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雀東南飛》中,造成劉蘭芳和焦仲卿婚姻悲劇的原因是什麼?

春樹情感說


《孔雀東南飛》裡的焦仲卿其實就是個超級媽寶男,不幸的是,他娶了個女強人。

“十三能織素,十四學裁衣,十五彈箜篌,十六頌詩書。”這是焦仲卿媳婦,劉蘭芝的自述,劉蘭芝強在哪兒?並不在氣勢上,而是在才能上。這可是妥妥的多才多藝,賢良勤快的好媳婦!



可惜,這麼一個好媳婦,不幸毀在了焦家的手裡。劉蘭芝被棄你或許能找出多條原因,但在現代看來,其實最根本的原因,還在焦仲卿身上。

焦仲卿是個什麼人?

經濟條件上來說,焦是當代社會標準的經濟適用男,作為公務員的他,工作穩定,只是經常加班;性格上來說,焦仲卿性格溫和,到也知道知道疼媳婦兒,但愛情終究沒抵過他的“愚孝”。比如劉蘭芝向他哭訴自己的難處時,他很體諒媳婦兒,但也無能為力。


而劉蘭芝呢?性格溫和、有主見,善良真實,可惜就是太擰吧;經濟條件上來說,劉蘭芝家不比焦家差,兩人也算是門當戶對。



只可惜,好女落在了懦弱、畏媽的男人手裡,最終葬送名譽和性命。

焦仲卿老母親讓其休掉兒媳婦時,焦仲卿是這樣勸自己媳婦的:“我自不驅卿,逼迫有阿母。卿但暫還家,吾今且報府。不久當歸還,還必相迎取。”


意思就是說我雖然不想趕你走,但是沒辦法,我媽不同意。要不你先走吧,我先去上個班,等我回頭再來找你。這樣的焦最終還是選擇“暫時”放下媳婦,向老母親妥協。在離婚這麼大的事上,焦仲卿都能言聽計從,這個寶寶需要成長的方面還很多啊。

若說他沒有反抗過,那也太委屈他了,他最大的反抗莫過於那句:“今若遣此婦,終老不復取”。語言上表完決心之後,在行動上,還是“休”了妻。


所以,他倆的悲劇在於男方雖有愛卻無力,女主雖有義也無奈。


試想一下,焦仲卿若生活在今天,誰敢嫁?


溫暖的桔


《孔雀東南飛》,是漢樂府幾百首詩中,最有名氣的一首長詩。該詩足有1700餘字,是古代敘事長詩的鼻祖,亦是影響最為深遠的一首。《孔雀東南飛》,通過描述劉蘭芝和焦仲卿,在反抗以焦母為形象代表的封建禮教的過程中,最終一對郎才女貌,琴瑟和鳴的夫妻,被迫雙雙自殺,以此來進行對封建禮教的最後抗爭。

劉蘭芳“乃投水而死”,是表達自己對愛情的忠貞不二,焦仲卿的“自掛東南枝”,則是對劉蘭芳之死的懊悔,更是對焦母的蠻橫專權下的無奈的反擊。《孔雀東南飛》裡,描述的男女婚姻悲劇,看似是因為焦母的無理干預。其實背後反映的根本原因,是封建禮教下畸形的道德束縛,與男尊女卑的女性地位。這才是《孔雀東南飛》,真正想要表達的中思想。那麼,造成劉蘭芳和焦仲卿婚姻悲劇的原因是什麼呢?且聽我慢慢道來。

一、封建禮教下,傳統“孝道”對焦仲卿的束縛

《孔雀東南飛》的時代背景,是“罷黜百家,獨尊儒術”的大漢王朝。詩句的主人公焦仲卿,是一地方小吏。妻子劉蘭芳的家庭,雖然不是大戶人家,卻也算得家境殷實。明明是門當戶對的婚姻,但這樁婚姻自開始起,就引起了焦母的強烈不滿。根據劉蘭芳所述:

“三日斷五匹,大人故嫌遲。非為織作遲,君家婦難為!”

