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29 细水长流:今日夜读《庄子》

“北冥有鱼,其名为鲲。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化而为鸟,其名 为鹏。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是鸟也 ,海运则将徙于南冥。南冥者,天池也。”

——出自庄子的《逍遥游》

白话的思是:北海有一种鱼,它的名字叫做鲲。这种鱼非常巨大,不知道有几千里。鲲变化成为鸟,它的名字就叫做鹏。鹏的脊背,也不知道有几千里长;当它振动翅膀奋起直飞的时候,翅膀就好像垂挂在天上的云彩。这种鸟,到了海动风起的时候就要迁徙到南海去了。南海就像是一个天然的大池子。

作者很爱这篇古文,进入夜读时光,一起来回忆和欣赏这篇文章和与这篇文章有关的主人公的世界。

细水长流:今日夜读《庄子》

先来一点心灵的小鸡汤。

夜深了,当你疲惫地忙碌了一天,回到家里,打开电视、打开网络,看到美丽的风景,如今的视频很发达,画面非常逼真,美丽的景色都犹如在眼前一般,除了向去旅行之外,会不会产生一种想要去哪座山里啊,哪座庙里清修一段的想法?放空所有,没有物质的执念,没有精神的紧张。

如果有这种想法,那么恭喜你,你就已经跨入了庄子的学派:道家学派。

庄子是战国中期的著名思想家、哲学家和文学家,他创立了了华夏重要的哲学学派。他崇尚自由,虽然生平只做过宋国地方的小吏,但是他学识渊博,涉猎很广泛,善于研究,撰写了十余万字的著作。

庄子的想象力极为丰富,能够灵活自如地运用语言,很形象地描述一些微妙难言的哲理。因而,他的作品也被人称之为“文学的哲学,哲学的文学”。

将哲学喻于文学之中,把哲学通过文学形象地表达了出来。

《逍遥游》就是这么一篇想象力很丰富的文章,而且它位列《庄子》的首篇。同样是蕴含了丰富的哲理,又有动人的文采。

这篇文章从一定程度上代表了庄子的人生观、生活观和思想观,传达了一种“只有忘却物我的界限,达到无己、无功、无名的境界,但是却能够无所依凭而游于无穷,这才是真正的“逍遥游””这么一种精神的境界。

也算是一篇心灵的追求之歌。

《逍遥游》中,鹏要升到九万里的高空,依靠着下面的厚风,背负着 上面的蓝天,后面又有夏季台风的推送,才终于向南方飞 去了。

所以强调了一种由小及大,需要承载的一种力量。

细水长流:今日夜读《庄子》

但是却反而被小鸟嘲笑:“ “我们想飞便飞,飞到榆树去,飞到檀树去。若是树远了, 一时飞不到,落地歇一歇,然后再飞就是。我们活得自 由自在,根本不存在在九万里高空向南飞之必要嘛。”

进而说明了小知和大知之间是有差距的。

最后道出了一种解脱人生痛苦的方式:无为而获得逍遥之乐。可见,战国时代就有了苦闷的心灵,心灵的探寻从古至今,都存在。

很多现代人也会饱尝心灵之苦闷,这种苦闷也许是认知的不足,也许是欲望的纠缠,也许是世俗的见地,也许是情感的无奈,也许是其它的事情。

不过,面对苦闷,也不能过分强调无为,犹如不能因为一件事情很麻烦就不去进行,不能因为情感伤人就不谈恋爱,不能因为会做错就不去做,不能因为没有收获就不去付出。没有尝试,你永远不知道一件事情应该怎么样去解决,什么样的感情最适合自己,怎么做一件事情才不会错。

战胜苦闷才得以超凡脱尘,正所谓,不经寒霜,哪得梅花扑鼻香。

细水长流:今日夜读《庄子》


分享到:


相關文章: