口。

但是,楊朱不是一個利己主義者,他不願意為了天下利益而犧牲小我,同樣也不願意因為自己的利益而使他人為之犧牲。

即他既反對別人侵害自己的利益,同樣也反對自己去侵害他人的利益。

這就是楊朱的政治理想,讓所有人都得到保護、都能擁有不受侵害的權益,他想建立這樣一種社會秩序。

所以說,楊朱不是一個自私的人,只不過他的主張有些過於理想化。

如果我們再深入挖掘一點,探究一下當時社會的背景,就會感覺楊朱的觀點其實非常有社會價值。

楊朱生活的年代,一般認為是屬於春秋戰國之交,很難斷定細節,但根據文獻記載和學者考證,大致範圍就在於此。

這個時期的社會階層其實比較固定,不像漢朝之後,階級變得流動,界限不是很分明,畢竟劉邦自己就是出身微末而有天下。

當時的社會平民和貴族是有著非常鮮明的界限的,即使是得到重用的“士”,其實也有很多都是“寒士”,真正能達到上層社會的是很小一部分人,更別說還有“士”之外的普通百姓了。

考慮到這樣的背景就能知道,楊朱其實是為了這些普通百姓而發聲的,他反對很多國家的統治者以犧牲平民的利益來供養貴族,發動戰爭。在他看來,貴族的利益也好,平民的利益也好,都應該得到保護。

所以楊朱之學在當時是非常著名的學說,是和墨家齊名的顯學之一,有非常多的支持者。只不過後來孟子等人的反對、故意曲解,又經過秦代的“焚書”,使得這一學派的主張只能散見於《孟子》、《莊子》、《列子》、《呂氏春秋》等典籍之中,鮮有人去研究與傳播。

主流觀點認為楊朱學派是道家分支,但從其主張來看,或許不是道家學說。

歷來認為其主張來自於《道德經·第十三章》:

貴以身為天下,若可寄天下。愛以身為天下,若可託天下。

其實有點牽強,兩者承繼並不明顯。而同為道家的代表人物莊子旗幟鮮明地發對楊朱的觀念,所以將其歸入道家似有不妥。

但總體來說,楊朱之學有道家的影子,同樣也有墨家、儒家等思想在其中,非常符合當時諸子百家互相融合的現實。

墨翟:兼愛非攻的主張,顯得太過理想

墨家的主張非常明確,叫做“兼愛”、“非攻”,其實還有兩個,是“節儉”與“尚賢”。

與楊朱“一毛不拔”的觀念正好相反,墨家主張捨身以濟天下。

墨家當時人數非常多,成分也特別複雜,有貴族、有平民、有遊俠、有官宦,總之凡是認同其觀念者,並不限制出身。

所以我們看墨家的典籍就會發現,裡面的內容非常龐雜,涉及到了各個層面,語言也多重複、囉嗦,說明編纂的時候資料非常地多。

這是一個非常龐大的組織,首領就叫做“鉅子”,在社會上有著極為重大的影響力。

墨家的門徒有點類似後世的遊俠或者大俠,往往為了自己的主張而不惜命。

比如聽說墨子聽說了楚國要攻打宋國,其實和他沒什麼關係,但他還是不遠萬里地來到楚國平息戰爭,並且與公輸班在攻城器械上進行了一次較量。

結果是:

公輸盤九設攻城之機變,子墨子九距之。公輸盤之攻械盡,子墨子之守圉有餘。

於是公輸班惱羞成怒,說殺掉墨子是最好的辦法。當然因為墨子有後手,所以沒有成功。

但可以看到,墨子是真的冒著生命的危險去平息戰亂,在他看來,個人的安危並沒有兩國戰亂重要。

也正是因為如此,墨家的學說在當時的社會里有著非常強烈的支持,再加上其勢力龐大,上層社會、底層社會都有影響力,所以各諸侯國也不是很想得罪這一組織。

這是一批理想的狂熱者,雖然可敬,但認死理,有時候會非常瘋狂。

孟子:“義”與“利”從此對立,形成了傳統“義利觀”

孟子關於“楊朱”和“墨翟”的言論是這樣的:

聖王不作,諸侯放恣,處士橫議,楊朱墨翟之言盈天下,天下之言,不歸楊則歸墨。楊氏為我,是無君也;墨氏兼愛,是無父也。無父無君,是禽獸也。……楊墨之道不息,孔子之道不著,是邪說誣民,充塞仁義也。

孟子認為,當今天下亂紛爭,有識之士紛紛提出自己的主張,這就是諸子百家的由來。

其中楊、墨兩種學說有很高的聲望,但都是對人心危害極大的蠱惑言論。

楊朱講求“為我”,那麼必然就會將貴族、平民的利益等同起來,都加以保護,這明顯的不現實的。如果真的這樣做了,那麼君主的權威在哪呢?這個國家必然會沒有尊卑長幼、君臣夫婦,失去了等級觀念,那豈不是亂套了。

這就是楊朱之言所導致的“無君”。

而墨子倡導“兼愛”,寧可犧牲自身也在所不惜,是為了他人的利益而犧牲自我,這是不孝順的。

儒家非常講求孝的品質,認為一個人只有能尊敬父母兄長,他才有可能尊重社會上的其他人。畢竟,如果一個人對父母兄長這些與他十分親近的人都不好,那怎麼能指望他能善待社會上的其他人呢?