劉蘭芳知書達理,賢惠持家。三天趕出了五匹布,焦母仍然嫌她趕得慢。劉蘭芳向焦仲卿哭訴,並非是自己偷懶,言下之意,實在是焦母太過苛刻。

最後,劉蘭芳以“及時相遣歸”作為威脅,希望讓焦仲卿遂了焦母的心意,趕自己回孃家。看似威脅的背後,表現得是劉蘭芳對焦仲卿,能夠維護自己的心願。只是這份心願,還是抵不過傳統“孝道”對焦仲卿的束縛。焦仲卿對劉蘭芳是有感情的,他找到焦母說:

“共事二三年,始爾未為久。女行無偏斜,何意致不厚?”

這是焦仲卿,對傳統孝道的第一次反抗。焦母大怒,以劉蘭芳德行不夠,肆意妄為為由,勸焦仲卿休了劉蘭芳,再取另一大戶人家的女子,秦羅敷為妻。

面對焦母的無禮苛責,焦仲卿的形象了也發生了鉅變。從據理力爭,漸漸默不作聲,只知道跪地乞求。直到最後:

阿母得聞之,槌床便大怒:“小子無所畏,何敢助婦語!吾已失恩義,會不相從許!”

從這段可以感受到,焦母在焦仲卿面前的形象,是十分蠻橫的。而焦仲卿這個所謂的官吏,在其母面前,卻是表現得唯唯諾諾,沒有任何主見,這是導致焦仲卿和劉蘭芳,悲劇的導火索。《孔雀東南飛》的隱藏背景,就是焦仲卿的原生家庭。焦母中年喪夫,一個人將焦仲卿拉扯長大。焦仲卿漸漸成為了,焦母活下去的精神支柱。當劉蘭芳嫁入家門,焦母認為焦仲卿慢慢違背自己的意願,尤其是敢當面和她頂撞,才會說出“吾已失恩義,會不相從許”這種話。劉蘭芳的出現,讓焦母覺得自己的地位在悄悄下降。這種畸形的恐懼感,才是焦母對劉蘭芳百般刁難的主要原因。

而焦仲卿自幼受到焦母孝道的“薰陶”,從“阿母得聞之,槌床便大怒”,就能看得出來,這是焦仲卿從小到大,第一次違抗焦母的意願。自幼生活在焦母的管制下,焦仲卿對焦母的心情是複雜的。一方面,他對母親含辛茹苦撫育他成人,充滿感恩。另一方面,是他對母親以“孝道”壓迫焦仲卿,主宰他人生的無奈。孔子提出的孝道文化,在漢朝得到了大力傳揚,在《論語●為政》中曾記載:

“子游問孝。子日:‘今之孝者,是謂能養。至於犬馬,皆能有養;不敬,何以別乎?’”

這是孔子對於孝道的初心。但是焦母對焦仲卿要求的孝道,卻是一種畸形的、無禮專權。焦仲卿的“愚孝”,是他在這場母親與媳婦的博弈中,失敗的根本原因。

二、封建禮教下,男尊女卑的地位懸殊,對劉蘭芳的壓迫

《孔雀東南飛》的婚姻悲劇,是多方面的因素。比起焦仲卿的“愚孝”,更讓人心痛的是男尊女卑的階級關係。劉蘭芳“十三能織素,十四學裁衣,十五彈箜篌,十六誦詩書。”性格溫順,賢良淑德,無論從哪方面來看,劉蘭芳都是古代賢妻良母的最佳典型。但即便這樣,她也沒辦法決定自己的愛情。在劉蘭芳與焦仲卿的愛情裡,劉蘭芳的悲哀之處,不在於被焦母刁難,而是當她受到迫害的時候,沒有想過為自己勇敢地說話,而是把希望寄託給丈夫。

