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13 陽江“裹粽”原來還有這些講究,其中一種粽已經失傳!

粽子,陽江俗語叫“裹粽”,是用蘆葦包成六角形,古稱“角黍”,是為了祭屈原。每年的端午節,每家每戶都要做粽子,最早的粽子叫“筒粽”,是用竹筒裝米的,產生在東漢末年,用含鹼的草木灰水浸黍米,用菰葉包黍米成四角形,這其實就是我們陽江的灰裹粽(鹼水粽)。

陽江“裹粽”原來還有這些講究,其中一種粽已經失傳!

到了晉代,粽子被正式定為端午節食品,到了唐宋,有菱粽、錐粽、錘粽、益智粽、百索粽和九子粽等等。這時包粽子的原料除米外,還添加中藥材益智仁,稱“益智粽”,陽江大八地區盛產益智,但“益智粽”卻遺憾的失傳了。

說起粽子,陽江雖然失傳了“益智粽”,別具特色的蘇木“梘水粽”(陽江話稱“灰裹粽”)和“蛤蔞粽”絕對讓你吃到扶牆。

陽江“裹粽”原來還有這些講究,其中一種粽已經失傳!

粽葉給粽子帶來的清香味道!

“灰裹粽”最傳統的做法是用稻杆燒灰來浸泡梘水,雖然燒製梘水工序繁雜,但做出的粽子味甘且帶股清香的味道,讓你吃到扶牆。

梘水的煉製

材料:當年的稻杆或果木等植物,清水。

做法:

1、稻杆或果木清洗乾淨曬乾,燒成灰。

2、瓦煲倒進草灰約6分滿,再倒入適量的水(超過灰面約10釐米即可)。

2、用大火燒開轉中小火約15分鐘,關火。

3、晾涼瓦煲裡的灰水,用紗布過濾出梘水。

4、取乾淨瓦煲,倒進濾出的梘水,燒大火煉製至放米進去能浮起來,晾涼後用玻璃瓶裝起備用。

陽江“裹粽”原來還有這些講究,其中一種粽已經失傳!

梘水粽子

材料:糯米4斤,食用梘水約20克。

輔料: 粽葉、水草適量

做法:

1、糯米泡4小時,洗淨瀝乾水分。

2、糯米加入食用梘水,合成後的糯米顯黃色,如果糯米有苦味就表示梘水放過量,用水把米衝一下。

3、粽葉燙洗乾淨,兩頭修剪整齊。

4、粽葉捲成圓錐狀,放入糯米,中間插進去一根火柴棍般大小的蘇木,把粽葉上部折過來包好,用水草纏好。

5、大鍋裝滿水淹過粽子,加蓋用大火燒開轉中小火煮3小時(中間如果水變少了可添加熱水),直至糯米綿軟爛熟後再將梘水粽撈起濾幹水分。

熟透煮爛的糯米膨脹融解開來,呈現半透明的金黃色或淺棕色,蘇木芯把周圍的糯米染成絳紅,向外逐漸變淡,格外鮮豔美觀,吃起來軟糯爽口,色香味俱全。若是不喜歡鹼水的味道,還可以沾蜂蜜吃。

緣何要加入蘇木?因為當年紀念屈原,為了不讓河裡的魚吃屈原的身體,當年民眾做的粽子是倒到河裡餵魚,所以粽子裡面都要有紅色,以此來騙過河裡的魚。

從中醫的角度上看,蘇木(又稱蘇方、蘇枋)是有行血祛淤的功效,性平,味甘鹹。主治血滯經閉,鐵打損傷等症。

陽江“裹粽”原來還有這些講究,其中一種粽已經失傳!

另一種特色的粽子就是

“蛤蔞粽”,也還有一個與灰裹粽相對應的叫法“白裹粽”,也即是南方的鹹味粽、鹹水粽。

陽江“裹粽”原來還有這些講究,其中一種粽已經失傳!

那為什麼會稱為“蛤蔞粽”?因為在糯米的中間會放上一塊用蛤蔞葉包著的五花肉,蛤萎葉的作用是包住五花腩豬肉不讓豬油溢出,傳統的做法還會放一片紅蘭葉,這樣粽子煮熟之後內裡呈現紫紅色,與蘇木的紅色作用一樣,為了河裡的魚不吃屈原的身體。

陽江“裹粽”原來還有這些講究,其中一種粽已經失傳!

陽江“裹粽”原來還有這些講究,其中一種粽已經失傳!

從中醫的角度看,蛤蔞葉即蔞葉(又稱簍子),藤葉可入藥,祛風平喘。葉含芳香油,,不僅能增味調色,而且有藥用價值,起到藥食相兼的保健作用。

陽江“裹粽”原來還有這些講究,其中一種粽已經失傳!

除了糯米和豬肉作餡,還加了去殼的綠豆和雞蛋黃,綠豆的涼性也能中和糯米的溼熱。一個(陽江人稱為一條)裹粽,等於一碗充滿莢葉芳香的糯米飯,但又欲罷不能,讓你吃到扶牆。

陽江“裹粽”原來還有這些講究,其中一種粽已經失傳!

陽江“裹粽”原來還有這些講究,其中一種粽已經失傳!

其實現在在陽江

每家每戶都能根據自己的口味

包出自己喜歡吃的粽子

各位陽江街坊

你最喜歡吃什麼餡的裹粽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