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中庸》、《論語》、《孟子》、理學、心學的核心思想分別是什麼?

知行至善


很多回復誤人子弟啊,這麼多書,這麼多聖人,講的都是一個道理:真!只是有的是講為什麼要真?有的是講怎麼才能真?僅此而已!把《老子》、《古蘭經》等加上去也是講的這個問題,當然在這個問題之上還有個前提問題,佛教體系和《孫子》對前提問題和道都有認識,佛教體系對前提問題有認識但不清,更多的還是道,《孫子》有對策但沒明確分析,因為這不是他的方向,……。不多談了,有空再聊


悟空夫子


《大學》用縝密的邏輯推理和詳實的論證表達了"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在親民,在止於至善"這個觀念,告訴人們該如何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

《中庸》講的是天、地、人合一的觀念,告訴了做人的最高要求是做聖人。並且原文論述類似《道德經》,全是哲理性語言。

《論語》是孔子的言行,其核心思想是如何為人處事,屬於最接地氣的言論,是放之四海而皆準的人生處事哲理,我一般有什麼頭疼,想不通的地方,看看論語會非常有啟發。

《孟子》大部分是對孔子言論的進一步闡明,承接了孔子仁政愛民、孝親尊師、禮義廉恥的思想,深入淺出講道理。比如"魚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天將降大任於斯人"之類。

"理學"屬於,程頤、朱熹的"程朱理學",被歷史證明不究竟,沒人再學。

"心學"是王陽明的"心學"主要是為了解釋《大學》的"修身在正其心"這句話裡面"正其心"的意思,但他的解釋結合了儒、釋、道思想精髓,接近真理,最主要讓人講"天良""良心"



孝親尊師


對於這個問題,首先我們要知道什麼是理學?什麼心學?

一,理學:一般以萬物為理,理在於天地之間貫通一切,也就是說理學是以客觀為主宰;

二,心學:一般以吾心為中心,天地萬物與吾心同在,心外無物,心外無理,理即心,心即理,也就是說從心出發,認為人的主觀能動性更大。那瞭解了理學和心學,下面我們一起來了解這四本書的核心宗旨。


第一,《大學》。《大學》這本書文辭簡約,內涵深刻,影響甚遠。其提出了“三綱領”(明明德、親民、止於至善)和“八條目”(格物、致知、誠意、正心、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這樣就很好區分,《大學》的核心思想:明德與親民是理學,止於止善是心學。

第二,《中庸》。中庸之道的理論是天人合一,講的是天道,核心思想是不偏不倚,調和折中的態度。達到自我修養、自我監督、自我教育、自我完善的完美人格,以及達到至善、至仁、至誠、至道、至聖、合外內之道的理想人物。由此可見,《中庸》的核心是理學。


第三,《論語》。《論語》是孔子的弟子記錄與口語彙編,語言簡短,含義深刻。但因條理不清晰,次序比較混亂,很難對其思想進行概括與分理。只知道以“仁愛”為中心,而推衍出禮、孝、忠、信、直、恕。

第四,《孟子》。大家都知道孔孟是一家,《孟子》與《論語》相比,更完善地闡述了儒家的思想。提出了一套完整的思想體系,其核心是“民本”、“仁政”、“王道”和“性善論”。可以說《孟子》是以理學為核心思想。

總結:四本書都是儒學的經典之作,其思想多多少少是相通的。核心思想理學也好,心學也罷,說的其不離二字,那就是“道”與“理”。


詩驀詩書畫


很欽佩題主,看來您喜歡並對儒家的原典著作有所研究。

《大學》、《中庸》、《論語》、《孟子》,是儒家最經典的作品,被稱為“四書”,這個說法是在南宋的大哲學家、大理學家朱熹的手中完成的。他從《禮記》中把《大學》和《中庸》抽出來,把他們與孔子的著作《論語》和孟子的著作《孟子》,合起來稱為“四書”。他們是儒家傳道、授業的基本教材。

之所以這樣擺佈,主要是因為,朱熹和朱熹之前的哲學家二程認為,這裡面有嚴格的邏輯關係。首先,儒家的入門著作是《大學》。而《大學》不是現在意義上的“大學”,大是成人的意思,就是人要長大成人,你要修煉的學問。所以朱熹他們認為,大學是儒家的入門書籍。因為《大學》是孔子講授"初學入德之門"的要籍,經曾子整理成文。