“妾本絲蘿,唯焦郎可以託付”。劉蘭芳面對焦母的無情,與焦仲卿的唯唯諾諾,讓劉蘭芳對這樁婚姻,充滿了失望,卻仍然抱有一絲希望。第一次的反抗,以焦母獲勝結束。劉蘭芳最終被焦仲卿“及時相遣歸”,這場婚姻早就名存實亡,只是劉蘭芳不肯醒來罷了。真正引起焦仲卿和劉蘭芳愛情悲劇的源頭,是劉蘭芳兄長的逼婚,成為了壓死劉蘭芳最後一根稻草。

自古,父親死後,長兄如父。劉蘭芳以如此身份回到孃家,自然是引起兄長大為不滿,即便是母親,也只能在旁邊勸慰劉蘭芝。但當兄長逼迫劉蘭芳,去嫁給太守兒子的時候,劉蘭芳的母親也沒有任何辦法,只能以一句“汝可去應之”來表達自己的看法。從劉蘭芳的母親表現,也能從側面看到古代封建社會,男尊女卑的現象。即便是母親,在這個家裡,也並沒有任何的話語權。

漢朝不僅尊儒,對男女關係的確立,也形成了一種風尚。早在董仲舒的西漢時期,就提出過男尊女卑的“陰陽學說”。董仲舒的核心思想,是男為陽,女為陰,男女關係,應如同陽盛陰衰一般。漢朝沿襲了董仲舒男尊女卑的思想,繼而班昭在《女誡》的敬慎篇中寫道:

“陰陽殊性,男女異性。陽以剛為德,陰以柔為用,男以強為貴,女以弱為美。”

表達的核心論調,也是男尊女卑。三從四德一直壓制著女性的自由,在家從父,出嫁從夫,夫死從子,古代這樣的社會風氣,造成了劉蘭芳婚姻悲劇的主要原因。

三、《孔雀東南飛》中,二人婚姻悲劇的影響意義

面對焦母的壓迫,與劉蘭芳兄長的逼婚,最終一對璧人,以死作為抗爭。劉蘭芳“舉身赴清池”,焦仲卿“自掛東南枝”。這場婚姻悲劇的結尾,焦母、焦仲卿、劉蘭芳亦或是劉兄,沒有一個是真正的勝利者。焦仲卿和劉蘭芳的悲慘結局,並非是個例,而是反映了在漢朝末期的大多數情況封建禮教下,男女不平等的關係,與儒學發展產生弊端的現象。封建禮教要求女子三從四德,對其諸多限制,根本沒有追求所謂幸福的權力。而以儒家思想為主的孝道,同樣成為壓垮焦仲卿的一把沉甸甸的枷鎖。作者借劉蘭芳和焦仲卿,在愛情與孝道的博弈,來警示世人。表達的是一種想要突破封建禮教,真正尋求幸福的願景。

正是因為反映了當時的社會風氣,《孔雀東南飛》創造後,才起到了很大的反響。正如詩中的最後一句所描述那樣:

“行人駐足聽,寡婦起彷徨。多謝後世人,戒之慎勿忘!”

行人知道他們的故事,無一不淚流滿面,爭相傳頌,以此為戒,反抗封建禮教下的畸形的孝道,與男尊女卑的不平等地位。拋開外力的威脅,焦仲卿對劉蘭芳的態度,也是二人婚姻走向悲劇的原因之一。劉蘭芳心中的苦早就和焦仲卿吐露過:

“君既為府吏,守節情不移。賤妾留空房,相見常日稀。”

只是焦仲卿在愚孝的壓迫下,一直是唯唯諾諾,最後以劉蘭芳的“自遣”為威脅,喚醒了焦仲卿的一絲情意。二人亦步亦趨的態度,是作者的一種表現手法。無論是從文學角度,亦或是歷史現實,劉蘭芳和焦仲卿的悲劇,都是歷史發展的必然趨勢。因為,只有悲劇,才能引起人們深度思考。

總結:

