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22 《素書》大智慧:趨福避禍,逢凶化吉的16個要訣

《素書》智慧第十二期——本德道宗

《素書》大智慧:趨福避禍,逢凶化吉的16個要訣

黃石公"本德宗道"篇:本德,就是一德為本;宗道,就是以道為宗。

智者以德為本,聖人以道為宗。

失德離道,則禍患至;本德宗道則福瑞到。

所以我說,這一章其實就是黃石公留給我們趨福避禍,逢凶化吉的16條要訣。

1、夫志,心篤行之術,長莫長於博謀

任何人要想成就一番事業,都不是一帆風順的,所以孟子的這句話:天之將降大任於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行弗亂其所為。才成為千古不易的至理名言。

舉凡古今中外的偉人,都不會將有口皆碑的名聲作為人生目的,將層出不窮的謀釷作為事業的宗旨。而是以此為憑藉,宏廣其志向,充盈其仁德。這樣,名聲、計謀和事業才會相得益彰。

2、安莫安於忍辱

王安石說:莫大的禍,起於須臾之不忍。所以民間自來就有“和為貴,忍最高”這句俗語。人是感情動物,內心活動如潮起潮落,瞬息即變,如若自己善加剋制,就可能轉禍為福,否則往往會因一把怒火而危及自身。尤其是身在高位的人,如果該忍處不忍,後果不堪設想。作為一個真正的政治家,則必須具備三忍:'容忍,隱忍,不忍。

3、先莫先於修德

道德是否高尚,既關係到自身的人品修養,也關係到對周圍環境的影響,事業的成功。作為一個領導人,要想使各級臣民忠心擁戴,必須首先讓人心悅誠服,而要達到這一目的,非德莫屬。

4、樂莫樂於好善,神莫神於至誠

民諺有云:但行好事,莫問前程。只要行善積德,自然福壽平安,所以根本不必擔心前程的兇吉。修百善自能邀百福。多做好事對心理素質會漸漸造成一種良好的影響,那就是無時無處都能處在一種寧靜坦蕩的心境中。這當然是人生最大的快樂了。

《易經》上說:誠能通天。心誠的含義不單是誠寔無欺而已,更重要的是虛靈不昧。真能做到這一點,必然會有許多神奇不可言喻之處。宋、明諸儒終生所修,只此一字——誠。

5、明莫明於體物

世間洞明皆學問,人情練達即文章。善於體察人情世故者,必是聰明不惑之人。在心理學上,這種修養方法被稱作“進入他人思惟”。人只要能跳出自身的思惟定式,設身處地站在別人的處境中思考處理問題,事情既比較易解決,又會得到群眾的讚許。

7、吉莫吉於知足

廣廈千間,夜眠七尺;珍饈百味,不過一飽。人生所須,其實甚少。懂得箇中道理——其寔是常識,人才會知足,才會常樂。

8、苦莫苦於多願

聖人之道,淡泊無慾。對於身外之物,來就來,去就去,無須牽掛。范仲淹“不以物喜,不以己悲”,財物的聚散多寡,不值得為之大喜大悲。佛教認為有求皆苦,人的生、老、病、死莫不因為人願望渴求太多而苦難纏身。禪宗譏諷:一具臭骨頭,何為立功課?儒家以無欲則剛,恭謙儉讓,對人不求名,對物不求奢,是為君子。道家則根本以'無慾無求,一身傲骨,兩袖清風,遨遊人間為美。

只是,人心不足,欲海難填,然而,其結果只能有如秦皇、漢武。清心寡慾,治國如此,養生亦如此。

《素書》大智慧:趨福避禍,逢凶化吉的16個要訣

9、悲莫悲於精散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單純的“一”,就是“精”,煥發的動力,是謂“神”。其寔,“純一”也就是無,無生無死,無陰無陽,無動無靜,沒有形狀,沒有具體內容,卻可以為明為哲,為智為識。也正因為它“無為”,它才“無所不為”。世間萬物,凡有生命,皆因稟受這種元氣而成。正確地運用他。則精而不散;錯誤地運用它,則散而不聚。

