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看過的最窮的人家,窮到什麼樣?

ThornHeart139483765


看過一個紀錄片,叫做《最後的棒棒》,裡面導演何苦親自去當了一名棒棒,對重慶不少棒棒做了近距離的觀察,還拜一個老棒棒老黃為師,而故事發生在14年。紀錄片裡有幾個棒棒很窮,讓我印象深刻,真像魯迅先生說的“哀其不幸,怒其不爭”。

這部紀錄片非常非常好,非常非常真實,有興趣的朋友可以去看看。看過紀錄片的很多人說,當自己不努力,偷懶,迷茫的時候,就去看看這部紀錄片。

首先就是一個叫河南的棒棒,因為他來自河南,所以大家都叫他河南,他小時候家境就特別不好,後來來到重慶做棒棒,一做就是十七年,他的腿腳不好,因為一條腿被小混混挑斷了腳筋。

他跟很多棒棒住在一個叫自力巷的地方,是一片危樓,本來二十年前就該拆遷了,不知道為什麼支撐到14年。看看這住宿條件。還好房租比較便宜,一個月六十,就算這樣,河南照樣欠了九個月房租沒交,還好二房東大石也是個棒棒,是個大好人,不忍心逼他。

這條自力巷一路之隔就是繁華的解放碑步行街。導演何苦說,跨過一條街,就像跨過了七十年。

這個河南,以前做棒棒,後來他覺得做棒棒不好,太低端,就去街頭的大排檔打零工。每天老闆管一頓飯,工錢也少得可憐,只有55元。大排檔的老闆嫌他吃得多,跟他產生了爭執。不過河南飯量確實挺大,都是端著鍋吃。

因為河南太能吃,老闆單方面把工錢降到了40元。這讓河南一直耿耿於懷,後來矛盾終於爆發。有一天河南沒吃老闆的飯,就想吃兩個雞蛋,老闆就出言譏諷,說他還想點菜吃呢。這句話把河南激怒了,於是把老闆炒了魷魚,自己也回到了這個自力巷的小窩棚裡天天躺著看報紙。

沒有工作就沒有收入來源,天天餓肚子了。以前打工還有吃有喝,現在一天只能吃一頓飯。而這頓飯還不是自己花錢買的。是住在這棟危樓裡的另一個棒棒老甘幫他帶回來的,因為老甘在夜市打工,把夜市剩下的稀飯經常都帶回來半桶,這就是河南辭職以後的食物來源。

就算已經到這種程度了,河南還沒有心思去找一份工作養活自己,因為他有自己新的計劃,那就是賭錢,鬥地主。即使自己身上只剩下七塊錢了。

河南為了打牌,還先後跟導演借了600塊錢,他還嫌少,借的時候張口就是2000。當然,河南的靠打牌謀生的計劃很快就失敗了。作為一名賭徒,這是必然的事。

每當這時候,河南就只好又乖乖的回到他在自力巷的窩棚,看看報紙,關注一下國際國內的大事,仍舊是每天只有一頓飯,老甘帶回來。

過年以後,老甘嫌夜市老闆給的40元工資太低,乾的活又太多,也把老闆炒了魷魚。因此,河南連這每天一頓的稀飯也沒有了。

導演實在看不下去了。就催促他找工作。他說他離不開他的朋友圈,也就是他的牌友們。於是導演就現場讓他驗證,一個一個給牌友們打電話,說要借錢,說自己窮的沒飯吃了。結果被牌友們一個個拒絕了。

河南為什麼沒出去找事情做呢?至少先養活自己啊,但是他自有一套他自己的看法,他覺得鬥地主來錢快。

後來,可能是在導演的幫助下,他終於在一家小工廠找到了一份勤雜工,在工廠老闆的要求下,他也不再打牌,但是後來因為沒有身份證,他又一次失業了。這次失業他消失了很久,二房東大石找他要房租,也找不到人。

