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9 如何理解《孟子》說的"天下之言,不歸楊,則歸墨”這句話?

十二十頁


人們的價值觀只有兩種:利己主義和利他主義。

墨子主張兼愛,非攻,是利他主義的代表。墨家和儒家,當時都是顯學影響很大。

楊朱主張利已主義,拔一毛利天下而不為。認為每個人都利己而不利他,也不損他,就不會有損人利己的事情出現,世界才是真正公平的。

所以才說天下之言,不歸墨,則歸楊是有一定道理的。

老子說,天道是損有餘而補不足,人道是損不足奉有餘,才是人間產生紛爭的根源。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利益,不然就沒辦法生活。人們反對的只是極端的利已主義者,精緻的也好,赤裸裸的也好,人們都不喜歡。所以人們才都不喜歡道德綁架。


老梁139490047


“天下之言不歸楊則歸墨”此語出自於《孟子.滕文公下》。 楊朱、墨翟二人都生在孟子前。

楊朱和墨子在都是很著名的哲學家,他們的觀點主張不一致,在孟子的時代楊朱的思想已經具有與墨家同等的影響力,對當時人們的思想起到了重要的影響。這句話意思就是說楊朱、墨翟的學說在天下散佈傳播很廣,深刻影響了人們的思想,致使天下的思想學說,不是來自於揚子就是來自於墨子。這也應該是孟子光大儒家學派能成為亞聖的動力。


古巴河畔一耕夫


“天下之言不歸楊則歸墨”此語出自於《孟子.滕文公下》 楊朱、墨翟:二人都生在孟子前,具體年代已無法核實,大約在春秋末期戰國初期。楊朱主張“為我”、“貴生”。墨翟是墨家的創始人,所傳《墨子》七十一篇,現僅存五十三篇。主張人們要“兼相愛,交相利”,“節用”,“苦身勞形以利天下”,反對戰爭,反對儒家的“禮樂”。這是說楊朱墨子的學說在當時充滿了天下,在孟子看來,不符合儒家的思想。


偶然回眸


“天下之言不歸楊則歸墨”此語出自於《孟子.滕文公下》 楊朱、墨翟:二人都生在孟子前,具體年代已無法核實,大約在春秋末期戰國初期。楊朱主張“為我”、“貴生”。墨翟是墨家的創始人,所傳《墨子》七十一篇,現僅存五十三篇。主張人們要“兼相愛,交相利”,“節用”,“苦身勞形以利天下”,反對戰爭,反對儒家的“禮樂”。這是說楊朱墨子的學說在當時充滿了天下,在孟子看來,不符合儒家的思想。


楊柳145822138


“楊朱、墨翟之言盈天下,天下之言不歸楊即歸墨”。

楊朱“為我”,墨子“非攻”。其實當時楊朱墨子學派確實有一定影響,但還沒到“不歸楊即歸墨”程度。孟子說的是氣話,故意誇大其詞。

孟子以為:楊朱的‘利己’思想如果推廣,所有人都只顧私利,就會不知有君,不知有國;而墨子的‘兼愛’是無差別地對待一切人,便抹殺了倫理、親疏、等級、尊卑——無論是‘利己’還是‘兼愛’,都勢必造成社會的混亂、秩序的崩潰,讓人變得和動物無別(自然狀態,無政府主義)。

實際上,孟子是將楊、墨兩家的學說取其一點並推之絕對化、極端化了。實質是楊朱、墨子學說嚴重影響孟子學說推廣,孟子有點狗急逃牆了!


國學小師


墨子,是兼愛,誰都愛,是一個極端。

楊子,是隻愛自己,是另外一個極端。

孔子重中庸,儒家講中道。

儒家講長幼尊卑,有遠近親疏。愛親人就是勝過愛普通人,這種分遠近的愛是符合人性的。

孟子的意思是,天下人都進入了極端,不能走中道。


觀吾大學堂


楊朱學派和墨家學派這句話裡面的“楊”指的是戰國時期著名哲學家楊朱,“墨”指的是另外一個著名的哲學家、墨家的創始人墨翟,也就是墨子。楊朱和墨子在戰國時候都是很著名的哲學家,他們的觀點主張不一致,在孟子的時代楊朱的思想已經具有與墨家同等的影響力,對當時人們的思想起到了重要的影響。意思就是說楊朱、墨翟的學說在天下散佈傳播很廣,深刻影響了人們的思想,致使天下的思想學說,不是來自於揚子就是來自於墨子。



易合國學講堂


孟子他想說明,每個人的發言,

皆為自己或他,時歸楊墨兩家。

古人高級認識,實踐證明結果,

存認說做文論,不外為私或公。


李志勇LZY


有人朝南頂,有人拜華山。世人各取己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