《孔雀東南飛》之所以傳唱深遠,不僅僅是因為其結局引人淚目。裡面所隱含的文化,譬如男女婚後的相處、儒家學說的沒落,與男尊女卑的社會階級,都是極度反映了當時的社會現狀。透過詩句本身,我們能夠從劉蘭芳和焦仲卿的悲劇中,真真切切地體會到,那種生不逢時的哀怨。比起他們所處的時代,無疑我們是幸福的。《孔雀東南飛》的醒事意義,無疑是激起百姓心中的一抹漣漪,雖然最終沒起到實質作用。在那個年代,卻是思想文化的一大進步。


十點歷史君


果不其然,評論裡充滿著對各種封建禮教的滿腔控訴,也說明了這種民國以來對封建社會批判的後遺症至今深入人心。那我就來幾句黑雞湯吧,揭露一些殘酷的人性。



首先,要清楚父母對子女愛情以及婚姻的管束是否正確,現在社會動輒愛情至上,放飛自我,有些女孩打著愛情自由的幌子,十六七歲就已經談了四五個男朋友,甚至同時和幾個男孩談對象,這時候肯定會有人跳出來批評父母管束不嚴,所以父母的管束未必是錯誤的。人是個複雜的動物,不是每個人都有能力管束自己,看清人性。即使是當今社會,被愛情欺騙的人也經常悔恨當初不聽父母的話嫁個好人家。“父母之愛子,則為之計深遠”,在古代社會,父母也不可能對子女的性命和感情不聞不問,當然只是在度量子女的幸福和家族興旺之間難做取捨。我且問你,如果犧牲你的幸福,來成就家族的興旺,你會去做嗎,反正我是會的!你可以為愛情不問不顧,但這是自私的。這也是為什麼千百年來人們歌頌王昭君的原因!



我想告訴大家的是人性,別動不動就封建社會慘無人道,可能你連古代人怎麼生活都不清楚。

愛情,自由當然是人人嚮往的,但你的愛情和自由妨礙了別人,對社會產生了不良影響怎麼辦?在一千年前的五代十國後期,道德體系完全崩潰,父母子女的關係完全打亂,歐陽修就談到:“五代之亂,君不君,臣不臣,父不父,子不子,至於兄弟、夫婦人倫之際,無不大壞,而天理幾乎其滅矣。”這時候不重建禮儀,中華文明早就崩盤了,正因為如此,朱熹、張載才極力主張重建儒家五常體系,並引導了後世幾百年轟轟烈烈的理學運動。

老子對道和名的觀察方法是“故常無慾以觀其妙,常有欲以觀其徼”。我們對馮建禮制也可如此,從兩方面看,如果沒有禮,中國會怎麼樣,如果存在又會怎麼樣?馮建禮制存在必有其優點,就像西方民主自由也有其優點,但是如果度把握不好,再好的東西也不能說是好事,就像原子能,既能變成核能造福人類,也能變成核彈危害人類。如何做到對禮的運用呢?我想用孔子的一句話回答:中庸之為德也,其至矣乎!民鮮久矣。

用中庸之道吧!

我是阿坤,一個二十年國學愛好者,如果喜歡我的發言,請關注我,我將會持續發表更多國學知識。


程序員阿坤


劉蘭芝和焦仲卿的悲劇並非是愛情悲劇,愛情這一現代概念的內涵並不適用於他們兩人。他們的悲劇是做一個獨立的人的悲劇。焦母的專制專橫專斷徹底剝奪了兒子做一個獨立的男人的權利,喪失了一個男人最起碼的個性與尊嚴,唯母是從,這才是劉蘭芝和焦仲卿婚姻悲劇(非愛情悲劇)的根源所在。