再後來,他終於又出現在自力巷,還是在那個他嘴中摳門的大排檔老闆那裡打工。但是不知道是不是攝像機的緣故,老闆說,能吃就能幹,因為能吃,還成了街邊一景,吸引顧客。


紀錄片裡的棒棒有好幾個是單身,孤零零一個人,在哪裡打工,哪裡就是家,雖然自力巷他們住的那座危樓,破爛的不像一個家,只能遮風擋雨而已。

老甘也是其中的一員。而他的老家,也好不到哪裡去。一座土房子,常年沒人住,堂屋的地都被耗子鑽出大坑來了。

他在重慶市區做棒棒,老家沒有翻修過,還是一座像幾十年前一樣的老土房。

他唯一的愛好就是看影碟,一部白娘子看了幾百遍了,這是他唯一的精神食糧。

他年輕時發過願,到重慶出人頭地,回來要娶村裡大隊長的女兒為妻。然而,現,他沒有出人頭地,卻嫌大隊長的女兒太老了。


這只是窮苦的棒棒大軍裡的兩個,不知道他們是不是最後的棒棒,但是,他們是生活在最底層的人。

圖片侵刪。


西堤君


但是,他(她)們的精神卻不窮,他們與窮山惡水奮鬥,栽楠竹、栽茶樹、栽桑木,採茶、養蠶,令人感動。

俺現在多年沒去此縣了。應該比過去富裕多了。

英山有許多溫泉,溫泉水很熱、流量也大,水質特別好,可直飲。做豆腐特別白又香。

記得有座叫烏雲山的山上,有個倒掛巖,把水潑本懸崖上,懸岸上就會顯現一個倒掛的人影。山上蛇也多,有些人怕怕,不敢登此山,我膽子大,多次登此山。

還有一座高山立三省。此山尖是河南、湖北、安徽的分界點。當時,三省的山民都很窮。現在,都應該比以前富庶多了。

說實話,這些年,俺身邊沒有赤貧的人了。


煙臺蠍子


一個70多歲的老漢,打了一輩子光棍,卻在5年前撿了一個媳婦,一個20多歲的智障女人。

老漢最初發現智障女人的時候,出於好心給了女人一口飯吃,一口水喝,然後就將女人送出村子,也不知是天意,還是命中註定,過了一天智障女人竟然回到了老漢家門口。



老漢收留了女人,一年後生下了一個男孩。老漢自己一個人的時候就家徒四壁,飢一頓,飽一頓,吃了上頓,沒下頓。再加上這母子倆,哪怕樹根子,樹葉子,山上,地裡能吃的東西都拿來吃,也只能勉強活著,吃飽都是奢求,更別說吃好了。



這就是老漢和女人的家。



為了不讓女人,孩子餓死,老漢只能把母子倆栓在家門口的樹樁子上,自己出去想辦法弄點錢換吃的,可是老人已經70多歲了,沒有任何地方敢讓老人工作。沒辦法老人只能靠拾荒,撿破爛換吃的,有時也能撿到一些還沒嗖掉的食物,自己捨不得吃,老人都會帶回家給母子吃。

老漢已經70多歲了,不知道自己還能活多久,不敢想自己死了以後這對母子該怎麼辦。


神精過閩



看到這隻手,我就覺得啥也不用說了。以前看過一句話,看一個人是不是養尊處優,看他/她的手就知道了。這句話說得真對!


博年寶寶媽


很多人覺得現在這個社會都已經是富人了,沒有窮人了,現在的生活條件好了,但是在二十年前農村還是非窮的。

就說我自己家的吧,小時候家裡是真的很窮,雖然自己是一個90後,但是自己在農村基本上所欲的農活都是幹過的,那時候父親就在外面做工,農民工就在工地上幹,那時候一天的工錢就是二十塊,那時候豬肉十塊錢三斤。母親就在家種地,家裡還有我,還有三個姐姐。農村嘛本來就是重男輕女,所以一直想要我這個兒子,那時候計劃生育也是非常嚴的,聽我母親說,那時候為了生我,家裡真的是被那些計劃生育的洗劫一空了,除了房子沒有搬走,家裡的板凳都被人拿走了。

那時候吃的真的是很差,那時候一年幹到頭還吃不飽,那時候正值長身體,所以吃的也多,記得我吃的最多的一次,就是農村用來成湯的那種大碗,吃了三碗,那時候有水少,吃的也多,有時候大米不夠了,母親就在米飯里加紅薯,玉米這些,所以到現在長大了,我現在從來不吃玉米,紅薯這些了,自己雖然是一個90後,但是和60後,70後過著一樣的生活。

那時候就知道什麼叫人窮被人看不起了,我還有兩個姨,也就是我母親的姐妹,每次去給我外婆外公拜年的時候,外公外婆就只給他們兩人孩子打發錢,在我們這邊給長輩拜年,走的時候長輩都是要給打發錢的,我們幾個長這麼大,從來沒有得到外公外婆一分錢。聽我母親說,那時候我母親出嫁的前一天晚上,被我外婆趕出來了,我們這邊河流多,還是冬天我母親就在河灘上過了一晚上,能做這些還是人嗎?還算是做父母的嗎?