這是從哲學範疇對'精'所作的解釋。老子曾說: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聾,五味令人口爽,馳騁畋獵,令人心發狂。難得之貨,令人行妨。無論用心於何物,中庸即美,千萬不能過多過甚,否則,沉溺於其中,欲自拔而不能,精神'散於其中,於人毀一生,於家毀一代,於國毀一世。

10、病莫病於無常

天地萬物之所以永恆,是因為它有自己的規律。如果強行打破它,就會受到規律的懲罰。人若無視自然規律,不正常生活,自然會久而生病。現代社會人類急劇向自然界擴張空間,掠奪資源,而不知順應自然規律,終將受到自然界加倍的報復。

11、短莫短於苟得

以不義的方法得來的東西,必將以不義的方法喪失。身處平安之地而不忘危難,現在擁有的東西能夠珍惜,這樣的人才無所短而有所進。孔子曾以'富貴無常'告誡王公,勉勵百姓。所以茍安現狀的人,即使不敗亡也不會有所前進。

12、幽莫幽於貪鄙

人生的悲劇大多起源於一個貪字。貪財、貪色、貪酒、、、、貪的結果,輕則神志昏昏,重則無法無天,悖情悖理。如欲一生平安,首先必須從戒貪做起。

14、孤莫孤於自恃

有才華的人最容易犯的一個錯誤就是恃才自傲。世人好驕傲的只有兩種人,一是真有才,因而目中無人,老子天下第一;另一種其寔腹中空空,無德無能,只好以傲慢來維持其心理平衡。對於後一種人,無話可說;對於恃才自傲的人,只能說:沒有了誰地球照樣轉,你看不起人家,擋得住人家不理你嗎?這句古語應成為所有恃才自傲者的座右銘:水唯善下方成海,山不矜高自極天。

15、危莫危於任疑

既要用人,又要懷疑,這對用人者是一件很危險的事情。人常說:用人不疑,疑人不用。一方面是出於對事業成敗的考慮,另一方面也是出於對自身安危的著想。

16、敗莫敗於多私

私心是一種心理現象,表露於外,則化為利。世人沒有一個不求利的,只不過利的具體內容不同罷了。幾千年中國文化的整個體系,甚至中外文化的整個體系,沒有不講利的。人類文化的全部內容,政治、經濟、軍事、教育,至乃藝術、生活、、、、沒有一樣不求利的。《易經》六十四卦,談利與不利的就有兩百零二處。可以說,《易經》的中心思想就是探究怎樣做有利,怎樣做不利。但這裡所說的利,是大利,長遠的利,廣義的利,而不是小利,眼前的利,狹義的利。

大利和小利所對應的心理活動就是大私和小私。小私的同義詞是自私自利,極端小人主義;大私的同義詞卻是天下為公。作為一國之君,如能以天下民眾之私為私,在己為大公無私,在國則為民富國強,方為有為之君;如以一己之私為私,那就是道道地地的獨夫、民賊。獨夫民賊而不亡敗的,未之有也。

《素書》大智慧:趨福避禍,逢凶化吉的16個要訣

以次,將黃石公留給我們的10個趨福避禍,逢凶化吉的要訣略做總結:

最堅定的志向,莫過於篤實力行:

最好切實方法,莫過於深思多謀;

最安全的方式,莫過於安於忍辱;

最優先的要務,莫過於進德修業;

最快樂的態度,莫過於樂於好善;

最神奇的效驗,莫過於用心至誠;

最高明的做法,莫過於明察秋毫;

最吉祥的想法,莫過於安分知足;

最痛苦的缺點,莫過於欲求太多;

最悲哀的情形,莫過於心神離散;

最麻煩的病態,莫過於反覆無常;

最無聊的妄念,莫過於不勞而獲;

最愚昧的觀念,莫過於貪婪卑鄙;

最孤獨的念頭,莫過於目空一切;

最危險的舉措,莫過於任人而疑;

最失敗的行徑;莫過於自私自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