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5 前亭火車站


前亭火車站

前亭火車站原客運站臺


柳泉鎮現有三個火車站,一是柳泉火車站,建於1910年;二是三張茂火車站,建於1942年,三是前亭火車站,據銅山縣文物保護碑上記載,建於1956年。確切的講,柳泉境內的火車站一共應該是四個,除了上面三個外,還有前亭村南、檀山東,坐落在前亭南小窪地的“南小房火車站”,簡稱“南小房”,因1952年柳泉屬檀山二十三區,名字又叫“檀山集火車站”。前亭站是柳泉火車站和檀山集火車站合併過來的。據住在前亭火車站附近的一些老人回憶說,建站的時間還要晚一些,1956年的時候還是一片荒地,1957年的時候是單道,修建前亭火車站時建的複道,柳泉學校的學生都來幫忙抬石子,修建票房。從前亭至三張茂的鐵路線上全是人,大家用槓子抬鋼軌放到平整過的石子、枕木上,上好螺絲。然後是調整軌道,這個時候是最為壯觀的,大家沿著鐵軌站成一排,齊刷刷的,人挨著人,斜拿著撬棍,插到鐵軌下面,隨著指揮員哨子“嘟”一聲,大家撬棍抬一次,鐵軌動一點,“嘟”一聲再動一點,直至鐵軌調整完畢。


前亭火車站

前亭火車站水泥站牌


停靠客運車輛的時間說法是一致的:1958年10月1日。最早在前亭站停靠的是“市郊車”和賈汪車。“市郊車”起始站是徐州至棗莊,清早六點來到前亭,到徐州的火車票兩毛七,下午從徐州回來四點左右到前亭。其次是賈汪車(徐州至賈汪)在這停靠,賈汪道原來是從柳泉火車站向東走(現在醫院、小學後面)。建好前亭站又從柳泉村南新建一條賈汪道,就是現在的“前賈一號”道口。後來又增加停靠快車鄭州至濟南的247、248,還有徐州至青島的,到1962、1963年達到頂峰,停靠的車輛有十趟左右。


前亭火車站


對我們柳泉地區老百姓影響最大的是賈汪車,一天來回兩趟,早上七點十五去徐州,上午十一點多回來;晚上七點去徐州,九點多回來,在那個年代成為柳泉去徐州最方便的交通手段。而且車票便宜,最初到徐州一角錢,後來漲到一角九分,2001年左右的時候漲到一塊五。大個黑色火車頭,紅色的大飛輪,搖臂上下轉動,“昂”的一聲長叫,“呼哧呼哧”地喘著粗氣,“嗤”的一聲噴出大片水蒸氣,別說坐了,看著那都特別有“煽事”。柳泉人去徐州最拿手的說法就是“趕賈汪車”,湖沿邊(微山湖沿岸的村子)的人清早四點多就從家裡出發,來趕賈汪車。

村裡有一則到現在都流傳的笑話:那個年代手錶非常稀有,同村的一大哥接班到城裡工作,他媳婦經常去城裡看他。於是本村的人都喜歡跟她一起趕賈汪車,她有手錶從不晚點。一次,大家又和她一起去趕車,路上她抬手看了看手錶說“毀了,今天起晚了,還有十分鐘車就來到了”。於是大家一溜小跑到前亭火車站,等了好長時間也不見車來,就問她是不是火車晚點了。她抬手又仔細看了看,恍然大悟說:“手錶戴反了”,大家整整提前了一個小時來等車。


前亭火車站

2001年使用的徐州至前亭的火車票

上世紀七十年代,火車站增加貨運服務,原來只有兩個月臺,後來擴建東邊和西邊的貨運月臺。1980年修建淮海水泥廠的專線,貨運業務主要運輸石頭、煤炭、水泥。


前亭火車站

建站時所栽的樹

原來有一條小泥路從前亭村莊裡穿過,所有旅客都是從此路走向前亭火車站候車室的大門,現已被車站用磚牆封堵了,牆根長滿了雜草。進大門就是售票大廳,北牆向南開了兩個窗口用來售票,買好票不用出屋,直接坐在連椅上後撤,售票廳就成了候車室。候車室建設科學,頂部有隔溫層,牆的上部留有對流窗,通風采光效果極好,又冬暖夏涼。現今被改造成了車站職工活動場所,原售票窗口被碩大的毛體“我運動我快樂”所覆蓋。單從室內看,很難再遇售票、 候車廳聯繫起來。出了候車廳東南角的檢票口,來到月臺,原來擴建的貨運月臺被南北圍牆分割,形成院牆,泛著深黃鐵鏽色。放眼望去,兩排電器化鐵路接觸網支架一個個南北整齊排列,頗為壯觀,南北延伸鐵軌兩側也被綠色鐵網圈了起來,遠處停放著幾節黑色貨車車皮。從前不經意間,一輛火車或是電力機車呼嘯而過,能聽到滋滋的電流聲。那紅色的大飛輪,上下轉動的搖臂,那牤牛一般的叫聲,都成了我們美好的回憶。


前亭火車站

“前亭火車站舊址”保護標誌碑

現在的前亭火車站已經不對外開放,沒有了原來的喧囂,但肩戰士栽的一棵松樹還在院子裡繼續生長著。2017年11月20日,銅山區政府為“前亭火車站舊址(1956年)”立“銅山區不可移動文物”保護標誌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