墨家為了別人的利益而犧牲自我,是將其他人當做自己的父母兄長來對待了,這是讓其父母兄長傷心的事情,那就是不孝。那這個社會沒有了倫理道德,豈不是亂套了嗎?

這就是墨家主張所導致的“無父”。

所以,孟子藉機提出來,我們應該奉行孔子的主張,其實也是他自己的主張。

孟子認可貴族享有特殊的權益,但同時也要求他們施行“仁政”,即維護百姓的利益。

與之對比來看,楊朱和墨翟的言論都是非常偏激的,孟子的做法更具有合理性和可行性。

而關於是否應該犧牲自我來成全天下利益的問題上,孟子的主張和楊、墨的出發點是不同的。

楊、墨都是站在個人和集體對立的角度來思考這一問題,所以認為是兩者必然有一個取捨。而孟子將對立的雙方換了一下。

孟子認為,一個人的選擇如何和外界都沒有關係,只和自己的“心”有關。

也就是說,個人的利益和天下人的利益不再是互不相關的事物,從個人角度看,這是“利”與“義”的對立,都是在個人的“心”中。

所以,孟子說的“捨生取義”,其實是一個人在面對“義”、“利”之時的選擇問題,而不是如楊、墨那樣,站在個人和集體之外來看待這一選擇。

孟子將眾人的選擇變成了個人的取捨,形成了中國傳統的“義利觀”——捨生取義,孟子提出“天下之言不歸楊則歸墨”,實際上有兩個目的:

  • 其一,指出這兩種言論在當時的社會力量有多大的危害,提出反對意見,並闡明尊卑倫理在社會中的重要程度;

  • 其二,將暴露在眾人目光下的選擇拉入到個人的內心世界,以此提出自己的“義利”觀念,塑造儒家品格。



未來在黑夜隱匿,於此靜待曉光。我是待曉兒,專注於文化的科普與解讀,歡迎關注與交流。

待曉兒


這代表了孟子“親親、仁民、愛物”的思想。

孟子思想剛好和楊朱的思想,以及墨子的思想,構成了三種不同的關於仁愛的思想。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天下可運於掌。”出自《孟子·梁惠王上》。

一方面指孝敬自己的長輩時不應忘記其他與自己沒有親緣關係的老人。在撫養自己的小孩時不應忘記其他與自己沒有血緣關係的小孩。

另一方面也說明實際上是在孝敬老人和撫養小孩時是有一個次序的。先是孝敬自己的老人,才是孝敬其他的老人,先是撫養自己的小孩,才是撫養其他的小孩。

這是在人的層面,如果放到萬事萬物上,孟子也有論述。

《孟子·盡心上》:“君子之於物也,愛之而弗仁;於民也,仁之而弗親。親親而仁民,仁民而愛物。”這說明了三個不同的層次。對自己的親人是親,對其他人是仁,對其他的物是愛。親、仁、愛是有層次的。

綜上所述:

楊朱思想是利己。

墨子思想是兼愛。

孟子主張要有仁愛之心,但有層次。

這才是真正的惻隱之心,是良知的判斷。

不走極端,這也是儒家的中庸思想所在。


知行合一時


人們的價值觀只有兩種:利己主義和利他主義。

墨子主張兼愛,非攻,是利他主義的代表。墨家和儒家,當時都是顯學影響很大。

楊朱主張利已主義,拔一毛利天下而不為。認為每個人都利己而不利他,也不損他,就不會有損人利己的事情出現,世界才是真正公平的。

所以才說天下之言,不歸墨,則歸楊是有一定道理的。

老子說,天道是損有餘而補不足,人道是損不足奉有餘,才是人間產生紛爭的根源。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利益,不然就沒辦法生活。人們反對的只是極端的利已主義者,精緻的也好,赤裸裸的也好,人們都不喜歡。所以人們才都不喜歡道德綁架。


老梁139490047


利己非攻皆有偏,

中庸之道取其間。

先師至聖常探討,

大義人倫法蒼天。






費玉山905


這句話是《孟子滕文公》當中的話。一是說天下的學說呢。不是屬於楊朱一派,就是屬於墨子一派。楊朱一派的學者呢,就是利己。為了自己的利益,君王的命令都可以不執行。孟子批其無君,

墨子的觀點呢,就是簡愛,就是大家都是兄弟。孟子批其無父。孟子生活在戰國時期。他是儒家學派的代表人物,儒家學派的理念一是講究等級差別。二是是講究仁愛。

楊朱的利己跟這個是相仁愛違背的。墨子的這個兼愛呢,毫無任何階級差別,都要相互的愛。那麼,這跟儒家強調的等級差別是相違背的。孟子見滕文公。就是推銷儒家的這種學術。他以利益誘導的形式說,這個國君如果不採用儒家的學說聽任流行的楊朱學說墨子學說發展。就會威脅到統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