《中庸》是"孔門傳授心法"之書,是孔子的孫子子思"筆之子書,以授孟子"的。這兩部書與《論語》,《孟子》一起表達了儒學的基本思想體系,是研治儒學最重要的文獻。正是根據這樣的觀點,朱熹把《論語》《孟子》《大學》《中庸》這四部書編在一起。因為它們分別出於早期儒家的四位代表性人物孔子、孟子、曾參、子思,所以稱為 "四子書",為"四書"。

下面,好玩的國學就圍繞題主的問題,做一個簡要的回答。

《大學》是一篇論述儒家修身治國平天下思想的散文,對中華民族的文化心理的形成,產生了極為重要的影響。大學是儒家的價值觀。《大學》提出的“三綱領”——明明德、親民、止於至善,“八條目”——格物、致知、誠意、正心、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強調修己是治人的前提,修己的目的是為了治國平天下,說明治國平天下和個人道德修養的一致性。這也集中體現了儒家的現實主義的理性主義的和集體主義的思想。它與道家和佛家的追求自由逍遙精神自足與超越的彼岸世界完全不同,奠定了中華民族的腳踏實地和奉獻為價值核心的價值哲學。

《中庸》則是儒家做人做事的方法論。據說是曾子的作品。《中庸》對孟子的思想影響很大。孔子在《論語》中講,過猶不及,其實這就是《中庸》所要表達的思想。這是儒家教人做人做事的方法論。中庸的核心理念是誠,將“誠”看作是世界的本體。在做人上面,中庸主張處理事情不偏不倚,認為過猶不及。在儒家的道德實踐上,《中庸》提出了“博學之,審問之,慎思之,明辨之,篤行之”的學習過程和認知方法,對中華民族的文化心理形成了深遠的影響。

  《論語》應該是孔子講課時候的記錄,由他的弟子們記錄下來的作品。這當然反映了孔子的思想。孔子是儒家思想的創始人,也是儒家學派的創始人,孔子與他的代表作品論語,對中國文化對世界都產生了重要影響。論語中蘊含了豐富的思想。首先是仁者愛人的思想。其次是禮的思想,這個禮,其實就是人與人之間的秩序。孔子提出來名正言順,提出了各安其位,其實就是秩序的意思,後來的荀子就著重發展了孔子的禮的思想,並發展出禮法兼治的思想。第三,孔子的論語中有大量的人與人之間關係的思想,是儒家做人做事的指南針和教科書。比如他的忠恕之道等。第四,論語中還有大量的治國理政、孝道、教育、文藝、美學等思想。

孟子是孔子思想的繼承者和集大成者。在孟子一書中,著重探討了人性善的問題。孟子是中國歷史上第一個系統地論證了人性善的哲學家。孟子特別強調義,強調捨生取義,強調大丈夫的理想人格。這些其實都是建立在義的哲學的基礎上的。孟子還在孔子的仁者愛人的思想基礎上,提出了推恩於老百姓的仁政與王道思想。同時還提出反求諸己、浩然之氣等一系列思想。孟子大大推進了孔子的思想。他的思想對後來的宋明理學心學,特別是心學產生了重要影響,我們甚至可以說,後世的禪宗,以及南宋的陸九淵和明朝的王陽明的心學思想,就是從孟子的性善論和良知學說發展而來。


而理學和心學,是在宋明時代出現的,後儒家學說。我們知道,儒家學說分為先秦儒家和先秦以後的儒家學說。先秦儒家以孔孟和荀子的儒家思想為主,更多的是一種治國的觀念和人倫的觀念,而宋明理學則是將先秦儒家思想哲學化,它是建立在吸收了儒家、道家和佛家思想上的,並以對抗道家特別是佛家思想基礎上的儒家學說,是新的儒家學說。而理學和心學又是完全不同的兩個儒家派別。理學以二程和朱熹為代表人物,而心學則以南宋的陸九淵和明朝的王陽明為主,他們之間的區別就是到底理存在什麼地方的問題。理學的中心觀念是"理",把"理"說成是產生世界萬物的精神的東西。心學則與之完全相反,認為心即理,陸九淵以為"心即理",萬事萬物皆由心而生髮。"四方上下曰宇,古往今來曰宙,宇宙便是吾心,吾心便是宇宙。"而王陽明則認為心外無物,一切道德實踐都是以致良知和知行合一為核心。


好玩的國學


《大學》的中心思想主要是提出了明德親民,止於至善的三個綱領,以及8個條目,分別為格物、致知、誠意、正心、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