西園


問答題中的劉蘭芳指的應該是劉蘭芝吧?在這裡我就用劉蘭芝的名了,請理解。

《孔雀東南飛》是中國文學史上第一部長篇敘事詩,也是樂府詩發展史上的高峰之作,後人盛稱它與北朝的《木蘭詩》為“樂府雙璧”。



《孔雀東南飛》所敘述的故事發生在漢末。它取材於東漢獻帝年間發生在廬江郡(今安徽懷寧、潛山一帶)的一樁婚姻悲劇。講述了焦仲卿、劉蘭芝夫婦被迫分離並雙雙自殺的故事。控訴了封建禮教的殘酷無情,歌頌了焦劉夫婦的真摯感情和反抗精神。

表面上看來,焦劉夫婦悲劇,是由兇悍的焦母和勢利的劉兄逼迫的結果。實際是,焦母和劉兄同樣是封建禮教的受害者。因為焦母、劉兄的本意,並不想害死自己的兒子、自己的妹妹。這從劉、焦死後,“兩家求合葬”這樣的後悔不及的舉動就可以看出。

但是,劉蘭芝、焦仲卿畢竟是直接通過他們(焦母和劉兄)的手被害死了。焦母和劉兄同時又成了封建禮教的幫兇。這是一種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的社會力量,正是當時封建制度罪惡本質的必然反映。其實,這才是造成焦劉夫婦悲劇根本原因。

劉蘭芝和焦仲卿所處的是“罷黜百家,獨尊儒術” 時代。儒家的那套倫理綱常,佔據了統治地位,並發展到了相當完備嚴密的程度。在婚姻制度方面規定“七出”,就是中國封建社會休棄妻子的七種理由。還有“天下無不是之父母”等清規戒律。“天下無不是之父母”,這正是焦劉夫婦悲劇的主要原因。

在這一時代氛圍裡,在焦母的淫威下,焦仲卿敢於站在劉蘭芝一邊,表現出與妻子蘭芝“結髮同枕蓆,黃泉共為友”的堅決態度,這真是難能可貴的。

通過《孔雀東南飛》敘述詩歌頌了焦劉夫婦反對封建禮教那一套陳舊的制度,控訴了封建制度的罪惡,這是一部很難得的敘述長詩,具有深遠和現實意義。

總之,這一悲劇造成的原因,表面看是焦母和劉兄兩人把焦劉夫婦害死的,其實,是被封建社會的罪惡制度迫害致死的悲劇。


言者青青


我認為跟劉蘭芝剛強和自尊的性格有很大關係,所謂的封建禮教、蘭芝無後並不是根本原因。

封建禮教方面。

1.古代都講究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從原文看來,蘭芝這樣的好媳婦堪稱完美,而且從蘭芝被棄的過程來看,開始婆媳雖然有矛盾,但焦目並未有休媳之意,只是嘮叨幾句罷了,這種情況在現在的婆媳相處中仍然存在。直到蘭芝忍受不了這種嘮叨,主動跟丈夫說起,焦仲卿質問母親,想為蘭芝討回公道,婆媳矛盾才進一步激化的。

2.蘭芝被休棄回家後,縣令、太守競相登門求親都被蘭芝的母親劉母婉拒,並坦言:“女子先有誓,老姥豈敢言?”說明劉母對兒女婚事是很尊重的。

3.蘭芝婉拒縣令、太守提親後,蘭芝的哥哥劉兄為看到她仍心存幻想、想與焦仲卿破鏡重圓時,感到心煩和擔憂,他勸導妹妹“不嫁義郎體,其往欲何雲?”鼓勵她走出婚姻的陰影,重新選擇人生之路,這在現在的情況下同樣是一種合適而理性的選擇。

蘭芝無後方面。古代講求不孝有三,無後為大。從原文看來,蘭芝在被休棄之後,縣令、太守兩個官宦之家競相登門求親。如果蘭芝沒有生育能力,他們會願意如此隆重地登門求親嗎?

所以,我造成孔雀東南飛的愛情悲劇的根本原因,是劉蘭芝的剛強和自尊。如果她能在婆婆嘮叨之後,不自求請遣;在被休棄之後開始第二段婚姻;或者認清現實,不心存幻想,我想結局會不一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