記得有一次最深刻的一次,一輩子也忘不了,所以直到我外公外婆去世的時候我都沒有回去看他們,對他們我是一點感情沒有。小時候我還小,我只讀小學,那時候大姐就不讀書了,然後出去打工,但是沒有路費出去,然後就跑去問我小姨借兩百塊錢當做路費,當時我外婆就在她家給他帶孩子,當我大姐還有母親到他家的時候,我外婆聽見我母親是去借錢的,還沒等我小姨開口,我外婆就先說了一堆看不起人的話,說什麼這個社會兩百塊錢都拿不出來嗎?還要跑來問別人借,當時我小姨是在城裡,在政府上班,兩百塊對他們來說就是一頓飯錢,但是我小姨也是說沒有錢,自己還有兩個兒子,每天還要那麼多生活費什麼的,然後我姐和我母親就回來了,在半路上遇到我們這邊的一個人,我也叫叔叔吧,聽說了之後,自己也是很窮,拿不出來,然後就跑到當時我們這邊在修路的工人手裡借了兩百塊給我母親,所以到現在我們家還是記得這個人的恩情。兩百塊對於很多人來說真的算什麼,一頓飯還不夠,但是當時來說真的就是我們一家人的救命錢。

後來自己讀書了出去了,十幾年了從來不去小姨家,也不去外公外婆家,去年我外公去世的時候,自己去看了一下馬上就走了,也算是做到了後輩該做的吧。

這個社會就是這樣,窮的時候被人欺負,自己的親人都會看不起你,富裕的時候陌生人都會找你來搭訕。一切向錢看。


張家界小伍



這是我的家,山西運城河津的,打工麼人要,腿有滑膜炎,雙腿都是啊!


雪花飄逸45007319


最窮的是我,18歲了,孩子一歲,家裡一貧如洗,家都沒有,男朋友欠著一屁股債,好後悔啊,我現在才18,長得還可以


我便不棄i126


一家五口人,三個小孩,爸爸是個駝背,母親是南方人,神智有些不清,就十幾的小電視,一間小屋,兩個破沙發,屋裡一張床都沒有,睡在別人捐贈的衣服上面。


圖片就是他們家,



赫大壯


上世紀五十年代末六十年代初三年困難時期,2分錢一盒火柴買不起。安徽風陽縣有個前王生隊,這個10戶人家68口人的生產隊,4戶沒有門,3戶沒有水缸,5戶沒有桌子。隊長史成德是個復員軍人,一家10口人只有一床被子,7個飯碗,筷子全是樹條或秸稈做的。辛辛苦苦幹一年不但掙不到錢,還倒欠生產隊的錢。這就是改革開放前的中國,這就是當時全國天天喊,月月喊,年年喊一年更比一年好的大好形象和人們的幸福生活。


彭大一發


我見過最窮的人家坐落在這個寨子裡,因為要進入這個寨子需要穿過一個山洞,故名曰“川洞”。這裡共有13戶人家,混居這貴州省長順縣、惠水縣的村民,目前這裡沒有通公路,以後也不會通公路了——因為這裡的村民將會享受易地扶貧搬遷政策,搬到生活條件更好的地方。

這一戶戶主叫李老水,現年19歲,父母均已離世,自己沒文化。2016年的時候,我來到這裡,結對幫扶該戶。沒有文化、沒有技術的李老水並沒有什麼機會正道大錢,生活靠300元左右的農村低保金以及臨時務工。好在現在已經出去外省務工了,據他說,收入能解決生活需求。

還有一戶是梁貓妹,80餘歲、失明,大兒子、大兒媳、孫子不幸離世,留下孫女。她還有一個小兒子,因為小兒子沒文化、沒技術、土地少,生活實在沒法過下去,小兒媳帶著兩個孫子跑了。現在,孫女已經嫁出去了,小兒子也養不起她,只能投靠女兒。女兒條件也不好,靠著低保金勉強餬口。

大家想了解更多情況的可以關注並私信我!謝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