《中庸》的這本書主要是講對於道德的修養,肯定設立了中庸作為道德行為的標準。所謂中庸,是指中正平和。

《論語》是孔子弟子對孔子生前的言行進行的編撰,論語的論是就是選擇、擇的意思,主要就是孔子弟子選擇了孔子生前與他們之間的對話。主要就講了一個“仁”字。

對這個“仁”字千百年來有各種不同的學說對其進行詮釋,眾說紛紜。個人認為,仁其實是對內心正確的一種看法。

而《孟子》是對孔子思想的繼承和發揚,反映了思想家孟子的治國思想和政策,比孔子的思想還要激進。比如說他提出了,“民為重社稷次之君為輕”符合現代治國理政的方針。

前面4本書其實內容都非常的豐富,用簡單的一兩句話難以概括,如果希望學習的話,可以去看一下百家講壇裡面對這些課程的一些解讀,

有時間有精力可以去讀一下這些書的原著,你會發現不一樣的世界,有自己獨到的理解。

不朽的著作就在於他的解釋,隨著歷史時代的發展歷久彌新,每個人的眼中都會有不同的名著的印象,所以這才要自己進行閱讀,自己進行取捨其中的思想。

而題主所謂的陸王心學和朱熹等人的理學兩個學派的發展就是基於對《大學》這本書的理解。

講到《大學》這本書裡面有一個叫格物致知。而理學家認為,萬事萬物自然本身就把他的最重要的道理存放在萬事萬物中,人的目的就是要去發現這些真理通過對自然現象或者是自然事物的觀察,是傳說中的“存天理滅人慾”,那就是理學家對格物致知的理解:格物致知就是要格出所有萬事萬物中的道理。

但是陸王心學認為,這世間的最大的道理並不在於世間萬物,而在於自己的內心。

這要牽扯出一段很有趣的故事,就是王陽明格竹子,王陽明是心學的集大成者。在他小時候,也就是朱程理學的最巔峰時期,通過學習知道了格物致知的道理,就希望通過格物致知來成為聖人。

他花了很久的時間來隔一棵竹子,希望通過格竹子得到竹子裡面的所有道理。是經過幾天幾夜,他不但沒有格出竹子裡面的道理反而是把自己給弄病了。大病了一場之後,王陽明就初步認為,格物致知並不是只需要隔出萬事萬物的道理,竹子這麼一個非常簡單的事情都格不出它全部的道理,那麼要格掉萬事萬物談何容易,可謂所謂人的一輩子可能都沒辦法窮盡世間的道理。

所以他就提出了心學,也就是說所有的萬事萬物到底在人的生下來之後,就其實就存於人的內心,而我們的做的主要的內容就是應該把這些內心中的你給發揚出來。

很多人認為包括我們最開始學的人教版的教材,都覺得王陽明是唯心主義,但王陽明的理論其實並不是唯心主義,如果讀過他的書的人都可以知道。


張繁若講英語


克己復禮。

道——德——仁——義——禮——智——信。

教化君臣。



道鹹齋


人生的境界達極點祖宗偉大


強1574342


(一)《大學》《大學》原本是《禮記》中一篇,在南宋前從未單獨刊印。傳為孔子弟子曾參(前505—前434)作。《大學》提出的“三綱領”(明明德、親民、止於至善)和“八條目”(格物、致知、誠意、正心、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強調修己是治人的前提,修己的目的是為了治國平天下,說明治國平天下和個人道德修養的一致性。《大學》全文文辭簡約,內涵深刻,影響深遠,主要概括總結了先秦儒家道德修養理論,以及關於道德修養的基本原則和方法,對儒家政治哲學也有系統的論述,對做人、處事、治國等有深刻的啟迪性(二)《中庸》《中庸》原來也是《禮記》中一篇,在南宋前從未單獨刊印。一般認為它出於孔子的孫子子思(前483-前402)之手,《史記·孔子世家》稱“子思作《中庸》”。《中庸》提出的“五達道”、“三達德”、“慎獨自修”、“至誠儘性”等內容,對為人處事,人性修養有重要影響。中庸之道的理論基礎是天人合一。(三)《論語》《論語》是記載孔子及其學生言行的一部書,由其學生編輯而成。內容涉及哲學、政治、經濟,教育、文藝等諸多方面,內容非常豐富,是儒學最主要的經典。在表達上,《論語》語言精煉而形象生動,是語錄體散文的典範。《論語》內容博大精深,包羅萬象,《論語》的思想主要有三個既各自獨立又緊密相依的範疇:倫理道德範疇——仁,社會政治範疇——禮,認識方法論範疇——中庸。仁,首先是人內心深處的一種真實的狀態,折中真的極致必然是善的,這種真和善的全體狀態就是“仁”。孔子確立的仁的範疇,進而將禮闡述為適應於仁、表達仁的一種合理的社會關係與待人接物的規範,進而明確“中庸”的系統方法論原則。“仁”是《論語》的思想核心。(四)《孟子》《孟子》是記載孟子及其學生言行的一部書。孟子(約前372~前289),名軻,字子輿,戰國中期鄒國(今山東鄒城東南)人,離孔子的故鄉曲阜不遠。是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孔子學說的繼承者。《孟子》是記載孟子及其學生言行的一部書。孟子哲學思想的最高範疇是天。他繼承孔子的天命思想,剔除了其中殘留的人格神的含義,把天想象成為具有道德屬性的精神實體。他說:“誠者,天之道也”。孟子把誠這個道德概念規定為天的本質屬性,認為天是人性固有的道德觀念的本原。凡是人力所不及的,孟子都歸結為天的作用。因而,他主張“樂天、畏天、事天”,順從地接受天的安排。他的哲學思想具有客觀唯心主義的性質。(五)理學理學又名為道學,兩宋時期產生的主要哲學流派。理學是中國古代最為精緻、最為完備的理論體系,其影響至深至巨。理學的天理是道德神學,同時成為儒家神權和王權的合法性依據,  理學以儒家學說為中心,兼容佛道兩家的哲學理論,論證了封建綱常名教的合理性和永恆性,至南宋末期被採納為官方哲學。理學分兩大流派:一稱程朱理學,以 “二程”(程顥、程頤兄弟)、朱熹為代表,強調理高於一切;一稱陸王心學,以陸九淵、王陽明為代表,強調心是宇宙萬物的主宰。今人又有三派之說:氣本論一派,以張載為代表;理本論一派,以程朱為代表;心本論一派,以陸王為代表。理學各派宗旨各異,對“本體論”理學分兩大流派:一稱程朱理學,以 “二程”(程顥、程頤兄弟)、朱熹為代表,強調理高於一切;一稱陸王心學,以陸九淵、王陽明為代表,強調心是宇宙萬物的主宰。今人又有三派之說:氣本論一派,以張載為代表;理本論一派,以程朱為代表;心本論一派,以陸王為代表。理學各派宗旨各異,對“本體論”、“自然哲學”、“心性倫理”和“政教方案”等方面的研究也各有側重。理學,則概括了宋元明儒學之共總特點(六)心學心學是王學(陽明學)的直接源頭是陳獻章與湛若水的“陳湛心學”,明代心學發展的基本歷程,可以歸結為:陳獻章開啟,湛若水完善,王陽明集大成。其學術思想傳至中國、日本、朝鮮半島以及東南亞,立德、立言於一身,成就冠絕有明一代。弟子極眾,世稱姚江學派。其文章博大昌達,行墨間有俊爽之氣。1.“心,即理。”心即理,理又作何解呢?所謂理也就是心之條理,發之於親則為孝,發之於君則為忠,發之於朋友則為信。可見,理也就是儒家的倫理。由此,陽明還把理等同於禮,作為儒家倫理具體體現的禮,也就是理,或者說也就是天理。把理作倫理性的解釋,心學家與道學家是相同的。心即理的命題,使作為一個知覺器官和思維器官的心,成為一個與具有倫理含義的義理之心。在心學家看來,因為心本身就包含著義理(倫理),所以首要的問題並不是道學家所說的格物窮理,由外而內,而是如何“發明本心”,由內而外,把人人同有的義理之心發散於外,付諸實踐。2.“心外無物”為了說明儒家倫理是根於人心的,其根據在於內而不在於外,“萬物皆備於我”,心學家還提出了“心外無物”的命題。為了說明“萬物森然於方寸之間”,象山和陽明各有一個在哲學史上著名的比喻:鏡中觀花和巖中花樹。3.致良知心學家以良知作為人性本善的證明,以良知的矇蔽或汙染作為後天之惡的來源,以發明本心或致良知作為復心的具體方式。4.知行合一在心學家看來,當時的社會倫理道德問題的病症,在於人們缺少道德實踐的勇氣,能知而不能行。儒家的倫理及其道理在聖賢留下的經典中說得真切明白,所以真正的問題並不在於去書冊上體認儒家的倫理,而在於把儒家的倫理用之於道德踐履。象山把儒學的實踐工夫稱之為尊德性,陽明則以知行合一論之。







千機子


有整體就有中,整體自然能容,容乃公,公乃全,全乃天,天乃道(老子16章)。所以中可以代表‘道’,《中庸》是連接儒與道的,儒(儒家經典)是外用的學問,道(道家)是內學的。中國人是內道外儒。


文海166102950


大學主旨在於明明德,止於至善。中庸主旨在於忠恕。論語主旨在於仁義理智信。無考究,個人體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